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在暂时无法对海汉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当下,陈钟盛宁可让海汉继续在本地吸纳人口、开采铜矿,也不想主动破坏目前的太平局面。陈钟盛语气虽然平稳,但质疑廖杰做法的态度却是已经显露无遗了。

    廖杰脸




第1354章 不得不防
    按照与郑艾的事前约定,不论此次行动得手与否,郑艾都会尽力向登州传回消息。为此郑艾还特地携带了数发军中用于传信示警的烟花,以备在确定行动结果之后向远处传出讯号,由潜伏在远处的人员将消息带出海汉占领区,再经等在古现镇的信使快马传回登州城。这样就算行动失败,登州城也还来得及采取一些备战措施。

    但整整一天,都没有烟花出现在马家庄的上空,而郑艾等人如果没有动手,最迟当天入夜之前就应该踏上返程了。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那就只能指向一个结果——郑艾等人采取了行动,但迅速被海汉给镇压了,甚至连报信的烟花都没有找到机会施放出来。

    这个结果虽然没有太出乎廖杰的预料,但失望总是难免的,而且他也的确没想到郑艾等人竟然会连发出警讯的机会都没能争取到,这样看来必然是双方的战力相差过于悬殊了。但廖杰更加想不到的是,海汉对此事的已经持续月余,早已经提前摸清了郑艾的路数,并且在马家庄设下了圈套等着他自投罗网。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如果还能让郑艾等人放出烟花报信,那也显得海汉军太无能了。

    廖杰一脸阴沉地打发了信使,然后向亲随下令,将侦骑部署到古现镇一线,对福山县方向的海汉人动向进行严密监视。尽管他还是坚持认为海汉人不会对登州城实施攻击手段来作为报复,但必要的预警措施还是要做到位才行。

    至于郑艾等人的生死,如果要让廖杰来选一个结局,那他大概更希望这队人已经死得干干净净一个不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守住他们的身份秘密,避免海汉借此将战火烧向登州城。不过廖杰对此没有抱有太大的侥幸心理,既然行动已经失败,那接下来的形势走向就得往最坏的方面去考虑了。

    廖杰在登州城里紧张不已的时候,芝罘岛指挥部也在召开会议,商量接下来的应对措施。包括陈一鑫在内的一众穿越者都在事发第二天回到了芝罘岛,听取陈一鑫汇报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

    正如登州城里的官员们所想的那样,海汉高官们的确不打算借此撕破脸大闹一场,在这个节骨眼上开战,对于海汉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好处。而且在今年入冬之前,军方希望能够联合皮岛明军,对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的后金武装再进行一次清剿行动,尽可能为来年开春之后进军辽东扫清障碍。

    “目前陆海两军都已开始在浙江舟山群岛集结,入冬之后北方舰队还是会和去年一样南下。我与石迪文将军已经商量好,今年冬天将在舟山群岛搞几次两栖作战的演习,为来年的春季攻势预热。”王汤姆向众人介绍道:“所以入冬之前对辽东半岛的这一轮清剿攻势非常重要,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行。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办法腾出手脚去对这起事件的主使者实施报复。”

    王汤姆说后半截的时候,眼光一直看着陈一鑫,很显然他是考虑到陈一鑫的个人感受,才会对此作出特别的解释。事实上王汤姆在此之前也有过带舰队去登州城附近展示武力的想法,不过钱天敦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也就没有再坚持了。而且从大局来看,在这个时候为了这起事件改动原本的任务安排的确是有些不妥。

    陈一鑫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跟王汤姆唱反调,事实上他回到芝罘岛之前就已经得到了钱天敦的授意,让他在会议中与军方高层保持意见一致,以便进行后续的任务安排。至于要不要立刻对登州明军展开报复,陈一鑫倒也不着急,反正现在有刺客活口在手,什么时候想跟登州城那边翻脸都能拿得出真凭实据。

    “我没有意见,服从指挥部安排。”陈一鑫面色平静地表明了态度。事实上登州派来的这队刺客根本就没有伤到他的机会,反而是让他在指挥此次行动的过程中又出了小小的风头。所谓的报复措施,其实更多的是要看海汉是否有从中获利的可能,至于陈一鑫个人倒是没有什么被对方触犯到的地方。

    “稍后放出一点消息,让登州方面知道我们这边在进行备战,就足够让他们紧张一阵了。”钱天敦的意见显然要老成得多,一句话就解决了当下的问题。

    既然是登州明军策划了这次刺杀行动,那必然会对失败后的结果有所防备,海汉只要稍稍作出要开战的姿态,心虚的明军肯定会有更大的反应。借此溜一溜登州明军,让他们紧张个十天半个月,也算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报复方式了。

