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钱天敦看这本书还是稍稍有点吃力,不时需要翻阅辞典来辅助理解书中的表述,不过他还是很乐在其中,权当是战地枯燥生活的一个消遣了。

    陈一鑫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见状打趣道:“我说钱司令,你这是准备从一线转后勤了吗”

    钱天敦放下书应道:“以我们目前的部队规模,后勤问题其实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但如果等到几年之后,我们的军事行动投入兵力数以万计的时候,事到临头了再想起要解决后勤问题,那可就晚了。”

    陈一鑫道:“总后不是有专人负责这方面的研究吗”

    钱天敦摇摇头道:“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就算不用自己去亲自操作,但至少要明白后勤的运作原理。这本书里分析了不少战例,看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我这里还有一本塞勒斯索普的《理论后勤学》中文译本,里面分析了法俄战争,美国内战,普法战争的战例,你拿回去有空的时候看一看。”

    陈一鑫嘴上应了一声,却并没有把钱天敦的要求太当一回事。

    钱天敦倒是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继续说道:“……看完之后,你写一下观后感,三五千字,深刻一点。”

    陈一鑫嘴微微张开,不知该如何应声才是,他参加穿越的时候还只是一名高中生,而且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那种,这些年里一直在军中打拼,文化方面的素养没有多少提高。真正静下来开始看一些书籍文稿,还是来山东与马玉玲成亲之后的事。但要让他读这种生涩的军事书籍,还得写出深刻的读后感,这就有些伤脑筋了。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很崇拜钱天敦,但并不想像对方一样往儒将的方向走,能上阵杀敌,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才是他最为享受的军旅生活。

    “嫌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书,要不你自己挑”钱天敦故意调侃道。

    陈一鑫连连摆手应道:“够了够了,我先看你说的这本好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闲扯了一番之后,陈一鑫才说起正事,其实还是跟后勤有关。目前驻扎在辽东的部队,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金州地峡一线,而主要的物资供应渠道是从山东走海路至大连湾上岸。海军和海运部制定的计划并没有明显的疏漏,但执行起来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还是主要出在了各地的物流衔接上,由于许多作战物资都是在三亚生产,然后一路从南海运到黄海。距离如此之长的航线,除了海军的少数舰船会选择完成整条航线,承运作战物资的民间商船一般都是分段运输,因此需要在途中进行数次转运,这也就给船期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某艘船因为天气或者排期的原因,在香港耽搁了那么一两天时间,那么等由其运送的货物运到澎湖转运出来,或许就差了三四天的时间,

    再经由浙江、山东这样一路转运到辽东,最终的船期比预计要延后十天半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即便是海运部将航运计划做得再怎么周密,即便是已经给可能出现的延误留出了余量,这种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依然难以避免。而原本海汉打算采取的一系列后续军事行动,也一定程度受到物资供应的影响,不得不作出一些局部调整。

    钱天敦处理完陈一鑫带来的问题




第1453章 宝贵的人口
    搁在北上之前,陈一鑫可能对于沙喜的表态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最近这一年多在山东负责民政事务,关于屯田、基建、移民等事务都算是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此时听到这番话,便知道对方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沙哥,海外殖民地,特别是战区,一向是军事优先,民事第二,这个规矩你也清楚的。”陈一鑫不卑不亢地应道。他知道沙喜是想多留些人手在旅顺,以求尽快将当地的基础建设工程进行下去,这样后期才好从山东招募更多的移民前往辽东定居。不过按照正常的规矩,战区包括人力在内的一切资源的确都必须要优先安排给军事用途,前线要征调民夫,后方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拒绝军方的要求。

    陈一鑫很清楚金州地峡防线的改建工程有多麻烦,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千八百人就能解决问题。在当下这种环境,辽东本地也没有多少可供征调的劳动人口,唯一的人口聚居地就只有刚刚夺下不久的旅顺堡了。为了能尽快完成前线的防御工事,后方的很多安排就只能先停一停了。

    沙喜又旁敲侧击地试探了几句,陈一鑫却再也不松口,他不是不给沙喜面子,而是想到钱天敦将自己派回旅顺,可不就是为了盯着这些事务吗这边对沙喜松了口不打紧,回头在钱天敦面前可就没法交代了。人情和公事孰轻孰重,陈一鑫心里还是有数的。

