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目前扔进坑底的无头尸已经有两百多具,在坑底重重叠叠地垒起了一座小丘。刘尚见状心里却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海汉如果依葫芦画瓢,在渤海湾靠近京城的地方也弄出这么一块根据地来,是不是就能
第1450章 尽在掌握
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中虽然是以文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中,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文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上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就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上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就不断有奏折递上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比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要求自然很难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因此虽然福广两地的各级官员陆陆续续递了不少奏折替海汉充当说客,但最终还是未能促成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不过朝廷倒也没有因此便迁怒福广两地的地方官,因为这种清算措施非但不会对海汉有任何触动,反而会让当地官场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直接勾结海汉出卖国家。与其冒这种风险,倒不如稳住局面,先解决比较棘手的北方对手,等腾出手之后再对付没那么急切的南方敌人。
大明的这种小算盘当然瞒不过海汉,不过海汉自认根基未稳,成事也不急于一时,仍然是按部就班地一点点向北方扩张实际控制区。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中虽然是以文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中,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文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上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就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上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就不断有奏折递上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比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要求自然很难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因此虽然福广两地的各级官员陆陆续续递了不少奏折替海汉充当说客,但最终还是未能促成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不过朝廷倒也没有因此便迁怒福广两地的地方官,因为这种清算措施非但不会对海汉有任何触动,反而会让当地官场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直接勾结海汉出卖国家。与其冒这种风险,倒不如稳住局面,先解决比较棘手的北方对手,等腾出手之后再对付没那么急切的南方敌人。
大明的这种小算盘当然瞒不过海汉,不过海汉自认根基未稳,成事也不急于一时,仍然是按部就班地一点点向北方扩张实际控制区。
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中虽然是以文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中,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文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上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就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上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就不断有奏折递上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比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
第1451章 改建工程
“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抢下过第一次,就能抢下第二次。但后金也料想不到除了明军之外,世上还会有海汉这种强大到变态的敌人存在,竟然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作战方式,迅速攻克了这道在他们看来十分坚固的防线。
钱天敦认为金州地峡的战略地位对后金来说十分重要,即便对方一时无力夺回被海汉控制的金州半岛,但也绝对不会放任海汉在此扎下根来。所以对金州地峡防线的反攻必然会连绵不绝,只是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再达到此次交战的程度这种战斗后金输得起一次,却未必输得起第二次第三次。
钱天敦当下所要着手的,便是尽快安排好防线的改建工程。在他率部离开辽东之前,这边的防线至少要完成一部分关键地段的改建,类似纪家堡和苏家堡这种交通要道更是重中之重。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抢下过第一次,就能抢下第二次。但后金也料想不到除了明军之外,世上还会有海汉这种强大到变态的敌人存在,竟然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作战方式,迅速攻克了这道在他们看来十分坚固的防线。
钱天敦认为金州地峡的战略地位对后金来说十分重要,即便对方一时无力夺回被海汉控制的金州半岛,但也绝对不会放任海汉在此扎下根来。所以对金州地峡防线的反攻必然会连绵不绝,只是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再达到此次交战的程度这种战斗后金输得起一次,却未必输得起第二次第三次。
