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祚高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冠正伦

    他心情有些复杂的徘徊门庭左近,频频抬头仰望日光,这天气也真是奇怪,阴霾几日居然放晴,随着日中渐近,殷融也渐渐汗流浃背,频频抬手擦汗。

    过了午后不久,外布眼线才来回报,周抚正从大道快马而来,所率十余众,并无余者跟随。

    听到这回报,殷融才松了一口气,他今次之谋不敢让陈孺得知,私下笼络了几名兵尉,加上家中仆童,凑齐了几百人,眼下俱是带甲埋伏在庄园内仓房中。若周抚所部只有十余众,倒是足够围杀了。

    不多久,道路上烟尘激扬,马蹄声由远及近,周抚一行已经出现在了眼前。殷融转过身去,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脸颊,然后这才示意身边数名悍卒充当的侍者靠近自己,缓步迎了上去。

    周侯迟到了,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待到周抚马行近前,翻身而下,殷融才笑着往前行去。

    郡中颇多杂务,抽身不易,不如殷君安守清趣,有劳久候。

    周抚面对殷融,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一者二人本就不熟,二者今次前来也不是攀交情的。

    殷融心内暗骂,脸上却还保持着笑容,上前想要拉起周抚手臂,却被其侧身避开,而后便干笑一声,转身虚引:园中已经备下美酒餐食,周侯请随我来。今次我奉王公之名前来辅助周侯,但素来交浅,难免有所惶恐,唯恐辜负所遣。今次礼邀,也是希望能与周侯一饮叙欢,彼此坦诚。

    周抚当先往庄园行去,只是在行过殷融身边时,侧首看看殷融身边那几名仆人,故作惊讶道:素闻殷君家门清虚,身边听用倒是不乏勇壮姿态,让人好奇。

    不过家中寻常役用,如何敢当周侯夸赞。还是快请入内,若是醇酒散气,则寡味难饮。

    殷融干笑一声,摆摆手让那几名佣人暂退少许,眼下最重要还是要把周抚诈入园中。

    然而周抚却仿佛对那几人兴趣极大,仍然站在那里,望着那几人笑语道:我长从军旅,乐见勇卒。观殷君这几名家人,行止有度,体壮气凝,非是寻常门庭圈养出来。我门下亦不乏勇力者,可否与殷君家人角力互较一场。

    周侯将门良才,所驭自是满庭劲卒,我家人庸才,还是不要献丑了

    殷融笑容已经略显僵硬,然而此言一出,周抚却是蓦地色变,戟指殷融怒吼道:殷洪远配称高士?我以礼见你,安敢如此恶言辱我?我家事于王命,任卑不辞,岂容你这狂妄匹夫言伤!难怪时人盛言老犬穷吠,实在可厌!

    受此诘问,殷融脸色已是一变,方觉情急失言。但见周抚反应居然如此剧烈,甚至直言自己毕生最恨之丑事,当即也是怒上心头,袍袖一甩恨恨道:言你将门,有何不妥?狂态至斯,悖礼之徒!

    说着,他便故作愤怒大步往庄园行去,心内已经不乏警兆。

    然而他行出没有多远,身后却是疾风骤袭,忙不迭侧首望去,只见周抚已经厉色扑来,神态当即陡然异变:你要作

    语调戛然而止,周抚已经单臂环住殷融脖颈,将之拖至身前,反手短刃横于殷融颌下,同时所部也纷纷抽出兵刃,将殷融那尚不知所措的几名仆人逐开。

    异变陡升,听到门庭外的喧闹声,园中殷浩等人自然明白计划出了纰漏,当即也顾不上隐藏,率众冲出。待到了门前,却见周抚等人已经翻身上马,叔父殷融则被捆在了马背上,蹬腿挥臂的呜咽挣扎。

    殷浩见状,脸色已是大变,牛皮大盾横置身前,疾声道:我叔父受王使君命率部来援,周侯因何

    住口罢!

    周抚冷笑一声,纵马回掠半里余地,才勒马停在了道上,大声道:殷洪远奸邪害我,使我不能自白于王使君面前,实在当死!速让陈孺卸甲见我,否则我便执此贼东进归都,自陈君王台辅诸公座前,求一清白!