    沙喜见陈一鑫态度坚决不为所动,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陈一鑫说的规矩他不是不懂,只是自己放弃了南方的根基,千里迢迢来辽东赴任,所为的自然不只是给军方打下手而已。他也希望能够像某些把握住机遇的同僚那样主政一方,然后安安心心地在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

    辽东这地方虽然冷是冷了点,但在沙喜看来还是很有奔头的,而且这里紧邻大明,今后大批引入汉人移民应该不难,比起南海那边的殖民地只能圈养一大帮又笨又懒的当地土著要好多了。沙喜在来辽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诸多规划,要如何在这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事农林牧副渔相关产业的开发,以及从大明引入更多的移民安置至此地。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海汉军的军事行动一天没有结束,他的这些想法就得继续搁置下去。

    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自穿越那一天起,便一直是制约海汉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即便是九年后的现在,海汉控制的殖民地已经从海南岛向南北各自延伸数千里,登记在籍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但对海汉而言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像金州南部这种被后金提前坚壁清野的地区,人口更是稀缺资源,大部分的本地劳动力其实已经被作为民夫征调至前线服劳役,但军方显然并不满足于现状,这让没有讨价还价资本的沙喜略感失望。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搁在北上之前,陈一鑫可能对于沙喜的表态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最近这一年多在山东负责民政事务,关于屯田、基建、移民等事务都算是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此时听到这番话,便知道对方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沙哥,海外殖民地,特别是战区,一向是军事优先,民事第二,这个规矩你也清楚的。”陈一鑫不卑不亢地应道。他知道沙喜是想多留些人手在旅顺,以求尽快将当地的基础建设工程进行下去,这样后期才好从山东招募更多的移民前往辽东定居。不过按照正常的规矩,战区包括人力在内的一切资源的确都必须要优先安排给军事用途,前线要征调民夫,后方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拒绝军方的要求。

    陈一鑫很清楚金州地峡防线的改建工程有多麻烦,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千八百人就能解决问题。在当下这种环境,辽东本地也没有多少可供征调的劳动人口,唯一的人口聚居地就只有刚刚夺下不久的旅顺堡了。为了能尽快完成前线的防御工事,后方的很多安排就只能先停一停了。

    沙喜又旁敲侧击地试探了几句,陈一鑫却再也不松口,他不是不给沙喜面子,而是想到钱天敦将自己派回旅顺,可不就是为了盯着这些事务吗这边对沙喜松了口不打紧,回头在钱天敦面前可就没法交代了。人情和公事孰轻孰重,陈一鑫心里还是有数的。

    沙喜见陈一鑫态度坚决不为所动,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陈一鑫说的规矩他不是不懂,只是自己放弃了南方的根基,千里迢迢来辽东赴任,所为的自然不只是给军方打下手而已。他也希望能够像某些把握住机遇的同僚那样主政一方,然后安安心心地在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

    辽东这地方虽然冷是冷了点,但在沙喜看来还是很有奔头的,而且这里紧邻大明,今后大批引入汉人移民应该不难,比起南海那边的殖民地只能圈养一大帮又笨又懒的当地土著要好多了。沙喜在来辽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诸多规划,要如何在这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事农林牧副渔相关产业的开发,以及从大明引入更多的移民安置至此地。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海汉军的军事行动一天没有结束,他的这些想法就得继续搁置下去。

    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自穿越那一天起,便一直是制约海汉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即便是九年后的现在,海汉控制的殖民地已经从海南岛向南北各自延伸数千里,登记在籍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但对海汉而言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像金州南部这种被后金提前坚壁清野的地区,人口更是稀缺资源,大部分的本地劳动力其实已经被作为民夫征调至前线服劳役

    ,但军方显然并不满足于现状,这让没有讨价还价资本的沙喜略感失望。搁在北上之前,陈一鑫可能对于沙喜的表态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最近这一年多在山东负责民政事务,关于屯田、基建、移民等事务都算是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此时听到这番话,便知道对方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n



