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大国战隼 第590章 人送外号打印机
一具通讯吊舱被小心翼翼的从一架运-8中型运输机上卸下来,基地机要科的人和地勤人员一道护着转移到了停机位这一边,同机抵达的还有两名不苟言笑的参谋,一少校一上尉,还有两名厂家技术人员。
“谁是飞行员?”
少校参谋跟着护送通讯吊舱过来,人还没到就大声问。
正在和机械师检查发动机的李战闻言连忙跑过来,“我是!”
少校参谋一愣,立正敬礼,“中校同志。”
“你好,我叫李战。”李战还礼,微微点头,从眼前这两位着07式林地迷彩服戴总部臂章的参谋,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风格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少校参谋介绍两位技术人员,说,“李中校,他们教你如何使用设备,无意冒犯,但你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来操作。”
“明白。”
李战也不废话,跟着他们走到一边僻静的地方,两名技术人员就地蹲下打开提着的军绿色外壳的电脑就迅速的讲解了起来。确认李战能够倒着把操作程序背出来之后,其中一名技术人员把一块智能平板交给李战,道,“把这块平板接入备用通讯接口,从这里操作通讯吊舱,李中校,请一定要记住一定要用这块平板来操作。”
“清楚明白,只能通过这块平板操作通讯吊舱。”李战重复要求,心里暗暗吃惊,这次自己是遇上个大人物了。
通讯吊舱是用来与长城艇进行超短波短距离数据传输的,要求只能在五百米范围内使用,而且设置了十三道加密程序,也就是说接收到的数据信息经过通讯吊舱的加密程序处理之后存储起来的就是天书一般的乱码。如果长城艇发送的是一堆乱码,那么通讯吊舱最终存储下来的就会是一堆比天书还要乱的乱码。
什么数据信息需要这么复杂的加密,李战根本不敢猜。
而且要求只能在五百米距离内才能进行传输,长城艇的发送装置功率肯定是限制死了,超过这个距离通讯吊舱就没办法接收到信号,如此一来让被截取成为了不可能。
技术人员这边的工作完成后,他们果断的回避了。
少校参谋递过来一部卫星电话,沉声说,“紧急情况可以用这部电话和长城艇进行联系,也可以直接和基地联系。”
那名上尉参谋递过来一张纸,说,“这是规定的通讯用语,中校,你得把它全部记下来。”
对方虽然军衔不高级别不高但是身上那种气势很压人,长期在特殊单位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气势,当年在空炮艇部队李战没少接触这一类人。
李战当着两人的面默背起来,几百字的内容,都是非常奇怪而且互不相干的代语,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就好比甲说“你狗日的”乙回复“天气很好啊”,让人一头雾水。换成其他飞行员还真的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这些,显而易见了,上级把这个任务给李战是考虑到他有过这方面的经验。
几分钟的时间李战就全部记下来了,上尉参谋现场测试了几次,李战对答如流干脆利落,让上尉参谋颇为意外。
天色微微亮了起来,再过十几分钟就能看到日出,时间走到了6时05分。
机务挂载好了通讯吊舱和两枚中距空弹两枚格斗弹,也往航炮弹仓塞满了三十毫米炮弹,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完毕后,李战拿着平板提着飞行包登机了。他的533号歼-15前不久激活了火控功能,具备了作战能力。
塔台出现了罕见的一幕,莫仁安和老陈头两位老大全都在。
指令下来,李战驾驶着装了十吨航油的533号歼-15滑行到了起飞线,用他极少使用的长距离滑跑起飞方式由北向南起飞升空,随即向左转向到060方向,大致朝着日出疾飞而去。
此时他还在睡梦中的亲人们不知道他已经升空远航至一千八百公里之外,那陌生的空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李战爬升到一万三千米的高空以巡航速度飞行,避开民航航线的同时更省油,这是最好的办法。飙惯了超音速的他着实有些不适应慢吞吞的每小时千把公里。这一次任务是尽量避免任何干扰,顺利把长城艇的数据信息带回来才是成功。
四十分钟后到达第一转向点,与第一导航站联系确认航向,随即向右转至160度,十分钟后与第二导航站取得联系,再一次确认航向,这个时候李战就离开了陆空进入了海空。接下来他得和在第二转向点所在空域等待的加油机联系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了。
一架隶属空军某师的伊尔-78加油机已经在第二转向点空域等待,他们把时间卡得很准,只比李战提前十分钟进入了预定空域。上级要求他们必须在这里待命五个小时,所以他们只装载了二十吨可供油,其余重量全部用在装载自用航油,以求达到最大的滞空时间。
