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空间有点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列无暇
信是以任阿山的名义写的,寄到前进大队里。
秦凝去文化站上班,秦阿南自己去拿的信。
秦凝下班回来的时候,秦阿南兴高采烈的给秦凝看:
“囡!你阿山阿姨又来信了呢!还有一张包裹单!看来,上次你舅公就说,阿山阿姨不反对我领养你了,又寄东西来了,那就是不生我气了。来来,你快点读给我听呀。”
秦凝看着信封上熟悉的笔迹,撇了撇嘴,这样的信封,她空间里有一百封。
成屹峰这个男人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她都不回信给他了,他还能隔一段时间就让林书勉给她寄十几封信。
之前秦凝还会寄回给林书勉,后来她也不寄回了,浪费时间浪费邮票呢。
她收着,不看,冷处理。
她就不信了,这个年纪的男人,能受得了她这长期的信冷淡!
但秦凝给秦阿南打开了熟悉的信封,读给她听:
“阿南,见字如面。我爷给我写了好几封信,一直说你家那个囡的好话,屹峰也一直说她好,那我想,我也随你吧。
终究,我也是为你好,如果你们确实过的好,我也不会再说你了。
说实话,我每日开出眼来就是忙碌,累得很,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顾着你,我要是再说下去,没人说我好,倒是我自己还落场气呢,算了,各人有各人福罢!
上次我爷来的几封信,不是东升写的,听屹峰说,应该是你家囡写的,我觉得这样也好,东升家终究靠不住,我每次给爷寄点东西也不托心,唉!
听说你囡到了文化站工作,这是好事,总是比种田出工要轻松些,从这一点看,你囡倒是不错的,公家饭现在难吃到的呢。
那既然你们现在也出了个公家人了,总比东升家好,不会我寄点东西也眼热,我话也能畅快些说,以后,爷的信,就让你家囡写吧。
还有,那幅爷的画像,倒不得不说,实在是好,我看得落眼泪落了一晚上。我特为让屹峰去装裱了一下,我天天能看看。
唉,有时候想想我爷真作孽,这么大年纪了,要见我一面也难;
我自己也作孽,婆婆越来越不好,越来越离不得人,我就像是被人装了脚镣,离开一日也难,还好爷有你就在附近,对他多有照顾,这也是你帮了我,我记着的。
为着这几件事,我也很谢谢你和你家囡,我去买了三四块布料,还有几斤绒线给你们,这边靠近洋毛子的地方,布料和绒线都不错,你们做几件新衣服吧,也算我这个阿姨对外甥女儿的见面礼。
另外,绒线里头有两斤烟灰的,和两斤粉红的,要烦劳你家囡给屹峰和屹萍各织一件衣服,尺寸都写在绒线里了。
因为爷写信给我说,他那个画像上的新开衫是你家孩子织的,我看着很好,屹峰也说很好,我实在没有时间,好些年没有给他们织毛衣了,就烦劳你家囡了。
一晃,我们也小一年没有通信了,我时常想,不知道你过的好不好,有没有被人欺负,你得空就回个信我,把最近的事也说给我听听,让我放心。
爷也托付你了,你放心,我记着的。
姐阿山口述,外甥屹峰笔。”
秦凝读完了,秦阿南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是一声叹:
“唉!阿山阿姐,也确实不容易。她处处要强,就只能自己吃苦,原本这个婆婆也可以不接到东北去的,可她就怕姐夫那些个兄弟姐妹说他们没良心,只好接了去。
要不然,老人放在这边,成家兄弟姐妹几个轮流服侍,总归大家都轻松些,现在么,全部落在她一个人的肩膀上。
唉,难为她这么辛苦,还总想着我,我也不该生她气,你说的对,终究,她也是为我好。”
秦凝没搭秦阿南的腔,她正在烦恼任阿山让她织毛衣的事儿呢!
说来也是她大意,当时她给任贵均新毛衣的时候,清清楚楚的和任贵均说,这个毛衣她是出钱请人织的。
可等到任贵均让秦凝写信的时候,却非要她写,这个毛衣是秦凝织的。
秦凝说:“舅公,不要写了,真的是我请人织的呀,这种小事,不用写下来告诉阿姨了吧”
老人摇头,很是坚持:
“嗳!越是小事,越是家常,越是看着高兴。我们写信就是讲讲家常,要不然说什么呢说你奶奶新年里来看我了,估计我也快死了还是说东升家的小鬼调皮捣蛋,我要被气死了
唉,家书啊,报平安啊,总是报喜不报忧的么!小凝,就让你阿姨知道,我过的很好,新年还有你织新毛衣我穿,那你阿姨放心些,也是帮我高兴的啊!”
老人有老人的道理,那好吧,就这么的,秦凝妥协了。
可真没想到,这一妥协,竟然换来了四斤绒线!