    殷浩见状,神色不免更苦,有心想要命人冲锋夺回叔父,却见利刃横加其人颈上,一时间已是没了主意。

    渊源速去!陈孺素无担当,他若失我难承使君责问,必定来救

    感受到利刃在脑后摩挲,殷融早已肝胆俱裂,连连叫嚷道。

    那是要卸甲还是不卸甲

    殷浩额头上冷汗直涌,实在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待见周抚手中佩刀已经挥起,再也不敢多问,连忙让人搀扶上了马,率领十数人狼狈而去。

    周抚等人与后方几百人对峙着往后退去,待到大江近畔,即刻弃马登船。到了船上后,他才一把抓起了瑟瑟发抖的殷融,怒声道:狗贼安敢陷我!

    周周侯切勿冲动,此事我一人所为,王王使君仍是信重周侯切勿一时冲动,自毁所托

    周抚听到这话,神态更是恼怒,蓦地一刀劈下,殷融已是身首异处!早先他并无过错,王舒对他仍是提防见疑,如今发生这种事情,就算王舒言之凿凿信重无疑,他还怎么敢相信!小人不足成事,但却能够坏事,从殷融决定害他那刻起,他已经没了选择!




0611 江州大败
    永嘉以来,江州便有大量难民游食过境。这些流民居无定所,游离于王化之外,久则便容易酿生祸患。所以中兴以来,历任江州刺史都将安抚流民当作重中之重,其中成效最大的便是早年间的应詹和温峤。

    得益于历任刺史郡守的努力,如今江州境内屯垦也是颇成规模,军户吏户达数万户,多数分布在豫章鄱阳临川寻阳等诸郡县之间。江东承平无事时,这些军民吏户便安守农田耕织生产,一旦有事,万数军旅顷刻可召。

    莫豫便是万众军户当中寻常一员,旧籍何乡早已经忘记,早年追随杜弢作乱至于江州,及至杜弢事败身亡,他们这些残部便被就近安置在了江州境内。一入军户,终生为卒,过往这一二十年,莫豫也不知自己究竟追随何人,是忠还是逆,总之大大小小战事参加过十余场,侥幸没有死在战阵上,居然还能娶妻生子,也算一个异数。

    如今莫豫便落籍在鄱阳湖西面的海昏县,家中妻妾各一,一子三女,家中籍田功田十余顷,尚有依附而来的三五农户,可谓殷实人家。

    莫豫年已经四十余,这在时下军户中而言已是难得高寿,除了左足早年被在战阵上削去半片脚掌,尚算全须全尾。因而左近军户人家多夸莫豫乃是积福之人,他对此也很受用,甘之若饴。

    如今的莫豫,在军户中也算是一个老资历,屡战不死,甚至就连头顶管辖他们的兵尉见到这老卒都要以礼相待。得益于这一份资历,寻常军练劳役莫豫都能豁免,不得召令都能长养乡中。田地农事也不需要他亲自下地耕作,自有那些不入籍的游食争相投靠来,只要能管上他们一份饱饭,农忙四时都可作牛马劳役。

    唯独一点不美,那就是莫豫膝下一子自幼多病,不堪农事也不堪操练,实在不像是一个兵户子弟。为了自家这唯一香火,莫豫也是煞费苦心,特意将一女留在家里招赘一名壮丁奴儿,寻常可作役使,战时可以顶替儿子的兵役。

    虽然镇下有孤丁不征的规定,但如今这年代谁又守那种虚文,况且他家开屯授田时便是三丁之家,一旦有征召下达,交不出足额的丁口,军令当斩,谁又会在乎他的死活。

    春耕已经开始良久,但是屯下迟迟没有发放粮种,被乡邻们哀求不过,莫豫便让自家那婿子莫仲驾着牛车,往屯邸去询问上官。然而屯邸中却是乱成一团,根本无人应答他,甚至就连往年经常拉着他闲聊的老兵尉都不在。

    多年从军自然养成一种危机感,莫豫快速离了屯邸,吩咐婿子驾车赶紧返乡。

    这般乱象,怕是又要兴兵,若是大召奴儿,今次你便准备替你家兄弟上阵了!

