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颜楚杰视察了这支部队之后,其合法性自然也就得到了高层的认可,不过“南海特战大队”这个临时名称却依然在这支部队内部保留了下来,并且在驻地移到星岛之后补充兵力,由加强连的编制扩编到营,成为了罗杰的直属指挥部队。因为这支部队兼具了两栖作战的功能,所以对外的编制是海汉军南海星岛两栖合成营,不过像马库斯这种当初在安不纳岛由罗杰亲手带出来的“老兵”,还是依然会习惯使用“南海特战大队”来称呼自己所在的部队。
马库斯入伍已经有近两年时间,汉语越发纯熟的同时,对于海汉的体制多少也有些了解。上面交这个任务给他的时候也特地说明了韩正山的身份,所以他的态度也是十分客气。
“原来是马排长,失敬失敬!”韩正山拱了拱手道:“在下官方职务是星岛治安主任,其实也就是替首长们跑腿办事的小人物而已,马排长不必太客气了。”
“那我就称呼你韩主任吧!”马库斯也不想在这种细节问题上拖拉太久,当下便拍板决定了。韩正山并非平民百姓,直呼姓名有点不敬,但叫大人好像又不太合海汉规矩,干脆还是叫职务比较稳妥。
军装作训服倒是不用再另外准备了,衣服裤子连带鞋袜,韩正山在三亚培训期间就领了一套,前前后后也没穿多久,南下的时候就一并打包在行李里带过来了。
“那就先说正事吧!”理清了称呼之后,马库斯便主动谈及了韩正山此行的任务:“上头交给我的训练目标有二,一是让你熟练掌握步枪的使用技能,二是熟悉新兵训练流程。但时间有限,也不可能照着新兵训练的内容全都来一遍,只能缩短训练时间,靠你自己记忆领悟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谭举任在为人口问题大感头疼的时候,他的部下韩正山已经在驻军军营中报到,参加军方给他安排的培训课程。虽然罗杰在接风宴上一口答应了谭举任的要求,不过军方也没有为他个人专门开特训的打算,只是让韩正山到部队跟着士兵们同吃同住同训练,顺便教他一下枪械使用方面的技能。
当然了,罗杰没忘特地给部下军官招呼一声,说明韩正山的身份是前来赴任的治安官,以免手下人不知分寸,把韩正山当作新兵一样来操练。要是让谭举任觉得军方有意为难他的手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就不好了。
“从今天开始,就请韩大人先委屈几天,训练、生活都得按着军中规矩来,韩大人不会有问题吧”
“军令如山,韩某自当遵从。不过兄台不必以大人相称,直呼姓名即可,既然是在军中,自然也该依着这儿的规矩来。”韩正山初来乍到,也不敢随意拿架子,在接待自己的军官面前显得十分谦卑。只是这军官竟然不是汉人,而是一名肤色黝黑,须发卷曲的异族大汉,但张嘴又是一口海汉官话,让他觉得有一种奇妙的错位感。他在三亚接受培训的时候,军中来的教官倒是有黎苗族裔,但终究也是出身于汉人统治的地方,而且都是黄种人,外形看着也不会有这样明显的差异。
“在下马库斯,在南海特战大队担任排长,职位肯定没你高,直呼姓名也不太合适。”黑大个军官倒是分得很清楚,对韩正山提出的建议表明了态度。
所谓“南海特战大队”,就是罗杰当初在安不纳岛任职的时候,仿造钱天敦组建直属部队的方式,自行筛选组建的一支武装部队。这支武装的人员以岛上的各国移民为主,其中也不乏被奴隶贩子贩卖到此的异国青壮,出身东非的马库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因为身体条件出众,被罗杰选入军中受训,后来国防部长颜楚杰在1633年巡视安不纳岛的时候还接见过他,并随同联合舰队南下,在途中保护章运等人登上婆罗洲岛进行考察。
颜楚杰视察了这支部队之后,其合法性自然也就得到了高层的认可,不过“南海特战大队”这个临时名称却依然在这支部队内部保留了下来,并且在驻地移到星岛之后补充兵力,由加强连的编制扩编到营,成为了罗杰的直属指挥部队。因为这支部队兼具了两栖作
1190.第1190章 抓捕
林南所乘的马车在距离韩正山住所还有半条街的地方慢慢靠路边停了下来,等待徒步赶来的手下从不同方向慢慢包围目标。由于并不清楚韩正山是否是在借此设伏引自己钩,林南只能多加几分小心谨慎,不可让对方轻易得逞。如果在附近发现了成群活动的可疑人物,那么林南手下的人立刻会各自散去,放弃这次的行动。
林南从车厢暗格取出一把两尺长的短刀递到潘严面前:“不知道潘兄用什么武器趁手,不过当下条件有限,暂时没得挑选了。”
潘严接过手来掂了掂份量,又轻轻将刀从鞘抽出一截,虽然车厢只有透过车帘照进来的微弱光线,但寸许宽的锃亮刀面将这光线完整地反射到了潘严眼,手指传来光滑而冰冷的触觉,经验告诉他这是一把百炼钢打造的好刀。
