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七月二十日晨,由四艘船组成的船队缓缓驶离定海港码头。这支船队的目的地是对外保密的,为了避免引起外界过多的关注,钱天敦和石迪文都没有出现在码头送行,只让高桥南代表指挥部出面跑了一趟。

    按照海军所制定的航线,这支船队将先造访九州岛西岸,然后一路向北经朝鲜海峡前往济州岛,最后向西返回大明海岸。船队在武森的指挥下向东沿舟山岛海岸线驶过崎头洋,然后由普沈水道在沈家门渔港和普陀山之间穿出,驶入东海。

    从这里至日本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大约有五百海里航程,中途基本没有可供补给的岛礁或港口。为了能够在抵达当地后确认位置,这次随船队出发的还有一名隶属于特战营的日本籍归化民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的老家便在日本九州的熊本城,而他的出身没有高桥南那么好,连低级武士的身份都不具备,名字也仅仅只是来自当地地名和家中兄弟排位。不过他的运气倒也不差,高桥南将他推荐到指挥部的时候很是不忿,这种回乡探亲的机会或许一生中也就这么一次了,但高桥南自己却因为军务在身而无法成行,只能推荐了同为日本出身的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自己对于这次有机会返回九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当初在家乡的境遇并不是太好,否则也不会流落到海外。至于说衣锦还乡这种想法更是丝毫没有,他在民团里待的时间跟高桥南差不多,如果能像高桥南这样混到营长统领这支部队,那可能还有点骄傲的资本,但他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副连长,而且船队中还有陈一鑫这位年轻的首长坐镇,只能老老实实做人。

    天草四郎只希望这趟任务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不要出岔子,回来之后指挥部肯定是会向军委报功的,到时候或许有机会在自己的从军履历中添上一笔,说不定现在这副连长的职位就因此而转正了。

    同样也是归化军官身份的武森,在此时的心情却有些不同。他是在1629年顺化战役中被俘,后来才归顺海汉,但他在军中的升迁速度却一点也没有因为曾经的敌军将领身份而受影响。这次石迪文大胆将考察船队的航行指挥权交给了他,也充分体现了海汉军方高层对他的信任。这次的目的地对武森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海域,所以他也憋着一股劲要在陈一鑫面前好好表现表现,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指挥一支舰队在陌生区域执行任务。

    出发四天后,船队前方海面终于出现了一个岛屿,经过天草四郎的辨认后,确认这是名为黑岛的无人岛,从这里到鹿儿岛湾的航程,也就只有不足五十海里了。武森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四天的海上航行基本没有偏离预定的航线,几乎是从舟山划了一条直线连接到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他这个指挥官的作用也算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相较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海汉舰队,他们的盟友葡萄牙人对于这里肯定更为熟悉。1543年葡萄牙人就来到了鹿儿岛湾以南的种子岛落脚,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西方的火枪和宗教传入了日本。虽然日本的锁国政策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并且九州地区对西方宗教的禁止令也颁布多年,但据说目前仍有一些葡萄牙人定居在种子岛上,做一些已经被江户幕府明令禁止的走私生意。

    按照天草四郎提供的信息,当地官方对于海外来客的态度并不是非常友善,所以船队并没有急于驶入鹿儿岛湾,而是在九州最南端的佐多岬附近找到一处渔港停靠。

    这个地方的海岸上有一处小渔村,或许是这里的人见过了从西方来的葡萄牙人,所以他们看到海汉船队这几艘大船的时候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

    由于海岸边的水深不够让船队直接靠岸,武森下令在距离海岸约莫百米的地方下锚,然后从船上放下小艇,让天草四郎带队划船上岸向当地人购买补给。

    &




900.第900章 北上考察(二)
    那几个吹嘘自己本事大的人大概也没想到居然就成了,连忙千恩万谢地站到旁边候命。 其余的人见揽活无望,感叹几句也就散去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做很冤大头”陈一鑫见天草四郎的表情有些不以为然,便主动问道。

    “属下不敢妄自揣测首长。”天草四郎连忙躬身应道:“不过这些人吹嘘的本事未必管用,多半是唬人的。”

