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拥有福气
    赵秀到底是少年郎,没那么多的复杂心思,既然你牛逼,那我就服你。
    想到这,他不再纠结,拜道:“请先生教我!”
    却是服气了。
    哎,这一届的学生,战斗力不行啊……
    杜慎颔首淡笑,45°角抬起头,敲了敲黑板道:“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数理化乃是大道,想要入门,首先要从基础学起。”
    张灏悟了,原来我要学的化乃是大道啊
    杜慎却不知道傻憨憨徒弟突然顿悟,有心教导这几个祸害成才,便轻咳一声,向四名徒弟问道:“尔等识字几何”
    徐鹏似是觉得在先生面前存在感太弱,举先率先道:“学生读过半本三字经,识字约百。”
    杜慎:……
    好吧,又一个文盲。
    幺娃害羞道:“学生……不识字。”
    杜慎含笑点头,不识字没关系,为师会教你的。
    赵秀傲然道:“学生通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识字五百。”
    杜慎撇嘴,五百就熬成这样也是个半文盲。
    轮到张灏了,他激动的正要开口,但杜慎却摆手道:“你就不用回答了,为师对你非常了解。”
    张灏以袖掩面,羞愧万分。
    “给师尊丢脸了。”
    杜慎略过四个徒弟,然后淡淡的道:“为师识字一万余,尔等的学业让为师甚是忧愁啊……”
    汉字一共是一万八千多个,常用的大概有四到五千。
    众徒纷纷震惊,自家师尊何止一个吊字了得,竟然认识这么多字。
    这并不夸张。
    论语知道吧,总共才一万一千多个字,四舍五入也才一万二,而杜慎在这个时代竟然认识一万多字,这是多恐怖的一件事。
    见徒弟们做出这番姿态,杜慎暗爽不以,但表面上却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基操,勿惊,安坐。”
    “为师之所以能识得这么多字,靠的是一种叫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独门法子。”
    说着,他在黑板上画下四条横线,在其上写着:a、o、e……等。
    写完后,杜慎咧嘴笑着,露出明晃晃的大白牙,道:“来,跟为师念,啊喔额,衣乌鱼。”
    几个徒弟倒是聪明,毕竟是大明最有权势的那群人的儿子,基因在哪儿摆着呢,就算不是大才,也说不上平庸。
    一下午过后,竟然将字母表背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用毛笔来书写汉语拼音很难用,也就是说,想要布置点作业都不行。
    然而想要把圆珠笔这种东西弄出来,在这个时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说别的,就一个圆珠笔头就能难死你。
    他回想起自己上小学的时候,那些狗篮子老师布置的作业,心中就郁气难平,现如今自己教人读书识字,若是不布置点作业下去,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待四位徒弟放学回家,杜慎站在私塾的门口,还耿耿于怀。
    看着夕阳西下的景象,突然,他脑中精光一闪,然后抚掌大笑。
    圆珠笔做不出来,我可以做个鹅毛笔啊!
    ……
    是故,月牙方露尖尖角。
    忻城伯府中。
    上了半天学的赵秀回来了。
    令他奇怪的是,自家老爹竟然一反常态,和善的把自己迎进了书房里。
    赵槿今年三十出头,放在明朝已经是中年了,两鬓处
第17章 我们的口号是没有文盲
    皇宫内。
    忻城伯赵槿带着儿子到了御书房门前。
    他此时心中十分疑惑,往常天黑后,皇宫都禁止有人出入,就连皇子都不能开特权。
    就连他这种权贵重臣想要在晚上进宫面圣,除非是有要事,否则断然不可能。
    但今日却不一样,宫内的太监就好像知道自己会来似得,早早的就在宫外候着,听自己要见陛下后,也只是面色怪异的点了点头。
    赵槿不解,但也没有多想,嘱咐赵秀注意礼数,莫要惹的陛下不喜后,便令掌灯的太监通报。
    掌灯太监便在御书房外道:“忻城伯赵槿求见。”
    不一会儿,御书房的门便被打开,又一名太监走了出来,宣道:“请忻城伯觐见。”
    赵槿这才带着儿子进了御书房。
    但一进御书房,他就不淡定了。
    无他!
