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农女要上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清澜皓月
今晚不急着病倒,自然是不想耽误小别胜新婚。等到帐中云收雨散了,明净趴在凌荆山胸膛道:“胡老跟我说,实在不行就让葛老想法子弄死太后。我没答应,如果要一命换一命太亏了。你说应到她跟我外公头上,可真真是好人命不长,祸害留千年啊!”
凌荆山抚着她的肩膀道:“咱说得别的吧。今天白家那小子又穿着女装到我帐篷里来了,问你要上京的事儿。”
明净讪讪一笑,“你知道了啊”
“明皓特地跑去找了小果子,而且还是在胡老的徒弟来府里之后。我能不知道么”
“作为娘家人,他们也是担心我嘛。你不会怪他们的哈”
凌荆山道:“别的事只要他们有分寸不会多打听,这件事我倒是真没立场怪他们。”窥探中军大帐,这可不是小事儿。他这也是要通过明净给那帮人敲个警钟。
明净道:“上回也是凑巧撞见的,你看这回就没人知会我。说起来你要是真想瞒我,还真是可以瞒个滴水不漏啊。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真的偷吃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又露了蛛丝马迹。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说到做到最好,是吧我肯定不能去京城,去了京城太多变数了。”
凌荆山好笑不已,她倒是先借机敲打起他来了。
“你放心啦,我上次就叮嘱过胡老了。他的那些徒弟都不会违反军纪的。那些人还算好用吧”
“嗯,前东宫侍卫统领,果然有过人之处。凌骁提起他甚为佩服。外公挺厉害的,一个葛老一个胡老,一文一武都是人中翘楚。过了四十来年了,还是对他忠心耿耿。”
“你说不说外公的话题的,这又绕回来了
第1373章 1374.探望
消息传开,帅府的老姨娘,吴氏、柯氏等都来探望。
将军府后院正房药香袅袅,红袖就在旁边的小厨房熬着药。一一坐在明净身边,吸了吸鼻子仰头把他娘头上的素色抹额望着。
明净还是头回戴这东西,气色看起来也不好。这病人妆还是改名盈香的宫宓给她画的,煞有介事。紫竹如今被拨到一一房里做管事,空出来的位置如今就是盈香顶了。她也是出身鹰军,武功虽然比司韵稍弱,但杂学甚多。
明净摸摸额头,“好看吧来,给你脑门上也戴一个。”说着找出一只给婴孩戴的抹额给一一也绑上。
小家伙最不喜欢头上戴东西的,冬天每每戴了帽子都恨不能掀翻了。这会儿倒是没反抗,乖乖被带上了。对着铜镜里的母子像咧嘴笑,伸手摸摸抹额上缀着的珍珠。
闻讯赶来的三人在将军府门口撞了个正着,便一同进来。结果进来就见到这母子俩言笑晏晏的在一同照镜子,气氛很是和谐。
老姨娘笑道:“就说你这说病倒就病倒了,原来没事啊。”
明净笑着把镜子拿开,“我爹当初得的毛病本来就不过人的,也不怕一一被过了病气。有劳你们亲来看望,快请坐!青柳,上茶!”
吴氏笑道:“之前看你的阵仗,真像是真的!”
“作戏也要做全套嘛。”
都是军属,谁还能不知道回京会是什么下场啊老姨娘感
第1374章 1375.探望(2)
柯氏看看乐呵呵望着她们的一一。罢了,好歹凌大嫂还送了自己一件一一的贴身小衣放在枕头下压着。这一年多大家相处得也是不错。而且夫婿说要不是凌将军相救,他早被敌人的马踏成肉糜了。自己以后是想长长久久和他在一起的,如今这事儿她就当不知道吧。总是得选一边站的,她选夫婿。
吴氏朝柯氏笑笑,因着出身的缘故,柯氏之前总跟大家隔着一些。如今看她面色一番变化便知她心头是如何想的,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嘛。
老姨娘笑了,“得了,那你就好好养着,我们先走啦。我家的事儿你也不用担心,就交给她们两个了。”她是姨娘,不便出面张罗。但内里的事儿还是得安排妥当,总不能全指着别人相帮。而且老爷子年岁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子衿将来还得靠着兄长、侄儿在婆家挺起腰杆过日子呢。再说老爷子待她一直甚好,夫人也不曾为难过她,她多费些心也是应当应分的。
明净摸摸鼻子,“我一开始答应得那么爽快,结果前段时日就整天忙活做出远门的准备,如今又要在家养病。亏得子钺的亲事是在三个月后,不然我搞不好连他的喜酒都没得喝。”她跟小果子那是什么交情啊,人在边城却不能去喝喜酒那别提多遗憾了。
老姨娘道:“又不是你想的。”
吴氏挽着柯氏笑道:“放心吧,有我们呢。走了——”
柯氏颔首,“嫂子养着,我们走了。”这位挽着她的嫂子明显比从前更亲近了三分啊。
明净握着一一的手跟她们挥手道别,“慢走啊!”
