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类似防火带?”李战一下子明白了让他开战斗机过来的原因了。

    整个隔离带就是一条从都北库东里到水河南部的切割线,全场约七百公里。全程都需要低空飞行,除了su-27sk,没有任何一款战机能够飞两个来回,农业飞机就更不可能了,陆航旅的直升机也做不到。

    “没错。”农业专家凝重地说,“大约两公里宽的隔离带,在一百四十四米高度进行饱和式喷洒,要飞两个来回。”

    全程约一百五十米低空飞行,su-27sk的最大航程不会超过一千七百公里,也就是说将将够,得留约二百公里冗余量。飞两个来回是二千八百公里,意味着李战需要降落加油一次。

    难怪上级指定开su-27sk过来,除了这大长腿,现役战斗机中的任何一款战机都做不到只降落加油一次能够完成这样的特殊喷洒任务。

    另外,su-27sk的低空最小允许速度是二百公里每小时,这也是喷洒农药的一个优势。哪怕不是专业人士也知道农业飞机和直升机基本不可能用大于二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喷洒农药。估计飞机的性能已经提交给农业专家了,说明su-27sk是可以胜任的,否则不会制定出这样的方案来。

    李战仔细看着农业部门专用的地图,上面标注出来的大多是农业种植区,与普通地图和军用地图都不一样。

    他皱眉问,“虫害从水河蔓延到了北库东里了?”

    这绝对是大事件了,如何重视都不为过的。

    然而农业专家摇头说,“没有,只是乌伦湖以南的这一片。但是为了万无一失,上级要求扩大防御范围,对整个北库地区的棉花种植区进行紧急的喷洒。我们建立隔离带的目的是先把虫害的范围控制住,再进一步对虫害区进行救治性的喷洒。李大队长,除了你之外,我们还请求了直升机部队帮助我们对隔离带进行第二次针对性喷洒,并且在地面我们动员了上万人从隔离带开始向南进行地毯式喷洒,坚决打赢这场棉花保卫战!”

    李战震惊了,这不是饱和式救援吗?

    他此时已经注意到,虫害区全部标注成了红色,从地图上看,仅仅是乌伦湖以南的一小片区域,完全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啊!

    也许是看出了李战的疑惑,农业专家解释道,“这次虫害爆发得很突然,往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最关键的是蔓延的速度很快,并且对棉花的损害极大。我们的专家正在抓紧研究分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药物对这些害虫是有效的。上级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虫害范围控制住,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虫害的威胁,最大幅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李战不由的多看了农业专家几眼,说话像官员多于技术专家。

    那位科长咳嗽了一下说,“施站长,李大队长,这位是我们地区农业局研究所的钟副所长。”

    钟副所长面有愧色,“我们的工作做不到位,这次突发虫害确实让我们无法及时应对了,所以请求部队的同志给予帮助。”

    “钟所长,我的飞机理论最小速度可以达到二百公里每小时,但那已经是接近包线了,如果速度大一些,会影响到喷洒的效果吗?”李战更关心怎样完成好任务。

    钟副所长说,“只要不超过两百五十公里每小时就不会对喷洒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制定路线方案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冗余度。不过飞行路线一定要尽可能的精准,这关系到虫害蔓延范围,能少损失点就少损失点。”

    “明白,给我导航点就行。另外,天气因素考虑了吗,风向风力会影响到喷洒的范围。”李战说。

    钟副所长说,“已经纳入计算了,省气象台给了很准确的数据,我们协调了民航部门派了好几队人员已经分别进驻了几个点,可以对飞机进行分段式引导以及方位的确认,同时有气象车跟随实时实地采集天气数据。”

    大手笔。

    光是协调这么多部门动用这么多资源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

    李战说,“我没有其他问题了,随时可以出发。”

    他非常欣赏这样的饱和式处置方式,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超量的救援资源和力量的投入能够最大限度的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并且能够最快地控制住影响的范围。

    九八特大洪灾,仅仅一个月时间,我国便调集了三十多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投入抗洪抢险当中。

    零八大地震,我们在三天之内动员了十多万来自五个军区涉及二十多个兵种的部队投入到救援当中,在那三天时间里,全国的消防系统、卫生系统、铁路系统、通讯系统等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投入救灾。

    救援救灾人员数量甚至超过了汶川受灾的人民群众数量!

