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四号地区的地图。”李战指了指桌面。

    聂剑锋一愣,连忙翻出四号地区的地图铺好,嘴角不时的微微抽动着。在北库驻军的眼里,四号地区是魔鬼地区,闻之色变一点也不夸张。尤其是北库的武警支队、武警机动师的官兵们,他们常年在四号地区搞训练搞演习演练,一年四季冰天雪地炎热酷暑从来没有断过,哪怕如此熟悉每一次提起四号地区大家都神情凝重。

    当初聂剑锋以二师教员的身份来到北库带训,和李战执行了一次紧急的实弹射击训练任务,任务区域就是四号地区。那里的地形之复杂给聂剑锋很深刻的印象。

    “红圈位置是关押飞行员的营地,由老陆的专业模拟蓝军部队看守,前期侦察显示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大致呈品字型布局。老虎分队出动一个班通过直升机空中机动和动力伞飞行渗透的方式潜入,把飞行员救出来撤回到这点,陆航的直升机在此接应。我们的任务是空中掩护和对地精确打击,主要是你我的分工问题。对地精确打击交给你如何?我负责空中掩护。”李战说。

    聂剑锋说,“我空中掩护吧,你对地精确打击比我搞得好,和老陆协同作战咱不能丢脸。”

    “你完全没问题的。”李战笑道,“你攻击我掩护,就这么说定了。”

    毫无疑问,负责攻击是最出彩的任务,事后评功肯定是头功。李战的目的不言而喻。他的一等功多得数不过来了,能给老战友立功机会的情况下他自然是极力促成的。

    聂剑锋也不矫情,道,“好,我负责攻击。”

    李战拿起电话打给机务,“我是李战,把洞两号和洞拐号战机拖进机库,叫牛耀扬带弹药班机库待命,我半个小时后到。”

    二人敲定了细节后,乘坐通勤车前往机库。

    永固式机库只有几个,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呈不规则分布,有的直接在山里挖掘出洞窟,有的巧妙利用起伏的地形进行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拱形永固机库,也有的干脆就隐藏在为数不多的树林里,和外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与地表颜色一致的滑行道来实现的。

    这几个永固式机库是北库场站最后的防御手段,设想场站遭到敌方远程攻击大量战机被摧毁,永固机库里的几架战机幸存,紧急时刻可以利用滑行道进行强行起飞升空作战。

    平常挂载实弹是在停机坪进行,这一次李战要求在永固式机库里进行,体现出了他对此次和老陆进行协同实兵实弹对抗演练的重视。

    永固式机库都是几十年前建造的,规格是可以放两架歼-7或者歼-8战机,如果是su-27这样的重型战机,只能放一架。所以李战和聂剑锋赶到一号机库的时候,看到07号su-27sk停在了外面等候。

    牛耀扬和弹药班已经在等候。鹰隼大队的弹药班是唯一一个全士官保障班,牛耀扬兼任班长。这个班是教导班,弹药保障这一块是他们负责教导。负责弹药保障的中队基本上只会在老兵里补充人员,调入弹药保障中队的老兵都必须接受教导班的培训,合格了才能正式上岗。

    弹药管理非常严格。

    “大队长,我这边准备好了,你下命令吧。”牛耀扬敬礼报告,在他身后整齐列队的弹药班士官们精神抖擞。

    李战说,“洞两号机一号弹二号弹三号弹各二发以及机炮弹满仓,洞拐号机三号弹两发四号弹两发五号弹两具以及机炮弹满仓。”

    “是!”牛耀扬把夹在肋下的文件夹拿出来,上面夹着登记表,他勾选了需要挂载的弹种后,连同笔递给李战。

    李战核对了一遍,在签名一栏签字后还给牛耀扬。

    牛耀扬马上带弹药班登上弹药运输车往弹药库方向去。

    领取弹药必须要军事主官签字,然后一级级上报批准,旅里最终需要薛向东签字,薛向东不在岗的情况下需要包冠华和参谋长共同签字,所有手续上报师部,现在是上报基地司令部,基地司令部批准后继续上报军区空军机关,再上报空司,最终在总部进行备案。

    一级级上报看似繁琐,正常走下来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当然,紧急状态下可以省略掉中间的大部分环节,直接挂载使用。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领取弹药的流程走得很快。分管弹药库的是新调入的副旅长吴铭上校,原来是103团的团长,也是个资深老飞了。他核对了所有手续后才会签字出库,而且弹药出库整个过程他必须在现场监督。他不在岗的情况下,这个责任由旅长、政委或者参谋长其中一人代行。

    过去的任何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使用的弹药全部都是同样的流程,因此每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之前,相关部门是要提前两三天进行准备的。当然这是训练常态中的必定流程。

    两个机务组就在机库这里对两架战机进行检修,他们完成保障后,牛耀扬的弹药班才会进行弹药的挂载。

    李战和聂剑锋分别跟着各自的机务组检修战机,认真的核对每一个细节。停在外面的07号su-27sk边上停着各种保障车辆,看上去就有些奇怪。因为北库基地的停机坪和机库全部进行了改造,油料、氧气、润滑油等等液体保障全部通过地下管道来进行,不再使用地面保障车这种效率低的保障方式。