    “光是放消息恐怕还不够,让我来添一把柴吧!”接话的人是骑兵营的指挥官哈鲁恭。

    由于即将入冬,考虑到安全和补给问题,他的骑兵部队就不会随北方舰队去辽东半岛出征了,肯定是要留守福山县。不过既然登州明军主动送了一件差事上门,他也不吝利用这个机会做做文章,顺便也就当作对手下骑兵部队的训练了。虽然骑兵营的编制不大,但要折腾出一番热闹,骑兵显然要比步兵更容易达到目的。

    哈鲁恭的主动请战很快便得到了一致通过,如果目的是要吓唬吓唬明军,而非与其接战,那骑兵的确是最适合执行这种任务的部队。只要不离开海汉控制区太远,骑兵的补给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事实上骑兵营对此早有演练,解决办法就是让骑兵营沿海岸线推进,而运送粮草补给的船只在海上同步跟随,这样便可以让骑兵营的活动范围增加不少了,必要时甚至可以将骑兵通过海路撤走。

    在登州明军缺乏海上武装的情况下,这样的战术也无需过于担心被对方从海上抄了后路,所以风险也比较低。从福山县到登州城路程不过百余里,只需出动数百骑兵,便足以让登州城陷入到风声鹤唳的状态中了。

    两天之后,两百余骑海汉武装骑兵从芝罘岛搭船到古现镇附近海岸登陆,然后直接入镇查抄了建材商人郑艾的商铺。古现镇上没有驻军,只有少量民团武装,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为镇上的地主士绅看家护院,并不会组织起来跟海汉人作战,何况这海汉骑兵来得突然,也根本没有给他们留出反应的时间。镇上民众的第一



第1355章 骑兵的威力
    在穿越初期就进入海汉军方高层的将领之中,哈鲁恭算是极少显山露水的一位了。这主要是因为他所指挥的兵种太过特殊,成军速度和规模都受到诸多限制,再加上海汉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发展路线是以海军为主体,海汉军面对的战局也少有能让骑兵发挥的空间,所以他能率部踏上战场参与作战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战功自然是远远不及其他长期在一线带兵打仗的大将了。

    哈鲁恭当然也想训练出成千上万的骑兵部队,然后在大陆上纵横捭阖,一展身手,但海南岛上本来也不具备良好的牧场条件,大量驯养战马的成本极高,而在海汉所控制的区域内,骑兵所能执行的作战任务又极为有限。哈鲁恭所训练出来的骑兵,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都被拆散分配到各支陆军部队中充当传递军令的骑手,抑或是作为要人高官的出行护卫人员,真正留在骑兵营的兵员规模一直都只维持在两百多骑。

    这样的骑兵规模,就算是每一名士兵都武装到牙齿,也仅仅只是一小队精兵而已,在范围比较大的战场环境中能起到的作用会很有限。所以每一次骑兵出动的机会,哈鲁恭是倍加珍惜,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战功,并借此向国防部申请到更多的资源用以发展骑兵部队。

    在南方极少有机会让成建制的骑兵进入大陆活动,也是来到登州之后才开始让骑兵频繁出动。登州北部沿岸地区的地势平坦,骑兵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只是如今已经是秋冬交际的时候,马匹的粮草补给就很难在大自然中获取到了,必须要让运输船在海岸线上跟着才行,这也对骑兵的活动范围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哈鲁恭在会议上对众人说的计划是由骑兵出来活动,作出佯攻的姿态,对登州明军进行震慑。不过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打算借此机会,将此作为一次没有预案的实战行动来实施。如果真与明军遭遇,他也不惮诉诸武力,给明军一点教训尝尝。总而言之,哈鲁恭并没有打算虚张声势地走一趟就完事,而是想借此机会再锻炼一下麾下骑兵的实战能力。

    离开季家镇之后,哈鲁恭便不打算再沿着海岸线行进,因为这样的行军路线太容易被明军根据补给问题推测出来,所以他派人去海边通知了补给船队,约定下一个碰面的地点之后,便率部队向西南方向斜插进入内陆地区。他与补给舰队都各自携带有电台,每天两次互通信息保持联络,倒也不用担心深入内陆之后就会彻底失去联系。

    骑兵营只携带了少量精料,大约能供战马一天到两天的消耗,虽然这样做会有些风险,但哈鲁恭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在粮草消耗完之前就在本地找到补充。更重要的是,这会让明军对海汉骑兵的动向无从再进行预判,对其所起到的震慑和牵制作用也会更大。

