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老人说话向来是想一出是一出,她和围在一旁的青年,少年,大孩子,小孩子们道“所以我说呀,阿德早该把他那儿子抓起来揍一顿了,再往外一赶,饿他三两月,看他还懒不懒。”

    满宝问,“阿德是谁”

    “就是癞子他爹。”

    满宝就没兴趣了,继续问她爹,“那我爹呢,我爹呢,还是说我爹吧。”

    “你爹有啥好说的,”来婶儿去失去了兴致,道“还是你小叔更好,哎呦,那可真是个聪明孩子,专捡着你爷奶的长出长了,那双眼睛,对,就跟满宝一样的眼睛,是我们老周家最周正的了,鼻子又像你奶奶,那聪明劲儿才是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来叔忍不住道“还是钱氏教得好,她家几个孩子都教得好。”

    来婶儿想了想,点头,“也是,唉,可惜了,钱家这一辈儿没合适的闺女,本来我是想给老三娶个钱家媳妇的,偏年龄上都不配。”

    来婶儿东拉西扯,念叨了半天才回归到正题,“别看你们家现在规矩那么多,那都是你娘后头定的,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可怜哟,老章家人那脾气都不咋样,你奶奶也是。”

    因为是同辈儿,来婶儿说起昔日的那位堂嫂子很不客气,“当年你爷爷奶奶看中你外婆能生儿子,想着你娘肯定也能生,所以要聘你娘。可你们家有啥周金还懒,钱家一开始就没看上,推了两次。”

    满宝哎呀一声,道“差点就没我了。”

    来婶儿噎了一下,居高临下的瞥了一眼蹲在跟前的小孩儿,心中暗道没有谁也不会没你。

    满宝乐滋滋的问道“那后来我爹是怎么娶到我娘的”

    满宝想了一下从白二郎那里翻到的一些话本,问道“是不是给我娘送东西了,我爹也不会念






第四百六十六章 蜕变
    


    “你娘给你哥哥们娶的媳妇就不错,为啥呢”

    满宝“为啥呢”

    “因为你娘以前吃了大亏了呀。”

    满宝总觉得叔祖母在讽她爹,然而她没有实质的证据。

    “你娘刚嫁过来的时候,你爹除了一张脸还有啥呀”来婶儿数落道“你爷爷也不好,你奶奶也不好,一个呢,跟着你奶奶养懒了骨头,瞧见癞子家了吗”

    来婶儿道“当年你们家就跟癞子家差不多,村子里的那些田都快要封闭了,你爷爷奶奶才慢悠悠的开始春种,干活儿总慢人家三步,人家开始施肥拔草了,他们才把秧苗插下去”

    围观的人和老周家的一群孩子都惊呆了,天啊,这真的是老周家吗

    “你奶奶记恨你外公家提了高彩礼,你娘一进门就被磋磨,那日子呀,难过得很。”来婶儿忍不住叹气,“所以满宝呀,以后你要选人家了,可得瞪大了眼睛,别走你娘的后路。”

    满宝狠狠地点头,爹和娘之间,虽然会犹豫和心痛,但她还是决定占娘这边多一点点儿。

    从小,虽然钱氏从没说过她那一身病是怎么来的,但外头的大人们都说娘亲是累的。

    就是周五郎还有些印象,但也只是知道娘干活儿很快,很利索,并不知道他娘更年轻的时候还吃了这么多苦。

    这些事情,估计也就周大郎,周喜,周二郎和周三郎还有些记忆。

    据来婶儿说,苦的可不止是钱氏,周大郎小时候也可怜得很。

    那会儿周金还很懒,去地里干活儿,一个上午能找借口跑回家三两趟,时间都费在路上了。

    而周爷爷说自己病还没好利索,章氏则是怀上了周银,把自己的肚子当金疙瘩一样宝贝,连屋子都不出,更别说帮钱氏了。

    所以钱氏就挺着个大肚子,又带着周大郎下地。

    为了不让孩子乱跑,她就用一根绳子拴在周大郎的腰上,把他绑在地头的一棵树上,这样她一抬头就能看见孩子。

    来婶儿叹息,“那会儿地里蚊虫多,你娘把你大哥的手脚都包好了,但额头和脸是漏着的,还有那小手掌,她干完活儿上来一看,孩子就被虫子咬得不轻”