有没有搞错,她的时间多么宝贵,竟然给了一点布料和绒线,就让她帮成屹峰和成屹萍织毛衣
唉,这可怎么弄呢
要是也去请人织吧,万一以后要是任阿山知道了,又以为秦凝特意的拿给任贵均织毛衣来骗任阿山似的,这就失了诚信了。
真是的,谎言是世上最难填补的东西,因为撒了一个慌,就要再撒谎去填它,最后再再撒谎,没完没了了。
秦凝倒不在乎任阿山怎么看她,可这中间不是还有秦阿南嘛。
秦阿南那么依恋任阿山,这些日子任阿山没有信来,虽然秦阿南嘴上不说,但秦凝知道,她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没听任阿山,很对不起任阿山呢。
算了,看在任阿山对秦阿南确实是真心诚意关心的份上,她织这一回,不但要给成屹峰和成屹萍织,还得给任贵均重新再织一件,填了那个慌再说,以后,可再也不妥协了。
就此一次!
第二天,秦凝去邮局领了包裹,在办公室里打开来看了看。
里头有四块布料,一块藏青卡其的,有两米;一块紫酱红的,竟然是薄呢料,细密的很,这边确实很少见;还有两块的确良,一鹅黄一浅蓝,很好看。
绒线包的紧紧的,拆开了,除了任阿山信里说的两斤烟灰和两斤粉红的之外,还有两斤宝蓝和两斤米黄的。
秦凝吸吸鼻子,叹了声,把东西再重新包起来。
一旁的陶丽芬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羡慕的流口水,还说:“哎呀,真好看,你家亲戚真好!真大方!一下子就给这么多的东西!”
秦凝眼皮抬了抬,不屑的说:
“要是给了你这些东西,却还要叫你织两件衣服,你还会觉得好吗”
陶丽芬头一扬,十分坚定而气壮的说:
“当然好啊!织毛衣而已嘛,反正咱们坐着也是说说闲话,十天半个月就织出来了,可这些料子都难得啊,看看这呢料子,这么密实细
第222章 插刀能手秦阿南,舅舅有话说
秦凝在灶后,听袁志忠娘说的话,听得差点要吐了。
唉,看来人的厚脸皮,不是一朝一刻能养成的。
这位毛遂自荐的妇女,之前在胡老师家看相她的苹果,话里话外的等着分给她吃;再看相她的苹果皮,想方设法的连皮也捡。
现在连秦凝都看相上了,自己跑来给自己儿子说媒,真是够可以的!
倒是谁给她的勇气啊,梁静茹吗
秦凝气的身子在烧火凳上转了转,正想出去当面回绝她,好让她死了这份心,就听见秦阿南也笑了起来,笑的哈哈的,边笑边说:
“哎,老姐妹,你也觉得我们家秦凝好吧哎哟,你自己上门来给儿子说媒啊我家秦凝好到你自己上门来啊,啊哈哈哈,哎哟我开心煞了,啊哈哈哈,我早就跟她说,十六七岁么,都要有人上门说媒的呀,她还不相信,啊哈哈哈!”
秦阿南高兴极了,笑的话都说不下去。
就听见袁志忠的娘也大笑起来:
“啊哈哈哈,是的啊!十六七岁赶紧定下来,那么两家走走,走个两年嘛,就好结婚了呀,要不然好的都被人家挑走了,是不是
哎哟,老姐妹,我和你倒也投缘的,真真好,那么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就让袁志忠来走走”
秦凝把手里的火钳子往地下一丢,人忽的站了起来,脚都跨出灶台了,就看见秦阿南正轻轻的推开袁志忠娘拉住她胳膊的手,说:
“哎哎哎!等等等等,袁……志忠娘啊,我跟你说啊,我家囡是真的好的呀,长得又高又漂亮,还能干,样样都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
我们囡这么好,当然早就被人家挑走了,还等别人吗哎哟,我们囡已经定亲了,你家袁……志忠是吧,再好,我们囡也不好攀两家亲的嘛,对吧不好意思咯,定亲了定亲了!”
秦凝眨眨眼,身子缩回去,坐下了。
哎,这么说,也算釜底抽薪,永绝后患哎
也好!
好过她现在跳出去,把袁志忠娘说一通,总归面子上不好看。
嗯,秦阿南关键时刻还蛮给力的嘛!
秦凝心底还笑了一下,可她还没笑完,就听见秦阿南……开始掉链子了,不不,在秦阿南的感觉里,是飘起来了:
“哎,袁志忠娘啊,我家囡这个女婿好哦!在部队的啊!长得又高又神气,唔……这么高!最少一米八!你家袁志忠多少高啊
我家囡这个女婿哦!排长呀!排长你知道吧也是官了呀!今后我们囡都好随军的呀,哎哟,当兵多神气,神气极了!
