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七绕八拐的来到山脚下,举头是刀削一般的高耸入云的山峰,周遭全都是寒带针叶林倒也显得很茂密。以李战的专业眼光看,空中侦察是极难发现这里的端倪的,更别说窥视眼前这个平淡无奇像破烂工厂的弹药库常用进出口了。铁道线就在边上,在高大的树木之间穿行而来直接开到山里去。

    北库综合战备仓库,这可不是101旅的地方了,甚至不在北库空防基地的管辖范围内。这可不是北库战训基地自己的仓库,人家级别不低,副师级单位直属总后,军区都管不着。

    基地提前打了电话送了公文,即便如此接待的上尉也详详细细的检查了李战和裴磊的证件几经核实才领着他们进去。换车了,勇士通勤车停在外面不得驶入,坐上了上尉开过来的长城皮卡车。

    开了好几分钟才转入真正存放弹药的区域,李战和裴磊是大开眼界。

    “张参谋,这怕是把山都挖空了吧?”李战忍不住问。

    开车的张参谋肤色暗淡,少见天日的人大多是这副色彩,与颠倒黑白了的人群差不多,在洞里自然是没有白天和黑夜了。神情谨慎中带着些木讷,与从事的工作有密切关系。按部就班的日子过久了连眼神都失去了色彩。

    怪不得听到“仓库”二字时大多带个前缀——发配。

    这种地方别说待好几年,就是待个把月人也得疯了,和关禁闭有什么区别。越这么说李战越对这里的战友佩服得紧。

    张参谋的语气没什么色彩,道,“山大着呢,不至于挖空,仓库是很大。”

    如果不是部队仓库,那么这里的人好不容易见到个陌生人八成会很高兴,起码能和不一样的人说说话了。可部队纪律在,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保密规定详细到能印成一部长篇。

    李战也就不再多言了,数分钟后到了一个庞大的空间里,眼前的一幕让李战和裴磊都看傻了。

    大量的战机。

    歼-6、歼-7、歼-8,粗粗一数估计有上百架密密麻麻的停放着跟巨型停车场一样,那场面把李战这个见多识广的人也镇住了。

    张参谋不以为然地说,“都是些破烂,再过段时间就该处理掉一部分了。”

    “这,这是传说中的战备战机?”李战目瞪口呆地指着这庞大的战机群说。

    不仅庞大,而且落后。

    张参谋却是笑了笑没说话,不承认也不否认,却是指了指右侧,“你们的东西在那边,这边请。”

    人往那边走眼珠子直往这庞大的停机场看,数十米高比足球场都要大很多的巨大空间,李战想不明白几十年前是如何有这般鬼斧神工的。北库战备仓库绝对不会是特例,当年的“深挖洞广积粮”大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伟大国防工程恐怕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量了。

    走了好几分钟才进了存放着属于101旅弹药的库室里。

    “就是这些,一共是三十六枚,详单在这里。”张参谋递过来一份文件,道,“李大队长,你验收一下,没问题的话这里要签个字。”

    李战过来就是干这个事的。

    他照着单子逐枚地进行核对,厂家铭牌、型号、生产序列号、识别代码、战术标记、注意事项、使用办法等等全部核对了一遍。做完这些工作就花去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张参谋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之色,反而认真的给李战讲解着什么。

    这是一批新弹药,服役编号保密。

    裴磊今年第五年了,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弹药。

    很像航弹,可又很不一样。弹头的位置很精致,那是导引头,以裴磊的非专业目光看过去也觉得导引头很不一样。再看弹尾,那是一个发动机喷口模样的东西,周遭还有四片弹翼。看上去很像是给普通航弹加装了新的脑袋和尾巴,可又不太像,因为普通航弹的弹体是圆柱形,但是眼前这个导弹是多边形横截面,弹体上好像还有伸缩式的主翼。

    如果他关注军事新闻的话,就会想起去年出现在珠海航展上的新型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只不过航展上的是外号型号,而此时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三十六枚服役型号名称保密的新型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是自用型号。

    250公斤的战斗部让李战很满意,最大射程200公里,最高精度达到5米,可携带各种弹头打击多种地面、海面、地下目标。在携带子母弹头的时候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空中弹药布撒器,释放的子弹药能够覆盖三万人规模体育馆那么大的范围,按照一架战机携带四枚计算,出动一个打击小队四架战机能够覆盖北库战训基地这么大的面目标。

    这不是ls系列制导航弹,也不属于空地导弹一类,类型介乎两者之间,有前者的大弹药当量和后者的精度以及远射程。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款弹药是专为国产新式战机研制的,主要作为歼-11、歼-16等重型战机的配套弹药来使用。歼-10可以挂载使用,但一吨多重的弹药对小胳膊小腿的恶棍来说显得重了一些。