    “这我当然知道,如果管理长崎港的官员会为了这么几钱银子就折腰,那未免也太离谱了。”陈一鑫笑着应道:“这种牛皮,不用戳它也是破的。”

    “那首长你为何……”天草四郎这下是有点糊涂了。虽说海汉的确是不差钱的主,但也不该刻意去挥霍浪费这种不必要的开支。只是这种话就带有指责的味道,他作为一个下属可不敢用这种语气去评价自己的上司。

    “这只是向本地人表明一个态度,我们有钱,而且愿意用钱来作为交换条件。”陈一鑫解释道:“如果我们宣布要打探一些消息,而你手上正好有这些相关的信息,听到有我们这样的冤大头,那会不会来试试看呢”

    “原来如此!”天草四郎恍然大悟道:“这就是千金买马骨啊!”

    陈一鑫并不在意花这点小钱来换取本地人对自己这帮外来者的另眼相看,哪怕这种态度可能并不是怀着完全的善意。考察队在长崎能够停留的时间有限,没有办法慢慢玩一些套路,只能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搜集情报。当然具体的操作会有安全部的人员负责,倒无需军方过多插手,陈一鑫只要把把关确定一下工作方向就行。

    陈一鑫点点头道:“本地有不少从大明来的商人,应该也会有汉人向导,你记得雇一个。”

    天草四郎连忙应下了,他知道陈一鑫并不是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而是不会完全相信本地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他还是很明白的。

    “还好老子已经入了籍,不然首长连我的话也不会信了。”天草四郎当下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起码陈一鑫现在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至于原来的国籍,天草四郎并不是很在意,他现在可是以自己的海汉身份为傲,甚至连日语都不太说了。

    相较于舟山和濠镜澳,长崎港的规模显然要更大一些,而街头也能看到更多元的文化,随时都能看到各种肤色各种人种,甚至比三亚港的外国人比例更高。向导知道这队人是从大明来的,所以特地给他们介绍一间汉人开设的客栈。

    天草四郎向掌柜询问了剩下的客房数目,一听还有十几间,便索性包圆了。他们这支船队有两百多号人,除去轮流在船上值守的几十人之外,至少也还有一百多号人要上岸住下,这可不是几间房就能塞下的,就算是能睡十多人的大通铺也得要开个十好几间才行。

    不过这地方来往的船队不少,像这种一支船队两三百人甚至更多的状况也时常发生,客栈掌柜还帮忙联系了不远处另一家客栈,代订了几间大房,让这批客人分别住下。

    陈一鑫本以为在这地方不会有人来拜访自己,但他们住下来没过多久,居然就有人登门了。

    “在下李子安,镇江人士,听说有海汉的朋友到了,特来拜会!”

    这人见到陈一鑫之后,便主动自我介绍。陈一鑫见他一身绫罗绸缎,腰带上还镶了一方色泽纯净的玉石,想来应当是富商之类的人物,便也上前见礼,让随从沏茶招待。

    “在下前月在招商会期间曾去过舟山定海港参与竞买专营权,不过陈首长倒是第一次碰面,幸会幸会!”这李子安说话也是极为俐落,不等陈一鑫发问,便主动说出了自己如何与海汉搭上关系。他在舟山招商会上见过钱天敦和石迪文,此时一见陈一鑫,俱都是一样的寸许短发,一般的自信神情,便知他可不是普通的海汉归化民,而是货真价实的真海汉人。

    “舟山开招商会的时候,我还在福建,也是最近才到了北边,李老板没见过我也是正常。”陈一鑫现在还摸不清对方的来意,只能滴水不漏地应道。

    “原来如此。”李子安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在下早先去舟山的时候,听说贵方并未开通与扶桑国之间的通商航道,当时还甚觉可惜,想不到才过月余,就在这长崎港见到海汉帆船了。”

    “李老板经常来往这边”陈一鑫问道。

    李子安应道:“只是做点小买卖而已,陈首长见笑了。若是陈首长需要在本地采买货物,在下倒是可以代劳,价格或许还能比市面上低个一两分。”

    陈一鑫听他这意思,显然是对这里很熟悉了,当下便道:“其实这次只是来探探路,看看这边的情况,李老板要是方便,请给我说说本地的情况,有什么买卖可以做一做。”