    从季家镇往西南方向是大片的田地,而四十里之外便是另一处市镇辛店镇。过去这些地方全都是阡陌相连的农田,不过在登莱之乱以后本地民众大量出逃,而这些地方的田地也随之荒废掉了,没有留下多少人烟。尽管海汉骑兵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从这里经过,却根本没有引起什么关注。分散在外围的骑兵也没有发现任何明军活动的痕迹。

    事实上正如哈鲁恭所预计的那样,明军将领在预判海汉骑兵行军路线的时候,考虑到了海汉骑兵长驱直入进入大明控制区所要面临的补给问题,并且也意识到了海汉可能会采取的海上补给战术,所以将侦骑都部署在了季家镇以西的沿海地带,坐等海汉骑兵进入这片监控区。

    但在这个算计与反算计的交锋过程中,还是哈鲁恭占得了主动,他往内陆行军的措施恰恰避开了明军的主要侦察方向,不声不响地便进入到了内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在穿越初期就进入海汉军方高层的将领之中,哈鲁恭算是极少显山露水的一位了。这主要是因为他所指挥的兵种太过特殊,成军速度和规模都受到诸多限制,再加上海汉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发展路线是以海军为主体,海汉军面对的战局也少有能让骑兵发挥的空间,所以他能率部踏上战场参与作战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战功自然是远远不及其他长期在一线带兵打仗的大将了。

    哈鲁恭当然也想训练出成千上万的骑兵部队,然后在大陆上纵横捭阖,一展身手,但海南岛上本来也不具备良好的牧场条件,大量驯养战马的成本极高,而在海汉所控制的区域内,骑兵所能执行的作战任务又极为有限。哈鲁恭所训练出来的骑兵,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都被拆散分配到各支陆军部队中充当传递军令的骑手,抑或是作为要人高官的出行护卫人员,真正留在骑兵营的兵员规模一直都只维持在两百多骑。

    这样的骑兵规模,就算是每一名士兵都武装到牙齿,也仅仅只是一小队精兵而已,在范围比较大的战场环境中能起到的作用会很有限。所以每一次骑兵出动的机会,哈鲁恭是倍加珍惜,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战功,并借此向国防部申请到更多的资源用以发展骑兵部队。

    在南方极少有机会让成建制的骑兵进入大陆活动,也是来到登州之后才开始让骑兵频繁出动。登州北部沿岸地区的地势平坦,骑兵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只是如今已经是秋冬交际的时候,马匹的粮草补给就很难在大自然中获取到了,必须要让运输船在海岸线上跟着才行,这也对骑兵的活动范围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哈鲁恭在会议上对众人说的计划是由骑兵出来活动,作出佯攻的姿态,对登州明军进行震慑。不过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打算借此机会,将此作为一次没有预案的实战行动来实施。如果真与明军遭遇,他也不惮诉诸武力,给明军一点教训尝尝。总而言之,哈鲁恭并没有打算虚张声势地走一趟就完事,而是想借此机会再锻炼一下麾下骑兵的实战能力。

    离开季家镇之后,哈鲁恭便不打算再沿着海岸线行进,因为这样的行军路线太容



第1356章 洗劫马场
    虽然事前没有对这里做过任何侦查,但由于马场地势较为开阔,在远处地势稍高的地方就能将这片区域一览无余,所以很容易就能看清这里的建筑规模,然后参考一般骑兵部队和马场的编制状况,哈鲁恭便可以推断出驻扎此地明军的大致兵力。

    而他所率领的骑兵营虽然兵力不多,但单兵装备和作战技能却都是海汉陆军部队中的顶尖水准,除非是遇到兵力有绝对碾压优势的敌军,否则这种野外作战环境,他们还真不怵任何对手。因此尽管目标是处于陌生环境中,哈鲁恭还是决定要立刻下手,端掉这处秘密马场。

    骑兵营将负责辎重的一部分驮马和人手留在原地,剩下的作战骑兵则是平分为两队,由南北两个方向出击,向马场方向包抄过去。

    这马场附近并没有什么可以用于遮蔽行迹的掩体,所以海汉骑兵现身不久,对方便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只是仓促之间,对方大概也没辨认出这两队骑手到底是什么身份,一直到了近处之后,才有人从服饰上认出了来者是海汉骑兵,当下才赶紧冲进马棚里去牵马,只是仓促之间哪里来得及给马套上鞍辔,没等驻守本地的明军做好准备,海汉骑兵们便已经杀到了近处了。