理论上他们此时的滞空时间达到了八个小时,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因为燃油不够的问题提前返航。而搭载的二十吨可供油也完全足够一架歼-15舰载战斗机两次满血了。
可见空司和海司都很清楚,这次任务的不可确定性太多,他们是做了最坏打算的。
李战看到加油机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他呼叫加油机,“奶妈奶妈,这里是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我看到你了,准备从你侧后进入,准备好了吗?完毕。”
加油机机长很快回复,是个沉稳的中年男声,“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我也看到你了,保持航高,这里天气不错,随时可以对接,完毕。”
“明白,保持在八千米海高,准备对接,完毕。”李战笑着回答。
加油机机长说,“我让加油员和你联系,频率不变,完毕。”
“频率不变,完毕。”
随后一个女人的声音呼叫了李战,“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这里是加油员,我看到你了,准备放出输油管,完毕。”
耶?
很年轻的女声啊,李战精神头顿时好了不少,咧着嘴笑道,“明白,我会温柔进入的,完毕。”
加油员是位二十多岁的女士官,闻言翻着白眼,一边按照操纵要求释放出尾部的加油管,忍不住回敬了一句,“我就怕你不能一次插入。”
“放心哈,绝对一次到位,正中菊花中心的那种,我很有经验。”李战哈哈笑道。
加油管的锥头很像绽放的菊花。
女中士不搭李战的黄腔了,专心致志地操作着。
其实这些对话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大家都污了听到这样的话语就会想歪,成年人真的很不容易,必须要强颜欢笑负重前行。
“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加油管到位,轮到你插入了,我等你的状态,完毕。”女中士严肃地说,然后嘀咕一句,“取什么代号不好非要搞个这么长的。”
李战嘿嘿笑着,“长不好吗?”
机组忍不住了,通讯频道里笑成一团。
开着玩笑调整的心情,李战手底下的动作却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以女中士从来没有见过的迅猛的动作迅速扑过来,机头左侧的埋式受油管已经放了出来,直直的往锥套戳了过去。
女中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说,“你速度太快了!动作不要这么粗暴!”
“淡定淡定。”李战轻轻松松地说,如果嘴里叼根牙签那就更像样了,道,“知道模拟蓝军部队怎么评价我的吗?飞行技术极其高超,飞行风格极其粗暴,飞行语言极其粗鲁。我从来没有失手过。”
女中士瞪大了眼睛,“你是那个全军航空兵部队最帅技术最厉害的超级王牌飞行员李战?是你吗?你是李战?”
“妹妹,你还是叫我家里最帅的准备假婚的儿子吧。”李战得意地说道。
女中士却是翻着眼睛说,“是不是准备结婚的男人都这么放肆,抓紧最后一点时间过嘴硬?”
“呃。”李战无言以对,插入了。
“好了,可以给油了。”
女中士见识到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迅速的接近动作,而且她清清楚楚地看到战机在最后关头稳住了而且速度与加油机之间几乎没有误差,受油管根本没有摇晃,非常稳的插入了加油锥套。
女中士看到允许输油的灯由红转绿,马上开启了输油泵,燃油以每分钟2300升的速度注入了533号歼-15的油箱里。要加注的油量早在之前就沟通好设定好,所以只需要等完成输油接触锥头的卡锁。
两架战机在八千米高空以每小时五百公里的速度飞行,同样的航向同样的空速,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但是前后距离不过二十六米。加油过程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相撞。
侧风,加油机的尾流,飞行员的操纵,都有可能引起灾难的发生。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没有心思开玩笑了,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该盯着的地方,恨不得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加油。
李战要补充四吨航油,所以心惊胆战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女中士接触锥头卡锁,给李战发出了可以脱离的指令。李战向右掰动操纵杆,战机向右大坡度下降高度迅速脱离了加油机,随即调整航向加速前往任务空域。
“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我在这里等你,祝你成功!”加油机机长呼叫李战。
李战回答,“奶妈,不见不散,完毕!”
