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不过目前民政部和农业部对于开发兰阳平原,即后世台湾宜兰县地区的兴趣并不大,因为海汉目前在台湾西部海岸所控制的地区至少都还可以安置数以万计的移民,安全压力也不会像东海岸这么大。由于台湾东岸缺乏天然良港,军方也很难在这边部署常驻的海上武装力量,而每次扩编都要在执委会吵上几天架的陆军更不愿将有限的兵力分散部署到这些边边角角的小地方驻守。

    三月十三日,海军抵达兰阳溪入海口,并在上游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殖民者修建的村落。但正如事前预料的那样,在此定居的移民已经落跑了大半,只剩了二十多口不愿再回到吕宋岛的人留在这里。海军没有遭遇任何的抵抗,这些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移民就乖乖地选择了投降。当然如果海汉人不来,他们大概也不可能在这里安居太久了,因为与殖民者有血海深仇的噶玛兰人一旦知道西班牙武装力量已经撤离这里,肯定会从山里杀回来清算这些入侵者。到时候寡不敌众的这些移民,多半也会落得个丧命他乡的下场。

    对于本地的土著噶玛兰部落,海汉目前并没打算要主动亲近或者收编拉拢的意图,因为按照西班牙人的记述,噶玛兰人与一般生活在沿海平原的平浦族土著相比更为好斗也更加凶残,西班牙人之所以对他们开战,就是因为一艘在此搁浅的西班牙商船上所有的乘客船员都遭到了土著战士的杀戮。海汉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接连占领了台湾岛海岸线上从南到北的多个地区,现在根本没有精力来处理这些非占领区的土著。反正这些土著人的造船能力极




826.第826章 通报情况
    相比步枪,真正难以仿制的还是技术含量更高的重型火炮和海汉战船。重型火炮的材料处理和铸造技术,对于大明的军工匠人们都是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就算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定量火药包和拉火管,大明这边做出来的仿制品也一直达不到正品的使用效果。如果许甲齐能有幸看到海汉军在台北两处西班牙城堡外展开的炮战,他就会进一步意识到,双方所装备的火炮虽然看起来一样,但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性能也如同步枪一样,两者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至于战船反而比火枪火炮的仿制难度更小一点,经验丰富的老船匠可以花时间摸清船体的构造,并且反推出大致的造船方法。不过海汉战船在船肋部使用的大量用于加固船体的金属结构件,以及海汉所独有的钢芯桅杆,却是大明造船厂难以打造的部件。此外在海汉战船上广为应用,原本应该在下个世纪才会被荷兰人发明出来的舵轮系统有专门的防拆卸装置,只要硬拆就会破坏里面的齿轮传动系统,因此仿制也顶多只能仿其形,而对于这些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大明船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该如何复制出来。

    既然无法仿制出来,那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只能花银子买。福建明军的军购合同一向是由许心素亲自操持,采购的军备内容和价格都是直接跟海汉高层商议,其他人插不了手。不过这验货、交接的事宜,却是由他手底下的亲信将领负责。以前双方交接军备一般是在三亚或者漳州,视合同中如何处理运费而定。海汉人占领了澎湖之后,便主动将交易地点改在澎湖,而明军负责收货的人,自然也就轮到了驻扎在这里的军事观察员。

    对许甲齐来说,这真是一个油水颇丰的肥差,每次有军备交接,他都会在私下收到来自海汉的红包——崭新的海汉银行不记名银票,数额视交接货物的价值而定,但自许甲齐接手这个事情以来,红包从未少于过一千两。这可要比在军中吃空饷喝兵血来得容易多了,年初一批价值三十多万两银子的海汉火炮和两艘海汉战船在这里交付,海汉人直接就封了一个五千两银子的红包给许甲齐,出手极为大方。

    许甲齐拿了银子,自然是心领神会地很快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收货,让漳州那边付钱给海汉银行——其实银子早就存进去了,也只是走个形式划个账而已。但对于海汉来说,交货所花费的时间越快,节外生枝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也越少,在这个环节中付出一定数额的费用来换取一个顺利交接的结果,对海汉而言也说不上吃亏。

    许甲齐在这边日子过得安安稳稳,银子收得妥妥当当,时间一长混熟了还能跟钱天敦等海汉高级军官称兄道弟一番,同时又在给自己的从军履历镀金,这军事观察员着实是美差一件。

    在一起时间长了,许甲齐也能感觉到海汉人的确对大明没有什么敌意,但他们看待大明的眼光也没什么敬畏的成分,甚至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钱天敦就不止一次在类似酒桌这样的非正式场合发表过看法,认为大明充斥着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便是在大明的政体上。