    一个是1998年,一个是2008年。

    如今2011年了,李战坚信北库南部棉花种植区的虫害将会在短时间内被饱和资源消灭掉。




第310章 饱和式接力喷洒
    02号su-27sk挂满了像极了副油箱的巨型农药喷洒器,七个巨型农药喷洒器能够携带五吨药液,按照每亩三十公斤用量来计算,足够喷洒一百六十多亩地,以五百米的宽度计算,大约可以作业二百二十公里左右。

    所以李战误解钟副所长的意思了,他只计算了战机的航程,却没有把药液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钟副所长只是为了让李战对作业距离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提到持续喷洒的话需要两个来回。

    实际上不但要飞至少六个来回,而且还要降落不少于七次进行药液的补充。

    李战已经做好了连续飞行八个小时的心理准备了。

    让他感到棘手的是,钟副所长提出要在天色暗淡下来之后再进行喷洒。因为此类害虫喜暗,基本不在白天出来活动。

    夜间长距离低高度低速度飞行绝对是高难度飞行科目了。李战顾不上休息,反复仔细地研究航路所要经过的地形地貌。101旅很少飞到这边来搞低空飞行训练,李战对这边的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远不及对北库山脉那一个区域的。

    才摔了一架歼-10a,他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并且反复提醒苗雨要重点检查飞机两发的情况,一旦有任何不对劲他就会打报告申请更换飞机。

    出发前两个小时,钟副所长来到李战这里,把要点又说了一遍,随即说,“李大队长,今晚要辛苦你了。你这边结束后,我们的技术人员会连夜对隔离带的情况进行检验,争取在天亮之前拿出结果来。如果需要补充喷洒,我马上向上报告。”

    李战苦笑着答应下来,“我保证完成今晚的任务!”

    他只能这么说。

    八个小时飞行下来他就算是铁打的也要软瘫了,明天白天他无论如何都来不了第二个八小时。

    李战问,“是了,既然害虫喜暗,明天白天的补充喷洒会有效果吗?”

    “有的。只是在夜里喷洒见效最快。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隔离带开辟出来,而且要立竿见影。”钟所长说。

    李战陷入了沉思。

    他似乎想到了另一种办法,于是不由的再一次看了看时间,然后迅速盘算起来。时间应该是足够的,大不了往后延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但依然能够提前完成任务。

    决定了之后,李战说,“钟所长,我有一个更快的办法。”

    钟所长顿时惊喜,眼里都冒出了精光来,激动地问道,“什么办法?”

    “增加执行任务的飞机数量。”李战笑着说道,“为了节约时间所有的药液都是在装在喷洒器里的。有足够的喷洒器,缺的只是飞机,对吧?”

    钟所长说,“是这样的,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喷洒器和药液都有一倍的冗余。”

    李战说,“飞机的问题我可以解决,把全部喷洒器带上,以饱和状态采取分段接力式喷洒,可以大大压缩开辟隔离带的时间。按照我的估算,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七百公里隔离带的开辟。”

    缩短了六个小时。

    几乎等于挽救了数千亩棉花田。

    “你们可以出动更多的飞机是吗?”钟所长激动地问道。

    李战郑重点头,“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同意我的方案,我马上向上级请示报告。”

    “同意!同意!李大队长你这个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争取了六个小时的时间等于挽回了上百农户的损失!”钟所长激动得眼中含泪了。

    没有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心情,农家子弟出身的钟所长又是在农业自然灾害到来时挡在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他太清楚此时此刻每争取回来一个小时对以后的抗灾有多么的重要,可以挽回多大的损失。

    李战没有耽搁时间,马上向旅里请示报告。薛向东接到值班室报告后,马上请示了军区空军值班首长,得到同意后,北库战训基地拉响了紧急出动警报。鹰隼大队所有能飞的战机全部拉动,战备值班任务暂时交给二大队。

    仅仅十分钟后,空司批准了101旅的计划,薛向东一声令下,十架su-27战机陆续升空转场过来南库场站,同时,两架常驻北库战训基地的陆航米-171搭载了四个机务组迅速转场南库场站参与到对战机的保障工作当中来。施泽中早就接到了命令,于是南库场站也开始拉动了,必须要在转场机群抵达之前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准备。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单元全部到位,南库场站顿时热闹起来,并且因为进驻的是十一架重型战斗机显得有些拥挤起来。此时不过是下午的七点,距离天黑至少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尽管这已经是北库速度了,但李战依然认为反应速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知道这仅仅相隔了不到三百公里的距离,若是上千公里距离的转场作战,又该需要多长时间呢?

    机务保障分队是最后到达的,如果南库场站具备保障su-27的能力,转场作战时间将会降低一半……

    整个鹰隼大队的战机都已经转场到了南库场站,李战不再是光杆司令了。

    喷洒器都是现成的,完全按照su-27的挂架来进行制造的,包括电路,全部都是针对该机型的。从无到制造出能够使用su-27战机进行喷洒的喷洒器,地方的相关工厂和北库修理厂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样的制造潜力是绝无仅有的。

    机务分队到位后马上开始对战机进行检修,然后挂上喷洒器,再进行重复的检修。这项准备工作完成得比李战预计中的还要快一些,多少抢回了一些时间。

    随同机务分队过来的是包冠华带领的指挥小组,进驻了南库场站塔台,依靠南库场站距离最近的优势就近指挥喷农药行动。薛向东要在北库战训基地值班,在出动一个大队战机转场作战的情况下,只能包冠华出马坐镇,任何副职都是不行的。