    满宝等人张大了嘴巴。

    “你娘就背着你大哥一路哭着回娘家,把孩子给丢在娘家了。”当时还是来婶儿陪着钱氏回去的,后来春种一结束,钱大舅就带着两个弟弟把周金揍了一顿,把妹妹接回家住了十来天,周爷爷亲自求到亲家门上才把人接回去的。

    可钱氏的境况也只是略好一点儿而已,直到章氏生下周银却没奶水。

    周银便被送到了钱氏身边。

    或许是老来子,或许是因为他们能给已经两代单传的老周家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周爷爷和章氏特别的宠周银,比对周金刚出生时还要宠得多。

    当时周喜已经出生三个来月了,钱氏早就下地干活儿,都想给孩子断奶了,结果因为周银,她不仅可以空下大半的时间在家照顾孩子,周爷爷和章氏还跟不要钱似的给她吃肉,吃鸡蛋

    哪有什么老周家的规矩是男人去挑水

    那都是钱氏自己定下的,她嫁进来后的三年时间,老周家的水就一直是她挑,老周家的其他三个大人,那是宁愿不洗脸也不挑水。

    可就因为一次周银醒来找不见钱氏,就哭得跟断气似的,然后周金就叫他爹一顿打了出去,去泉口那边接替他媳妇挑了第一桶水。

    然后有了第一桶,就有第二桶,后来钱氏就再也不去挑水了。

    老周头挑了有十年的水,等到周大郎长到十三岁上了,立即把担子交给了他。

    老周头是让钱氏给调教出来了,可那也太辛苦了,要来婶儿说,她要是之前不看脸,直接选个勤快的,哪有后面这么多事。

    “周银啊,那是个很会疼人的孩子,”来婶儿的目光落在了满宝脸上,幽幽的叹道“你娘常说,他是她的小福星呢。”

    可不是小福星吗,自周银出生以后,钱氏的日子就慢慢好过起来,周银三岁时,周爷爷和章氏还把老周家交给钱氏来当。

    就是周金对上钱氏,当时也只能缩起了脖子。

    周银一直是钱氏带着长大的,相比于总是生病,或是乱发脾气的章氏,他显然更喜欢嫂子。

    所以就是过年的时候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体贴(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我讨厌他们。”

    竟敢骂她娘,从小到大,从没人敢这么骂她娘。

    来婶儿笑眯眯的告诉她,“当年没有了,别看你娘刚嫁来时日子过得苦,她可不是干吃亏的主儿,性子泼辣着呢,论吵架打架,村子里还真没哪个媳妇有她厉害。”

    满宝撑着下巴听了一下午的故事,直到腿麻了,天边的夕阳都快要落下了,小钱氏满院子找不着孩子们的影儿,才知道他们还在榕树底下听故事呢。

    小钱氏便掐着腰站在大门口,冲着榕树的方向就大喊了一声“五郎,六郎,满宝,吃饭了赶紧把孩子们领回来。”

    大家这才发现日头下坠了,立即一哄而散,满宝挥手和来叔,来婶儿告别,和哥哥侄子侄女们哇哇叫着冲回家去。

    小钱氏拉过满宝,一脸嫌弃的看着周五郎和大头他们,问道“你们这是去泥地里打滚了,瞧这脏兮兮的,赶紧去洗手洗脸,一会儿就吃饭了。”

    她拉着满宝的手看了看,见不红了,便点头道“行了,你也赶紧洗手去。”

    满宝洗了手,却是直接跑到钱氏的身边,拉住她的手认真的道“娘,我以后一定对你好,也不让爹欺负你。”

    一旁正优哉游哉抽烟的老周头

    他干什么了他

    满宝和钱氏保证完,又去拉老周头的手,一脸认真的道“爹,你以后要多听娘的话,别懒,不是你说的,懒人连屎尿都嫌弃吗咱不能做懒人。”

    老周头气死了,怒吼道“你是不是去听来婶儿说故事了你别听她的,万一跟周三起似的成了长舌妇,哦,不,是长舌男总之你别去听那些乱七八糟的。”

    大头一看,立即抹了一把脸上的水,也跑去拉他爹的手,一脸认真的道“爹,你放心,我以后给你拍蚊子,一定不要你再被蚊虫咬了。”

    大丫和三头一听,觉得不能太落后了,于是也围了上去,抓住他们爹的另一只手,也表了一番衷心。

    周大郎并不知道他们在说啥,但很开心,于是乐呵呵的道“行啊,那晚上你们先给我拍了蚊子再过去睡觉。”

