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第1420章 谈判砝码
    “刚接到舟山发来的电报,王汤姆已经带领舰队从定海港出发了。”

    胜利堡内的执委会日常例会上,颜楚杰代表军方向在场的高官们报告了这个消息。辽东春季攻势是海汉在1636年的首次对外战争,同时也是筹备已久的重要战略举措,可以说是海汉国在今年的头等大事。为此执委会和国防部都是大开绿灯,在资金、人员和物资的调配方面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务求能够一战告捷,完成对辽东地区的初步攻略。

    “等这场仗打完,我们也不用再韬光养晦了,到时候不管与哪一国谈判,我们手里的筹码也更有份量一些。”陶东来对于即将在遥远的东北地区展开的战事有着更多的期望,准确的说,是对战后的国际形势变化有所期待。

    海汉正式建国是在穿越之后的第七年,而时至今日要攻打后金占领的辽东,依然是拉了一支明军作为掩饰,以防大明在面子上过不去,可以说行事是相当低调了。

    海汉前期的低调的确是出于韬光养晦的目的,避免过早暴露实力引来大明的打压,而后期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大明发生领土争端。海汉现在虽然已经不怵大明,但也并不希望两国关系恶化甚至是刀兵相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海汉最为重视的贸易和移民两项事务。所以尽管两国间时不时地会爆发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海汉也会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保持克制,尽量将事态控制在大明的容忍程度之内。

    海汉不可能成为大明的仆从国,而大明也不会给予这帮穿越者招安之外更好的待遇,双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在谈判桌上拿出来等价交换的条件,所以海汉一直都在等待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或者直白一点说,等大明落难的那一刻到来。

    海汉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来制衡大明,迫使大明主动选择谈判来解决双方的争端和海汉的国际地位问题,而这个所谓的外部条件,便是大明北方最强大的对手后金。

    如果海汉不寻求武力介入大明与后金之间的战争,那么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大明便已经进入到覆灭之前的倒计时了。而执委会认为,要与大明取得平等谈判的权力,除了自身的实力要够强之外,后金也是一个重要的谈判砝码。

    海汉攻打辽东的目的在于牵制后金南下,而牵制后金南下的目的,除了要为大明续命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要以此为交换条件,与大明展开正式的外交谈判。双方谈得好,那么海汉可以继续为大明拽住后金的尾巴,让大明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双方若是谈得不理想,那海汉也可以适当地松一松手,放后金出笼咬上大明几口。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京城里的主政者昏了头,要跟后金和海汉同时开战的可能,但如果真有这种苗头,那大明的万里海疆恐怕同时会有多处告急了。特别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绝不会有哪支水师胆大到敢去挑战海汉海军的权威,如果真的撕破脸,至少明军在海上战场无法给海汉制造出什么大的麻烦。

    顾凯接过陶东来的话头道:“虽说春季攻势三月才会打响,但实际上我们的外交准备工作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着手了。福建和两广的官场大人物大部分都已打点到位,到时候这两省的三司衙门都会向京城上书,建议大明朝廷与我们进行正式的外交会谈。另外浙江方面也还在想办法,只是我们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比得南方,三司衙门大概在短期内还没法拿下,顶多能有两三位知府肯定出面写奏折就不错了。”

    海汉在福广两省经营多年,官场上上下下几乎都被海汉渗透,那些曾经对海汉抱有明显敌意的官员,在这几年里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罪名丢官去职的人也不在少数。时至今日,这两省官场上已经少有还敢在明面上与海汉作对的官员,倒是出于实际考虑而愿意为海汉效力的官员越来越多。即便是三司衙门里的高官,也早已经被海汉接连不断的糖衣炮弹给打趴下了。

    海汉在福广两省的贸易对象,至少有七成是有官府背景,很多地区代理商甚至根本就是官员家人。而海汉商品在大明境内的售卖利润,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入到了这些官员的口袋中。在这种共生的利益关系之下,与海汉有合作关系的官员们自然是希望这个贸易伙伴能够获得大明朝廷的认可,以便能将目前的非法走私生意合法化。尽管这些走私生意在福广境内大部分都已经半公开化,但如果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那自然会更加方便今后的行事。能把生意做到明面上,哪怕为此要承担一定数额的税收,官员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海汉外交部从去年就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游说各路高官,将海汉在山东、辽东等地的军事行动形容为“主动为大明排忧解难”的举措,并且请求这些高官能在海汉进军辽东之后,上书向朝廷请命,承认海汉的国家政权和在南海地区的权益,让两国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当然了,这种差事也不是白干的,对于愿意出力的官员,海汉除了现金报酬之外,还承诺会在来年的商品代理权分配上给予其代理人一定的照顾。