    李子安笑道:“这还哪需要什么介绍,海汉货行销天下,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好东西,在这扶桑国也是一样。不满你说,在下这次过来,便运了一些在舟山采购的货物过来发卖,船到这里当天就全卖光了,所有的货都没过夜,几个时辰,近万两银子就到手了,你说赚不赚”

    陈一鑫道:“李老板把这赚钱的买卖告诉我,就不怕我带着货过来杀价”

    李子安不以为然道:“如果海汉经商的目光会如此短浅,哪还会专门搞招商会找我们这些行商代为销售。这天下如此之大,光靠你们自己发卖,很多地方也是去不到的,就算你们与扶桑之间通商,货物卖过来不也还是得找本地的商人代为销售吗抢在下的生意,对贵方来说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完全没有意义。”

    “李老板倒是看得透彻。”陈一鑫不禁称赞了一句。与海汉合作经商者都是冲着其中的丰厚利益来的,而能够把这中间的利益关系梳理明白的人却不多,这李子安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也算是有些本事。

    “过奖过奖。”李子安抱了抱拳示意,然后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今天冒昧来拜访,也是有事相求。”

    这才是要说到正题了!陈一鑫点点头应道:“李老板请讲。”

    &n



901.第901章 北上考察(三)
    打发走了李子安之后,陈一鑫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这些大明海商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很多所谓的海商在私下的另一重身份就是海盗,商船上的武装也并不见得都是用于自我保护,也有可能是方便在海上随时变身为劫匪。特别是这些能够常年在日本与大明之间进行贸易的海商,往往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否则早就被在日本近海活动的倭寇和浪人洗劫一空了。陈一鑫虽然对待李子安客客气气,但那是看在他有些见识的份上,心里并没有真把李子安当作弱者看待。

    插手日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并非陈一鑫此行的任务,他来到长崎的使命,主要还是为了了解日本目前与各国的贸易状况,以便为执委会今后制定对日策略提供参考。从第二天开始,陈一鑫便让请来的向导带着去长崎各处了解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和状况,顺便也拜会了一些常年旅居本地的大明人士,以向其了解日本目前的政治状况。

    虽然这个时期的日本史在三亚的大数据库中都有记载,但对于具体的人和事,显然第一手资料的详尽程度和可信度都更高一些。而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经济情报的重视程度相当低,在陈一鑫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反倒是有不少人希望从陈一鑫这里获得海汉货源,因而对他感兴趣的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一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

    陈一鑫率领的这支船队为了掩护真正的目的,从舟山定海港启航的时候也装运了不少货物,在长崎港逗留期间,装运的这些货物就派上了大用场。类似李子安这种能够去往舟山进货的海商并不多,所以海汉商品在日本的市场上也极为抢手,陈一鑫利用手上的货物作为交换条件,拿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长崎港的水文数据和军事布防方面的信息。

    长崎港主管港务的官员在送到家中的海汉玻璃器和成箱白银面前没有保住节操,当然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节操为何物,收完贿赂很痛快地就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了个竹筒倒倒豆子,悉数告诉了海汉人。

    相较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三亚,长崎这边的货物贸易量或许稍胜一筹,毕竟这里的进出口贸易集中了整个国家的资源。但论市面上的繁荣程度和城市发展状况,新兴海港城市三亚却是要远远超过长崎。这里的码头设施和城市建设状况还远不及宁波这样大明海港城市,在陈一鑫看来,这里的港口建设水平只能用“简陋”来形容,顶多也就跟海汉进驻之前的舟山定海港差不多。

    不过港口的建设水平还在其次,毕竟海汉旗下控制的各个港口在建设初期也都好不到那里去,真正的差距还是在于港口运营水平,日本同行几乎是野生放养式的管理方式与海汉的精细规划比起来就难免会显得十分落后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打发走了李子安之后,陈一鑫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些大明海商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很多所谓的海商在私下的另一重身份就是海盗,商船上的武装也并不见得都是用于自我保护,也有可能是方便在海上随时变身为劫匪。特别是这些能够常年在日本与大明之间进行贸易的海商,往往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否则早就被在日本近海活动的倭寇和浪人洗劫一空了。陈一鑫虽然对待李子安客客气气,但那是看在他有些见识的份上,心里并没有真把李子安当作弱者看待。

