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这个作战计划涉及到千民众的紧急搬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已是殊为不易,如果不是星港长期处于军管状态,民众对于官方的指令一向是习惯性地服从,这样突如其来的安排只怕是要弄出不少的乱子。韩正山原本以为这会是个苦差事,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倒也没有想象那么困难,百姓的配合度还是相当高的,也能由此看出他们对海汉军和官府的信任程度非常深。

    韩正山随机问了一些人,得到的回答都是相信官府能够击退外敌,守护住他们的家园。而且罗将军也说了,等退敌之后,所有本地民众都将获得半个月份额的劳动积分奖励,一应损失官府都会承担,如果有人在战斗伤亡,也会按照最高标准给予抚恤金并承办后事。至于在此期间的房屋和农田损毁,等事后再来慢慢修补是了,反正所有人的吃穿住行都还是由官府负担,只要人没事,其他方面真没太多可抱怨的理由。

    “有钱任性啊!”韩正山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了。他不禁回想起了海汉军推进到杭州城下的时候,官府可绝对不会表态说会对战争造成的民间损失负责。也只有海汉这种财大气粗的国家,才会这么大包大揽,减轻民众在战争的直接损失。也难怪海汉民心可用,在面临战争的时候还能较安定地听从官府安排,该搬家的搬家,该出工的继续出工,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乱。

    海汉在军事行动方面的效率是相当高的,从罗杰下定决心诱敌深入,到防御阵地基本改造完毕,间仅仅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从北边传来的消息,海峡对面的柔佛军似乎也已经进入到了开战前的最后侦察阶段,在海峡活动的船只明显多了起来,期间也不乏摸黑到星岛这边登陆岸的零星探子。在当地值守的部队遵照指令,并没有对这些柔佛探子进行截杀,只是小心翼翼地进行监视,不让对方发现海汉已经有所防备。

    罗杰心知对手可能即将发动攻势,便下令全岛即日起进入战争状态,战船封锁港口,陆军部队进入阵地待命。

    在罗杰制定的作战计划,这东西两个移民村组成的防线,加两村间由各种官方机构临时改建成的火线指挥部,将承担起正面硬抗对方攻势的任务。本地民众已经全部迁入南边的军营安置,与移民村之间隔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环境相对较安全,不会被战火直接




1239.第1239章 正面交锋
    对于联军来说,此次备战的时间还是稍显仓促了一些,双方的统帅都认为手下的军队尚未达到最佳的状态,但形势突然发生变化,也容不得他们慢慢折腾了,只能抓紧时间强行起兵攻打星岛。

    如果依照霍格的想法,他更希望能实现兵分两路,南海北陆齐头并进,对星岛基地进行夹击,以谋求将兵力的优势最大化利用。但柔佛的海力量实在令他失望,整个国家甚至都找不到可以称之为“战船”的载具,早几年或许还有一些战船,但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已经损失殆尽了。

    无奈之下,联军只能征用民船来承担运输军队的任务。想用这种阵容去挑战号称南海第一的海汉海军,这无异于是在花式自杀,霍格可不会作出这么糊涂的决定,只能退而求其次,放弃从海攻打星港的想法,将主力部队全部通过柔佛海峡投放到星岛,从陆路向海汉据点发动攻势。

    根据联军所掌握的情报,海汉的移民安置在据点偏北的地方,从岛北往南攻过去,首当其冲是民众聚居区。如果能够驱赶民众往南逃窜,冲击海汉驻军据点,那将会是非常理想的局面,说不定能一举攻破海汉防线了。

    当然了,想获得这样的局面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是海汉对于柔佛的打算毫无察觉,没有任何针对性的部署。而对于这一点,两位联军统帅却并不是十分确定。他们曾派人潜入星岛侦察却是有去无回,巴蓬担心失踪人员是被对手抓捕,之后也不敢再做类似的尝试,只是对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加强了监控。

    既然已经有了企图暴露的可能,联军更不敢耽搁了,完成人员和物资的集结之后,便立刻展开了行动,组织部队渡过柔佛海峡进入星岛。

    两名统帅最为担心的便是登陆途遭遇海汉伏击,全是小船的船队不管遇到海还是陆的攻击,都很难有反击的能力,这也是联军没有选择从海向岛南港口发动攻势的根本原因。但这个令人十分担心的状况并没有出现,联军没遇到丝毫的阻力顺利从预定地点登陆了星岛,也没有发现海汉军的踪影,这令他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是放回了心底。