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李战从未系统地接受过空中加油训练,因为他完成这个科目的质量比许多教员的都要高。他甚至具备了夜间空中加油的能力。世界性难度科目在他这里就像是拉杆一样那么简单,以至于让人们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而是否接受过系统的空中加油训练变成可有可无的评定标准。
女中士远远的目送着533号歼-15,她的视野非常好,一直到看不到了,心里开始默默祷告,一定要完好无损地回来,一定要一定要。所有参与此次任务的官兵都能猜到执行接收数据信息的战机会遇到什么困难。在离祖国那么远的陌生空域,没有支援没有地面引导什么都没有,甚至长距离通讯都变得异常的脆弱。
执行任务的战机变成断了线的风筝的可能性极大。
女中士当然不认识李战,但是李战的名号甚至都传到了老陆的步兵部队去了。如果说以前拉杆拉成了小王子频繁遭遇险情成了险情处理专家只是在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里面传开,那么赴外军事交流回来之后,全军部队谁人不知道空军出了个传奇飞行员以一己之力灭了半个航母战斗群、在友好对抗赛中合法击落了两架日本空自战机?
而被折磨疯掉的桑贾伊则让李战又多了一个外号:打印机!
机务曾表示计划给他的座机刷上“打印机”,李战连忙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这种外号怎么能随便往机身上整呢?再说了,打印机是什么鬼,飞机和打印机半毛钱关系没有啊!完全不符合逻辑嘛!
向030方向飞行了八百公里,通过无线电确认了方位之后,李战确信自己进入了任务空域,他随即做盘旋机动,开启了通讯吊舱。通讯吊舱会以特定的频率发出超短波,长城艇上的通讯装置接收到之后,李战才能确定位置,从而拉近距离接收数据信息。
但是长城艇必须要浮出水面,通讯桅杆需要露出水面才能正常接收到信号,同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要早通讯吊舱的超短波信号覆盖范围内,当然这个不会是很大问题。
所以李战在高空做盘旋机动的情况下,就算是距离有数十公里的误差也不会影响到他确认长城艇的位置。
然而他绕了三圈都没能收到长城艇的回音。
有两种可能,第一,长城艇不在通讯吊舱超短波通讯距离之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被动接收的情况下长城艇哪怕距离李战两百公里也能收到信号。
第二种可能则是,长城艇没浮出水面。
一艘出了故障的潜艇没有浮出水面?
李战凝重了起来。
ps:系上安全带准备起飞。上个月大家给力怼进了前五十,今天重新计算了一下,宁多不少的原则,累计还需要加更22000+30000,每天基础更新4000,所有字数累计计算,所以现在是4000/52000。诚意是相当相当足了哥几个,保底月票来啊!
大国战隼 第591章 我联系不上长城!
“奶妈奶妈,家里最帅的准备结婚的儿子呼叫,我联系不上指挥所,你帮我转接一下,完毕!”
李战在继续向030方向飞了一百多公里后,在尝试与指挥所联系的时候发现杳无音讯,说明位置已经超过了通讯距离,他只能寻求位于居中位置的加油机帮忙转接。
(注意故事背景时间)
加油机那边听到李战的声音都比较微弱了,也差不多到了空中通讯距离的极限了。机长马上回复李战,“我中继指挥,儿子你遇到了什么情况?完毕。”
情况很紧急了,机长直接把无线电代号的前缀省略掉。
李战没在意这些细节,他没办法和指挥所使用既定的暗语进行联系,此时也没心思管这些了,直接明语向加油机机长汇报:“奶妈,我联系不上长城,重复,我联系不上长城。我计划对相关海域进行综合搜索,请批准!完毕!”
“稍后回复!”
