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姚思雨被李战强大的气场镇住了,嘴唇都有些抖嗦,连忙握着李战的手摇晃,“李大队长你好,苗思雨,技术联络处副处长。”
要说姚思雨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多次到亚非拉国家出差,接触面很广,他是可以说“我什么世面没见过”的,但是像李战这样拥有如此强大气场的人他是第一次见。
也许是因为他先入为主把李战视为情敌从而变得更加的敏感。
李战说,“姚处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辛苦工人兄弟们了。”
“分内事,分内事。”姚思雨笑容不太自然,说。
聂剑锋走过来,“老李,房间怎样分配?”
李战说,“哦,这位是我们教导员聂剑锋同志,老聂,这位技术联络处的姚思雨处长。”
“你好,副的,我是副处长。”
“姚副处长你好,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聂剑锋说,“你们聊,我去把部队安排好。”
李战说,“给我安排在牛军边上,晚上方便了解情况。”
“好的。”
聂剑锋去了。
姚思雨的嘴角抽动了几下,不知道应该拿出什么表情来。然而他并不知道李战和牛军二人都没有他以为的那种龌龊的想法,李战说方便了解情况指的是了解战术情报机载终端融入航电系统里的情况,是真的为了工作。
如果真有那种想法李战不会等到今天。
姚思雨只觉得这位李大队长的思想觉悟一般化,然而可能生活作风很成问题。不过他也就是稍稍那么一想,人家部队干部生活作风什么情况,他是知道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他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句,为什么现在的好姑娘都喜欢这种坏男人捏?
“李大队长,那你们先聊。”姚思雨说。
李战笑着点头,指了指其中一辆依维柯,说,“姚处长,我们部队给工人兄弟们带了一些土特产,麻烦你帮忙发一下?”
“还带礼物了啊,李大队长你太客气了。”姚思雨很意外,道。
“是我们部队送给沈霍伊厂的车间工人兄弟们的,都是一些北库的特产,不值什么钱。”李战说。
姚思雨说,“好,我代表厂里感谢部队,有心了。”
他时常出差就是代表了沈霍伊厂,这个话说得一点问题没有。
交接了之后,李战对牛军说,“我先去看看新老婆,你去不去?”
“嗯?”牛军皱眉。
李战笑着说,“就是新战机,迫不及待了我已经。”
“空中渣男。”牛军说。
李战皱眉,“你跟谁学的?”
“北库基地谁不知道,又是师姐又是婉君妹妹,师兄你很稳健啊。”牛军说,撩了撩刘海,又把发尾夹耳朵上。
李战眼珠子都瞪出来了,“怎么你全知道。”
“也就你不知道大家全知道吧?”牛军说,“走吧稳健的师兄,看看你的新老婆去。”
李战头都大了,这名声是彻底臭了,问题是他比窦娥还冤。
“明明我根本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些事情,怎么就各种传言出来了,我上哪讲理去?”上了一汽疯田霸道4000通勤车,李战无奈地摇头说。
牛军的眼珠子翻了翻,说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这个比喻,怎么听都觉得不恰当。”李战说。
牛军没好气地说,“你就是那颗臭蛋。”
“不可能!我打了那么多实弹射击从来没有出现过臭弹。”李战肯定地说。
牛军的肩膀一下子耷拉下来,无奈了,说,“你脑子里除了飞机导弹还能不能有点别的东西了?”
“有。”李战干脆地说,“航油,发动机,各种航材,机务保障设施,场站基地化,部队编制作战化,以及各种客观条件下的作战及其训练方式。很多,你应该知道的,我时间一直不够用,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让我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把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搞上去。”
牛军捂住了脸,“是没错了,包政委说你比他更像政委,真的是这样。”
咳嗽了一下,李战轻轻拍了拍牛军的肩膀,说,“牛军同志,我相信你在北库这段时间听到了一些关于我的传言什么的,但是作为部队的中层干部,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的,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轻信谗言。”
“我知道的,不管怎么说你始终都是我心目中那个风度翩翩的师兄。”牛军失落地哀叹着说。
李战不往下接话了,不然非得聊到一些实质性内容。
世界上有双座战斗机,但没有三座战斗机。
“师傅,这个车得五六十万呢吧?”李战生硬的转移话题,问强忍着笑意的司机,是个中年大叔,驾驶风格很稳重。
司机大叔说,“要六十多万呢,四点零的高配。不过我们厂有内部价,一口气买了二十台,这个车很好。”
不是有钱,而是真有钱。
再想到部队很多场站的通勤车还是212吉普车,李战就沉默了。部队省吃俭用下来的钱都投入到更新装备和提高官兵待遇上面去了,其他许多方面就没有办法再兼顾。
“部队也有很多这个车的,我经常送厂领导去部队开会,部队好多首长都是坐着这个车,你们也是吧?”司机大叔说。
李战强颜欢笑说,“不是,我们是一线作战部队,不能用汽油车。”
他不太好意思说薛大炮现在的座驾还是那台接手老陆送的车龄十几年的猎豹2030a,那家伙兵龄比旅里百分之八十的官兵都要长。
“哦?一线作战部队为什么不能用汽油车?”司机大叔奇怪问道。
李战微笑不语。
牛军也奇怪问,“是啊师兄,为什么不能用汽油车?薛旅长的猎豹车不也是汽油车吗?”