    海汉人完全没有防备!这个消息令联军大为兴奋,他们在出发前被告知可能会在登陆时面临一场硬仗,如果冲不过第一关,不用考虑后续的行动了。但现在看来对手完全没有在这里设防,之前的担心显得有一丝多余了。

    不过大举向南推进之前,联军还是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在滩头进行了重新集结,并且建立了临时阵地,以便于存放从柔佛国内运过来的补给物资。星岛只有南侧才有海汉人居住,其他地方都是荒野一片,在攻下海汉据点之前都不太可能地筹措补给,只能依赖从国内经柔佛海峡运输过来。这对于运力不强的联军来说,算得是一个较要命的短板,所以这场战事必须要速战速决,如果拖的时间长了,这补给线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联军的战斗力。

    巴蓬没有因为眼前的顺利而大意,在部队集结期间派出了人手前出侦察,探路的同时也防备海汉在前方设下埋伏。对于星岛的环境,柔佛军倒也并不算陌生,毕竟在海汉来到这里之前,这个岛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先后归属于马六甲国和柔佛国,如今只是重返故地而已。对于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从登陆地点行军至南边的海汉据点,柔佛军也早制定出了明确的路线——这也是前期侦察不力的状况下,柔佛军依然敢于大胆出击的重要原因。

    不过巴蓬也明白随着部队的推进,暴露行迹只是时间问题,海汉人不会蠢到自家军队推到门口的时候才察觉不对,所以加快推进速度,可以相应地减少对手的反应时间,当先头部队完成了滩头集结之后,巴蓬便下令立刻出发。

    柔佛军凌晨渡海,虽然都是小船但胜在船多,加之天公作美,只花费了两个多小时便完成了主力的摆渡任务,如果将接下来这段路程的行军速度提高一些,部队下午便能抵达岛南的海汉据点,赶在日落之前向海汉发动一波攻势。顺利的话,或许真的能靠着突袭一波带走了,即便不能一举得手,至少也能先占领住一部分海汉村落,再以此为根基与对手慢慢周旋便是。

    从登陆点到海汉据点大约有四十里路程,正常的野外行军速度,大约四到五个小时便能完成,巴蓬希望能将这个时间尽可能缩短一些,所以他要求先头部队放弃辎重物资,轻装赶往目的地。至于沉重的火炮,只能放在后续的队伍慢慢运过去了。

    而此刻远在四十里之外的星港基地,谭举任正与罗杰在落实指挥分工,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谭举任倒是不用顶在一线指挥,但他要负责组织民夫为一线运送物资和弹药,并且需要兼顾着港口的防御,谁也不知道英国人会不会神经发作,派出自己的武装船队来攻打星港。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出于谨慎还是不得不防。罗杰已经将守军主力调到了北方的战线,留在港口驻防的只有一个排的陆军,而海军的几艘战船则是在一早得到敌军发动的消息之后被罗杰派出去了。

    “那几艘船我派他们从海绕道去抄后路去了。”罗杰向谭举任说明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从西边绕行到柔佛海峡,航程大概只有不到四十海里,大概下午能赶到敌军渡海的地方,切断他们的海补给线!”

    谭举任对此却还有些担心:“我们只有几条战船,执行这种任务够用吗而且敌军登陆后应该已经在星岛建立了滩头阵地,短时间切断补给线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吧”

    “你说得没错。”罗杰居然没有反驳,一口便承认了谭举任的担心,不过他话锋一转便道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所以我已经给赶来增援的船队发了电报,让他们直接赶去柔佛海峡,不用再来星港转一圈了。有了这支援军,我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解决掉柔佛的退路!”

    罗杰的回答并没有让谭举任打消心的担忧,他仍是忧心忡忡地问道:“他们来得及赶这一战吗而且你的作战计划这么复杂,这星岛过来



1240.第1240章 坚固防线
    谭举任见罗杰面色凝重,也知道已经到了要紧的关头,当下便起身告辞。 罗杰将他送出门外,告别时又特地叮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这边有什么闪失,到时候你先接管指挥权,具体的指挥由我手下的人去做,然后通知老穆赶紧过来主持大局。”

    谭举任摆摆手道:“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自己当心一些,我可不想火线打仗!后勤我会二十四小时盯着,你安心对付柔佛人是了。”

    虽然罗杰对这次的作战很有信心,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也不敢打包票说百分百不会出差错,而且他主动把指挥部设在火线,这种措施所承担的风险本来较大,换作谭举任肯定是不敢这么拼。罗杰先将突发状况下的应对做个交代,也是对整个团队负责,谭举任自然明白他的用心,不过这个节骨眼还是要给罗杰加油打气才行,不能对这种应急安排表现得太过热心了。