    战机保障方式的改变是场站基地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北库场站把事情做到了前面,为成功争取基地化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当初是李战撰写了报告以“228”课题组的名义向上提出的建议,一切为了战斗力的提升。

    以前101团完成紧急拉动到战机升空需要xx分钟,现在只需要xx分钟,效率大大提高,原因就在于战机保障方式的改变。每一个停机坪都有相应的保障终端,所有战机可以同时进行保障,极大地缩短了地面保障的时间。甚至战机一次开车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所谓战机一次开车成功率是指部队在接到拉动命令后战机发动机第一次开车成功的比例。战机不是汽车,不是钥匙一插一拧就能打着火的。原先战机发动机开车需要地面电源车的辅助,十次开车一两次不能一次成功是常有的事。

    一次开车成功率百分之百说明你这支部队平时的保障工作搞得很扎实。

    要知道战机发动机完成开车短则五六分钟长则十来分钟,一次开车不成功的话,你这架战机就无法第一波次出动,瞬息万变的战场,耽误十来分钟有可能就输掉了一场战斗。

    鹰隼大队拟定的弹种代号是独有的,从一号到三号为空空导弹,一号弹是中远程空弹,二号弹是中程空弹,三号是格斗导弹,四号弹是空地导弹,五号弹是航火。常用的是二号弹三号弹和五号弹,使用频率最低的是一号弹。

    一号弹是最新型的远程空空导弹,整个101旅还没有人打过,年前才配发下来的,据说性能超级厉害。李战申请两枚也是存了有机会就用一用的心思。老陆的模拟蓝军部队肯定会起飞靶机的,而且极有可能是高性能靶机。

    李战想着是否可以开一次101旅历史以来超远程视距外成功击落敌机的先河,尽管那只是靶机。

    不多时,弹药拖车就稳稳当当地拖着架着各种弹药的小拖车过来了。

    李战一看到那些实弹眼睛就发亮,浑身都火热了起来。




第316章 这是什么鬼空空弹能打三百公里?
    一号机库里,02号su-27sk左翼一侧,李战、聂剑锋和牛耀扬半蹲着围着两枚修长的小长征号一般的远程空空导弹仔细打量。

    聂剑锋惊奇说,“这玩意儿也就长了一点粗了一些,能打二百公里?”

    “最大射程三百公里……”牛耀扬在看说明书,指着其中一项参数说,“三百公里,战术导弹也差不多是这个射程吧?”

    李战还在打量。

    这个新一号弹通体白色浑身没有任何的编号编码和标识,看上去像是玩具导弹。超过六米长的弹体是现役空空导弹中身材最修长的一种,弹体附上的两个进气口尤为引人注目。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李战指着进气道连带着的发动机,诧异道。

    聂剑锋顿时浑身一震,盯着附在弹体上的发动机看。

    牛耀扬把说明书递给李战,说,“上面只有操作步骤和几项主要参数,其他的一概没有。”

    接过说明书扫了一眼,李战无奈摇头。这哪里是说明书,就是两张对合起来的纸,上面简单的打印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内容,比网上购买的一百多块的电脑桌的安装说明书还要简单——人家起码有封面。

    “这是什么鬼?”李战终于忍不住了,“r77呢?霹雳十二呢?不是应该给我霹雳十二的吗?给我个不明型号又拿老子当小白鼠啊!”

    之前开歼-8fr的试验型号也是如此,开上了才知道是未定型的。把李战当战斗试飞员来用了。

    牛耀扬说,“吴铭副旅长确认过了,是这个弹没错。弹药库就两枚。”

    李战苦恼地抓了抓寸头说,“苏两七能打这个弹吗?数据接口没问题?”

    “大队长,我们的苏两七在二师的时候就做过改进的,国产弹都能打。”牛耀扬提醒说道。

    “这我知道,关键是……这玩意儿一看就是工程弹啊,人家好歹出个试验型号,这个弹保不齐还没试射过。”李战摸着弹头的位置,有些害怕地说。

    聂剑锋忍不住笑出声来,说,“所以让你试射嘛,你还会害怕啊?”

    “你看看这个战斗部,绝对比现役所有的空空导弹的战斗部都要大,如果打不出去在挂架上爆炸,老子直接就解体了尸块拼都拼不回来。”李战咬牙切齿地说道。

    牛耀扬是实诚人,不知道李战在开玩笑,他认真地说,“大队长,上级既然配发下来了,说明性能是稳定的,达到了作战标准的。”

    “老牛,老李就是那么一说,他什么时候怕过,他连屎都敢吃。”聂剑锋说道。

    李战怒起,“你含屎喷人,我绝对不敢吃屎!”

    “开个玩笑,话说这个弹……既然上级配发下来了,敢出库让你用,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老李你还是要请示一下,这个弹应该怎么打。既然不是定型型号,肯定是要打出点性能来的。比如最大最小射程,比如最大过载,等等。”聂剑锋说。

    李战微微点头,“是要问清楚,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带上去了。”

    牛耀扬请示,“大队长,那我挂上去了?几号挂架?”