三人转身之际便都把笑脸垮下了。做戏做全套,她们这里不能掉链
第1375章 1376.说定
凌荆山看着顾邈,“顾老板,你们暗卫府到边城来,就是为了配合后宫胡闹么”
那自然不是!暗卫府的责任是盯着这些将帅们,确保他们的忠心。身居如此高位的人一旦不忠,要么投靠异族要么割据一地,对朝廷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公主之前为了私情想置凌夫人于死地,这的确是大大的胡闹!如果那不是公主,他都恨不得扇她耳光。能这样对待手握重兵的守边大将所以如今公主出了大丑,回京都没脸见人只能以养病的名义在公主府闭门不出,他心头是暗暗称快的。
可如今太后相召,让凌夫人进京拜寿、为质,可不能以胡闹视之啊!但这话他在凌荆山面前摊开说肯定不成。人家上一次妻儿就差点双双殒命,还是尽忠职守抗击侵略。如今朝廷又要拿他的妻儿为质,其实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但站在朝廷的角度,你如此不把公主放在眼底害她当众丢脸,这就是藐视皇家啊。这背后的种种,细思极恐!再不把你的妻儿捏在手里,能放心让你手握二十万大军
“将军,我是暗卫府的人。职责所在!”
“我也是职责所在,所以哪怕受了委屈也从来没想过撂挑子。对顾老板的处境,我也是能感同身受的。可我妻儿当日差点一尸两命啊,至今孙琮都还逍遥法外。你说我怎么能再将她们置于旁人之手”
顾邈微微一愣,凌荆山的话不可为不推心置腹了。而且彼此的处境也的确是有相通之处,不是不能设身处地想一想的。更甚至,他话中都点明了自家夫人就是装病。还是公主太过分了!
&nbs
第1376章 1377.疑惑
太后那里收到消息一时大怒,封氏竟胆敢如此!虽然有一层遮羞布,可谁能不知道她说病就病,是明晃晃的不把自己这个太后放在眼底啊!
可她老子当初的确是很诡异的就病倒了。自己如果要因此发作倒有些不占理。原本高位者不占理也无妨,可如今朝廷对下头的约束力真的是不如从前了,那行事就不能不多些顾忌。更是有天香干出的那些事在前,就更不能落人口舌了。
唉,好不容易太子成器些了,天香又闹出这些事来。罢了,她毕竟只是公主,做出的事带来的危害有限。就让她这么在公主府闭门思过吧。
身旁的嬷嬷道:“太后,封氏这也太胆大妄为了。如果不压住她,以后别人都有样学样,置太后的威严于何地啊不如赐下太医,揭穿她是装病”
太后沉吟一阵,“边城有郑太医和朱太医,真要再派太医去,她装病也能装得无迹可寻的。来人,让淑妃带小九来哀家这儿一趟。”派天香去西北就是一招昏棋,她不是封氏的对手。倒是淑妃,当年在西北从军就崭露头角,后来在后宫又磨砺了十来年。而且她对封氏的恨,当不在天香之下。问问她有什么主意好了,难道让自己一老太太去费心和小儿辈斗
淑妃来得很快,太后相召她就在后宫能不快么这一路走得也是百感交集。那个女人就敢仗着凌大哥的势不理会太后相召。可自己当年得乖乖的进宫做妃子,如今也得召之即来。
“母妃”就快到太后的宫门处了,同车而行的九皇子小声提醒道。他知道母妃心底有太多的不忿,可如今他们还是不得
第1377章 1378.分析
淑妃说的正是她百思不得其解之处。那当爹的说是一时受刺激了而且路子也窄也就罢了。毕竟从举人到进士,百不中一。可那当兄弟的,原本小小年纪就是西平府的童生了,如今竟是连秀才都没有去考。他们就不担心以封氏的出身,以后没人撑腰么这两人若是进了官场就好摆布了。如今不进,只有两个解释。
第一,他们知道凌荆山有造反的打算,不想进入皇家彀中为质。可那位封先生,她当年时常听凌大哥提起,乃是一名端方正直甚至可以说有些迂腐的书生。他绝不会轻易认同会造反的女婿。而且据自己对凌大哥的了解,他此时怕是没有想到那么深远。他要真有这个心,就算不跟自己联手至少也会虚以委蛇的。