    莫豫在牛车上忧心忡忡道,他家这婿子姓名为何早已不知,因而便从了家姓,只是莫豫仍惯称奴儿,不将之视作一家人。

    我知我知,阿爷。

    那婿子莫仲倒是生的人高马大,魁梧健壮,满脸的憨厚,闻言后便连连点头。突然牛车撞上道上土石颠簸一下,莫豫便瞪起眼,竹篾抽了下去:蠢奴仔细看路,谁家车驾禁得这般颠簸!

    莫仲弓起背老实承受,回头憨笑抱歉。莫豫见他此态,不便更加生恼,又抽了几下,狠骂几声:真是愚笨!当年怎就错眼纳下你这蠢物

    屯所位于一片滩地,诸多屋舍林立,莫豫算是有些家底,宽敞大宅,甚至都有牛车备用,在军户当中已经算是一等人家。归家后,早有一众乡人等候在此,莫豫下车后摆摆手:未有消息,各回各家吧。

    打发走了众人后,莫豫便即刻召集家人,叮嘱老妻道:今次或将大召,我跟奴儿都将入伍,你们妇人在家,要守好我家阿奴。田中各户,统统逐走,若被兵长察知,便是倾家之祸

    诸多交代一番,而后一家人便忙碌准备起来,往年积攒的粮食布帛等家底,都趁夜藏在了离家稍远的地窖里,就连老牛车驾俱都拉出家门,藏进了滩涂苇塘里。

    之所以不告诉旁人自己所察,倒不是莫豫心黑,只是兵事这种事情,向来机密。若他提前宣扬于众,引得别家藏匿丁口,追查下来,莫豫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莫豫的判断并没有错,归家后到了第三天,召令便发到了屯所。一名年在二十多岁的兵尉率领百余全副武装的兵众到来,召集各家丁口。

    早已准备妥当的莫豫便与婿子莫仲背着口粮准备出门,家中一张无弦老弓,吩咐婿子背上:你这蠢奴不长眼,白生了好体格,未必能被兵长选中。自备械具,也是一个活命保障。

    莫仲受惯了丈人喝骂,闻言只是傻笑,也不反驳。

    家中小奴年已经十七,只是瘦弱仍未长成体格,出门前莫豫仔细叮嘱儿子藏好,切勿被发现,这才出了门。

    翁婿两人到了村口,这里已经聚起了过百人丁。众人见莫豫到来,纷纷上前打听。若是以往,莫豫也乐得做个老资历给众人讲讲军旅事宜,但是看到那招兵的兵尉年纪不大,神态却冷峻,心知这种青瓜蛋子最乐得挑衅老兵以树立威信,因而拉着婿子缩在一个角落,不愿惹起关注。

    三鼓毕,应招三百一十六,缺六十三。

    村口那些带甲兵卒清点完毕,便返回向兵尉汇报。那少年兵尉闻言后脸色已是一黑,手扶胯间佩刀面对一众军户吼道:再作一鼓,稍后入庄查点,匿丁者杀!

    其他军户们听到这话,尚是嘻嘻哈哈,不以为意。此一类的场面,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嘴上叫嚷再凶狠,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不会真杀的。

    可是莫豫想起早先在屯邸所见乱象,加之跟从多年的老兵长居然被个年轻人顶替,心内隐隐凛然,略作沉吟后,低声对婿子说道:快归家,把你兄弟唤来吧。

    莫仲闻言,也不多说,当即便离开队伍飞奔向家。其他人见状,不免诧异,窃窃私语议论起来。过片刻,有的人家也返回家去唤人,但更多的人还是无动于衷。

    一通鼓毕,那兵尉便将手中马鞭一扬,喝道:伏地!

    莫豫连忙拉着刚刚入队的儿子和婿子趴在了地上,众人见状,也都纷纷趴了下来。而后,兵尉身后便分出三十多人,持住弓刀将这些包围起来,至于其他人则在兵尉的带领下往庄中驰去。

    趴在地上的人见状,不乏人口中发出惊呼声,还未有所动作,便听周遭悍卒厉吼道:擅动者杀!