    一千八百公里的超远作战半斤加上最大射程达200公里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而且载机还是空战性能很优异的歼-11、歼-16系列战机,这对强敌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压力

    明天的实弹射击训练里,李战亲自带队进行该型弹药的首次应用射击,是“228”课题的收官之作。

    确认无误后,李战在交接单上签下名字,随即,张参谋马上汇报,接到命令后安排转运事宜。

    一场声势浩大的年度规模最大的实弹射击训练进入了倒计时。




第367章 李战沦为配角
    北京时间早晨五时整,绥芬河即将迎来日出,北库却依然夜黑。

    从千米空中俯瞰北库战训基地能够清晰地看到灯火通明的施工场面,建成之后北库战训基地将会一跃成为最大的空军基地。

    把目光收回来举头看高,月圆之夜繁星点点的样子才是北库地区原本的样子,极目之处似乎能够看到了北极圈的天空了,那里有更美丽的星河。

    扣上氧气面罩拉下护目镜,李战向塔台请示,“塔台我是洞幺,准备好进入训练区域,完毕。”

    三机三角形编队在战训基地北边千米高空飞行,李战的左右两翼是韩红军和裴小帅二人,三架歼-11b重型战斗机两侧机翼的重载挂架下分别挂载了两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

    这是实弹射击训练的第一波次,首先进行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应用精确射击,李战带着两名骨干飞行员负责这个开门红。

    基地外场,101旅三个大队数十架战机全部在停机坪上做好了起飞准备。塔台指令李战小队进入训练区域后,随即下达了新的起飞命令,所有参与今日实弹射击训练的战机按照飞行计划次第起飞升空前往各自的任务区域。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张特、牛军等人齐聚值班控制室,墙壁上挂着的是一面五十多寸的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的信息足以让任何窃密机构欣喜若狂。三维空间里数十架战机的实时位置、战机关键信息、飞行状态、担负任务扽等关键信息唾手可得。

    此次实弹射击训练之所以显得更加的重要是因为融入歼-11b航电系统里的战术情报交互终端的第一次实战运用,同时也是对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期建设的阶段性测试。

    在这个尴尬的时间展开实弹射击是迫不得已,北斗卫星系统尚未完成全球覆盖,管理局通报过来的情况显示五时到六时卫星才会从北库地区头顶经过,因此只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实战运用射击。没有北斗卫星系统的制导数据,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就是瞎子。

    由此可以推断出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主打制导方式是北斗卫星系统制导,辅以其他制导方式组成联合制导系统。

    当李战拿到了保密级别很高的详细技术资料之后,对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性能是叹为观止。内部将其简称为防区外航弹,实则比一个仓库的普通航弹都要贵。

    据说光是导引头就得好几百万,吓得李战差点不敢看了,怕把几百万的导引头给看坏掉。几百万一个导引头却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后单价肯定会降下来。怕就怕这已经是量产后的单价了,要知道yj-91空地导弹也不过几百万一枚,你一个导引头就几百万还是慢吞吞的攻击弹药,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总而言之包括李战在内,精挑细选出来的打击小队三名飞行员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两位骨干张特和牛军也并不轻松。这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次投入实战运用,实际作战能力如何今日见分晓。

    牛军侧头扫了一眼一整排显示器里的其中一个,道,“卫星信号接入了。”

    张特二话不说拿起送话器呼叫塔台,“塔台,卫星信号接入了,开始传输数据,可以接收。”

    “明白。”

    塔台那边迅速行动起来,方成河呼叫李战,“洞幺解散编队,按计划接收目标数据,完毕。”

    “洞幺明白,接收目标数据,解散编队,完毕。”李战回复塔台,随即把油门杆推到底拉起机头向七千米高度爬升。

    韩红军和裴小帅则分别向李战的左翼和右翼拉开距离,密集三机编队很快形成了松散的间距十公里的攻击横队,在同一高度顺着北库山脉的走向往西疾驰,尾焰在夜空中十分醒目,从地面往上看状似流星。

    李战到达了指定空域进入了盘旋状态,等待着塔台的下一道命令。

    却是韩红军和裴小帅首先开始射击。

    在靶区一百八十公里外,两架歼-11b以间隔一分钟的频率把所携带保密型号联合攻击弹药发射了出去。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傻瓜式的作战方式,生死常常在极短的数秒钟之间出结果——按下发射按钮你就死。担负攻击任务的飞行员甚至不阵地毁伤效果。

    从一定角度看,使用航炮和航火对地打击最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所带来的快感与激动是防区外远距离打击所不能比拟的。另一个方面则与部队的战斗精神有关。更加直观的血与火能够维持部队的血性,这又是必须保留所谓落后打击方式的重要因素。

