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白骨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乃女王大人
第537章 取经计划的打造
由此,孙悟空就被压到了五行山下,而西天取经的最初计划也就此产生了,因为如来临走时留下一句话说。
“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要知道如来说这话是很奇怪的,其一,孙悟空是叛国罪,他的结果和生死理应由天庭决定,如来佛祖只是效命降妖,他有权力定悟空的未来吗,岂不怪哉
其二,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神仙们是无法准确的预知一个人以后将要发生什么事的,可如来却之凿凿的这样说,可见他说这话不是预见,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将要实行的计划。
那就是五百年后救出孙悟空,让他参与取经。
为什么要救孙悟空?为什么要取经到哪里去取经?让谁去取经?
这些如来都不知道,呵呵,是真的不知道。
你想想,一个犯了叛国罪的人,并且在你手下被降伏,而且你们二人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对方还在你的手下撒了尿,这是对佛门的不敬呀!
这样一个有失体统,与佛门庄严格格不入的,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犯了大罪的猴子,如来为什么要救他
作者菌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你们呢
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受人之托!
可以想见,在安天大会前后,道祖密会佛祖,悄悄的对他说道。
“如来佛呀,这个悟空我很是喜欢呀,其实他是我的小徒弟呀,你看,他这次闹大了,天庭是不容他了,我也不好开口求玉帝饶他,既然是你抓的,那你磨炼他五百年,然后到你那成就正果吧。”
于是取经大计成,!然后如来便着手他的取经计划,于是这个五百年前就定下的计划在五百年后实行了,可怜的金蝉子上课走个神,这取经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金蝉子往哪投胎?经要送到哪?去救哪里人?当然是大唐了!为啥?
那是太上老君的故乡呀!那皇帝姓李呀!
于是这么大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其实在后来,玉帝也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要不然他也不会任由一个曾犯叛国罪的猴子这样轻易的获释,并且一路上不停的上来烦他。
可以说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就是玉帝,如来,老君这儒释道三家共同打造的“整人”杰作,因为这些妖怪什么的全是他们安排的,所有情况他们都计划到了,什么青牛下界呀,金银二童子呀,文殊普贤观音的坐骑呀,全是!
如果仅是佛门一家搞的,青牛,金银角,九灵元圣怎么办
难道佛门为了自己的事情这样劳烦道家为他们积极搭桥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更能说明八十一难是三家共同制订的就是五庄观一节。
要知道五庄观观主是什么人
那可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啊!
这个人可是准三清级的牛人,只拜天地呀!
元始天尊什么时候请他开会不行,偏偏等悟空他们到了五庄观的时候去请,明显有问题。
而且这一难要折损镇元子的n个人参果,这可是一万年才有30个的极品呀!
如果八十一难仅是佛门制定的,镇元会同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八十一难是儒释道三家共同制定的。
目的嘛,很简单,让悟空脱苦海并成正果,让大唐万民受益万代,如此则三家都有好处。
老君的好处是救下了孙悟空,孙悟空得成正果,虽然成的是佛门正果,根总是道教的。
就像天龙八部里段延庆知道段誉是自己的儿子后,想到以后的大理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很开心,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知不知道,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
 
第538章 两道金光射斗府
(好了,话不多说,咱们继续讲完这个故事,这可以说是后续番外,主要讲遇见白骨精之前,师徒几人的来历。)
有诗为证,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
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
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
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
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故曰,人生于寅。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故事的起因便是从东胜神洲,开始,在这里的大海上,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这个傲来国靠近大海,而海中更是有一座山,名曰花果山。
此山极是不凡,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真个好山,怎么说呢,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威宁瑶海。势镇,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而这花果山的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这块石头也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之所以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是乃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设计地区。
至于二丈四尺围圆,又是按政历二十四气设计的,及其富有科学规划。
并且上面还有九窍八孔,是按九宫八卦设计,这块石头四面也没什么树木遮阴,不过左右倒是有芝兰相衬,显示出这不是一块特别的石头。
因此自开天辟地以来,每天都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
第539章 福地洞天水帘洞
一群猴子这样玩耍了一会儿后,又去那山涧中洗澡。
只见那股涧水奔流不息,真个似滚瓜涌溅,这古云:“禽有禽,兽有兽语。”
所以,见得这股涧水奔腾不息,众都都是好奇道。
“咦,这股水也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反正赶闲无事,不然顺着涧边往上溜头去寻看源流,耍子去也,你们大家说好吗”
“好耶!”
当即,那一群猴子都是大喜,点头称是,然后喊一声,纷纷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一直来至了这股涧水的源流之处,发现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见此,都是不由拍手称扬道。
“哎呀,好水!好水,真是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啊。”
另一个猴子更是突发奇想道。
“是啊是啊,真是太好了,我有一个提议,我们中哪一个若有本事的,能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还不伤身体者,不如我等就拜他为王,推举他做老大,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好好,我同意,我同意,你们谁有胆子去呢反正我是不敢去,看着太危险了。”
“是啊,我也不敢,看着就怕怕的,有人敢去吗敢去的话快出来啊,做王的机会就在眼前啊!”
“没错,有人敢吗,快出来啊,没人的话就算了,我还赶着回家吃饭呢。”
“对对,讲的对……”
这样一连忽然了好几声,都没有猴子敢去,就在众猴准备放弃,折返回家之时,忽然,只见那丛杂中突然跳出一名石猴来,豪气冲天的应声高叫道。
“嘿嘿,你们不敢去,我进去!我进去!”
说着,在众多猴子诧异的目光中,就见这名猴子,也就是那石猴,果真好猴也,但见他: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王遣入仙宫。
所以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就径直跳入那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时,发现这里边竟然无水无波,出现了一座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惊奇之下,他急忙停住了身,定了定神,更加仔细观看,原来这是座铁板桥。
而那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欣喜之下,他又急忙欠身上了桥头,再走再看,发现这里边就像个有人家的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但见那: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这样看罢多时,石猴又直接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那正当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愈加的喜不自胜,连连点头,接着又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哈哈,造化,大造化,天大的大造化啊!”
见得石猴如此高兴兴奋,早已在外边等候多时的那一众猴群,是急忙涌上来讲他围住,急不可耐的问道。
“什么造化,你在说什么啊,那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
石猴是连连摇头道
“嘿嘿,没水!没水!里面原来是一座铁板桥,而桥的那边是一座天造
第540章 寻仙访道觅长生
“嘿嘿,列位,这常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放才说了,谁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样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当即,一众猴群听得石猴如此说,都无二话,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全都急忙爬起来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衷心的服气由石猴来当他们的猴王。
自此,石猴是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自称美猴王,此情此景,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称王之后,美猴王是带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
这一日,美猴王正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众猴一见,慌忙罗拜道。
“哎呀大王,你何为烦恼”
就见美猴王是语气哀伤的叹了口气道。
“哎,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