加油机机长马上请示指挥所。
我军航空兵部队为什么在那么长时间里没有搞过远航训练,除了战机性能的限制,长距离通讯能力的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飞机放出去了发生什么事不知道,是死是活不知道,这样的风险谁都承担不起。
在没有北斗的年月,军用通讯的脖子还被人卡着,难受也无奈。
李战打算下降高度使用机载雷达探测和目视搜索对相关海域进行地毯式搜索,因为高度很低,意味着他会失去和加油机之间的联系,所以必须要向指挥所汇报请示。
长城艇是死是活谁都不知道,他们如果要和指挥部联系就必须浮上水面升起通讯桅杆使用长波电台,在水中是没有办法保持联系的。潜艇才是真正的难以实时掌握位置的武器,每一次通讯都要在出航之前规定时间,而且通讯的主动权完全在潜艇,它如果不上浮你根本联系不上。
不多时,加油机机长转达指挥所的命令——李战可以进行低空搜索,全力寻找长城艇!
这个时候指挥所其实已经不抱很大希望了,按照指令,长城艇必须要处于半潜状态等候533号歼-15的到来,同时通过长波电台和指挥部保持联系。长城艇要么沉了要么被迫紧急下潜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
李战不知道长城艇遇到了什么故障,但是根据他的猜测,恐怕是动力系统严重故障,这对一艘距离大陆两千多公里的潜艇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他心里盘算了一下燃油余量,迅速下降高度到五千米,随即打开了机载雷达调整到了对海探测模式,不多时海面上的所有非自然物体全都出来了,足有十多个,从距离看并不是船队,应该是途径轻轻海峡的远洋船舶。
轻轻海峡是太平洋西岸和东亚海上运输线的咽喉海峡,出现在这里的远洋船舶都是几万吨的散装货轮、二三十吨的油轮、十来万吨的集装箱货轮,就没有哪一艘是小的。当然,除了数千吨的远洋渔船除外。一些跟着环太平洋暖流跑的远洋渔船是轻轻海峡的常客了。
李战发现歼-15的机载雷达非常的好用,对海探测距离非常够硬精度非常的高,他怀疑厂家给他的533塞进去了一颗aesa雷达。533号和其他的试用型的歼-15一样,交付的时候是没有装备机载雷达的。国产飞机航电技术这几年的发展太快了,一年一个样一点都不夸张,出于经济方面考虑,部队的意思是希望能够一次性到位,起码能保证十年不落后。所以宁愿暂时不装也要等当前最好的那一颗雷达。
同时,事实也无情地证明了重型战机的优势——有更多的空间和起飞重量装备直径更大的雷达。众所周知,直径越大探测距离越远越有具备多种功能的可能性。阵风战机被诟病之一就是机头直径太小没办法装备性能更好的雷达。
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青睐重型战机的理由太多了。
战术平显、雷达平显呈现出来的十几个目标就差别都不太大,给出的结论都是大型海面目标。“大型海面目标”这几个字可不是随便就设定了,是有严格的划分标准的。而且海面目标和海上目标不同,后者包括了飞行器。
李战需要逐个地查看,尽管雷达已经告诉他已经探测到的目标都没有潜艇。潜艇半潜状态,也就是水面状态,雷达反射面积不会有这么大的,大概相当于小型海面目标。先进的机载雷达在对海面进行搜索的时候能够根据雷达发射的面积、规律来判断出是何种目标,一些牛逼的甚至能够直接给出型号,比如企业号的雷达反射特征是a,机载雷达里的识别程序里提前预设了企业号的雷达反射特征a,那么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获得雷达反射特征a或者a+、a-,相似度达到规定百分比的情况下,机载雷达的程序会告诉飞行员那是一艘什么船或者高度怀疑是一艘什么船。
目前李战探测到的没有一艘符合预设数据库里的任一数据,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探测到的是民用船舶——军用机载雷达一般不会预设民用目标的数据。
题外话,许多人对情报机构存在很大的误解,这里指的是作战情报机构之外的情报部门。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大家认为情报部门的人就是查间谍反间谍潜伏什么的,实际上在非战争年代这些事例极少,更多的工作是搜集公开的情报信息加以分析形成可以使用的依据,非常枯燥的工作。笔者跟着某情报参谋打过杂,了解一些,但也只是常识罢了。
比如我们海军服役了一艘新舰艇,一些国家的情报机构就……嗯,你懂吧?
