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祚高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冠正伦

    王彬见王彭之自信满满,也不乏幻想他果真能勤思一得,待听到这里,脸色便陡然难看起来:这就是你苦思的良策?如今强虏压境,国危家困,正应内外协力,稳定人心。国事怎能付予任侠险谋!更何况,沈维周强军在握,身畔甲士如林,闲杂怎能得进!

    王彭之听父亲言辞虽然激烈,但其实内里也并不完全否定自己的建议,否则便不会加上最后一句话。

    儿敢为此谋,自然也是深思良久,且不乏人选。父亲先前有言,台中已经决意召沈维周归都论事,少顷自然会有台使入镇。其人南来,自然离镇离军,匹夫奋力,即可杀之!

    王彭之讲到这里,神态已有几分狰狞。

    王彬听到这里,仍是满脸的不认同,只是在默然片刻后,才开口道:且先说说你选定何人。若是只在家中择人,也不必多说。沈维周不是庸类,绝无可能入此粗砾之局。

    如此险事,怎能让人窥出端倪!这一点利害,儿是深知。

    王彭之一脸笃定说道:都下新进一人,乃是伧奴南归。其人名为司马勋,冒籍帝宗,自陈乃是济南王余嗣。其人敢以此险策求进,可知必是斗胆之徒,足可一用

    你所言真是越发荒诞!如此奇途,至亲都不能尽告!从实道来,此想可曾人前流露?

    王彬脸色陡然一变,语调已经隐有惶急。

    王彭之听到这话,便有几分委屈,他再蠢也不可能将这种心事四处宣扬:手足之仇,亲长之辱,儿须臾不敢忘怀!但也知沈氏如今诈世欺人,不能小觑,怎么敢将心事剖诉人知!实在此刻感于父亲之困,这才偶有此想!

    至于那司马勋,父亲大可放心遣用。其人乃是陶氏傒儿引入归都,早前因事恶于庾沈几家,在都下困顿已有数月,求进无门,诸多无聊。早前野王公世子宋延之曾道于我,儿知其人狂悖,不敢私见,只是偶使家奴冒以沈氏名小有发难,为他家少积潜怨

    王彬听到这里,才松一口气,但对于王彭之的计策却是完全不看好,不过由此也颇受启发。

    如今国务军事,决之顷刻,既然台中已经决定召沈维周归都,他在其中倒也不乏可用机会。只要稍稍拖延一下对方行程,淮南军情如火,自然不可久待。届时他入镇取代,便是顺理成章。

    倒不是说王彬不敢杀沈哲子,他做梦都恨不能将那对父子枭首脔割!只是眼下大战在即,擅杀边将,变数实在太大,若是局势崩坏不受控制,后果不是他能承受的!

    稍作沉吟之后,王彬又问了一些关于那个司马勋的一些细节,比如其人来历秉性,以及因何与沈氏结怨,眼下处境又如何。

    父子二人,竟夜密谋,不知不觉已经将近黎明。王彬揉了揉脸颊,敛尽疲态,这才对王彭之说道:淮南台使何人,今日台内便应有决。你也不必休息,先暗召那司马勋见上一面,他若肯为我用,立足江东又何足道,就算名归宗籍,后继王嗣也无不可。

    王彭之闻言后,忙不迭俯首应是。虽然最终确定下来的计策并非刺杀沈维周,与他最初所想已经截然不同,但父亲最终选择自己所荐之人行谋,这也让他感觉颇受肯定,当即便笑道:若是沈维周真的逾时误期,其任自夺!沈氏倾尽家财备修淮南,顷刻便要易主啊!

    事还未成,不宜过分乐观作想。你去见司马勋,尤记不要授人实柄,即便谋不能成,也要让沈氏不可追究!

    王彬又叮嘱一番,这才起身洗漱,准备稍后往台城去略观风向。

    从建康往梁郡去的舟船,行途最短是出都东进,而后从涂水河口转行向北,若是快舟风顺,一日可达。

    因为今次诏令不宜大肆声张,所以台使们也并不大摆仪驾,两船并行,其中一艘还是准备给淮南内史沈维周的座船。台中今次也算小心,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并不在备战的关键时刻再去占用淮南的舟船运力。

    至于另一艘船上,便是今次的两名台使,其中一个是驸马沈侯旧交良友江夏李充,而另一个便是新任谒者仆射司马勋。

    与年前入都时相比,司马勋神态消瘦许多。虽然久居建康繁华地,但这繁华却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早前在丹阳郡府遭受一场无妄之灾,而后在都内处境便急转直下。

    蹉跎良久,司马勋才对江东人情风物总算有了一些认识,也明白到自己想要仰仗陶家成事实在是拜错了家门。而拜错了家门还不是他犯的最大错误,最大错误则是因此而得罪了江东最显赫的豪宗门户!