不过这种材质的刀在海汉军并不罕见,而是几乎成了普通士兵的标配,这也是让潘严感到十分羡慕的一点。海汉军的单兵装备除了没有像样的盔甲,其他无论是武器还是服装、作战用品,其质量都远超过明军的水平。当然了,跟海汉军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潘严也知道海汉军惯用的战术对盔甲的需求非常低,由于其武器性能优势巨大,敌人能在战场与进入面对面近距离厮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们的单兵装备根本没有盔甲这一项,这也使得海汉军的机动力较明军高出不少,后勤辎重的压力也大为降低。
像这种使用百炼钢打造的佩刀,在大明或许要卖到二十两银子以,而明军普通士兵列装配发的佩刀虽然尺寸更大一些,但造价却不会超过二两银子。不问可知,林南带的这队人,应该都是装备了类似的武器,海汉在这方面行事真是财大气粗,毫不吝啬。
潘严合刀鞘,将刀插入腰带,然后用外面的袍子遮住,这样只要不是有人来搜身,很难看出他身携带了一柄利刃。
而林南身除了同样的短刀之外,还有一把六联发的火帽转轮手枪,这玩意儿除了军警部门的高级官员,以及穿越者的贴身侍卫之外,也安全部的少数外勤人员有资格装备。当然了,目前这种环境并不适于使用手枪这种动静很大的武器,林南将其带在身更多是出于职业习惯,以防万一。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车,已经有部下过来向林南报告,在韩宅附近没有发现异常迹象,而外勤队搭人梯从墙头看了院子里的状况,屋里点着灯烛,应该是有人在家。
“动手吧,动静小些,把出入通道都给堵住了,不管什么活物都不可放走!”林南低声下达了行动命令。既然决定了要行动,他不会再留任何余地,不管院内有没有埋伏,现在都只能孤注一掷了。他手下这队人都是见惯生死的老手,对于这种场面不会有什么怯场退缩的表现,只要命令下来,他们自会坚决执行,至于行动细节也不需林南再强调了。
韩正山完事之后搂着翠娥在床沉沉睡去,忽然间无端惊醒过来,一睁眼见桌的蜡烛才燃去一半,此时正好听到远处传来的暮鼓声,才知道自己并没有睡着多久。他觉得有些口渴,便从被窝爬起来,准备下床喝口水。
韩正山刚下床,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院子里走动。他倒没有立刻往坏处去想,毕竟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是府衙,而周围混子可都很清楚这院子是谁在住,不会有人跑到这儿来偷鸡摸狗。再说他自恃身手还算不错,寻常两三个毛贼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韩正山不慌不忙地提了自己的腰刀,走到门口拉开门打算看看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不料门刚一打开,便感觉到两把冰冷的利器一左一右架到了自己的脖子。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林南所乘的马车在距离韩正山住所还有半条街的地方慢慢靠路边停了下来,等待徒步赶来的手下从不同方向慢慢包围目标。由于并不清楚韩正山是否是在借此设伏引自己钩,林南只能多加几分小心谨慎,不可让对方轻易得逞。如果在附近发现了成群活动的可疑人物,那么林南手下的人立刻会各自散去,放弃这次的行动。
林南从车厢暗格取出一把两尺长的短刀递到潘严面前:“不知道潘兄用什么武器趁手,不过当下条件有限,暂时没得挑选了。”
潘严接过手来掂了掂份量,又轻轻将刀从鞘抽出一截,虽然车厢只有透过车帘照进来的微弱光线,但寸许宽的锃亮刀面将这光线完整地反射到了潘严眼,手指传来光滑而冰冷的触觉,经验告诉他这是一把百炼钢打造的好刀。
不过这种材质的刀在海汉军并不罕见,而是几乎成了普通士兵的标配,这也是让潘严感到十分羡慕的一点。海汉军的单兵装备除了没有像样的盔甲,其他无论是武器还是服装、作战用品,其质量都远超过明军的水平。当然了,跟海汉军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潘严也知道海汉军惯用的战术对盔甲的需求非常低,由于其武器性能优势巨大,敌人能在战场与进入面对面近距离厮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们的单兵装备根本没有盔甲这一项,这也使得海汉军的机动力较明军高出不少,后勤辎重的压力也大为降低。
像这种使用百炼钢打造的佩刀,在大明或许要卖到二十两银子以,而明军普通士兵列装配发的佩刀虽然尺寸更大一些,但造价却不会超过二两银子。不问可知,林南带的这队人,应该都是装备了类似的武器,海汉在这方面行事真是财大气粗,毫不吝啬。