第二,他们有不能进官场的苦衷。绝不是因为皇家逼婚所以不想端皇家饭碗那么简单。就算老的是如此,那小的呢等小的能进官场的时候龙椅上怕是早就换了人。那他为什么就在家读书连秀才也不去考了这可与他九岁就急吼吼的要去考童生截然相反呢。所以,她觉得这里头必有名堂!
淑妃挑挑拣拣把能说的对太后说了。太后看她两眼倒是觉得凌荆山想造反的可能还大些。的确啊,女婿(姐夫)要造反,那还考什么科举纯属多此一举不说,还可能落入朝廷手里。这么一想,她愈发觉得必须把封氏母子掌控在手里才行了。
至于淑妃的怀疑,太后觉得她想多了,哪还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苦衷她把淑妃叫来其实也存了试探的心。她担心淑妃和凌荆山联手。所以淑妃说凌荆山此时没有要造反的心思,太后却愈发觉得他有。
至于说封氏的兄弟不急着考
第1378章 1379.客栈
太后看淑妃也没什么即时有效的良策,便没再同她说什么了,转而慈祥地和九皇子叙起了家常。淑妃也不以为意,她说给太后听本来也只是想借点力,太后既然不信她就自己做进一步的查证好了。
只是可惜封家的人一贯和朝堂都没什么交集。唯一可能有的两人:封璟和封明润,一个已经放弃举业行踪不定,还有一个也暂时止步于举人,这一科没有来考。
要说封璟,考上举人十多年了,而且一直在学宫,也称得上桃李满天下。甚至其人的品行的确有过人之处。这样的人拔擢起来做官是可以找到理由的。而封明润就不成了,年纪轻,考上举人都有些勉强。如果要拔擢他起来,那万一闹开了是会引起天下读书人不满的。
倒是听说封明净那个经已经有了些知名度的四为客栈在京城开张了。可以让人去设法打听一下,还有傅家那边。另外,清溪村也可以让人去问问看。虽然不一定能找到确切消息,但当前也没有别的门路。
四为客栈那边此时其实挺热闹的,毕竟会试即将来临,这里住满了考生。会试一般三年一次,但有时会加恩科。上一次就是皇帝六十寿辰加了恩科,周先生就是上一科考上的。这一科算是常科,所以两次之间距离就没有三年了。
西平府和兴安府这两府的举人都是知道四为客栈的,进京后就直奔这里来了。反正都是开在学宫附近,好找!装修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客栈的伙计还可能是老乡,很有亲切感,宾至如归。当然,西北的文风比起江南还是不昌,光靠这两府的考生
第1379章 1380.询问
吴鋆闻声朝耿发看了看,有点眼熟。但也只是有点,他当初并没有常去淮山县那家客栈。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就没有李秀才、马秀才他们走动得那么勤快。不过西北淮山那边的口音他是听出来了的。
“我是淮山县四为客栈的伙计耿发啊,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您。”耿发语气里对吴鋆很是敬重。他在客栈做事,受书生们的影响很深。也是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吴鋆这样的少年举人仰慕得不得了。他听说明润挂车尾成了举人都很仰慕,更不要说吴鋆这样二十韶华就进京参加会试的了。这要是金榜题名可就是鱼跃龙门了啊。
吴鋆想了一下,“有点印象。你如今是这京城客栈的......”想起来了,这人是当初淮山县四为客栈的跑堂。看如今这打扮,应该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承蒙东家看得起,给我去了奴身。我如今是大管事,也考取了秀才。”耿发有些矜持又带点赧然地道。他本来很有成就感的,可他的成就在吴举人跟前就有点不值一提了啊。