    几个月活动下来,的确是有不少地方高官已经被外交部说动,表示愿意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向朝廷请命提出与海汉建交的申请。至于这个合适的时机,自然是要等海汉在辽东的春季攻势传出捷报之后了。

    宁崎补充道:“现在这些官员唯一担心的,就是我们会不会在谈不拢的时候对大明动武。这种事也没办法先跟他们签书面协议,所以还得想办法给他们多吃一点定心丸才行。”

    颜楚杰应道:“这定心丸还要怎么吃这次从南方调了这么多部队北上,驻扎在福广的兵力都明显减少,难道还不够让他们放心吗广东这边就不说了,福建那边可是让许心素派了军事观察员同去辽东,他应该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吧”

    “许心素担心的不一样,不是我们打辽东胜败的问题。”施耐德也插话道:“我们的航线延伸到福建海峡以北之后,他所经营的产业对我国的影响就越来越小,这个趋势对他和他的家族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我们在



第1421章 使命
    近年来在开辟海外殖民地的过程中,极少会一次性抽调如此之多的非军事人员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新殖民地,由此也足见执委会对辽东攻略的重视程度了。甚至像张广这种已经在崖城县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也得暂时重拾专业,放下本职工作去执行这趟路程遥远的外勤差事。

    当然了,张广本人对于这桩差事倒也未必抵触,毕竟他穿越之后就没有出过海南岛,一直窝在崖城那边过小日子。如今难得有机会借着公干出去看看这个时空的大好河山,某种程度上倒是可以把这趟往返辽东的差事当作是公费旅游来享受。虽说这一路都只能坐着海船慢慢摇到北方去,但胜在全程都有仆从服侍,那种人上人的尊贵待遇可不是穿越前的小人物身份所能享受到的。

    目前这批人都已经在舟山去往北方的途中,究竟能够在辽东发挥多少作用,还得看他们在当地如何配合了。执委会虽然也能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但因为信息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极少会直接插手殖民地当地事务,更何况这次北上的人员中本来就有白克思这名执委,他便可以全权代表执委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在执委会开会讨论辽东事务的同时,航行在东海上的某艘帆船上,这群当事人也正围坐一起,商议北上之后的安排,同时也顺便畅想一下。

    作为此次赴辽东的队伍中职位最高的领导,白克思自然成为了这群人的中心。而他此次亲自押运去辽东的武器装备,更是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热点。

    “白总,听说这次弄了不少新式火炮上前线,如果好用是不是就要批量装备了啊能不能优先装备辽东驻军你知道的,那地方可是跟后金地盘接壤,要是被我们抢了那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啊,一年不知道要打多少场仗,没点镇山之宝可不行……”话唠沙喜一开口便停不下来,他是执委会为辽东殖民地任命的行政主官,自然最为关心当地的防务。

    “你怕是想得美!”旁边的刘山夏摇头反驳道:“那些野猪皮连枪炮都还不太会造,需得着用最先进的武器去打他们依我看,这些新武器就算要列装,也肯定是优先装备南海方向的部队。那边的竞争对手都是西方国家,必须要在武器性能上压制他们才行。”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近年来在开辟海外殖民地的过程中,极少会一次性抽调如此之多的非军事人员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新殖民地,由此也足见执委会对辽东攻略的重视程度了。甚至像张广这种已经在崖城县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也得暂时重拾专业,放下本职工作去执行这趟路程遥远的外勤差事。

    当然了,张广本人对于这桩差事倒也未必抵触,毕竟他穿越之后就没有出过海南岛,一直窝在崖城那边过小日子。如今难得有机会借着公干出去看看这个时空的大好河山,某种程度上倒是可以把这趟往返辽东的差事当作是公费旅游来享受。虽说这一路都只能坐着海船慢慢摇到北方去,但胜在全程都有仆从服侍,那种人上人的尊贵待遇可不是穿越前的小人物身份所能享受到的。

