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薛向东在会上敲边鼓打预防针是为了防止内部争抢资源出现影响团结的事情来。

    “部队改编了,团变成了旅,意味着任务更重了。”薛向东说道,“空司对我旅的战备巡逻空域做了重新的规划,向南一直到省会市以南的巴州地区,整个北部空域都是我们的战备巡逻空域了,是新的大北库区域。”

    李战脑子里迅速出现一幅地图,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么一增加,101旅要负责的战备巡逻空域面积增加了一小半,几乎是驻地省的三分之一了。整个西部地区拢共就那么两个歼击机师,实际上73师一直是在独立支撑着166万平方公里疆域的空防。

    以后的任务更重了,出去一趟需要飞更久,这倒是个好消息了。

    李战注意到,101旅的空防范围包括了省会市,这是不是意味着省会场站也划给了101旅?这却是待确定的。

    实际上他已经强烈地感受到部队编制的大变革进入了最后的酝酿阶段,也许很快就会全面推进。新的时代在召唤。

    “空防范围更广压力更大,部队要在战备值班的情况下当好蓝军,是空司对我旅提出的要求。希望在座的诸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拿出当年我们用落后装备打南霸天的意志力来把战斗力搞上去。”薛向东提出要求。

    一场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全程无尿点,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散会后梁副部长和薛向东把李战、聂剑锋二人留下来,又谈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

    李战和聂剑锋一下楼就被郑凯韵给拦住了,说,“李大队,有没有时间,到我那里坐一坐喝杯茶。”

    这会儿外面下着雪,白茫茫的一片,除雪车以一定间隔时间沿着场站的道路进行除雪,冬季的日常。

    李战看着笑得跟雪人一样的郑凯韵,裹了裹军大衣,说,“郑站长有什么指示直说好了,不是外人别客气。”

    聂剑锋笑着对郑凯韵说道,“郑站长你们谈,我先去了。”

    敬礼摆摆手,聂剑锋忙他的去了。

    “没什么指示没什么指示,我能有什么指示。”郑凯韵连忙说道,“走走走,上我办公室喝点茶,老家给寄了新茶叶,试一试。”

    没有事才怪,不过以后有很多事情需要郑凯韵协调,李战也想和郑凯韵把关系搞好。之前因为航油的事情吵过几次,你来我往的斗来斗去,甚至为了搭舞台的事两人都用上了孙子兵法,斗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部队升格了,场站也成了基地,大家心情都好,趁机修复一下感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李战大概能猜到郑凯韵想要说什么。部队改编之后,上级明确指出基地的附属地位,这意味着基地要完全的服从作战部队的安排全方位的做好保障工作。

    现行的体制里,大场站是很牛逼的,有些大场站的站长权力比师长的都大。后勤资源的分配在站长手里,所以之前李战得求着郑凯韵多给点航油。从上级对北库战训基地的要求来看,站长变成基地司令后,实际上权力是受到了限制的。

    起码航油分配权没有以前那么绝对了。

    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很硬气地说话了。

    ps:开始爆更求月票,2019年最后三天,冲啊!




第265章 回家躲一阵子吧
    “李大队,坐,请坐。”

    郑凯韵热情地招呼着李战坐下,烧水泡茶忙活起来。

    李战说,“郑站长,你我之间不用搞得这么见外,有什么事你说就是了。”

    “场站基地化,级别上去了,高兴吗,高兴,可是地位却降低了,彻底变成了航空兵部队的附属。”

    郑凯韵端着茶走过来忧心忡忡地说,“建立战训基地打开门迎接八方来客,资源更多了,高兴吗,高兴,可是要求却更高了。我这个基地副司令干不了多少年了,在北库场站不知道我是老资格,看看场站的干部,很多都是在这边陲山麓之下一窝就是十多年。等来了改编,也等来了裁员。”

    李战颇为意外,“这话怎么说,裁员是怎么回事?”

    “军区空军转达了空司对北库场站的改编要求。按照要求,场站有三分之一的干部要裁掉或者转调其他单位,都是在边陲地区默默奉献了十多年的老人了。”郑凯韵叹着气说,“李大队,有人说我没当上基地司令心里有怨气,我有什么怨气,我年龄大了干不了几年,可这一帮老部下还能继续奉献个十几二十年。做一刀切我个人是有不同意见的。”

    李战说,“我还没看到关于北库场站改编的具体要求。”

    “建立信息化保障体系,补充进来高技术人员,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要么转业要么转调。场站有三分之一的干部不符合要求。”郑凯韵沉声说。

    李战心里微微动了动,难道空司采纳我的研究结论?关于场站保障,李战在做“228”课题研究的时候顺带着结合了新战训方式和实际作战情况的要求出了一份报告,连同每个月一次的课题汇报交了上去,大概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在报告里,李战明确提出现行的场站保障方式严重制约的部队的作战效率,尤其是出动率。鹰隼大队采取了各种办法做到极致也只能做到平均每两分钟出动一架战机,全部十六架战机完成出动,理论上需要半个小时。这个效率还比不上强敌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出动速度。如果不采用三段式起飞方式,这个时间还会更长。