    二师也好三百师也罢,他们建制飞行大队以上部队到北库这边驻训的话,要么军事主官带队要么政治主官带队,绝无第三人选。并且飞行大队以上跨区飞行训练是要经过最高指挥部批准的,光备案是绝对不行的。

    李战还是第一次见包政委指挥军事行动,哪怕是飞行训练行动都是极少的,至少李战从来没有见过。

    他赶到塔台的时候,包冠华和作战参谋们围着作战桌子上的几副地图神情凝重地分析着。有航图也有农业部门提供的庄稼分布图,甚至尺寸最大的那一副居然是很清晰的卫星照片。

    “李战,过来。”包冠华抬眼看了看,指了指李战。

    “是!”

    李战敬礼跑过去。他不敢在包冠华面前没大没小嘻皮笑脸的,全旅都知道政委是个不苟言笑极其讲规矩讲原则的人,说白了就是不太好相处而且观念死板。都不太喜欢包政委,但是最怕的也是包政委,人称包黑脸。

    薛大炮包黑脸很快就是空军航空兵部队里著名的黄金搭档了。

    “这是作战方案。我们把七百公里的隔离带分成了三段,每一段是二百三十公里,每一段安排四架战机同时作业,地毯式喷洒,一次性覆盖两公里宽度的棉花田。钟所长明确表示,同时作业误差最小效果最好。”包冠华简单介绍了一下方案。

    李战认同此作战方式,他提出了一个小问题,“但每架次携带的药液使用距离只是理论上有二百二十公里。”

    包冠华说,“你带第一批次执行距离最近的第一段,完成作业之后马上返航补充药液随即再次升空作为预备队。第一段距离不过几十公里,你们返航落地后至少还有六吨航油,足够前往任何一段进行补充作业。”

    “明白了,政委,我坚决完成任务!”李战挺直了腰板。

    包冠华凝重地说,“气象台最新的报告,天气转多云了,云层很厚,但低空风向风力没有很大变化。主要是能见度问题。所有战机都是在低空飞行作业,高度在一百五十米到二百米之间,作业过程中避免碰撞是第一要务。”

    李战信心百倍地说,“请政委放心,鹰隼大队所有飞行员的无高度差空战科目都是优秀成绩,低中高空都非常的拿手,绝对不会出现碰撞事故!”

    “我建议分配高度。”包冠华皱眉说。

    李战思索了一阵子,道,“最佳喷洒高度是一百五十米,我计划让所有战机都在这个高度上作业的。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那一段,航向一致空速一致的情况下出现空中碰撞的概率几乎没有。”

    所有的飞机都在往同一个方向以同样的速度飞行,理论上来讲是永远不可能发生追尾事故的。

    哪怕一个速度快一些一个速度慢一些,那还有超过两百公里的距离,塔台完全可以很从容的对每一架战机每一批次战机进行调整。

    想到这里,包冠华微微点头答应了下来,“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各位,总而言之不管如何一定要全力完成好此次协助地方消灭害虫的光荣任务,挽救人民群众的财产于水火!”

    “坚决完成任务!”

    李战等人掷地有声。

    下午二十时零五分,十一架su-27sk和su-27ubk分成四个批次以间隔三分钟的速度从南库场站起飞。第一批次负责距离最近的第一段,由李战率领,只有三架战机。李战需要返场补充两次药液,并且要在第二次补充药液的时候同时补充燃油。

    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对其他人来说时间很充裕,但对李战来说时间很紧张。换言之,能否提前完成任务全看李战的动作快与否。

    所有战机满油满挂载起飞,于是鹰隼大队全大队第一次盛装出行。全部七个挂架都挂上了喷洒器,机内油箱装了近十吨的航油,就差那么一些些战机就到最大起飞重量了。

    李战能够十分清楚地感觉到战机非常沉重,哪怕是他也从来没有满量挂载飞行过,最夸张的时候也不过四枚空地导弹和两枚空空导弹,重量差不多是这些药液的一半。

    起飞的时候足足滑跑了七百米战机的速度才到达了允许拉起的最小值,李战是在滑行了差不多八百米的时候才敢拉起来。平时灵活得跟什么似的su-27sk像老牛拉车一样动作缓慢笨拙,操纵杆和两舵都沉重了几分。

    满油满挂载的情况下就不要谈什么灵活性了,还能像战斗机那样正常飞行就已经是说明动力很不错的了。李战不由想,歼-10满油满挂载的话灵活性是怎么样的呢?

    他甩了甩脑袋下定决心把歼-10忘掉,向右摆头看了看西边的太阳,此时它已经藏在了云层后面,若不是刚才费力爬升到了海高六千米,李战是不得见它的真面目的。
1...126127128129130...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