    庄内一阵鸡飞狗跳,听到那些叫嚷声,莫豫心中不免庆幸,幸亏自己见机得早。他眸子一转,将挎在婿子肩头的老弓扯下来塞给儿子,低声吩咐道:小奴勿惊,稍后紧随阿爷,不会有危险

    话音未落,庄中已经传来一连串的叫饶嚎哭声,不旋踵,兵尉再次返回,身后兵众则驱赶着近百人返回村口。

    那兵尉到了村口立住,一指其中一人,喝道:谁家子?

    趴在地上的军户们纷纷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杀!

    话音一落,屠刀挥起,大好头颅滚落在了地上。

    儿啊

    伏地者一中年人见状,目眦尽裂,蓦地扬起头颅。继而尖锐破空声响起,一支羽箭疾射而来,将人钉死当场!

    那兵尉见众人噤若寒蝉状,嘴角已是噙着冷笑,拨马绕着被从庄中搜查出来的丁口行了一圈,马鞭虚指随手点着:出列,你也出列

    接连点了十数人,一个个垂着脑袋战战兢兢行了出来,然而迎接他们的最终还是一个杀字,十数人顷刻在乱箭之下倒毙当场!

    今次略施薄惩,若有再犯,男女俱诛!

    那兵尉马立血泊之中,语调阴冷如同含冰:起身,列队!

    一众人忙不迭爬了起来,勉强列成一个队伍,然后便被驱赶着往下一个屯所而去。一直行过了四五个屯所,队伍也逐渐扩大到千数人。然后便在那兵尉带领下,浩浩荡荡往南昌县而去。

    阿爷,我累,我饿

    队伍里,莫家小儿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道。

    莫豫这会儿也是满身的尘埃,满脸的忧苦,他终究是年高乏力,不间断的走了将近一天一夜,脚步都已经踉跄,更无力照顾儿子。

    小奴噤声,姊夫背你!

    那一直闷声在后的莫仲行上来,他腰畔已经挂了三个粮袋,弯腰扛起了舅子,同时又一手插住丈人肋间,背一扶一艰难前行。

    得了婿子助力,莫豫才缓过一口气,少有的正视婿子道:蠢奴总算能借力,没白费我家米粮

    莫仲闻言后又是憨声一笑,并不说话,汗水早已经在颈下汇聚成流。

    那催命的马蹄声突然在身畔响起,莫豫转首一望,已是忍不住魂飞天外,只见那少年兵尉正在行伍外冷冷望着他们三人。

    快快放开我,放下你兄弟

    莫豫忙不迭站直,同时将儿子从婿子背上扯下来。

    出列!

    兵尉马鞭虚指莫仲,语调一如既往的冷漠。

    姊夫姊夫不要

    莫家小奴见过这兵尉是如何凶残,唯恐姊夫也要即刻丧命,拉着莫仲的手不松开。

    放手放手!

    莫豫见状,额头冷汗更是涔涔涌下,抬手将莫仲推出了行伍,而自己也垂首追了出去,拉着莫仲一起跪在道边尘埃中。

    那兵尉垂首望下,指着莫豫摆手道:滚回阵中!

    莫豫张张嘴,拍拍莫仲的肩膀,复又爬回了队伍。

    倒是一个勇力,给他披甲,录入督阵!

    兵尉在马上望了望莫仲,丢下一句话,而后便拨马离开。另有几名兵士上前,不乏艳羡的将一具轻甲并长刀塞入莫仲怀中。

    这这是?我家还有丈人妻弟要照料

    莫仲吃吃道,旁边一人则拍他肩膀低吼道:噤声吧,稍后上阵拿命搏命,谁能照料谁?入了督阵便是兵长亲从,前程无限啊!

    莫仲再回望队伍,已经不见了丈人和舅子的身影,旁边兵卒又有催促,只能披上甲衣,跨起环首刀,匆匆追上了队伍。

    一家人再见面时已经是在南昌城外,莫仲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加入的督阵是个什么。他们需要拱卫在主将近畔,临战时压阵督战,不从令者挥刀即斩。
1...347348349350351...8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