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白鸥冷笑着说,“这哪里是什么模拟蓝军飞行大队,三军都能指挥了,干脆就是个联合作战部队了吧,哪来的公平公正。”

    梁副部长说,“白师长,战争本无公平可言。客观地说红军是客场作战,蓝军以逸待劳占据了天时地利。红军尽管占据了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的优势,但综合地看整体优势并不大。这是改变不了的战争现实。如何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必须要引起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鹰隼大队组建的目的是为了磨砺部队帮助部队提升战斗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块磨刀石是越坚硬越好。”

    白鸥深深地叹着气,体会到了当时齐宏失控大骂的原因,也深刻体会到了二师官兵当时的心情。

    “那也不能不给红军部队作战的机会啊,没机会出手怎么达到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姚东明反驳道。

    李战说,“不会的,这辈子都不会降低标准的,以后只会越来越严格,我们鹰隼大队的战斗力每天都在提高,这对兄弟部队是一个激励。至于是否有更多出手的机会,全看你们是否能够跨过这个门槛。如果无法站稳脚跟和鹰隼大队打上几天,只能说明部队战斗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

    三百师的飞行员们面面相觑,以后会越来越严格,那会严格到什么程度?总不能上来就核覆盖整个空域吧?

    继而他们自然而然地想,比起二师,己方至少是摧毁了蓝军一个基地,哪怕是蓝军主动放弃的。

    咦,这么一想心情好多了。




第259章 不能看天打仗
    “战斗前后不过十分钟,也许十一分钟,涉及到的战术却是复杂的,每一个选择都极为关键。每一个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果,比如你们的长途突袭如果比计划中晚一分钟早一分钟,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当时我的主力部队没有及时从南库场站起飞,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会是颠覆的。”

    李战语重心长地对姚东明说。

    复盘会议开完之后,姚东明非常快的调整好了心态接受了现实又找回了但徒弟的状态,缠着李战请教经验。

    三百师的进步比其他部队快不是没有原因的,相对而言南霸天就比较不太容易放得下身段像别人学习,也许是因为他们一直走在前面一直是别人学习的对象。

    李战对姚东明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集中十二架战机对北库场站进行打击而没有分出部分力量同时打击东库或者南库这两个场站。”

    “我们以为就北库场站是蓝军的,而且要对付北库场站周边的地空导弹阵地和雷达站,飞机不太够。”姚东明苦笑着说。

    李战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说,“你们的思维还需要继续转变,普天之下怎么会有不是目标的地方呢?”

    “思想上的高度差,我明白。”姚东明想起了李战写过的那篇在军中反响很大的论文《取消思想上的高度差》,甚至影响到了海航那边的战训思想。

    李战沿着平行公路走着,打量着停在那边一溜的su-30mkk战斗轰炸机,忽然感叹着说道,“你们还是有优势的。四千多公里的长途奔袭,飞机受得了人也受不了,说到底还是双座机适合干这个活。苏三零是好飞机啊,航程更远挂载量更大空战能力更强。”

    姚东明警惕地看着李战,呼吸都小心地屏住了一些。

    都有心理阴影了。

    好在李战的目光只是在su-30mkk们身上扫过去没有过分的停留,姚东明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心里盘算着:还是赶紧走吧,师父这个人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又栽他手里了,搞不好又来一出截留飞机的事,这一次可能不一定有上一次歼-10b大队那么好的运气了。

    “气象台说快要下雪了,你们计划什么时候走?”李战问。

    姚东明连忙说,“越快越好,来了这么多飞机家里战备压力比较大,不能长时间离开。”

    这都是屁话,“西部”军演来了足足一个团待了那么长时间也没听见说家里战备压力大。他就是怕李战惦记他的su-30mkk。

    不过这一回姚东明错过李战了,他真的没往那方面想。可能是因为su-30mkk服役的时间也比较长了,李战没有很大的兴趣。

    李战说,“那就尽快走,等大雪一下来想走就不容易了。而且到了雪季我们要搞冬训,事情会很多,你们这么多飞机待在这里会有影响。”

    姚东明一口气彻底松了下来,笑着说道,“白师长应该已经在协调返场的事情了,空司一把转场计划批下来我们就撤。”

    “是了,走之前,让我开开苏三零,咋样?”李战站住脚步,问。

    姚东明犹豫:“这……”

    “不行就算了。”李战笑着说。

    “应该行,行的,没问题。”姚东明立马说。

    上次七十三师过去参观学习的时候姚东明还请李战开su-30mkk呢,李战没那个飞行资格因此抱憾而归,现在有了飞侧卫的经验,有人带着飞几圈是没有问题的。

    李战说,“还有时间,我请示领导,你带我就低空飞几圈好了。”