第1454章 未来打算
    回到旅顺之后,陈一鑫的生活节奏一下就慢了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先前在马家庄主管民政时期的状态。虽然港口的物资转运事务依然很繁忙,但相比前线那种节奏紧迫的环境,位于后方的旅顺真的可以用“悠闲”来形容了。

    陈一鑫每天的任务便是一早去到港口,检查即将发运的货物,然后看看今天是否有预定到港的船队和物资,如果有就在港口等着清点接收,如果没有就回旅顺堡去帮沙喜处理一些民政事务。不会太忙碌,但也不至于闲到无事可做,闲暇时还可以坐下来喝喝茶,或是在码头上海钓一番,也算是近期最惬意的时光了。

    沙喜对于曾经在南方共事过的陈一鑫也很热情,每天晚上都会邀请他共进晚餐,一方面是讨论工作上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继续拉拢关系,顺便从陈一鑫口中掏一点军方的消息。虽然沙喜目前是辽东地区名义上的行政长官,但本地的实际控制权其实仍在军方手中,并且这种状况可能还要持续数月之久,所以他也必须设法掌握军方的动向,以免再像人力问题这样,一来就陷入被动的处境中。

    “说起来辽东这地方除了冬天冷点,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起码这吃的东西就很丰富,山上跑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想吃什么都能吃到,老饕福地啊!”沙喜一边夸赞,一边将一块红烧狍子肉夹进嘴里,一脸享受的表情道:“这狍子肉一点肥膘都没有,但吃进嘴里的口感细嫩鲜美,真是好东西啊!”

    陈一鑫当然不是第一次吃狍子肉,闻言笑道:“这狍子肉温脾暖胃,强心润肺,利湿壮阳,沙哥可以多吃点补补身子。”

    沙喜笑了笑,放下筷子举起酒杯道:“先走一个!”

    两人碰杯各自饮尽,沙喜咂吧咂吧嘴道:“我家里人都还在广东那边住着,这补过头了可没地方泻火,不像你,大不了坐船回福山县去,今天走明天就到家了。对了,你现在还没孩子吧”

    陈一鑫摇了摇头,不过他老婆此时已经有了身孕,距离当爹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沙喜比划出两根指头道:“我现在两个孩子,家里两个女人各生了一个,正好一男一女。如果在这边发展得顺利,过个半年就把家里人都接到北方来,然后再生两个孩子!”

    陈一鑫道:“那以后小孩是送回三亚念书,还是你留在身边”

    沙喜放下手中的筷子,沉吟着应道:“三亚有三亚的好处,但这么远的地方,年纪太小送回去也不放心的。我是打算带在自己身边,等快成年的时候再送出去见见世面。受教育嘛,适度就好,我想要的是能够振兴家族的接班人,不是科学家。”

    “不送一两个孩子从政”陈一鑫此时早已经不是当初懵懂的高中生,一些需要做长远打算的事情,他现在也已经在考虑之中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回到旅顺之后,陈一鑫的生活节奏一下就慢了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先前在马家庄主管民政时期的状态。虽然港口的物资转运事务依然很繁忙,但相比前线那种节奏紧迫的环境,位于后方的旅顺真的可以用“悠闲”来形容了。

    陈一鑫每天的任务便是一早去到港口,检查即将发运的货物,然后看看今天是否有预定到港的船队和物资,如果有就在港口等着清点接收,如果没有就回旅顺堡去帮沙喜处理一些民政事务。不会太忙碌,但也不至于闲到无事可做,闲暇时还可以坐下来喝喝茶,或是在码头上海钓一番,也算是近期最惬意的时光了。

    沙喜对于曾经在南方共事过的陈一鑫也很热情,每天晚上都会邀请他共进晚餐,一方面是讨论工作上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继续拉拢关系,顺便从陈一鑫口中掏一点军方的消息。虽然沙喜目前是辽东地区名义上的行政长官,但本地的实际控制权其实仍在军方手中,并且这种状况可能还要持续数月之久,所以他也必须设法掌握军方的动向,以免再像人力问题这样,一来就陷入被动的处境中。

    “说起来辽东这地方除了冬天冷点,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起码这吃的东西就很丰富,山上跑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想吃什么都能吃到,老饕福地啊!”沙喜一边夸赞,一边将一块红烧狍子肉夹进嘴里,一脸享受的表情道:“这狍子肉一点肥膘都没有,但吃进嘴里的口感细嫩鲜美,真是好东西啊!”