吴鋆有些吃惊地道:“想不到区区几年,你就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不起!你家东家也一样的了不起,慧眼识人,不拘一格!”说完想起当年那个既美且慧、让他生平头一次尝到动心滋味的小姑娘来。不过如今,那小姑娘又多了一重身份:他们母子的大恩人!若无当年封姑娘给的证据,他们母子不可能再被山东吴氏接纳,也不可能将仇人绳之于法。大恩不言谢,但他会一直记在心头。如果这辈子封姑娘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他必定不会推辞。却是不知有没有能回报这份恩情的一日。
第1380章 1381.疑问
吴鋆在山东,京城很多事不知情。但凌荆山没当驸马还是知道的。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怎么都会听到点风声的。
“凌将军就不肯啊,然后就被投闲散置了。正好我们家姑娘担心他三天跑进京身体吃不消上京来看他,就也留在京城了。公主那边拿凌将军没有法子,主意就打到我们姑娘头上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凌将军和我们姑娘就是不离不弃。”
吴鋆道:“这二人倒真是极为难得。凌将军能不惧坐冷板凳,封姑娘能扛得住威逼利诱。”这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感情啊,可惜他没这个福气。
“可不是么,我们姑娘当时是真的命差点都没了啊。后来凌将军在皇家围场伴驾,替皇上挡了穿胸一箭。太医都没法子了,我们姑娘是给他冲喜嫁给他的。就这样,两人才得以成亲。好在凌将军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他活回来了!这才真的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啊!至于封先生,就是被这件事给刺激的。他就是考上了进士,也就是个七品或者从七品的小官。怎么可能斗得过人家而且,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凌将军肯定更加把我们姑娘捧在手心里了嘛,也就不用封先生再去搏这一把了。他如今听说是四方游走,有时也在将军府露个面。”
听完经过,吴鋆忍不住道:“这就难怪了啊。凌将军和凌夫人也太不容易了。我记得明皓之前是淮山县年纪最小的童生,如今呢”
“我就知道我们姑娘,唉,其实应该叫姑奶奶了,给他请了两个极厉害的文武先生。不过他倒是没急着再继续考取功名。”
吴鋆想了想,“大概是准备
第1381章 1382.难度
客栈里有人有意无意的问起封家父子,耿发并没有多想。但肖三却不能什么都不想,他听到安排在客栈的人提起便留了个心眼,往边城报了个信。这天又听说吴鋆也进京考进士了,就住在四为客栈。他下衙回去就告诉了傅娘子。
“哦,就是当初那个吴小秀才”傅娘子很感兴趣地道。
“可不就是他啊,他还问起封先生一家的情况呢。你说他会不会是......淑妃的人”
“你想多了吧,兴许就是凑巧了,跟那些真正去打听的人前后脚而已。他如果以弱冠之龄考了不错的名次入仕,进了淑妃的眼倒是说得过去。可如今他还没越过龙门呢,淑妃再是大撒网也不至于早早儿的就把他当做了目标。年纪轻轻考中举人,然后一辈子就卡在这一步的也不少呢。再说了,他能回吴家替父报仇,洗刷母亲名声多亏了封姑娘。不至于这么恩将仇报才是。”
肖三颔首,“说得也是。不过有人在打听封先生父子的事还是不得不防。不会是皇上,如果是皇上怀疑不会只是这么暗地里打听,应该是淑妃!”
傅娘子呼出一口气,“这事儿得同葛老爷子说一声。淑妃果然敏锐,竟然是怀疑到最核心的身世问题上了。当年的事到底收尾干净没有只有葛老爷子才清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