啊,他的爷是团长呀!哎哟,我家囡这个女婿哦,在部队里好多小姑娘追在屁股后头的哦,他就看上我们囡了!
哎哟,常常寄东西来的哦!寄来的东西这里还买不到的哦!洋毛子地方的洋货哦!全毛绒线一包又一包,的确良一件又一件。
噢唷,这里的供销社我们都不去的!唉,袁志忠娘啊,不好意思,我们囡早定亲呀,这个女婿我满意的呀!不好意思啊!”
如果要在这个时候,给秦凝配上表情的话,那要加两个了,一个是捂脸笑哭,一个是无力吐槽。
唉,她这位秦阿南女士啊!
真的是给她插刀的小能手。
秦阿南这么一发飘,给她一吹这么大的牛,她现在倒不好出去了,她要是出去否认秦阿南所说的话,那不就是让袁志忠娘以为,她是对袁志忠有意思吗
秦凝默默坐在灶后头,听袁志忠的娘已经笑不出来了,说话的气焰都没了,只会一直问着:
“啊,真的啊怎么这么早就定亲了呢,怎么这么早呢哎,当兵的,那是在哪里当啊那你就一个囡,肯定要嫁就近的好啊,你,你,哎哟,怎么能这么早定亲了呢!你说笑的吧”
秦阿南可神气了,话里都是得意:
“这个怎么好和你说笑的呢当然是真的啊,不好意思啊,袁志忠娘,我们要吃晚饭了,你慢走啊!”
“哎,哎,我……唉!我不相信的,我没听见人家说啊,哼!我认识你家秦凝的娘舅,我去问!让她娘舅来说!”
娘……舅!
秦凝在灶后听着袁志忠娘的话,脑子里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模糊的身影,娘舅!
呵呵!她的娘舅是谁啊,她自己都不太认识呢!
灶外头脚步声开始流动,秦凝探出头去看,便看见袁志忠的娘匆忙而生气的背影一闪,不见了。
秦阿南站在灶间门边,手里还握着个铲子目送,估计袁志忠娘出了大门了,秦阿南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哼!还不相信!问娘舅问谁都没用!哼!没见过自己上门帮儿子说媒的!”
秦凝从灶后走出来,拍拍手上的灰,说:“我还没见过直接帮女儿定亲的呢!我倒是几时定的亲,啊阿南阿姨啊”
秦阿南见秦凝脸色不大好看,还连姆妈也不喊了,她赶紧把手里的铲子放下了,拉住秦凝说:
“哎,囡,这个袁什么志忠的……你是不是很喜欢啊”
秦凝撇嘴:“我喜欢什么呀!只是问人家借过书而已。”
“哦!”
秦阿南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说:
“哎哟,你不喜欢那就最好了!那我不是要回绝她的嘛!我是没见过什么袁志忠,不过我不喜欢这个袁志忠的娘啊!哪有人跑到门上来帮自己儿子说媒的
他们家要是真的看中你,怎么也应该挽个媒人来说嘛!那么大家客客气气的。她这算什么呀她以为人家细娘是一块布还是一样什么东西啊,看中就好拿的哼!
她还说的啥,说要是我同意了,明天就叫他们袁志忠来走走,哎哟笑死人了!当人家细娘嫁不掉么,这么容易就可以攀亲走通了的
还找舅舅,找了舅舅也是要我们答应了嘛!囡,你说我说的对不对你说那个矮墩墩女人,不会真的去找你舅舅吧”
这是秦阿南对袁志忠娘做这件事的理解,也算是当地妇女对婚嫁之事最低层次的理解。
当地的风俗,谈婚论嫁,还是要找个媒人的。
就算是自由恋爱的男女,已经感情很稳妥了,但在正式定亲前,也都是要请个媒人,这叫现成媒人。
一般来说,这个现成媒人,男方可以请自己的师长或亲戚来担当,但女方,基本上都请自己的舅舅来担当的。
舅舅这个身份,在秦凝家这边的农村里,是很特殊的。
那,女子出嫁时,须得由舅爷——就是女子的亲兄弟,从娘家堂屋里抱出来,抱上花轿(当然,延申到现代,就是自行车或者汽车来代替这个花轿),不能沾娘家的地。
那么这个抱新娘的舅爷还能得一份红包,叫抱舅利是,男方不给抱舅利是,女方不会把新娘给你抱出去。
这个抱出来的形式,既表示女子在娘家有兄弟支撑,也表示女子出嫁时,没带走娘家的福气。
等这个女子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今后生了孩子了,舅爷就要代表娘家去送各类祝贺的东西,也表示女子娘家是有助力的,帮女子在夫家长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