    当下也有数骑原本在放马的明军准备迎上来抵抗,但一看海汉军都抽出武器准备冲阵了,立刻调头便往西边逃去。海汉骑兵装备有便于在马背上施展的连发火枪,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就这么几个人去跟海汉骑兵对冲,多半还隔着老远就被人家火枪射下来了,冲过去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倒不如见势不妙立刻撤退,先回登州城报信去。

    有那么几个头铁的,还是舞着马刀冲了过来,只是这种抵抗的确十分徒劳,在距离海汉骑兵还有三四十米的时候,就迎来了一通齐射,连人带马一起被打倒在地。海汉骑兵是陆军中极少数全员装备七连发步枪的作战部队,这就让他们的远程火力输出强度变得非常可观了。像这种零星少数敌人发动的冲锋式攻击,基本上连与海汉骑兵贴身交手的机会都争取不到。

    在各自遭受了一轮齐射之后,这几名勇敢冲向海汉骑兵的明军士兵就全被摆平了。在见识了海汉骑兵的远程火力之后,马场内还没来得及上马的二十多名明军很快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加之海汉兵在马背上大声呼喊着“投降不杀”的口号,这些士兵没有再作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而是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控制住马场内外之后,哈鲁恭便着人带着俘虏去将那几名被射杀的明军尸体收敛回来。虽说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但哈鲁恭作为一名军人,还是对他们在敌众我寡的局面下表现出的英勇保持了足够的尊重,在战斗结束之后就不应再让这些战死者曝尸荒野了。

    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加之海汉以骑兵实施突袭,双方的交锋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便宣告结束。骑兵营以零伤亡的代价轻松占领了这座马场,并俘获了二十多名没有来得及逃离此地的明军士兵。

    这个马场所在之处距离北边的登州城有四十多里,哈鲁恭也不用担心逃走的明军能在短时间内从登州城搬来救兵,当下不慌不忙地下了马,让俘虏取来了马场的账目文档,查看这里的资产状况。

    马场最重要的资产,自然便是战马了。这个马场虽然建立的时间不长,但也凑出了超过两百匹马。在马匹花名册上,这些马被分为了供给骑兵部队的战马,和用于辎重的驮马两个大类,其中战马的数量只有八十余匹,有不少还已经被注明了“离场”,应该是被登州驻军征募了。

    哈鲁恭翻看一番之后,便将俘获的一名军官叫到跟前,对他问道:“这个地方是你负责吗”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虽然事前没有对这里做过任何侦查,但由于马场地势较为开阔,在远处地势稍高的地方就能将这片区域一览无余,所以很容易就能看清这里的建筑规模,然后参考一般骑兵部队和马场的编制状况,哈鲁恭便可以推断出驻扎此地明军的大致兵力。

    而他所率领的骑兵营虽然兵力不多,但单兵装备和作战技能却都是海汉陆军部队中的顶尖水准,除非是遇到兵力有绝对碾压优势的敌军,否则这种野外作战环境,他们还真不怵任何对手。因此尽管目标是处于陌生环境中,哈鲁恭还是决定要立刻下手,端掉这处秘密马场。

    骑兵营将负责辎重的一部分驮马和人手留在原地,剩下的作战骑兵则是平分为两队,由南北两个方向出击,向马场方向包抄过去。

    这马场附近并没有什么可以用于遮蔽行迹的掩体,所以海汉骑兵现身不久,对方便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只是仓促之间,对方大概也没辨认出这两队骑手到底是什么身份,一直到了近处之后,才有人从服饰上认出了来者是海汉骑兵,当下才赶紧冲进马棚里去牵马,只是仓促之间哪里来得及给马套上鞍辔,没等驻守本地的明军做好准备,海汉骑兵们便已经杀到了近处了。

    当下也有数骑原本在放马的明军准备迎上来抵抗,但一看海汉军都抽出武器准备冲阵了,立刻调头便往西边逃去。海汉骑兵装备有便于在马背上施展的连发火枪,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就这么几个人去跟海汉骑兵对冲,多半还隔着老远就被人家火枪射下来了,冲过去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倒不如见势不妙立刻撤退,先回登州城报信去。

    有那么几个头铁的,还是舞着马刀冲了过来,只是这种抵抗的确十分徒劳,在距离海汉骑兵还有三四十米的时候,就迎来了一通齐射,连人带马一起被打倒在地。海汉骑兵是陆军中极少数全员装备七连发步枪的作战部队,这就让他们的远程火力输出强度变得非常可观了。像这种零星少数敌人发动的冲锋式攻击,基本上连与海汉骑兵贴身交手的机会都争取不到。
1...511512513514515...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