    对于类似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许甲齐就算喝多了也不会作任何的反应或评价,因为他能感觉到海汉人虽然对大明的种种问题看不过眼,但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协助大明解决问题。赶走十八芝,接纳北方难民,出售军火并为福建明军培训军官,海汉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但也的确帮助大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军事压力和北方内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当然出于职责考虑,许甲齐还是会定期将海汉人的态度和看法回报给叔父许心素,以便让他能够安心地照顾打理许氏家族名下的诸多生意。许心素虽然挂着福建总兵的官衔,但他主要是在关键时候负责拍板决策,军队中具体的事情基本都是交给亲信军官处理。许心素只需要了解海汉在福建附近驻军的大致状况和动向,确定他们对大明不会造成危害就行了。至于说每年向海汉大量采购军备,过去的确是有扩充实力抵抗十八芝的实际需求,但海汉赶跑十八芝,镇压了荷兰人之后,福建沿海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极大的防御压力,这样的交易也变得更像是福建明军向海汉定期缴纳的保护费。

    不过对于许心素名下的商业帝国来说,这笔开销虽然不是小数目,但也还不至于让他感到肉疼。再说这笔钱花出去也不是白花,福建明军的确也因此而充实了战力,而海汉人也会继续维持在澎湖的军事基地,为福建沿海提供一定强度的庇护。当然最主要的是由军贸所带来的双边贸易,足以让福建方面把花在海汉的这笔钱从大明境内其他地方以成倍的数目赚回来。只要这个贸易体系能够运转良好,持续为许心素的商业帝国带来收益,那么花钱维持目前的两军关系,他也认为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大的背景框架之下,类似许甲齐这种经手人从军贸活动中获取一些个人利益,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即便许心素知道了,肯定也会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与海汉军方的关系,要是为了点蝇头小利撤换现有人员另行找人替代,有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影响到双方的关系,这要放在许心素心中天平上衡量,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多的银子都已经砸出去了,还在乎这点

    当然这种清闲的生活状态偶尔也会有被突然打乱的时候,比如这天许甲齐刚刚才起来还没吃过早饭,便接到了钱天敦送来的消息,邀请他到基地指挥部一叙。

    通常大明的军事观察员受邀去指挥部碰面,都是比较正式的事情需要沟通。而像这样没有提前预约过的临时会晤,可能就是有突发事件出现了。许甲齐也不敢摆什么架子,赶紧收拾整齐,带了几名亲卫就赶去海汉指挥部。

    “钱将军一大早便派人招末将过来,莫非是有紧急军情”见到钱天敦之后,许甲齐便开门见山地



827.第827章 眼光向北
    说到跟海汉人一起合作做生意,特别是投资某个尚未开发的地区,福建这边的商人,特别是许氏一族,早就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以至于海汉在高雄港开始招商的时候,福建商会因为晚于广东同行入场,还生出了不小的怨气。不过高雄附近可开发地区的面积着实不小,三五年之内还未必能开发完,因此福建方面在了解情况之后,倒也没有再催促海汉这边另外开辟新地区。

    但海汉显然并不满足于台南的这片开发区,许甲齐听钱天敦这个口气,很显然是打算在台湾岛上其他地区复制高雄的开发模式,而这次可是不能再让广东佬抢先了。

    “钱将军,上次在高雄让广东人占了先,这次可不能再偏袒他们了!”许甲齐提醒道:“广东那边出多少银子,我们也可以照着来。”

    钱天敦摆摆手道:“这事你光跟我说没用,要去找商务部的人。我也就是知会你一声,该怎么沟通联络,你们自行跟商务部谈,我们军方不会参与进去。”

    “是是是,在下明白,明白!”许甲齐见钱天敦有意撇开干系,便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放。他跟海汉人打交道的时间长了,也知道海汉军方对于军人涉商是比较忌讳的,就算是军火贸易,也一向是海汉商务部的人唱主角,而军方则只是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明军使用,并不会直接参与交易过程。开发种植园的项目也是如此,军方只提供安全保障,但具体的项目操作则是由海汉商务部和农业部等部门来实施。