李战汗都下来了,大姐你给我们西部破烂王留点面子好不好?
他只能解释道,“汽油内燃机的特性与部队作战的不相符。和柴油机相比,汽油机的扭矩方面有很不小差距,而且汽油更易燃易爆存在更大的危险性,当然还有其他性能,不一一细说,回头你们查一下两种内燃机的特点就全明白了。所以部队的作战车辆全都是使用柴油发动机。出于后勤保障的统一性考虑,其他通勤车辆也尽量选择搭载柴油发动机的。当然也有一些汽油车,比如这个车,比如猎豹车,那些车主要是用于平时的通勤,一般是不上战场的。”
“我明白了,的确如此。同等排量情况下,汽油机带不动但是柴油机可以,这对注重越野性能的军用车来说非常重要。”牛军一点就通,微微点头说。
闲聊着到了总装车间外的停机坪,一整排双菊花双垂尾重型战机整齐列队迎接她们的主人。
李战不再说话了,他下车之后,眼珠子一直盯着那些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荒漠涂装和刷了战术编号、大队队徽等标示的崭新的重型战机们。纸面上的二十四架是多么的苍白,当二十四架战机整整齐齐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才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些空中巨兽所带来的震撼感,也就才能想象这些空战之神能把迸发出来多大的毁灭力量。
那硕大的菊花大到什么程度?有个机械师钻进了里面躬身坐着检查发动机叶片,能想象吗?
“这些都是我的了,全都是我的了。”李战意气风发,手握重型空中打击力量的底气让他感觉自己的身形都拔高了许多。
最大载弹量提高到了八吨的歼-11b,是的,没有错,中国空军载弹量最大的歼击机大队即将诞生。
第347章 感动吗,不敢动
“二十四架总载弹量达到了一百九十二吨,这是仅仅为之空军航空兵部队载弹量最大的大队,我的鹰隼大队!”
李战感慨着说。
牛军站在他身边,微微皱着眉头说,“轰炸机大队呢,还有苏三零,我记得那个飞机载弹量比这个大很多。”
“轰六载弹量也是**吨而已,一些老型号甚至达不到这个吨位。”李战笑着说,“你忘了一个重要前提,我大队编制二十四架战机,是大编制大队。”
“其他大队编制多少?”牛军问。
李战说了一个数量。
(鹰隼大队是虚构的,编制战机数量是杜撰的。)
牛军笑着说,“那师兄你手握最重型的空中打击力量啊。”
“那是。”李战笑道,“我们是专业模拟蓝军部队,装备必须要跟上,而且最终是要比其他部队好的。如果给我们列装四代机那就完美了,可以模拟妇科二十二a。”
“妇科二十二a是什么飞机?”牛军问。
“f-22a。”
“……”
牛军说,“四代机的航电系统很厉害。”
“有多厉害?”李战来了兴趣。
对他来说,四代机是可望不可及的对象,因此对她的兴趣就越发的浓厚了。从气动外形看,四代机非常的牛逼,但是不是光有个壳子加俩发动机,无人能证实。事实上现在全国人民对四代机的关注是越发的浓厚了,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出现了爬墙党,披露了更多的私密照片,掀起了网民们一浪胜过一浪的**。
事实上包括李战在内的许多现役飞行员都依然没能完全接受的,以至于那是我军舆论战的一部分——弄个吓人的壳子加俩发动机上去飞几圈。冷静下来之后,李战这些专业人士是完全能够看得出四代机启动外形的先进性的,客观地说是比妇科二十二a要优异的,而且机身尺寸看上去比妇科二十二a要大一圈,这说明设计团队是有明晰的设计方向的,倒推出来的就是空军给予了厂家很具体且非常务实的设计指标要求。
这不是随便搞个壳子出来制造舆论的做法。
但是至今四代机对军内人士都采取了一种很严格的保密措施,以至于以李战曾服役于空炮艇部队的涉密级别都无法查询相关的情况。
四代机出现得太突然了,人们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全世界的人们都没有。有些国家,比如饿了死,他们的五代机(等同于我国的四代机)喊了二三十年就只听见声音看到想象图,实机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而我国的四代机在公开露面之前甚至连一个粗糙的概念都没有别说设计想象图了,一些军事爱好者画的图居然还是以米格1.44为原型的。可以想象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好,可以想象成洛马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隐姓埋名埋头苦干付出的艰辛。
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欺负谁,而是证明我小白兔白了又白了牛了又了牛!