    因为得罪了沈氏,司马勋在建康都内可谓寸步难行。原本早前因为陶斌尽力引见,他也结识了几户人家子弟。可是此后再求告上门,却是连连吃了闭门羹。

    更有甚者,都内有好事浪荡子屡屡为难他,甚至就连他所寄身的道观,在得知他见恶于沈氏豪宗之后,都将他扫出门外!最落魄之时,甚至无寸瓦遮头,两餐都难以为继!

    一切都过去了!

    此时在船尾舱房中,司马勋手抚身上簇新章服,瘦削的脸庞上神采奕奕。

    过去这两天际遇之变化,与他而言仿佛做梦一般,早间还是浪荡郊野的寒伧之徒,满心想着躲过宿卫和郡吏耳目,在近郊劫掠维生。可是倏忽之间,他便成了谒者台官长,正经的台阁清臣!

    几个月的蹉跎,司马勋也并非一无所得,最起码对于江东许多人情风俗已经渐有了解。他如今所任谒者仆射虽然只是台内六百石,但也是九卿光禄之下分曹官长,出使抚慰,持节察授,乃是真真正正的清职显任,非世胄子弟不能担任!

    在满心欢喜的同时,司马勋心情也是不乏沉重,明白到自己已经卷入到一场绝难自控的斗争中!指使他的人家,虽然并未直言乃是江东哪一家的门户,但只要稍微动念一想,便也能够猜个**不离十。

    紧张之余,司马勋又有几分兴奋和期待。他本就不是一个甘于遵循旧途常规的庸碌之辈,否则也不可能以这种身份过江来。幼生于虏庭,骨子里便浸淫着弄险搏命的血性。所以对于这个天降的机会,也是分外珍视。

    在江东虽然时日未久,但司马勋际遇却有冰火之差,也更见识到豪门望宗在如此一个世道所俱有的惊人力量。

    他与那位驸马沈侯素昧平生,难言交恶,不过是在懵懂之际稍稍触怒其人部众,结果便被近乎打入深渊,在都中非但生计难以为继,甚至就连离开都有人阻拦,摆明了要将他困杀此境!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幸在沈家南乡豪宗,于此世道多有敌视,而他也因此入了沈家对手眼中!

    虽然对那主使之人身份尚有猜测,但司马勋却不敢有丝毫小觑。能够不动声色,顷刻之间便将他一个食不果腹的寒伧运作到谒者台清任高位的人家,可想而知在江东拥有着怎样的权势!

    翻手覆掌之间,将人间壮士玩弄于指节之内,甚至根本不需要露面人前,便能让人有碧落黄泉的际遇流转!

    如此煊赫之势,近乎于神,这也更加剧了司马勋要坐实自己宗室身份的决心,一意想要加入到这行列之中!泼天富贵就在眼前,大丈夫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0703 晋祚存亡,在此一役
    船入涂水之后,气氛便渐显肃杀。水面上舟行不断,有的载满了货品,有的则载满了兵丁。

    司马勋幼生关中,少见水乡风貌,加之大事谋发在即,他也想稍微舒缓一下心情,于是便行至甲板上,想要一览两岸风光。

    可是水面上不时有营栅探出,拦截水道,频频有甲兵乘舟登船检查,这便让行程停停顿顿,实在难以体会到乘风而上须臾千里的畅快。

    尤其那些上上下下兵众们警惕目光,颇让司马勋回想起早前在都下小心躲避郡吏搜查的苦难岁月,因而好心情一时间荡然无存。

    船行半日之后,他终于忍耐不住,叩开同行为使的李充舱门,稍作寒暄之后便不满道:弘度兄,这梁郡兵众是否有些滥行职事?你我二人乃是台阁所遣,身负急令,应该从速及早入镇。况舟船南面而来,敌虏则在北,如此苛令盘查,是将你我目作藏奸贼寇啊!