钱天敦当下所要着手的,便是尽快安排好防线的改建工程。在他率部离开辽东之前,这边的防线至少要完成一部分关键地段的改建,类似纪家堡和苏家堡这种交通要道更是重中之重。“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
第第1452章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 省不少辛苦钱。
后金这些在马背打江山的将领对于战争的理解深度有限,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作战经验来作出判断,而无法如们的对手一样,可以对古今往来的战例进行研究,并且有大量总结战争经验的书籍档可供参考。 们的眼光只能限于东北亚大陆地区,无法站在海汉同样的高度去理解其战术思想和战略意图,如同们无法找到在战场对付海汉枪炮的方法一样。
毕竟相差了几百年的见识和积累,这种软实力的差距并不是靠着勇气与兵力能弥补。阿济格的判断是海汉大概仍不愿止步于此,但对其真实的战略意图却难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除了派出更多的探马关注海汉军的动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虽说金州城的防御要金州地峡那单薄的防线要更为坚固一些,但也没多大的把握能依靠这座城池挡住海汉北伐的脚步。
不过更令阿济格想象不到的是,在经过了金州地峡一役之后,对手对于后金的评价又下调了一个档次,因为后金军只善拼杀,却不善筹划,顶多只算一支徒有血气之勇的军队,却还远远称不强大。
当然了,如果后金能有决心调集八旗精锐部队到金州,以十倍二十倍的兵力优势来对付海汉,或许会让海汉将领们的态度有所改变。但相较于海汉,后金现阶段更重视的对手却是南方的大明,毕竟跟海汉打生打死都没有什么利益,而大明不同了,那里有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在等着们南下去掠夺,自然把兵力投放在南边更为划算。
而海汉将领们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之后,便开始各自分头执行任务。们虽然对后金军的评价不高,但在具体的战术层面却不会过于轻视对手,备战工作必须要做到位才行。
这次钱天敦没有再亲临一线指挥,甚至连陈一鑫都没有去,而是将特战营的指挥权交给高桥南。用钱天敦的话来说,今后地盘越打越多,总不能一直事必躬亲,将领们只需要坐镇军大营,一线的指挥权终究还是要交给那些生于本时空的归化籍军官们去发挥。特战营里有高桥南、天草四郎、孙真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军官,钱天敦希望们都能够早日独当一面,让自己和陈一鑫能从战术指挥的层面解放出来,将心思和精力更多地用到战略谋划去。
不用亲临一线指挥的时候,钱天敦的时间较空闲了。当陈一鑫来找请示部队调动安排的时候,钱天敦正在看一本197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补给战从华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这本书是以色列人马丁万克列威尔德博士所著,书对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几次重大战争的后勤保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后勤对战略和作战的影响。这本书本来是有译本,不过摩根特意将自己收藏的原版借给了钱天敦。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后金这些在马背打江山的将领对于战争的理解深度有限,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作战经验来作出判断,而无法如们的对手一样,可以对古今往来的战例进行研究,并且有大量总结战争经验的书籍档可供参考。们的眼光只能限于东北亚大陆地区,无法站在海汉同样的高度去理解其战术思想和战略意图,如同们无法找到在战场对付海汉枪炮的方法一样。
毕竟相差了几百年的见识和积累,这种软实力的差距并不是靠着勇气与兵力能弥补。阿济格的判断是海汉大概仍不愿止步于此,但对其真实的战略意图却难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除了派出更多的探马关注海汉军的动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虽说金州城的防御要金州地峡那单薄的防线要更为坚固一些,但也没多大的把握能依靠这座城池挡住海汉北伐的脚步。
不过更令阿济格想象不到的是,在经过了金州地峡一役之后,对手对于后金的评价又下调了一个档次,因为后金军只善拼杀,却不善筹划,顶多只算一支徒有血气之勇的军队,却还远远称不强大。
当然了,如果后金能有决心调集八旗精锐部队到金州,以十倍二十倍的兵力优势来对付海汉,或许会让海汉将领们的态度有所改变。但相较于海汉,后金现阶段更重视的对手却是南方的大明,毕竟跟海汉打生打死都没有什么利益,而大明不同了,那里有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在等着们南下去掠夺,自然把兵力投放在南边更为划算。
而海汉将领们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之后,便开始各自分头执行任务。们虽然对后金军的评价不高,但在具体的战术层面却不会过于轻视对手,备战工作必须要做到位才行。
这次钱天敦没有再亲临一线指挥,甚至连陈一鑫都没有去,而是将特战营的指挥权交给高桥南。用钱天敦的话来说,今后地盘越打越多,总不能一直事必躬亲,将领们只需要坐镇军大营,一线的指挥权终究还是要交给那些生于本时空的归化籍军官们去发挥。特战营里有高桥南、天草四郎、孙真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军官,钱天敦希望们都能够早日独当一面,让自己和陈一鑫能从战术指挥的层面解放出来,将心思和精力更多地用到战略谋划去。
不用亲临一线指挥的时候,钱天敦的时间较空闲了。当陈一鑫来找请示部队调动安排的时候,钱天敦正在看一本197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补给战从华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这本书是以色列人马丁万克列威尔德博士所著,书对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几次重大战争的后勤保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后勤对战略和作战的影响。这本书本来是有译本,不过摩根特意将自己收藏的原版借给了钱天敦。后金这些在马背打江山的将领对于战争的理
第1打454章 未来打算
回到旅顺之后,陈一鑫的生活节奏一下就慢了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先前在马家庄主管民政时期的状态。虽然港口的物资转运事务依然很繁忙,但相比前线那种节奏紧迫的环境,位于后方的旅顺真的可以用“悠闲”来形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