    这会儿只穿着飞行服没带装具,只能在氧气充足的低空转一转。姚东明却没有想到李战说干就干,更是没想到李战随便几句话就能把一次飞行确定下来。

    李战就真的用停机坪的有线电话请示了之后马上就得到了批准。这个是姚东明才意识到李战在101团里的地位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高。这和军衔、职务等级没有太大关系了。

    两人立马登上了姚东明的座机,李战坐前舱,姚东明坐到了后舱去。升空后李战明显的感觉到su-30mkk开起来比su-27sk更是的舒服,尤其是人机交互方面进步特别的明显。外形上看上去只是多了个座椅,实则内容变化蛮大。

    飞了一个多小时李战才意犹未尽的着陆,让后舱的姚东明一颗心也同时落了地。坐在同一架战机上他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李战的飞行风格,二师和海航模拟蓝军部队给予的评价是真真的一点也不夸张:飞行风格极其粗暴,飞行语言极其粗鲁,飞行技术极其高超。

    头一回开su-30mkk就敢在戈壁滩上进行十米相对高度的超低空高速飞行,胆子小点的都能被吓死。姚东明也就才明白他师父说的“你们很不错差不多达到了我们百分之八十水平”这句话并非故意贬低之意,而是阐述事实。

    姚东明不由的在想,就算北指不偏袒鹰隼大队,己方难道就能战胜他们吗?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二师的失败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戏剧性,那么三百师的失败则显得货真价实一些。前面有二师这个前车之鉴,堂堂天下第一师打不过西部破烂王就比较难以令人信服了。

    随着姚东明大队的离开,北库地区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下来了,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张源尤其强调的是,受中西伯利亚冷空气团变化以及西太平洋多次强台风的影响,今年冬季降雪降水量更大大风天气更多气温更低。

    换言之,适合飞行的时间会更短,会影响到十二月份的训练计划。

    本来十二月份的训练时间就短,需要留出年终总结以及科目考核的时间,满打满算就算不休息不搞政治教育,能够利用起来的时间也不过十天。

    其他大队还好,鹰隼大队就犯愁了。他们的训练内容更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会影响到来年的训练安排。最关键的是,年度考核之后要择优挑选递补飞行员,大队里的老飞如果考核不达标则实施淘汰,而且年底是新飞下部队的时候,需要进行改装训练。

    总而言之恨不得把时间掰碎了来用。

    “我宁愿对抗输给三百师也不愿意碰上这样的天气。”塔台里,李战望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忧心忡忡地对张源说。

    张源原本在气象台那边的,是被李战生拉硬拽到塔台来陪着值班的,他目的何在张源一清二楚。

    “你怎么想的直接说吧,现在已经是十点钟了,再有一个半小时上午的操课结束,下午别看了,强雨夹雪你别想飞。”张源说。

    李战看着灰蒙蒙的天说,“上午应该有一个小时左右的窗口时间。”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干,你是连一个小时都不愿意放过啊。”张源无奈摇头。

    此时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场务连正开着航发除雪车一直不停的清理跑道上的积雪积水。而鹰隼大队四名飞行员就坐在战机座舱里待命,指令下达就紧急起飞执行训练任务,抓住宝贵的窗口时间见缝插针地搞训练。

    李战说,“我也不愿意冒风险的,你看过我们的训练计划,有多繁重你是知道的,况且我手里还有课题,我不飞我哪来的数据哪来的依据?”

    多说无益的,飞行员在战机里待命,场务连在不断清理跑道,说明李战插缝式训练是得到了上级的批准的。习惯了冒风险搞训练后,101团再不是原先的飞行安全红旗师式部队了,而是敢冲敢打作风勇猛的猛虎式作战部队。许多事情养成了习惯都会有不好的一面,比如习惯了安全度日,习惯了冒风险。

    张源看上去不情愿,做起事情来却是一丝不苟。密切关注着卫星云图,不断地调整着预测结果。李战是个半桶水,只能密切关注着张源。

    塔台其他岗位上的值班人员全神贯注,反复确认飞行前的准备工作,负责协调跑道保障的参谋不时的过去一道指令要求场务连对某一段跑道进行再次清理。

    雪花还在飘着,渐渐的小了。

    张源可算是抬起头了,说,“窗口出现了,顶多一个小时。你看北面这团积雨云,一个小时后越过北库山脉,本场再一次迎来大雪,远超最低气象要求了。”

    李战立马拿起送话器,“两拐,两勾,双机编队起飞执行低气象条件下自由空战训练,完毕。”

    “两拐明白!”

    “两勾明白!”