    终究是大敌当前,军务警戒难免要严密一些。入郡得见驸马之后,情况自会好转,仆射还请忍耐一时罢。

    李充对司马勋其人不乏好奇,毕竟这名字听来就让人遐想诸多,不能淡然视之。但他性非猎奇窥私之人,所以即便有些疑惑,也都藏在心里,只对司马勋保持和蔼,既不亲昵,也不疏远。

    我倒不是任性纵意之徒,只不过台命在身,不敢懈怠。这几路兵众排查,既然已知你我乃是中使,最起码也该遣舟引航,来路也能免去许多麻烦。

    司马勋仍是忍不住抱怨两句,待见李充谈兴乏乏,便觉此人真是一个性懦之徒,徒负使命出都,居然连小小诉求都不敢声张。

    不过年及今次身负的暗命,司马勋还是忍住轻视,与李充寒暄几句,而后便将话题引到沈氏驸马身上,笑语道:我归国未久,倒是无缘得见沈侯清俊,但近来于都也是多闻贤名盛誉。听说弘度兄乃是沈侯座上良宾,应该也是所知颇深。稍后便要得见南乡盛名贤士,心内不乏欢欣,倒想请教弘度兄,沈侯其人究竟如何?是否果如风传俊雅?

    李充闻言后便笑语道:我也不过是俗眼观人,难测宏量。驸马其人,确是大才雅正,称得上江表人物表率。尤其深具古贤之风,多救困顿贤良。稍后仆射见之,自不会感到失望。

    司马勋闻言后,心内已是颇多冷笑,古贤之风?多救贤良?无非一个自仗门户煊赫,鹊幸于一时的纨绔子弟罢了,自己与其素未谋面,不过稍有得罪,便险些被其爪牙逼至死地,由此可想其人秉性并行事如何,岂有半点贤风可言!

    当然这些话他不会宣之于口,略作沉吟之后,他才叹息道:其实我是心有不静,早前入都时,曾与沈侯部属略积龃龉。今次为使入郡,多恐沈侯旧隙远我,届时若有应答失礼,还望弘度兄稍念同舟之谊,周圆一二。

    李充闻言后,倒是稍有错愕,待到略作询问,明白原委之后,才笑语道:不过只是边卒竞勇的小事罢了,只要不是自身亏德狂悖,仆射也实在不必耿耿于怀。驸马诸事通览,也未必会将这些许小事记在心上。

    司马勋闻言之后,略作宽慰姿态,又闲言几句,稍稍打听一些沈侯旧事,以作为猜度其人性情的凭据,然后才起身离开。

    梁郡与建康之间,相隔本就不远,途中虽然颇受耽搁,但在入夜之后不久,使者一行还是到达了梁郡附近。只是眼下天色一暗,加之郡城周边客货载运繁忙,于是一行人便被就近安置在了涂水近畔的一处营垒中。

    进入营垒之后,司马勋却了无睡意,他虽然不乏厉胆,但一想到江东时局剧变将要始于自己将谋之事,心情还是亢奋焦虑兼具,久久难眠。

    他本来还打算与李充漏夜长谈,以加深对目标的了解,可是彼此宿处却安排甚远,在这军营中不好直接去见,便遣随员去问一问。

    少顷,随员返回,言道李充宿处已被数百兵众团团围住,人皆不能靠近,似有重要人物来访。

    司马勋听到这话,心内顿时一突,当即便要起身亲望,不过行出几步之后,还是决定暂不轻举妄动,再派随员前往窥探,一俟发现情况即刻回报。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早已经过了午夜时分,在司马勋已经满心焦虑难耐的时候,随员才返回汇报,李充正送一人出营,因为周遭兵众护卫太多,看不清那是何人。

    司马勋听到这里,已经大约能够确定来访者何人,忙不迭行出营房,匆匆往李充所在方向而去。待到行至半途,他便看到李充在几名随从跟随下返回营房宿处,便急忙迎上,强笑道:弘度兄夜中不眠,可是有贵客来访?

    咦?仆射还未休息?

    李充正一边走着一边垂首深思,听到司马勋声音之后,才抬头看到他,便直言道:先前驸马来见,少叙别情,刚刚离开。

    司马勋闻言后脸上更是充满惋惜之色:竟与贤良擦肩而过,我这渴睡之疾真是误事!