    陈一鑫当然不是第一次吃狍子肉,闻言笑道:“这狍子肉温脾暖胃,强心润肺,利湿壮阳,沙哥可以多吃点补补身子。”

    沙喜笑了笑,放下筷子举起酒杯道:“先走一个!”

    两人碰杯各自饮尽,沙喜咂吧咂吧嘴道:“我家里人都还在广东那边住着,这补过头了可没地方泻火,不像你,大不了坐船回福山县去,今天走明天就到家了。对了,你现在还没孩子吧”

    陈一鑫摇了摇头,不过他老婆此时已经有了身孕,距离当爹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沙喜比划出两根指头道:“我现在两个孩子,家里两个女人各生了一个,正好一男一女。如果在这边发展得顺利,过个半年就把家里人都接到北方来,然后再生两个孩子!”

    陈一鑫道:“那以后小孩是送回三亚念书,还是你留在身边”

    沙喜放下手中的筷子,沉吟着应道:“三亚有三亚的好处,但这么远的地方,年纪太小送回去也不放心的。我是打算带在自己身边,等快成年的时候再送出去见见世面。受教育嘛,适度就好,我想要的是能够振兴家族的接班人,不是科学家。”

    “不送一两个孩子从政”陈一鑫此时早已经不是当初懵懂的高中生,一些需要做长远打算的事情,他现在也已经在考虑之中了。

    回到旅顺之后,陈一鑫的生活节奏一下就慢了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先前在马家庄主管民政时期的状态。虽然港口的物资转运事务依然很繁忙,但相比前线那种节奏紧迫的环境,位于后方的旅顺真的可以用“悠闲”来形容了。

    陈一鑫每天的任务便是一早去到港口,检查即将发运的货物,然后看看今天是否有预定到港的船队和物资,如果有就在港口等着清点接收,如果没有就回旅顺堡去帮沙喜处理一些民政事务。不会太忙碌,但也不至于闲到无事可做,闲暇时还可以坐下来喝喝茶,或是在码头



第1455章 实惠
    海汉在金州南部圈下这块地方周边环境复杂,不像在南方开发的海岛殖民地那么容易打理。这里直接与辽东大陆接壤,金州地峡以北就是敌占区,随时会面临后金的武装袭击,而在名义上这里仍是大明领土,想必大明也不会乐意见到海汉打着东江镇的旗号行占领之实。这样的环境就导致了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军队在这里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是辽东殖民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管是沙喜还是其他人来掌管这个地方,都必须要得到军方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坐得稳屁股下面的位子。所以在上任伊始就设法搞好与军方的关系,是沙喜的既定施政策略之一,只是他来赴任就正好赶上春季攻势开打,军方大佬们都去了前线指挥作战,根本没有坐下来商谈合作的机会。如果没有陈一鑫的出现,那沙喜大概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跟钱天敦等人碰面会谈,为了争取时间,他也不吝当下先多给陈一鑫一些好处承诺,以此换得军方的好感。

    陈一鑫虽然察觉到了沙喜的意图,但他确实想象不到沙喜的谋划有多大,而且他也不想往深了去考虑这种问题。毕竟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同僚,沙喜也没有理由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害自己,通过明面上的合作稳稳当当地拿些好处,即便是执委会也不会干涉这种交易,更何况照沙喜刚才所说,就连执委白克思也在出资占股的名单之中,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陈一鑫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对沙喜问道:“那这事沙哥你打算怎么个操作法还是按照南方的做法来吗”

    沙喜点点头道:“殖民地的经营开发,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了,我们也不用另辟蹊径去搞什么新花样,细节的地方按照本地的情况作一些小调整就行了。首先还是成立一家辽东综合开发公司,对内募股,先照顾自己人,像你们军方这些司令将军,都会预留相应的持股比例,具体的内容,想必你以前也看过琼开发、南海商盟这些单位发的招股书吧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
1...560561562563564...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