    慢吞吞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动下加速超过音速,但也仅仅超过音速,随即整个中段基本都在这个速度匀速飞行,只会在末段俯冲攻击的时候飙升到两倍音速。

    韩红军和裴小帅顺利完成了射击任务,如同嚼蜡没有很强烈的“射击”感觉,塔台命令返航的指令却是到了。两人都有一些索然无味,还不如打航火来劲。

    李战还在盘旋等待命令。

    三十分钟之后,塔台通报韩红军和裴小帅发射的四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准确命中了靶子,地面报靶分队的初步毁伤报告称攻击效果非常好。

    “洞幺,接下来看你的了,按计划进行!”方成河下令了。

    “洞幺明白。”

    李战再一次加速爬升,一直到了一万五千米的高空才恢复了平飞。

    “发射点确认,发射条件成熟,请求发射,完毕。”李战仔细核对了各项数据后请示塔台。

    “洞幺可以发射!”方成河下达了指令。

    李战把两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作战模式调整到“作战二”,随即果断地全部抛射了出去。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惯性下向前向下滑行,几秒钟后伸缩式短翼打开,自由滑行状态瞬时获得了强劲的升力变成了滑翔炸弹,又几秒钟之后,助推火箭启动,推动力却是匀速输出,仅仅是保证弹药以数百公里的速度向前飞行。韩红军、裴小帅发射出去后,弹药的火箭助推器是瞬间迸发出强大推力在数秒之内把速度推到了超音速,他们选择的是“作战一”模式。

    李战并不是最后的操作手,真正的射手在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操作员竟然是牛军。

    牛军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输入目标数据,通过卫星通讯频道传输到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自动飞行系统会带着弹药飞向目标。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在牛军的手边放着截然不同的六个目标的位置信息数据。

    代表着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两个黄色的点在匀速移动着,朝向各自的目标,身后站着的参谋们屏气凝神等待着结果。

    “时间到了。”张特提醒一句。

    牛军再一次快速输入目标信息数据,另一组两个目标的数据分别传输到了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开始转向飞向新的目标。

    若干分钟后,紧张的气氛中,张特再一次提醒时间节点,牛军重复刚才的工作,把最后一组目标的信息数据输入。

    空中的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竟然再一次转弯飞向最新的目标。

    关键的几分钟到了。

    真正要打击的目标在北库山脉深处,一个临时搭建的房子和一台报废汽车。三组六个目标,彼此相距数十公里方向南辕北辙,就算是有人驾驶战斗机在如此频繁的目标更改情况下也很难保证行动顺利,因此大家十分紧张。

    考验的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搞出来的情报通讯系统的实际作战能力。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很难把目标信息传输到弹药导引头上,因此需要信号中继,载机就是绝佳的信息中继站。李战发射了弹药之后继续在高空盘旋,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信号很容易被他接收,然后机载终端会自动把目标信息由上自下地传输到弹药导引头上,如此完成了打击目标更改。

    一向被当成主力使用的李战在此次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实战运用射击上是妥妥的配角,决定最终攻击目标以及确保攻击顺利的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确切的说是牛军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正儿八经的技术干部。

    牛军睁大了眼睛盯着屏幕看,甚至一动不动。身后的其他技术军官们也是同样的神情。这些搞技术的甚至连打枪的机会都很少,曾几何时担负过如此重要的攻击任务。那可是两枚据说价值上千万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每枚携带250公斤重的战斗部,一枚就可以把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地面建筑给轰掉。

    如此威力的武器的使用目标掌握在手里,那种天下我有的感觉使得他们明白战斗员们的心高气傲从何而来了。

    如果你拥有摧毁一座城市的能力,那么你也会很叼。

    两个黄色小点消失在北库山脉深处的靶区里,牛军十指飞快敲击键盘调出靶子的位置数据,随即与弹药命中的位置数据进行自动对比。枯燥的数据此刻显得灵动,在迅速跳跃了瞬间后,最终的结果汇成一个百分比:99%。

    牛军先是一愣,随即情不自禁地蹦跳起来挥拳高喊:“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九!成功了!”

    技术军官们确认看到的是99%而不是9.9%后爆发出更大的喝彩声。

    张特最先冷静下来,迅速向塔台报告,“塔台!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九,两枚都是百分之九十九!”

    塔台顿时一阵击掌相贺。

    返航途中的李战知道战果之后撇了撇嘴,“这就结束了?”

    敲几下键盘就能摧毁目标这让他实在是难以接受。他甚至没有想到辛辛苦苦搞的“228”课题结果最后一个成果把最重要的“低空突防攻击”科目给推翻了,貌似推翻了。
1...162163164165166...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