    送走谭举任,罗杰也没有再返回办公室,而是直接了火线。敌军抵达这边还有一段时间,罗杰想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再巡视一下自己布置的阵地,顺便给士兵们打打气。特别是那些入伍以来还从未经历过战事的士兵,这或许将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大考验,罗杰必须确保他们至少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大半水准,这样战争的走向才能有利于海汉一方。

    令罗杰感到欣慰的是,士兵们的士气倒是相当不错,尽管很多士兵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事,可能也不是完全理解为何级要将阵地安排在移民村,而不是主动出击,留出更多的战略纵深来进行他们所学到的穿插作战,但他们对于罗杰的信任的确是毫无保留的,确信这个作战计划必定能够消灭来犯之敌。本地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储备都很充足,加已经有援军在赶来星岛的路,所以士兵们倒也没有太多的顾虑。

    下午三时,侦察兵的回报称敌军距离海汉阵地已经不足五里,而且对方应该也明确了海汉基地的方位,正在停下来休整,估计很快会发动攻势了。海汉部署在野外的两个连也随之调整了埋伏的位置,等待敌军主力发动进攻之后,再从外围包抄其后路。

    霍格此时其实罗杰更为着急,前出的探子回报,海汉的移民村没有任何人进出,周围的农田也完全没有人迹,很有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已经让民众全部回到安全地区了。霍格知道留给海汉准备的时间越多,稍后攻打据点的难度越大,而且如果海汉将民众全部转移,放弃了移民村,那么他所设想的攻打移民村然后裹挟民众冲击海汉据点的作战计划行不通了。到时候如果变成对峙的持久战,那处于野外的联军要对付守卫据点的海汉军,没什么优势可言了,反而会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而难以持续长期作战。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谭举任见罗杰面色凝重,也知道已经到了要紧的关头,当下便起身告辞。罗杰将他送出门外,告别时又特地叮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这边有什么闪失,到时候你先接管指挥权,具体的指挥由我手下的人去做,然后通知老穆赶紧过来主持大局。”

    谭举任摆摆手道:“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自己当心一些,我可不想火线打仗!后勤我会二十四小时盯着,你安心对付柔佛人是了。”

    虽然罗杰对这次的作战很有信心,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也不敢打包票说百分百不会出差错,而且他主动把指挥部设在火线,这种措施所承担的风险本来较大,换作谭举任肯定是不敢这么拼。罗杰先将突发状况下的应对做个交代,也是对整个团队负责,谭举任自然明白他的用心,不过这个节骨眼还是要给罗杰加油打气才行,不能对这种应急安排表现得太过热心了。

    送走谭举任,罗杰也没有再返回办公室,而是直接了火线。敌军抵达这边还有一段时间,罗杰想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再巡视一下自己布置的阵地,顺便给士兵们打打气。特别是那些入伍以来还从未经历过战事的士兵,这或许将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大考验,罗杰必须确保他们至少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大半水准,这样战争的走向才能有利于海汉一方。

    令罗杰感到欣慰的是,士兵们的士气倒是相当不错,尽管很多士兵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事,可能也不是完全理解为何级要将阵地安排在移民村,而不是主动出击,留出更多的战略纵深来进行他们所学到的穿插作战,但他们对于罗杰的信任的确是毫无保留的,确信这个作战计划必定能够消灭来犯之敌。本地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储备都很充足,加已经有援军在赶来星岛的路,所以士兵们倒也没有太多的顾虑。

    下午三时,侦察兵的回报称敌军距离海汉阵地已经不足五里,而且对方应该也明确了海汉基地的方位,正在停下来休整,估计很快会发动攻势了。海汉部署在野外的两个连也随之调整了埋伏的位置,等待敌军主力发动进攻之后,再从外围包抄其后路。

    霍格此时其实罗杰更为着急,前出的探子回报,海汉的移民村没有任何人进出,周围的农田也完全没有人迹,很有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已经让民众全部回到安全地区了。霍格知道留给海汉准备的时间越多,稍后攻打据点的难度越大,而且如果海汉将民众全部转移,放弃了移民村,那么他所设想的攻打移民村然后裹挟民众冲击海汉据点的作战计划行不通了。到时候如果变成对峙的持久战,那处于野外的联军要对付守卫据点的海汉军,没什么优势可言了,反而会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而难以持续长期作战。