    送走了满脸喜色的许甲齐之后,钱天敦又召见了民政部驻澎湖的负责人,并向他传达了执委会决定在台北的淡水河口和鸡笼港新建两处移民接收站的决定。今后从北方地区引入的移民,将会从中拿出一部分分配到台北地区进行安置。特别是接下来要进行大量基建工程的鸡笼港地区,所需的劳力数以千计,其中的绝大部分肯定要考虑就近解决,截留从北方输入的移民无疑可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了,这同时也要求民政部要想办法提升从大明北部引进移民的效率,否则每个月引入移民的数量可能还不够台湾地区的开发所需,那样根本就没法向海南岛输送人口了。而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海南岛来说,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其实要远远大于刚刚开始起步的台湾岛。只不过台湾岛正好位于北上航路的重要节点,又那么巧是一块“无主之地”,执委会本来就有意要将其占领下来之后打造为海汉的第二重镇,因此才会不遗余力地在当地投入了军队和各种资源。

    但对于钱天敦来说,驱逐了台湾岛上的西方殖民者仅仅只是特战营完成了一项既定作战任务而已,而且这个任务的实施难度比预计的小得多,两场仗打下来,特战营的伤亡数字只是堪堪突破两位数,攻城战能够保持这种战损水平绝对算是低到不能再低了。不管是人员损耗还是实际的军费开支,其实都要比钱天敦在战前的心理预期低得多。

    军委对这次作战的战功核定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能不能赶得上下个月周年庆期间一年一度的公开嘉奖仪式都难说,但钱天敦倒不是很在意这些官面上的仪式,反正该加官进爵的时候肯定少不了自己的一份。他现在已经开始在策划完成对台湾岛的军事占领之后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了。

    在军方将台湾作为目标之前,执委会是将北扩的方向定在了浙江沿海,以便能够加速从北方引进移民,但后来出于种种客观原因,最终还是由军方做主修改了原本的发展计划。后来的事实证明军方的一力主张的确是对的,海汉并没有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拿下了台湾岛的控制权,而反对派所担心的攻台部队可能会因为攻城乏力而陷入长期战争的状况并没有发生,仅有的两场攻城战波澜不惊,基本都是单方面吊打对方。

    当然了,能打出这样的战绩,负责指挥台北军事行动的高桥南功不可没。如果换做钱天敦亲自指挥,也未必能比他进行得更顺利,这个大胆的任命的确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也为今后军方大胆任用归化民军官积累了经验。

    在完成了台北地区的行动之后,钱天敦认为是时候将行动方向重新调整,回到之前的计划之中。按照海汉一贯的发展策略,对大明的控制和渗透主要是通过掌控其疆域制海权来实现,因此在浙江方向的落脚点选择上,军方依然是以近岸的大型岛屿为主要考虑对象。

    从海南岛到珠江口香港岛,再到福建海峡的澎湖以及新近占领的台湾岛,海汉跳跃式发展的每一处据点之间航程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计算,确保海汉的海上运力和武装力量能够维持这些据点之间的正常运作。而对于下一站的落脚点,海汉军方也早就有了打算——位于杭州湾外海的舟山群岛。

    从航程上来说,澎湖到舟山群岛的航程要稍远于以前的几处据点,不过这点小问题在海汉占领了台北之后已经迎刃而解,从台北到舟山的直线航程只有300海里出头,与香港和澎湖之间的航程几乎相同。而澎湖与台北之间仅仅百余海里,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将海汉的链式海上控制线继续向北延伸,而无需担心航程过长无法及时提供补给或者进行支援了。

    至于具体的落脚点,军方是属意后世中国版图上的第四大岛舟山岛。这个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岛屿是舟山群岛中的主岛,早在唐开元年间就设立了翁山县县治。到北宋熙宁年间的时候,王安石上奏朝廷要求恢复这里的县治,宋神宗批准了这一申请,并将此处的地名更为“昌国”。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候重新编辑

    说到跟海汉人一起合作做生意,特别是投资某个尚未开发的地区,福建这边的商人,特别是许氏一族,早就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以至于海汉在高雄港开始招商的时候,福建商会因为晚于广东同行入场,还生出了不小的怨气。不过高雄附近可开发地区的面积着实不小,三五年之内还未必能开发完,因



第828章 军火贸易与对外政策
    作为目前海汉最为先进,火力最强的主力战舰,“威严级”在海汉现有的任何一支舰队中都是担当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不过由于这种大型战舰的建造工期较长,加上率先使用了蒸汽推进系统,日常运转和维护对后勤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海汉的每一处据都可以部署“威严级”战舰。

    在澎湖马公港的军事区内,已经提前为这艘船的到来修建了专用码头。与其他战船所停靠的码头有所不同,这里的码头上专门配备了为战舰快速补充燃料和淡水的大型输送装置,能在两时内就将船上装载淡水和燃煤的舱室装满。同时这里还专门配备了六名机修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船只未出海的时候对船上的蒸汽动力系统进行维修维护。