——兔子语录。
面对好奇的小白兔之一李战,牛军很牛气地说,“我不能说。”
绝佳的理由。
李战立马就打消了刨根问底的念头了。他比大多数人的保密意识都要强这事一定的。
“那黑头侧卫的航电系统可以说了吧?”李战指了指明显搭载了全新国产机载雷达的歼-11b说。
牛军说,“这个可以说。”
于是牛军就把情况向李战详细地介绍了一遍,主要是航电系统,其优点特点及其作战性能和在各种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的发挥,当然也存在缺点的。
“需要注意的是bs型的电传系统是全权的,b型这一批为了赶进度只有纵向操纵采用了国产的电传系统,横向还是没有变化。”牛军说。
说白了就是单就操纵系统来说,bs型比b型更好一些,可能技术上面更靠谱一些。
李战很认真的听很认真的思考,未来一周里,厂家将会集中三个整天的时间对鹰隼大队的飞行员们进行此类培训,主要是介绍歼-11b和歼11a之间的技术差异。
当然这些也都属于军中的绝密信息。
太阳逐渐的爬到了头顶,烈日炎炎烤得钢筋混凝土地面都隐约冒着热气。李战和牛军沿着停机坪慢慢往前走,那台霸道4000在身后慢慢跟着。
“这shenyang的天气快赶上我们粤省的了。”李战抬头望了望无云的天,湛蓝湛蓝的能见度非常好,“不过这是很好的飞行天气。”
牛军抹了一把流到了脖子的汗水,说,“就是比较干,南方湿度相对要高一些。幸好部队不是在沿海地区,不然还得做防盐分处理,工序得增加好几道。”
“对。”李战举目四望,忽然发现远处一个显然很冷清的车间门口停着一架通体黄色的战机,那个颜色是无涂装的未定型号。
李战皱起眉头来,“那是什么型号?”
不是歼-15,李战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架战机的座舱更突一些,而且没有小鸭翼,明显是双座型号。难道是歼-11bs?
牛军摇头说,“不知道,我没去那边看过。”
“会不会是bs?”李战自言自语。
牛军说,“去看看啊。”
二人上车让司机大叔往哪边开,当然,李战对三代机的涉密级别是没问题的,牛军就更不用说了,她是总装正管单位的,是参与给厂家指定技术指标的专业人员。
下车走近了李战才发现那根本不是歼-11bs——咋一看很像很像,仔细看有两处区别,雷达罩颜色是灰色的,而歼-11bs是黑色,歼-11bs有空速管,但这个战机没有。
“歼十六啊!”李战猛地想起来了,顿时震惊无比。
一直只存在传闻中的歼-16是确有其机的,从购入su-30mki的那天起,沈霍伊飞机厂就立项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行仿制以及改头换面。沈霍伊厂被人诟病的一点是,那么多年过去了成洛马厂搞出了歼-10这种身材绝佳的三代战机,老大哥沈霍伊厂还在耕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的侧卫系列。
现在成洛马厂把杀手锏四代机抛了出来,一下子把老大哥沈霍伊厂给单手怼到了墙角上使其双脚离地面三十公分的那种——感动吗?
不敢动。
第348章 薛大炮要停飞
“很奇怪吗师兄,这个项目做了很久了,我入役那一年就参与了这个项目的航电设计,今年才准备首飞已经是晚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