    谭举任见罗杰面色凝重,也知道已经到了要紧的关头,当下便起身告辞。罗杰将他送出门外,告别时又特地叮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这边有什么闪失,到时候你先接管指挥权,具体的指挥由我手下的人去做,然后通知老穆赶紧过来主持大局。”



第1241章 这是村庄还是堡垒
    村庄中的火力输出强度远远超过了联军的想象,几乎是在片刻之间就摧毁了这支先锋小队的防护体系,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顶着对手的枪林弹雨往前强攻就太疯狂了,带队军官也只能让部队先行后撤,到安全区域重新整队等待后方指挥官的命令。

    在联军作出后撤的举动之后,来自村庄中的枪声便戛然而止。罗杰察觉到对方的动向之后便立刻下令停火,他并不想对这支来探路的小队敌军赶尽杀绝,现在对方的主力都还尚未出动,自己这边的牌也不能出得太快,以免打草惊蛇。而且现在想要速战速决的一方是对面的联军,罗杰现在巴不得把战斗时间拖长一些,以便能给绕后到柔佛海峡去断对手后路的友军留出更充分的行动时间。

    远处的霍格看到交战的过程的确吃了一惊,双方只进行了极为短暂的交火,自己这边的部队就败退下来了。而先前设置的盾牌防护手段,似乎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海汉人的火力依然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不过好消息是村中开火的枪声明显比较稀疏,霍格认为这或许是因为海汉仓促之下还来不及将部队全都部署到村子里,只有零星的武装人员在进行抵抗。

    霍格并不会责怪带队的军官下达了后撤的命令,他本来也没真的指望一支先锋小队上去就能将对手的村子攻破,只是派出去试探一下对手的部署状况而已,这个战术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没有必要再徒增伤亡了。霍格当即下达了指令,派出几队人分别往东西两个方向查探,看看是否能找到别的行军路线绕过这片宛如陷阱一般的水稻田地。

    先锋小队的交战情报很快便送抵了霍格这里,他们在交战中损失了十七个人,而对于敌军的伤亡状况却因为观察视线受阻而无法确认。跟随战报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张弹痕累累的大盾,霍格仔细查看之后,便明白了对手的伎俩——海汉人手中有两种火枪,威力稍小的一种,射出的子弹的确无法彻底穿透这厚重的木盾,但另一种子弹明显威力大出许多,在盾牌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弹孔。从弹孔直径来推断,这种大威力火枪的口径也要比普通火枪更大一些,可算是一种破甲利器了。

    遇到这种有针对性的武器,霍格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了,谁让联军的情报收集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呢如果早知道对手有这种杀器,那么他或许会建议在大盾前后都加包一层铁皮来增强防护力——当然那样会大大加重盾牌的份量,很可能单人就无法操作盾牌了,这么沉重的家伙要长途运输也将会是一个新的难题,此外部队作战的阵形和战术也需要重新演练才行。

    好在敌军手里的这种杀器似乎数量极少,霍格仔细询问带队军官之后,得知仅有数名盾牌手被穿射击伤,而阵中受伤的步兵,大部分都是位于盾牌手倒下之后留下的豁口。这也就是说对手的战术是依靠少量的大口径火枪来击破盾牌防护,然后其他火枪再瞄准这个突破口进行攒射。

    霍格感觉到这个战术很具有针对性,似乎对方指挥官对于联军的进攻手段早有防备,但他们又是从哪里弄到了这方面的情报

    “这应该只是某种巧合!”霍格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他实在承受不起己方作战情报泄漏这样的可能性。如果海汉人连联军的战法都提前知道了,那么此次行动可就不具备什么突袭的性质了。

    “主力部队离我们的距离大概还有多远”霍格向自己的副官询问道。

    “大概还有四五英里。”副官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但我们的火炮还要更慢一些,今天天黑之前估计是到不了了。”

    这个消息的确让人有点沮丧,因为从岛北到这里并没有道路,重型装备的运输极为麻烦,没办法跟随步兵同时抵达战场。霍格想指望使用火炮来打破局面,这个想法至少在今天是不太可能实现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村庄中的火力输出强度远远超过了联军的想象,几乎是在片刻之间就摧毁了这支先锋小队的防护体系,造成了不小的杀伤。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顶着对手的枪林弹雨往前强攻就太疯狂了,带队军官也只能让部队先行后撤,到安全区域重新整队等待后方指挥官的命令。
1...479480481482483...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