    “一号三号吧。”李战站起来。

    牛耀扬马上招呼兵们过来干活了。李战用机库的电话请示薛向东后,对聂剑锋说,“最大射程,老陆的蓝军会在三百公里外安排一架高性能靶机,我要在三百公里之外两发连射进行攻击。”

    “超视距远程空空导弹,没跑了,前些年有听说军工部门在搞这个导弹,没想到进展这么快。”聂剑锋凝重地说,“三百公里外发射,估计最大射程超过三百公里。”

    李战沉声说,“aim-120c的出现吓坏了军工科研机构,导弹技术又是我们的强项,他们显然是不会认输的。连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都用上了……你说这个弹一枚得多少钱?”

    “估计得上千万了。”聂剑锋说。

    李战诧异,“不能吧?r77才x百万一枚。”

    “r77你打得还少啊,你不知道那弹是什么情况吗?”聂剑锋没好气地说。

    李战说,“我没打过r77。”

    “没打过?你……哦对,你还没打过,我打过两枚。”聂剑锋不由的自豪道。

    这年月有机会打空空弹的只是一部分飞行员,这里面有机会打远程空空弹的又是一小部分人。聂剑锋是完全有资格自豪的。鹰隼大队去年各种空地导弹可劲造不是常态,他们如果不是有“228”课题的加持,光靠一个模拟蓝军部队建设连空空弹都打不了几枚,更别说造价更加昂贵的空地导弹。

    动辄上百万一枚的导弹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十年前甚至有不少飞行员到停飞的那天也没打过导弹!

    按照一个大队十六名飞行员(飞行员数量比战机数量多)计算,就算每人每年打一枚空空导弹,就算按照一百万一枚计算,一年就得打掉一千六百万元钱。一个师有多少飞行员?哪怕算半数也有至少五六十号飞行员,光打空空弹就要打掉五六千万元钱!中国空军有几个歼击机师知道吗?

    什么都别干了光打空空弹就能把老陆地面部队一年的经费打掉。

    一百万一枚的空空弹已经是良心价格了,如果每一名飞行员每年都要打一枚远程空空弹,以造价三百万计算,那……

    r-77这种进口货更贵,聂剑锋打过两枚意味着他一个人亲手把几千万元钱给打了出去……

    什么私人飞机游艇豪车大别野全都是浮云,什么这个聪那个云的,再牛逼也没勇气没实力拿几千万出来烧着玩。

    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群众看到空军战机演习演练对地攻击打的都是航火,打空靶打的都是机炮,纷纷感到不满,认为部队装备不行——嗯相对而言和强敌有很大差距——实际上受限于军费部队训练不能敞开了造,我们还在发展中花钱要省着来,实际上部队的战斗力是一年比一年强的,当然客观地说,不可否认充足的弹药消耗是提升战斗力的有效办法。

    有专门手套谁愿意戴白色劳保手套?能打导弹谁愿意打航火?委屈向谁诉?穷啊!

    陆军:我们训练打了几吨远火几十万出去了。

    空军: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座的都是辣鸡。

    海军:呵呵。

    二炮:咳咳。

    就是这样我们的兵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战胜一切敌人的决心!



第317章 原来是试射验收
    02号su-27sk带的全部是空空导弹,07号su-27sk只带了两枚格斗导弹用于自卫,其他的全部是对地打击弹药,包括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和航火。

    两架战机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挂架基本都挂满了,甚至07号su-27sk带的航火还是双联装的发射器,比以前经常用的单联装载弹增加了一倍,火力更强悍了,持续能力更长。

    一切准备妥当,战机拖到了外面的半开放式停机棚里进入战备值班状态。机务组寸步不离就守在战机身边,搁一段时间做一次检查,确保随时可以出动。甚至燃油管接上发动机开车状态,命令到燃油管一摘就可以滑出。

    李战和聂剑锋该值班值班等候老虎分队那边的通知,或者是上级的命令。出动两架战机携带这么多实弹,上级领导机关肯定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到底什么时候开练,空军这边也得等老陆的同志。

    薛向东把李战召过去,说,“导弹看到了吧,陈司令说让你把试射报告放到二二八课题里。”

    原第73歼击机师师长陈华林也焕发第二春了,正师级晋升为大校副军,是北库空防基地司令。空防基地是正军级,意味着陈华林还可以再升。

    李战一肚子疑问,他自诩对军中在研武器装备是比较熟悉的,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长度达六米的怪物空空导弹。pl-12系列已经够夸张的了,能打八十公里。实际上飞行员们不太看重纸面上的数据,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在八十公里的距离上消灭敌人,那基本上是在浪费弹药。不过军工科研追求的恰恰是性能过剩,因为这反映了他们的科研能力。

    “旅长,那到底是什么鬼空空导弹,比鹰击九一反辐射导弹长了一米多,开玩笑呢?”李战说。
1...130131132133134...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