    稍作抱怨后,他又不乏忐忑道:弘度兄与沈侯座谈时,不知可闻沈侯厌声与我?

    李充似是满怀心事,听到这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片刻后才想起,便笑道:仆射不必以此为忧,我也与驸马言起仆射,驸马并无异态别语,只道有机会要见一见新进归化之贤能。仆射也不必惋惜,明日入郡自然得见。夜深了,不便深谈,仆射还是早归入宿吧。

    说完之后,李充便匆匆离开。

    司马勋望其背影,心情却是复杂,有几分庆幸于沈哲子并不衔怨于他,又羞恼于对方大概是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眼中!

    第二天一早,梁郡城中便有精兵出城行至营垒,将中使一行引入郡城。迎接的架势倒是摆起不小,也算是给了不小的面子。但司马勋却并未因此欣喜,他原本还以为淮南大军应该多在寿春防守备战,梁郡极有可能内虚的很。

    可是沿途所见,颇多行伍兵众,单单自己能够看到的,便有数千人马。这也让他有些失望,看来想要在梁郡城谋发很困难,只能寄望于途中,完全听命于指使者的安排了。这不免让他有些惋惜,不能将任务完成更好,实在不足彰显自己的胆色和能力。

    郡府官署门外,已有一众官员在此等候。司马勋一眼望去,便看到那被人簇拥在当中,年轻的实在有些过分的主将。但从外表看去,果然如传言一般,确是姿容俊美,虽然戎装在身,但却不损清雅,反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气度。

    但司马勋对其人却没有什么好的感观,且不说自己险些被其爪牙困杀于都下的旧怨,单单对方如许年纪便执掌数万大军,节镇一方,如此高位,更令观者心生自惭形秽。

    这也更加剧了司马勋想要出人头地的炽热之念,对方一介南方豪武而已,尚能至此,他以帝室余裔的身份,怎么能甘于久落人后!

    其人阔步上前,数十衣冠楚楚者景从其后,还未近前,自有一股威仪扑面而来。近畔诸多精锐甲士拱卫,哪怕司马勋自负勇武,此刻也都不敢擅动妄念。

    弘度兄原来辛苦,也真是彼此俱幸,你若再晚来半日,我便要离郡赴淮,就此错过了。

    沈哲子行上前,先拉住李充的手笑语一句,继而又转望向司马勋微微颔首,说道:仆射之名,我在边郡也有耳闻。北地胡虐,冠带者难以节义独立。江表虽是远乡异俗,但王化中兴于此,丈夫功业之基,道心自此不孤。

    哪怕司马勋对沈哲子早存成见,但真正对面而立时,也不得不感慨对方言笑之间确能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一行人返行入了郡府,待到席上彼此礼问介绍,司马勋不免更加有感于沈氏在江东权势之高亢。

    早前他在都下多有辗转各家门户求拜不得,可是眼下,那些姿态高傲将他拒之门外的人家,此时却多为这位驸马座上宾客。对答之际,眉目神态不乏逢迎,但却俱都不以为耻,似是早已习以为常。

    正当司马勋还在诸多思绪之际,上席正坐的沈哲子已经开口:谒者至此,所为何事,我也有闻。奴贼穷国甲士南来,江表震荡。台辅诸公秉持国务,难免深虑,遣使来问,也实在是厚爱有加。

    其实不独台内存惑,就连郡中也不乏人心动荡。我自知年浅望低,纵穷所能,未必能使人心安定。然则年齿论才,不过庸人俗见而已。石贼不过北地武乡杂胡卑户,恃恶行凶,虐乱中原,失节寡耻之众,竞逐其门。

    今日弘度兄入郡,负台命而有问,本应即刻起行入朝受训,然则军务实在急切,拨冗不能。我也借此时机,敬告君王台辅并当世贤能,既已身受国任之重,不敢再有性命私计。壮士烈行,百战不死;野叟闲卧,无疾而终。生死天命,不可妄求,此身付予王业,虽夭无憾!

    讲到这里,沈哲子已经长身而起,按剑环视于众,继而便高声道:十年磨剑,只为杀贼。晋祚存亡,在此一役!临战在即,不敢言胜,唯以死守于淮,凡我淮南片甲仍存,不使奴贼一骑过江!




0704 奸谋败露
    沈哲子说完后,整个厅堂内都略有寂然。
1...404405406407408...8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