    聂剑锋机组和韩红军机组一前一后滑出停机坪,碾压着薄薄的积雪沿着滑行道驶往起飞位置。保障跑道的人员车辆迅速撤走,场务连最后一次检查跑道,确认干净后报告塔台。

    李战下达起飞命令。

    两架su-27ubk沿着清理干净的跑道加速滑跑,很快的拉起离陆不一会儿就钻进了云层不见了踪影。此时除了雷达显示屏里,哪里都看不见战机的踪影了,能见度很低。

    李战还是担心安全的,所以出动的是双座机进行训练,填补“228”课题里的空白内容。实际上使用专业的双座战轰才准确的,可是李战手里除了su-27ubk这些教练战斗机,半架专业双座战轰都是没有的。

    “两拐,两勾,解散编队,按计划进行自由空战训练,完毕。”李战确认了战机的方位后,下达了新的指令。

    “两拐明白!”

    “两勾明白!”



第260章 敢在拉杆大队长头上动土?
    “老李,出事了。”

    李战皱眉看着朱炜,后者低声报告,“上级不是给北库这边增配了两架歼侦八的吗,两架都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针对西部这边的使用环境的。昨天到了西丁场站,让轰炸机师给扣下了。”

    “扣下了?怎么回事?”李战大吃一惊。

    朱炜苦笑着摇头说道,“不清楚,我那两个兵的通讯被限制了,他们只来得及告知此消息。不知道轰炸机师在搞什么鬼。”

    上级对夜鹰中队上次的长距离侦察训练行动取得的效果非常的满意赞赏有加,尤其是在陆军老大哥的大力支持下,很多事情得到了快速的推进。比如夜鹰中队的扩编,按照正常速度怎么着也得三五个月后才能配齐,结果陆军老大哥一出马,厂家立马把其他活放到一边加快了歼-8fr的生产,优先的增配给北库方向。

    笑话陆军老大哥穷的,人家还没笑话你们没话语权呢。再穷那也是当家的老大,这个家怎么操持怎么发展肯定是当家老大说了算。你海空二炮身光颈靓,那是因为有穷鬼老大哥在默默奉献省吃俭用给你们穿金戴银。

    朱炜派出两名骨干飞行员接机,从厂家那边通过两次转场最终飞抵北库场站,今天本场天气不好,所以原本应该今日到达的新机就推迟到了明天,结果让轰炸机师的人给扣下了。

    “陈家亮,一定是他。”李战说。

    “陈家亮是谁?”朱炜问。

    李战说,“二十八师的参谋长,那老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贼眉鼠眼的,欠我四枚空地导弹和好几吨普通航弹,说了来年弹药下来还我的,上周已经开始调拨了,到现在连个电话都没给我打。他妈的,官越大越无耻!”

    “还有这种事?”朱炜都震惊了,待了这么些天对李战的了解也是蛮多的了,只听说过拉杆小王子占别人便宜,第一次听说被人家占便宜。

    太岁头上动土,那个陈家亮胆子够大的。

    李战摆了摆手说,“等我组织完训练的。”

    朱炜问道,“薛团长还不知道此事。”

    “你去向他汇报吧。”

    朱炜连忙去了。

    短短一个小时很快过去,在新一**雪到达之前,两架su-27ubk稳稳地降落在积雪的跑道上,放出减速伞后滑行了八百多米才停下来,扬起的雪尘在空中弥漫开去,荒漠涂装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格外的显眼。

    “晚上天气如何?”李战问张源。

    张源说,“凌晨前后天气可以,你还是让大家休息休息吧,这么搞大家都很疲惫。”

    “今晚不搞夜航,你密切关注下天气,先这样,我去见见团长。”

    李战结束塔台值班后赶往内场机关楼见薛向东,薛向东正在打电话和二十八师交涉。朱炜站在边上屏气凝神很是紧张。

    “陈参谋长,你不要扯那些没用的,你们的飞机你们派人去开,我们的飞行员开回来的就是我们的,你快把人和飞机给我放了,明天我要看到他们安全回到北库。”薛向东脸色黑得很,语气非常的严肃。

    那头不知道陈家亮在说什么。

    薛向东猛地瞪眼,“你少跟我说这些屁话!少拿战略部队的名头吓唬我!叫你们师长跟我说话!你跟我不对等!”

    说完“砰”的就扔下了话筒,把朱炜吓了一跳。

    薛向东的职务虽然只是团长,但是他是师党委常委、副师级干部,陈家亮虽然也是师党委常委,但他是正团级,严格算起来确实不对等。最关键的是,薛向东是军事主官,陈家亮只是参谋长。

    “团长,他们怎么说?”李战问。

    薛向东冷冷地说,“陈二愣子当了参谋长后就人五人六的,老子当中队长的时候他还是新兵蛋子呢!在我面前充首长笑话!”

    缓和了一下,他说,“二十八师也分到了两架歼侦八,他们搞了一个独立战术侦察大队,具体干什么的不知道。分给咱们的那两架歼侦八本来是他们的,后面陆军老大哥不是干预了一下吗,先给我们了。陈家亮就拿这个说事,说什么先来后到。”

    李战一听就火了,“这不开玩笑呢吗?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排队等座,什么先来后到!他们这么做军区空军就不管管吗?”
1...9293949596...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