    此时的御书房内,除了当今圣上弘治皇帝外,还端坐着两个老熟人。
    正是魏国公徐公辅,英国公张懋。
    他们的门府离皇宫近,因此几乎是一起到的,而且还带着各自的儿子。
    看到赵槿到来,徐公辅和张懋咳嗽一声,点头打了个招呼。
    赵槿点头,走向前,躬身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赵秀也跟着行礼:“赵秀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身着便服,含笑着招来太监,令道:“来人,给忻城伯赐座。”
    赵槿欠身道谢,急忙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弘治皇帝点头问道:“可是为了那杜慎先生的汉语拼音词典一说。”
    赵槿脸一黑,不敢置信的撇了张懋二人一眼,合着你们已经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
    二人目不斜视,他们何止是说了,还让自家儿子都背了一遍学来的汉语拼音字母表,就差当着陛下的面写一遍了。
    赵槿嘴角一抽,“启禀陛下,正是为了这事。”
    弘治皇帝赞许道:“那杜慎先生,当真是大才,早间献上良计,朕便以知他不凡,想不到竟然又给了朕一个惊喜。”
    说着,弘治皇帝玩味的笑道:“如此大才,朕倒是越来越想见上一见,看他究竟是何种潇洒姿态。”
    当然,这话也只能说说了。
    毕竟身为一国之君,他若是对仅仅一个从八品的杜慎表现的太过赏识,那就不是爱才,而是捧杀了,也会让朝中一些人起了别样的心思。
    甚至,就连这汉语拼音字母表,短时间内也不能大肆宣章是杜慎提出来的。
    不过嘛,虽然不能明着见,但微服私访,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想到这,弘治皇帝微眯着眼睛,却是露出了些许期待来,同时他又感叹道:“幸好,如此大才,生在我大明啊。”
    张懋含笑扶须,跟着道:“大明有如此人才,却是陛下和百姓之福。”
    赵欣徐公辅也跟着道:“此乃大明之幸也。”
    傻憨憨张灏等徒弟听到陛下如此赞叹自家师尊,也露出了骄傲的色彩。
    而赵槿却并没有忘记来此的目的,紧接着,他便正色道:“话虽如此,但汉语拼音字母表毕竟是重中之重,不知陛下可有决断”
    这话倒是问到点子上了。
    首先、此物一旦问世,势必会对大明的教育造成巨大冲击,当然这是好的方面,人人能识字,只会让整个大明的人才越来越多,使得国力昌盛,百业大兴。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了。
    既然这东西这么吊,那要是让别的国家学去了呢
    比如说瓦剌,比如说鞑靼,再比如说羌国,又或者是其他虎视眈眈的蛮夷凶贼。
    汉语拼音字母表虽然简单,但正是因为简单,学习起来不费任何难度,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
    要知道,自古以来汉族有别与东亚其他民族的就是文化,在其他民族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就拥有完整的文字体系和语言体系,因此才会有年年朝贡,岁岁来朝的天下正统一说。
    但就算是这样,上千年的岁月中,汉族的很多传承都被其他民族学了去,比如某国结合汉字创造出自己的文字,弄出了名字等体系,再比如说把高句丽当做祖宗的某个国家,有模学样的在自己国家设立了个太学……
    弘治皇帝是个仁厚的皇帝,也是个守成的皇帝。
    但这并不代表他目光短浅……
    看着御书房内的几人,弘治皇帝指尖敲打着书案,良久,做出了决定。
    “汉语拼音字母表事干重大,断然不能让蛮夷贼人学了去,但却也不能敝帚自珍,先在太学中传播
第18章 和弘治皇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次日晌午,在给四个徒弟上了半天课后,杜慎便一人给了个粉笔,让他们自己对着黑板抄写汉语拼音字母表,自己则蹲在私塾门口,瞄着来往的村民乡亲。