    三人一听立刻点头,表示一点问题也没有。

    周大郎不知道他们为啥这么说,但老周头知道啊

    他几乎是一听就知道三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从周大郎被栓在树上的那一刻起,这个故事就曾经被来婶儿反复的说过无数次。

    老周头自己听到过,也从别人那里听到过。

    天知道他儿子就被栓了那么一次,还正巧让来婶儿看见了。

    周金的记忆同样深刻,因为就是那一次,他媳妇背着大郎回娘家,让他第一次被大舅子按着揍了一顿。

    在七年前,周银也是来婶儿口中的常客,这七年因为某种原因她很少再提起有关于周银的事了。

    但这会儿子,这个“禁忌”似乎不存在了,他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来婶儿会怎么说他。

    老周头气得手都抖起来了,那都是污蔑,而且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拿出来说

    老周头很有些底气不足。

    钱氏却拉过满宝,点了点她的额头道“你呀,别听见什么故事都当真,你来婶儿喜欢我,不喜欢你爹,说的不免有些偏颇,你听听就行了。”

    满宝就问,“那爹是什么样儿的”

    “你爹什么样儿你没眼看呀,”钱氏柔声道“你自己看见的,要比耳朵听到的更真吧而且你就跟你爹住在一起,难道别人知道的要比你还真吗”

    满宝就羞愧了,道“这就是先生说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吧”

    满宝跑过去拉着老周头的手,一脸歉疚的道“爹,我对不起你。”

    “啥啥啥,啥暗,啥明”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老周头很干脆的道“没听懂,反正你就要记着,来婶儿说的都不对就对了。”

    满宝张着嘴巴问,“这不还是偏听吗”

    “什么偏听不偏听的,我就问你,你听不听爹的话”

    满宝点头。

    “那就行了,那你就不要听来婶儿说的那些事儿了,还有你们几个,”老周头指着刚才和他们一起跑回来的周五郎和周六郎,“都是可以说亲的人了,还整天往外头晃荡,像什么话儿





第四百六十九章 礼物
    


    她准备的东西都是用盒子装好,给庄大郎三个儿子的是三个一模一样的竹盒子,庄大郎媳妇接过的时候觉得有点儿重,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给庄大郎的是一套笔,是满宝用自己的存款在书铺里买的,给庄大郎媳妇的则是满宝偶尔在商城里看到的花。

    科科说那是假花,拿来插在花瓶里布置房屋的,技艺一般,但满宝觉得很好看,比真的还好看,加上又不贵,于是她买了一大束。

    没办法,一份就是一束,一束里有十一支,她不明白为什么不是十支,反正多了一支是好事不是

    满宝买了以后送给四个嫂子一人一支,她娘当然也有一支,然后是大丫和二丫,就连年纪最小的三丫都抢了一支,剩下三支,满宝自己留了一支,拿了两支剪短了一些放在盒子里送给庄大郎媳妇。

    所有的礼物中,庄大郎的最贵,满宝也最心痛,她觉得女孩子的礼物更好选,商城里有好多漂亮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当礼物,不像给男生选礼物,好烦恼的。

    这次给白善宝的礼物她就选了两天才选中,假花就是在挑选礼物的过程中发现的。

    这种花满宝没见过,但在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就觉得很好看,主要是颜色好看。

    满宝的审美承自钱氏和小钱氏。

    婆媳俩觉得大红色最好看,满宝跟着俩人长大,也觉得大红色最好看,所以当时在看到时就觉得这花好漂亮呀。

    庄太太把他们送来的东西收好,一直等客人走了才去清点那些礼物。

    她当然是先看白家送的礼物了,两家送的礼物都差不多,不仅贵重,且实用。

    刘氏送来的布匹最好,主要是,不仅有合适男子的颜色,还有她喜欢的颜色,显然是为家里的女眷准备的。

    庄太太摸了又摸,最后开心的将之收到一边。

    白老爷为了让庄先生收下他儿子,也是煞费苦心,特意在刘氏准备的礼物上厚了三成。

    等把两家的礼物都清点好了,庄太太这才打开满宝送来的盒子,庄太太一看到盒子里的笔便合起来交给丈夫,然后去开她的盒子,一打开,她就吓了一跳。

    庄大郎看过来,问道“怎么了”

    看到盒子里的花,他惊了一下,“这时节哪来的花”

    庄太太伸手轻轻的触碰了一下,明显不是真花的质地让她一怔,连忙拿起来看。

    庄大郎也稀奇得不行,“竟然是假的做的也太逼真了,这是什么做的”
1...129130131132133...10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