    由于穿越者和归化民在文化和学识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这个时代能培训出这些机修工极为不易,可以个个都算是工业部和海运部的宝贝,钱天敦为此还专门拨了一个班的人马负责他们的日常安全。

    这艘主力战舰的到来,也象征着海汉在澎湖——台湾地区驻扎的海军部队终于形成了一支完整的舰队编制。如果这条船能够提前大半个月到来,还赶得上在台北战役中登台亮相,强大的舰载炮火也能让海汉军在攻打鸡笼港社寮岛的时候更容易一些。

    在完成了舰队编制之后,军委也专门调了一员干将过来坐镇指挥,便是曾经在161年出使福建的石迪文。当时石迪文作为使团武官,陪同宁崎到漳州会晤许心素等福建高官,结果十八芝在城中策动了一起刺杀行动。虽然并未伤及到使团人员,但石迪文还是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以报复为名率领使团船队攻击了十八芝控制下的南日岛,并且一举攻克了这个困扰福建明军多时的毒瘤据。

    石迪文在福建拿下了海汉的首战胜利之后又过了近两个月,得到调令的钱天敦才从安南动身,带着特战营到福建接手了当地的驻军指挥权。要认真起来,海汉驻福建部队指挥官这个职务,石迪文勉强也算得上是钱天敦的前任了。

    〗〗〗〗,m.. 石迪文离开福建后,在海军中担任着第二舰队指挥官的职务,并且也参加了16年海汉攻打澎湖的军事行动,算是海汉军中为数不多对福建状况较为熟悉的高级将领之一。这次福建舰队完成编制,军委考虑新舰队的指挥官人选时自然而然就将熟门熟路的石迪文列为了首选。

    而石迪文自己对于这个调动也是抱着乐于接受的态度,目前海汉的发展策略是从海上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南边的的安不纳群岛由罗杰坐镇,近期内爆发战事的可能性极。唯一有立功机会的就是北边,在大明东南沿海形成链式布局之后,北进的难度要比缺乏战略支撑的南海地区得多,作为一名有进取心的军人,石迪文自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多多立下战功。

    石迪文和钱天敦已经不是第一次并肩作战,早在安南内战时期两人就有过多次合作执行任务的经历,也算是老搭档了。两人见面之后自然有一番唏嘘,兜兜转转之下,想不到又一次在福建这边成为了搭档。相比以前在安南合作的时候,现在的海汉军真可谓是鸟枪换炮,兵强马壮,能够让他们这些指挥官发挥的余地也更大了。

    当天钱天敦设宴为远道而来的石迪文接风洗尘,驻澎湖的各部门负责人也都到场作陪。不过除了钱天敦之外,其他人都是归化民干部,有些事情也就不太方便在酒桌上谈论了。酒席结束之后,钱天敦又邀请石迪文到自己的书房,让罗舞丹将许家送来的上等安溪铁观音泡了一壶,这才开始谈论起了正事。

    “这次高桥南能在台北打出这样战果,老实你是不是坐镇后方遥控指挥了”石迪文一坐下来就开门尖山地问道。

    这次由高桥南指挥的军事行动也算得上是海汉军第一次由归化籍军官独立指挥的大型战役,虽然战前不少人对于钱天敦这个大胆的安排抱有疑虑,但高桥南在指挥作战过程中的表现的确有力地粉碎了种种对军方不利的传言,甚至是连石迪文这样的军方内部人员,对于高桥南的表现也还有那么一的疑问。不过高桥南此时仍然留在鸡笼港那边主持当地事务,石迪文也没法找他当面印证自己的疑问。

    钱天敦笑着摇摇头道:“我就知道你们这帮人信不过高桥南,但你们不要忘了,高桥南是怎么一步一步升上来的。以他现有的能力,指挥这种规模的战斗已经绰绰有余了。就算指挥过程中有什么失误,以我们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也足以弥补回来。当然作战计划是我跟高桥南一起制定的,能够考虑到的问题我都提前做好了应对的预案,只是没想到西班牙人的抵抗力度远低于我们的预计,两处据都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就逼得对方投降了。”

    石迪文追问道:“淡水河那边也就罢了,我也听西班牙人在那边经营得并不好,但他们在鸡笼港建城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不管是兵力还是防御工事都不缺,照理不至于这么快就选择投降啊西班牙人真这么贪生怕死”
1...302303304305306...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