    咳咳……
    他这不是在化身瞄人缝,而是在想着鹅毛笔的事。
    众所周知,鹅毛笔这种东西是西方发明的,对比毛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书写流畅,线条并没有毛笔那么粗,也不像毛笔那么累手腕。
    而且鹅毛笔制作简单,找个大鹅拔毛,选上较粗的鹅毛,再用刀削个笔头,把鹅毛管掏空,简单处理下就能用。
    实乃写作业的好帮手啊……
    杜慎一边想着,一边开始思忖,村里谁家养鹅来着
    但还不等他想到,一位不速之客便迎面走了过来。
    此人长着一张国字脸,样貌约在三十多岁的样子,身着粗布便服,身后则跟着两名同样穿着的强壮男子。
    来者正是弘治皇帝朱佑樘。
    早朝上又商议了关于册封鞑靼小王子达延汗七子为侯的细节,待散朝后,弘治皇帝便迫不及待的换上便服,打着微服私访的幌子,一路向着杜家村赶来。
    当然,毕竟是当今圣上,他的安危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虽然只带了三个武卫,但整个杜家村外,其实已经被一众御林卫包围了起来,只要有任何风声,便会涌入杜家村内,确保弘治皇帝的安危。
    “可是杜慎先生当下”
    弘治皇帝出身较为坎坷,是真的吃过苦的人,他换上了身衣服后,整个人也显得更为温和。
    “不错,阁下来此,应该是奔着我来的吧”
    杜慎坐在私塾的门槛上,抬头疑惑的看了一眼来者,在看到身后跟着的两名强壮男子后,不由露出异样神色。
    弘治皇帝微怔,哑然失笑道:“先生如何得知的”
    啧……
    还装起来了。
    杜慎站起身,拍了拍屁股,道:“你看起来挺和善,穿的虽然简朴,但一眼就能看出来非富即贵,而你这样的人物来我这鸟都不来的私塾,还知道我的名字,肯定是冲着我来的了。”
    “你是如何看出来”弘治皇帝惊讶了,他自问自己微服私访的很到位,这么多年也不是头一次微服私访了,往日里也没人看出来,怎么到了杜慎这,就被一眼看破呢
    若不是杜慎的态度,很明显没有发现他的身份,弘治皇帝都怀疑是不是有人将自己的行踪透露出去了。
    杜慎看着弘治皇帝身后的二人,耸肩道:“你看啊,你身后这两个人和你穿的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干净,虽然这衣服也就是普通百姓的打扮,但普通百姓的衣服有这么干净的吗”
    说着,杜慎指了指自己,“看到没,我这才是寻常百姓的打扮。”
    弘治皇帝疑惑不解道:“就因为这一点所以你就能看出来”
    杜慎嘿笑道:“刚刚还只能看个七八成,但现在你一说……”
    弘治皇帝恍然,失笑着摇头,想不到居然被摆了一道。
    若是自己不说上一句话,恐怕这杜慎还不能确定,倒也是个心思玲珑的妙人。
    这样想着,弘治皇帝对杜慎的第一映像便更好了。
    “不错,正如你所言,我确实非富即贵,今日也确实是奔着你来的。”
    说着,弘治皇帝思忖了片刻,存了考校的心思。
    “听说先生有一名为汉语拼音字母表的东西,此物能教目不识丁的百姓认字,不知先生如何看待此物”
    啥玩意
    搞了半天,不是来拜师的啊!
    本来杜慎还以为对方是和赵槿等人目的相同,是想让儿子拜师的,没想到居然是来问这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顿时索然无味。
    所谓谈钱伤感情……
    呸……
    所谓师达天下,他杜
第19章 杜老师嘴炮无双
    弘治皇帝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竟然会被人冠上庸人之名号。
    身为大明之主,口含天宪的皇帝,就算是朝中的以清流标榜的文臣,也不敢明里暗里这么腹诽,更别提当着他的面提出来了。
    若非弘治皇帝以仁善治国,是个勤恳为民的好皇帝,他都有把杜慎拉出去砍头的冲动。
    饶是如此,弘治皇帝的脸色也有点难看,“先生何处此言,莫非此物教蛮夷偷学了去,便是高见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