持续下高度之后,李战马上就看到了第一个目标。天气非常好,万里晴空,海水是碧蓝色的天是湛蓝色的,真正的大自然的风光。
那是一艘体型庞大的油轮,目测判断应该有三十万吨,体型、排水量都比大型航母大得多,雷达反射面积也要大一些,而且特征比较明显。
李战下到两百多米海高,以油轮为中心目视搜索着周遭的海域,除了这艘油轮再无他物。油轮的驾驶舱里慌乱一团了,这是一艘日本籍的油轮,那些绝普尼思跑来跑去叽里呱啦地乱叫,因为他们看到了533号歼-15上的八一军徽。
“巴嘎,中国人的战机怎么会飞到这里来,巴嘎!”船长恼羞成怒地大喊着,抓起紧急联络专线电话就叽里呱啦地呼叫起来。
李战自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也看不到。
确认周遭没有疑似目标之后,他加速往下一个目标飞去……
ps:6000/52000。
大国战隼 第592章 一艘远洋金枪鱼捕捞船
现实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让你左右为难,皆因机载雷达不可能坐到百分之一百探测准确。于是李战看到第二个目标的时候,现实情况就把他放在了这么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
“这肯定是我从军以来最难以抉择的一次了!”
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远洋金枪鱼捕捞船正在高速航行,而有三艘比远洋金枪鱼捕捞船小得多的武装炮艇在对其展开追逐。李战一眼就看出来了,远洋金枪鱼捕捞船遇到西太海盗了。
那艘远洋金枪鱼捕捞船排水量大约有三千多吨,在远洋渔船里都算是大家伙了。因为金枪鱼游动的速度非常快,捕捞方式也与其他鱼类不一样,所以金枪鱼捕捞船与普通渔船有很大的区别,动力更加强劲,干弦很高,技术要求很高,造假很高。世界上能制造金枪鱼捕捞船的国家非常少。
远洋金枪鱼捕捞船有多贵?就这艘船艏舷号位置刷着“枪团渔101”远洋金枪鱼捕捞船造价高达5亿人民币,一千多吨的056轻型护卫舰造价也不过9亿人民币。
“枪团渔101”号远洋金枪鱼捕捞船拖出一道长长的洁白的航迹,可以肯定它是在全速航行,而三艘速度更快一些的排水量大约两三百吨的武装炮艇呈三角队形在切小半径追逐远洋金枪鱼捕捞船。后者远不及前者灵活,眨眼间就被拉近了不少距离。
摆在李战面前有两个选项。帮助远洋金枪鱼捕捞船,结果是远洋金枪鱼捕捞船脱困但是他会损失寻找长城艇的时间,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继续搜索长城艇,结果是远洋金枪鱼捕捞船可能会被西太海盗洗劫,他也不一定能找到长城艇完成任务。
非常非常难的抉择。
作为中国军人他不能坐视自己家的渔船被海盗欺负,可是他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从上级的重视程度可以反映出这肯定是一起事关重大的数据信息护送任务。李战尽管不知道长城艇是从哪里接到的数据信息,但是并不妨碍他做出准确的判断——绝对是事关国防安全的重要数据信息。
李战在数百米的空中打开加力加速飞行,机头对准了武装炮艇编队,随即压杆迅速下降到数十米的超低空从武装炮艇编队头上掠过。虽然没有超音速,但是两台航空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依然让全神贯注的武装炮艇编队吃了一惊,海盗们连忙跑出船舱举头看,就看看重型战斗机的机身黑压压的过来,他们下意识的低头,却在战机掠过之后被强劲次尾流差点吹到海里去!
转弯大坡度爬升,把垂尾上起飞前才刷上去的国旗露出来。
到了这一步,是李战能做到的极限了。
武装炮艇编队慌乱起来,迅速分散开去。
时间回到半个小时前。
“枪团渔101”号远洋金枪鱼捕捞船的驾驶舱里,这是该船的处女作业航,所以枪团渔业公司远洋船队总船长李泽文随船。他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捕捞作业,这一网收获颇丰,再来两次就可以满仓了,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往回开,在返航的途中经过两个不错的冷水渔场,再捞两网就能满载而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