    事实上三段式起飞方式不具备全面推广的基础。北库场站是大场站,跑道三千米长,差不多是民航机场4e的标准了。这样的场站全军有几个?屈指可数的。

    能够压榨更多效率的地方在场站保障方面。采取包括建设自动化停机坪的方式将可以极大地缩短保障时间,战机的二次出动的间隔时间会得到极大的压缩,意味着部队具备了更强的连续作战能力。

    挺好的事,可是李战没有考虑到北库场站的具体情况——北库场站现行的保障模式、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基本还停留在保障歼-6普拉斯、歼-7鱼窝式战机的水平上。

    鹰隼大队现在的机务权威是牛耀扬,丛大为也好苗雨也罢,这些机械师都是他的徒弟。要知道牛耀扬在二师的时候是弹药士官,是和军械师一道负责弹药类保障的。结果到了北库这边反而成了机务整个方面的技术扛把子了。

    这是讽刺。

    人员素质低,结构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这是北库场站的现状。看上去被其他场站好那是因为有鹰隼大队这块招牌在。

    关于北库场站改战训基地的任命决定下来了,郑凯韵是副司令,正司令是薛向东兼任,基地政治委员是包冠华兼任。这是郑凯韵说北库场站彻底变成了航空兵部队附属的原因。

    李战想明白了之后,说,“郑站长,这些事情你应该和薛旅长谈的,他兼任基地司令,是你的顶头上级,你们又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主要是你和我谈这些事情没有意义啊,我大小就是个少校大队长嘛。”

    “你说说谁会只把你当少校大队长看待?小李,这些虚的就不要说了。我郑某人不是傻子,幺零幺团能有今天靠什么?没有你李大队和鹰隼大队,全军整编裁军的大环境下能升格为航空兵旅?都要承认,都是在指着你吃饭。他薛向东包冠华何德何能呢,本来要转业脱军装的人,摇身一变正师了。”郑凯韵义愤填膺地说道。

    还说没怨气呢,分明怨气十足嘛。李战心里暗暗笑着,说,“旅长和政委只是副师级啊。”

    “正师是早晚的事。”郑凯韵说。

    去年大家都还平级,结果薛包二人上副师了,郑凯韵还原地踏步,这会儿部队升格了,正团级场站升格为副师级战训基地,基地司令不是应该归站长吗,顺利上一级,又和薛包二人平起平坐了。结果人家团升格为旅,薛包二人不但是军政主官还兼任基地军政主官,他这个本该直接升级为基地司令的站长成了基地副司令。郑凯韵一时难以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战相信郑凯韵找他抱怨不是目的,更不是想通过李战这边做做工作把“副”去掉,这些事情不是李战这样的基层小干部能够表达意见的。

    人事即政治。

    “郑副,你有什么想法?”李战直接问。

    他还是年轻了,玩不来这些。

    郑凯韵说,“鹰隼大队要扩编,机务也要扩编,机务中队要升格为大队,要增加不少人手。我看了一下编制表,你的机务大队有二十多个空缺。我想能不能从场站这边给你补充一部分过去。也算是对老部下有一个交代了,总比转业好。”

    往前几年的话,能转业的大多会选择转业,部队待遇太低。现在不一样了,年年涨工资,大家看到了希望,能留在部队继续干的情况下家庭生活能有所提升谁愿意走。

    李战能理解郑凯韵为部下着想的心情,可是对于郑凯韵提出把场站一部分干部转入鹰隼机务大队这个想法却让李战大为诧异。

    “郑副,场站干部转入我机务大队?哪些干部?”李战问。

    郑凯韵说,“主要是机关干部,战训基地机关未来和旅部机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要裁掉不少人。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北库,折腾来折腾去大家都很累。”

    李战哭笑不得,“郑副司令,我机务大队要的是技术干部啊,你这边要是有合适的,只要能通过考核,我肯定是欢迎的。机关干部……干得了机务的活?”

    “这就是我找你商量的目的嘛。”郑凯韵坐下,说,“整个北库片区只有你们鹰隼大队有足够的编制,我的意思是先让他们转到你这里,不管是飞行大队还是机务大队,你也是有大队部的嘛,也是要机关干部的啊。等以后理顺了,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李战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

    郑凯韵沉声说,“李大队,这些都是能干事的干部,你接收他们也顺理成章。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跟你提,你就当帮老哥一个忙。”

    打量着郑凯韵,李战猛地意识到,这位老站长已经老了,他那一套思维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呢!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以技术性为主的机务大队接收一批坐机关的干部,这不是开玩笑呢吗?他郑凯韵还以为是十几二十年前啊随便拿编制做文章?

    猛地李战想明白了上级为什么没有让郑凯韵当基地司令了,再一结合郑凯韵的年龄,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个郑凯韵是越过越糊涂了!