    目前这批人都已经在舟山去往北方的途中,究竟能够在辽东发挥多少作用,还得看他们在当地如何配合了。执委会虽然也能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但因为信息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极少会直接插手殖民地当地事务,更何况这次北上的人员中本来就有白克思这名执委,他便可以全权代表执委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在执委会开会讨论辽东事务的同时,航行在东海上的某艘帆船上,这群当事人也正围坐一起,商议北上之后的安排,同时也顺便畅想一下。

    作为此次赴辽东的队伍中职位最高的领导,白克思自然成为了这群人的中心。而他此次亲自押运去辽东的武器装备,更是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热点。

    “白总,听说这次弄了不少新式火炮上前线,如果好用是不是就要批量装备了啊能不能优先装备辽东驻军你知道的,那地方可是跟后金地盘接壤,要是被我们抢了那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啊,一年不知道要打多少场仗,没点镇山之宝可不行……”话唠沙喜一开口便停不下来,他是执委会为辽东殖民地任命的行政主官,自然最为关心当地的防务。

    “你怕是想得美!”旁边的刘山夏摇头反驳道:“那些野猪皮连枪炮都还不太会造,需得着用最先进的武器去打他们依我看,这些新武器就算要列装,也肯定是优先装备南海方向的部队。那边的竞争对手都是西方国家,必须要在武器性能上压制他们才行。”近年来在开辟海外殖民地的过程中,极少会一次性抽调如此之多的非军事人员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新殖民地,由此也足见执委会对辽东攻略的重视程度了。甚至像张广这种已经在崖城县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也得暂时重拾专业,放下本职工作去执行这趟路程遥远的外勤差事。

    当然了,张广本人对于这桩差事倒也未必抵触,毕竟他穿越之后就没有出过海南岛,一直窝在崖城那边过小日子。如今难得有机会借着公干出去看看这个时空的大好河山,某种程度上倒是可以把这趟往返辽东的差事当作是公费旅游来享受。虽说这一路都只能坐着海船慢慢摇到北方去,但胜在全程都有仆从服侍,那种人上人的尊贵待遇可不是穿越前的小人物身份所能享受到的。

    目前这批人都已经在舟山去往北方的途中,究竟能够在辽东发挥多少作用,还得看他们在当地如何配合了。执委会虽然也能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但因为信息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极少会直接插手殖民地当地事务,更何况这次北上的人员中本来就有白克思这名执委,他便可以全权代表执委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在执委会开会讨论辽东事务的同时,航行在东海上的某艘帆船上,这群当事人也正围坐一起,商议北上之后的安排,同时也顺便畅想一下。

    作为此次赴辽东的队伍中职位最高的领导,白克思自然成为了这群人的中心。而他此次亲自押运去辽东的武器装



第1422章 大军到来
    福山知县张普成最近几个月几乎都没怎么开衙办公了,这不是他偷懒,而是如今的福山县已经换了主人,县衙的政令根本出不了城,甚至在城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张普成又无法对海汉作出什么有力的抗争,只能是默认了海汉在本地的影响力。

    当然了,骨气、大义、忠诚这种东西,张普成也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只是在“活着享受荣华富贵”,与“无声无息地死去”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如今他什么事都不用,海汉每一个月便会送来一笔丰厚的“办公费”,还代他将地方上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完全过上了万事无忧的富家翁日子。

    当然了,张普成也知道自己在福山县这边的苟且并不能得到登州乃至山东布政使司的认可,现在上面还需要他这个调和剂和传话人的存在,所以可以容忍他近乎叛国的不作为。但如果日后海汉退出山东,那上头可就不会再坐视他这棵墙头草继续坐在福山县衙里了。所以在当富家翁的同时,张普成已经默默地开始给自己布置后路。

    他之所以愿意收受海汉的好处,一方面是因为海汉开出来的价码不容拒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汉考虑得极为周到,对像他这样的官员在今后要如何摆脱朝廷的惩治,都有相应的安排。简单的说,就是在必要时离开大明,以海汉国民的身份重新开始另一段生活。