潘严合刀鞘,将刀插入腰带,然后用外面的袍子遮住,这样只要不是有人来搜身,很难看出他身携带了一柄利刃。
而林南身除了同样的短刀之外,还有一把六联发的火帽转轮手枪,这玩意儿除了军警部门的高级官员,以及穿越者的贴身侍卫之外,也安全部的少数外勤人员有资格装备。当然了,目前这种环境并不适于使用手枪这种动静很大的武器,林南将其带在身更多是出于职业习惯,以防万一。
第1194章 委曲求全
韩正山从业多年,去过各州府大牢的次数也记不清有多少了,但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身陷囹圄,以囚犯的身份被关进大牢之中。最要命的是这处大牢并非大明所辖,他连伸冤上诉的机会都没有。准确的说,是连公正判决的环节也被省去了,可以说海汉人动手抓捕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一个结局。
韩正山自然是觉得非常冤枉,他所做的事情不过只是职责所在,并非出于要跟海汉人对着干的念头,但海汉人似乎并不是这么认为,而是将他视作了必须拔除的安全威胁。从杭州城中实施绑架,一路运来舟山岛投入大牢,韩正山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帮武装海商暗地里所做下的勾当,与他们表面上倡导的和气生财可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去年夏天杭州城内一夜之间三名高官集体失踪,韩正山当时也有份参与这起案子的调查,但当时没有查出来任何有用的线索。虽然期间也有人怀疑海汉有犯罪嫌疑,但终究没有找到实证,调查工作拖拖拉拉地进行了半年仍然没有一个靠谱的结论。但韩正山现在却几乎可以断定当时的高官集体失踪肯定与海汉有关,他们这套绑架的手段十分熟练,撤退线路也早就规划妥当,明显不是第一次使用了。
韩正山不过只是主持调查一起与海汉有关的大火案,就已经被视为绊脚石,不惜出动人马将自己从杭州绑架到舟山,想想去年失踪的三名高官,那可都是明目张胆叫嚣驱逐海汉的人物,实施了不少措施来反对海汉进入浙江地区,海汉人对其会有什么观感不问可知,要下手除掉这几个人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且从海汉人事后的反应来看,韩正山没觉得他们有表现出任何的惶恐不安,这种淡定的反应也从侧面说明海汉人已经将类似的处理方式当成了家常便饭。他们连有品级的朝廷高官都能下手,要对付自己这个小小的府衙捕头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顾忌了。
但从海汉人目前的表现来看,韩正山觉得暂时还不用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全,对方如果仅仅只是要灭口的话,大可以在杭州湾就把自己扔下船喂鱼。既然特地用船拉回舟山来关着,那就说明对方并不打算收走自己这条性命了。只是突然从执法者变成了阶下囚,这样的身份转换让他一时间还难以适应。
事到如今,顾辉当日到底在通盛码头上看到了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大火案的真相是什么,也同样失去了追查的意义。而且另外那两人已经被海汉人分开关押,韩正山也没有机会再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细节信息了。对于韩正山而言,尽快了解这里的环境,尽可能为自己争取到好一点的生存条件,甚至是脱身重获自由的机会,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尽管目前的身份是海汉的囚犯,但韩正山也不得不承认海汉的监狱比起他认知中的大牢,生存条件要优越不少。事实上若不是周围有高墙将囚犯们与外界隔离,再加上武装人员昼夜不停的监视巡防,韩正山甚至都不会把这里看作是关押犯人的大牢,而更像是一个收罗各色人等的临时营地。
韩正山进来之后并没有被关进不见天日的牢房,而是立刻就被分配了劳动任务,内容非常简单,就是拿着一把小铁锤砸石头,将大石头砸小,小石头砸碎,砸到指头大小就差不多合格了。在牢房中间的一块平地上,近百人就坐在地上,拿着小锤叮叮当当地砸石头,根本就没人对他的到来表示关注或好奇。
“太阳下山之前,砸出三篮子石子,你才能吃到晚饭。”一名士兵面无表情地丢了一把锤子在他面前道:“不许随意起身走动,不管你要撒尿还是喝水,要先举手请示,得到同意了才能动,明白吗行了,做事吧!”