    “郑副司令,场站的机关干部我一个也不要,你如果有合适的技术干部,只要通过鹰隼大队的考核,我可以不设上限地接收。”

    李战果断地回绝了,看着面露惊愕略带愠色的郑凯韵说,“鹰隼大队不是我李某人的自留地,任何编制都是有明确的岗位要求的。我的部队是要打仗的,不是谁家的度假胜地。郑副司令,我也劝你一句,不要在干部人事这个方面动其他脑筋了。空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作,这些你没有想过吗?”

    他站起来说,“我还有个会,先走了。”

    敬礼,大步离开。

    这下算是彻底把郑凯韵得罪死了,不过李战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官僚思想严重的老站长会给他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是一个拼起落架数量的时代。

    不过,郑凯韵这件事情也给李战提了一个醒。部队升格了,整个北库片区的其他单位全部纳入了101旅的编制内,体量飙升,带来的就是利益之间的纠葛。谁没点小心思,都有,也肯定都会相反设法的争取更多的利益,无论是小集体的还是个人的。

    恰恰作为101旅里的超然存在,李战的鹰隼大队也好还是他的个人影响也罢,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大家讨好的对象。光是归新鹰隼大队的鹰隼机务大队就有二十多个空缺的编制,再加上李战影响力巨大的夜鹰战术侦察中队需要补充成装备四架歼-8fr战术侦察机和两架未知型号电子战机的大编制中队,空缺的编制就更多了。而且鹰隼大队的大队部一直只有大队长和教导员,副大队长副教导员作战参谋等等,都要配备齐全。

    一边要裁员,一边要补充,一下一上,李战手握的权力就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如何在初期的纷乱状态中坚守住原则,李战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李战也就终于明白了薛向东为什么非要他休假了。

    ps:第二更,为了双倍拉杆费冲啊!



第266章 你知道吗,是真的
    春节将至,下岗职工李健国越发的忙了。

    搬入新住宅后,隔三差五就来一波拜访慰问的人,有相关部门的官员,有老同学老朋友老邻居,有儿子的学校领导老师。至于说媒的这一部分人,在李健国同志宣布大儿子已经有了未婚妻这才消失。

    准备过年了,来慰问的人就更多了,官员级别那是越来越高。昨天县里的来了,副县长带队十几号人浩浩荡荡的来,带了很多慰问品。得亏是一百五十多的大户型,四四方方的客厅有五十个平米大,不然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二百斤大米,五十斤花生油,一堆见都没见过但是经常能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保健品,一套县书法协会写就的对联,还有六万块钱慰问金。主要是慰问金,六万块啊。

    李健国在机械厂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县里这些官老爷的作风是一清二楚的。能让他们出点血那是难于登天的。去年春节慰问金就一两千块,今天给到了六万块。原因就在客厅那面挂着太祖和总司令画像的墙壁上,画像下面贴着六张喜报,李战荣立六次一等功部队寄回来的喜报。立功证书和勋章什么的全在李战那边,寄家里的只有立功喜报。

    2011年1月11日一大早,李战从北库场站出发踏上归途。

    此时此刻,他家里迎来了又一波慰问人员,市军分区政委带队对一等功臣李战的父母进行慰问。军分区的政委是匆匆忙忙吃了几口早饭就带着人赶过来的,到了地方才通知县武装部。

    军分区政委紧紧握着李健国的手热情地摇晃着说,“老李同志啊,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为我们南港市争了光,今天我早早的就起来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这份喜报送到您手里,您儿子李战同志啊又立功了!立大功了!又是一等功啊!还有空军司令部颁发的个人荣誉称号!”

    李健国都麻木了,矜持地笑着说,“都是党和部队教育得好,主要是组织给他机会,组织关怀个人表现嘛。”

    迎来送往见的领导多了,现在李健国同志都被熏陶成半个领导了,说话的神态和动作俨然一副老干部的样子。他也没比军分区政委年长多少的。

    “您教育得好啊!”军分区政委高兴地说道。

    李健国说,“首长吃水果。”

    “老李同志啊,你我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呵呵。”军分区政委笑着说。

    第七个一等功了,除了前面两次,后面五次全都是军分区领导亲自送喜报过来的,一来二去早都熟悉了。最关键的是,李战一个人就包揽了军分区和当地武装部这两年的年终考核,每年优秀单位。

    你这个地方出了个两年之内立七次一等功的兵,你这个地方今年在征兵工作里的表现就绝对是优秀的,你这个地方的相关部门的工作是搞得很扎实的,是应该学习的榜样。

    不然县里会这么大方给了六万慰问金,一个一等功一万块钱。

    “老李同志,有这么个事情。李战同志不是要回家探亲吗,军分区打算搞个事迹宣讲会,请李战同志过去给官兵们做一下事迹宣讲。”军分区政委笑着说。

    李健国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市里县里都有提到过,不过李战早有交代,地方的活动他一概不出席,所以李健国一直都是拒绝的。军分区是部队的,这个应该没问题。
1...96979899100...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