    但今后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要离开大明,他和自己的家族如果不想坐吃山空,能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张普成去年便已经排了一名亲信子侄前往南方的海汉殖民地,确认在当地认购的两百多亩香料种植园已经在运作之中,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不过张普成偶尔也还是会做恶梦,梦到海汉大军由芝罘岛登陆,然后横扫山东半岛,遇城破城,烧杀劫掠,让山东陷入比登莱之乱更加严重的战火灾祸之中。每每从这种噩梦中醒来,张普成都会觉得自己有一种深重的罪恶感,仿佛这一切的混乱都是因为自己而起。他也只能安慰自己,海汉人不止一次向自己承诺过不会主动对山东动武,也没有入侵大明的意愿,如今福山县社会稳定,想必海汉人应该也不会出尔反尔才是。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福山知县张普成最近几个月几乎都没怎么开衙办公了,这不是他偷懒,而是如今的福山县已经换了主人,县衙的政令根本出不了城,甚至在城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张普成又无法对海汉作出什么有力的抗争,只能是默认了海汉在本地的影响力。

    当然了,骨气、大义、忠诚这种东西,张普成也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只是在“活着享受荣华富贵”,与“无声无息地死去”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如今他什么事都不用,海汉每一个月便会送来一笔丰厚的“办公费”,还代他将地方上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完全过上了万事无忧的富家翁日子。

    当然了,张普成也知道自己在福山县这边的苟且并不能得到登州乃至山东布政使司的认可,现在上面还需要他这个调和剂和传话人的存在,所以可以容忍他近乎叛国的不作为。但如果日后海汉退出山东,那上头可就不会再坐视他这棵墙头草继续坐在福山县衙里了。所以在当富家翁的同时,张普成已经默默地开始给自己布置后路。

    他之所以愿意收受海汉的好处,一方面是因为海汉开出来的价码不容拒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汉考虑得极为周到,对像他这样的官员在今后要如何摆脱朝廷的惩治,都有相应的安排。简单的说,就是在必要时离开大明,以海汉国民的身份重新开始另一段生活。

    但今后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要离开大明,他和自己的家族如果不想坐吃山空,能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张普成去年便已经排了一名亲信子侄前往南方的海汉殖民地,确认在当地认购的两百多亩香料种植园已经在运作之中,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不过张普成偶尔也还是会做恶梦,梦到海汉大军由芝罘岛登陆,然后横扫山东半岛,遇城破城,烧杀劫掠,让山东陷入比登莱之乱更加严重的战火灾祸之中。每每从这种噩梦中醒来,张普成都会觉得自己有一种深重的罪恶感,仿佛这一切的混乱都是因为自己而起。他也只能安慰自己,海汉人不止一次向自己承诺过不会主动对山东动武,也没有入侵大明的意愿,如今福山县社会稳定,想必海汉人应该也不会出尔反尔才是。福山知县张普成最近几个月几乎都没怎么开衙办公了,这不是他偷懒,而是如今的福山县已经换了主人,县衙的政令根本出不了城,甚至在城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张普成又无法对海汉作出什么有力的抗争,只能是默认了海汉在本地的影响力。

    当然了,骨气、大义、忠诚这种东西,张普成也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只是在“活着享受荣华富贵”,与“无声无息地死去”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如今他什么事都不用,海汉每一个月便会送来一笔丰厚的“办公费”,还代他将地方上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完全过上了万事无忧的富家翁日子。

    当然了,张普成也知道自己在福山县这边的苟且并不能得到登州乃至山东布政使司的认可,现在上面还需要他这个调和剂和传话人的存在,所以可以容忍他近乎叛国的不作为。但如果日后海汉退出山东,那上头可就不会再坐视他这棵墙头草继续坐在福山县衙里了。所以在当富家翁的同时,张普成已经默默地开始给

    自己布置后路。

    他之所以愿意收受海汉的好处,一方面是因为海汉开出来的价码不容拒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汉考虑得极为周到,对像他这样的官员在今后要如何摆脱朝廷的惩治,都有相应的安排。简单的说,就是在必要时离开大明,以海汉国民的身份重新开始另一段生




第1423章 不谋而合
1...532533534535536...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