韩正山很想就势抓起这锤子砸到对方脸上去,但理智告诉他不可冲动,这么做的后果只会让自己处于更被动的局面,没必要强行给自己找苦头吃。韩正山虽然心中不甘,但想想自己总得先把吃饭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脱身的事,当下也只能熄了脾气忍下这口气,一屁股坐到地上,照着旁边人的模样开始砸石头。
眼看海汉兵走远了,韩正山便侧头对旁边的人问道:“这位老哥,海汉人为什么要安排大伙儿砸石子”
旁边那人看他一眼,口中应道:“海汉人要在舟山岛上建房修路,开埠建港,都得要石子作为建材,懂了吧”
韩正山道:“就这么百十来号人,一天才能砸多少石子,就够他们所用了”
“够个屁!”那人应道:“你以为就只有这点人舟山苦役营起码一两千号人,一多半人每天从日出到天黑都在干这活。”
“这么多苦役”韩正山一听这数字也吓了一跳,杭州大牢里关押的人犯最多时也不过三四百人,这海汉在舟山私建的监狱竟然关押了这么多人,对他来说的确有些匪夷所思。关押在此的这些人显然不会是海汉国民,如此之多大明子民被海汉人收押在此,杭州那边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也足见海汉人在这边经营出的局面已经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海汉在舟山岛大兴土木,这显然是做了割据此地长期经营的打算了,而目前浙江官府对此似乎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基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当作不知道。但韩正山见识了海汉人的手段之后,却已经意识到这帮人的危险程度远非过去占领舟山的各路武装走私商和海盗可比。光是他先前下船处的那个巨大的军用码头,就绝非民间能够自行营造的工程,而驻扎在此的武装舰队也不是以前的走私帆船能相提并论的对象。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韩正山从业多年,去过各州府大牢的次数也记不清有多少了,但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身陷囹圄,以囚犯的身份被关进大牢之中。最要命的是这处大牢并非大明所辖,他连伸冤上诉的机会都没有。准确的说,是连公正判决的环节也被省去了,可以说海汉人动手抓捕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一个结局。
&nbs
1194.第1194章 委曲求全
韩正山从业多年,去过各州府大牢的次数也记不清有多少了,但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身陷囹圄,以囚犯的身份被关进大牢之。 最要命的是这处大牢并非大明所辖,他连伸冤诉的机会都没有。准确的说,是连公正判决的环节也被省去了,可以说海汉人动手抓捕他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样的一个结局。
韩正山自然是觉得非常冤枉,他所做的事情不过只是职责所在,并非出于要跟海汉人对着干的念头,但海汉人似乎并不是这么认为,而是将他视作了必须拔除的安全威胁。从杭州城实施绑架,一路运来舟山岛投入大牢,韩正山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帮武装海商暗地里所做下的勾当,与他们表面倡导的和气生财可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去年夏天杭州城内一夜之间三名高官集体失踪,韩正山当时也有份参与这起案子的调查,但当时没有查出来任何有用的线索。虽然期间也有人怀疑海汉有犯罪嫌疑,但终究没有找到实证,调查工作拖拖拉拉地进行了半年仍然没有一个靠谱的结论。但韩正山现在却几乎可以断定当时的高官集体失踪肯定与海汉有关,他们这套绑架的手段十分熟练,撤退线路也早规划妥当,明显不是第一次使用了。
韩正山不过只是主持调查一起与海汉有关的大火案,已经被视为绊脚石,不惜出动人马将自己从杭州绑架到舟山,想想去年失踪的三名高官,那可都是明目张胆叫嚣驱逐海汉的人物,实施了不少措施来反对海汉进入浙江地区,海汉人对其会有什么观感不问可知,要下手除掉这几个人大概也是情理之的事。
而且从海汉人事后的反应来看,韩正山没觉得他们有表现出任何的惶恐不安,这种淡定的反应也从侧面说明海汉人已经将类似的处理方式当成了家常便饭。他们连有品级的朝廷高官都能下手,要对付自己这个小小的府衙捕头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顾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