    插手日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并非陈一鑫此行的任务,他来到长崎的使命,主要还是为了了解日本目前与各国的贸易状况,以便为执委会今后制定对日策略提供参考。从第二天开始,陈一鑫便让请来的向导带着去长崎各处了解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和状况,顺便也拜会了一些常年旅居本地的大明人士,以向其了解日本目前的政治状况。

    虽然这个时期的日本史在三亚的大数据库中都有记载,但对于具体的人和事,显然第一手资料的详尽程度和可信度都更高一些。而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经济情报的重视程度相当低,在陈一鑫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反倒是有不少人希望从陈一鑫这里获得海汉货源,因而对他感兴趣的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一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

    陈一鑫率领的这支船队为了掩护真正的目的,从舟山定海港启航的时候也装运了不少货物,在长崎港逗留期间,装运的这些货物就派上了大用场。类似李子安这种能够去往舟山进货的海商并不多,所以海汉商品在日本的市场上也极为抢手,陈一鑫利用手上的货物作为交换条件,拿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长崎港的水文数据和军事布防方面的信息。

    长崎港主管港务的官员在送到家中的海汉玻璃器和成箱白银面前没有保住节操,当然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节操为何物,收完贿赂很痛快地就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了个竹筒倒倒豆子,悉数告诉了海汉人。

    相较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三亚,长崎这边的货物贸易量或许稍胜一筹,毕竟这里的进出口贸易集中了整个国家的资源。但论市面上的繁荣程度和城市发展状况,新兴海港城市三亚却是要远远超过长崎。这里的码头设施和城市建设状况还远不及宁波这样大明海港城市,在陈一鑫看来,这里的港口建设水平只能用“简陋”来形容,顶多也就跟海汉进驻之前的舟山定海港差不多。

    不过港口的建设水平还在其次,毕竟海汉旗下控制的各个港口在建设初期也都好不到那里去,真正的差距还是在于港口运营水平,日本同行几乎是野生放养式的管理方式与海汉的精细规划比起来就难免会显得十分落后了。打发走了李子安之后,陈一鑫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些大明海商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很多所



902.第902章 北上考察(四)
    武森带这两条战船分别是探险级和探索级,加起来一共装备有三十多门炮,对付岸边这几艘倭寇八幡船自然是不在话下。倭寇船上也并不是没人发现自己被包抄了后路,但几乎所有人都登陆攻击海岸上的目标去了,根本就没人提防海上,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两条船抵近之后开炮轰击。

    八幡船虽然在船舷边有高高竖起的船板作为掩护,但这种掩体仅仅也只能阻挡一下弓矢和速度不高的火枪铅弹,但在炮弹面前跟一张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轮炮轰下来,四散飞溅的船板碎片反倒是成了杀伤甲板船员的最佳武器,试图躲在船板后面用火绳枪进行抵抗的倭寇被炮弹直接杀伤的没几个,多数都是被船板碎片所伤到。这还好在海汉战船的目标是八幡船的吃水线附近,以瘫痪敌船行动能力为目的,并没有集中火力清扫甲板,否则很可能就根本留不下来什么活口了。

    当炮声响起之后,在岸上的倭寇才想起他们此行的目标本应该是那几艘海汉大船才对,他们原本以为海汉人已经将船藏到了某处隐秘的港湾中,待拿下岸上这些人之后再慢慢进行逼问,倒是没想到海汉帆船居然杀出来包抄自己的后路,而且还装备了如此之强的火炮,这下谁找谁的麻烦可就真是不好说了。

    前面是难以突破的海汉营地防线,后面是掩杀过来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家帆船的海汉船,这样骑虎难下的局面让倭寇们顿时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境地中。

    陈一鑫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大好的反击机会,立刻下令出击。倭寇终究只是一群恃强凌弱的强盗,并非战斗意志坚定的军队,打逆风仗也非他们所擅长的作战环境,一旦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扭转战局的希望,当下就四散而逃。当然了,这个时候再逃回船上基本就形同自杀,所以只能沿着佐世保湾的海岸往无人内陆逃窜。
1...326327328329330...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