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我说老刘啊,现在都啥情况了你心里有没有点儿数啊贫穷已经制约了咱们邦业摘掉贫困县大帽子的伟大计划呀!多少个领导审批我不管,反正现在各地的经销商都已经把电话打坏了七八个了,我们的产能还是跟不上去。
现在厂房搭建好了,工人也都已经安排妥了,就差买设备的钱没到位。我现在手里有九十多万,这点儿钱塞牙缝的都不够。你这贷款要是下不来,那我回头就去和朱峰说,让他安排以后代理商再打电话催货就直接告诉他们,我们生产不出来,让他们悠着点儿卖算逑。”
“这可不行!”
刘伟汉一听这,连忙摆手,一屁股坐到了李
第200章:邦业的儿女们(为寂寞GG盟主加更)
次日,一大早刘伟汉就带着刘元等在了省委大门的门口。
但是领导们上班的时候走的或许不是大门,让刘伟汉失望的是,整整一个早上,也没等到田省的座驾。
六月份冰城的天气也很热了,天空有些阴云,似乎是要下雨,闷热的很。省委的门口有卫兵站岗,二人不敢靠的太近,只能在马路对过的大树下面,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门。
这一等,就到了大晌午。
直到了中午十一点多,省委门口一行人才说笑着走了出来。
走在前头的一位国字脸的老人,正是书记孙卫民。
这几天省里正召开体制转型专项会议,中央方面也派了同志过来。龙江省的体制改革虽然有些滞后,但是目前来看成果还算可以。虽然这一轮的体制改革没有先例,各地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进,但是在北林地区,冰城及齐市一些试点单位做出的成绩,尤为喜人。
特别是一向不显山不漏水的北林地区,不但在试点企业改制上做出了成绩,更为难得的是摸索出了一套办法。哪怕这个被当地政府名为量化改革的办法很粗陋,有着太多不完美的地方,可是这高低算是迈出了一步。
这一点,在会议上获得了中央方面的肯定。
孙卫民心情不错,待车过来之后,便请专项组的组长余存继上了自己的车。
大门口。
见到一列小轿车缓缓行驶出省委大门,刘伟汉一身的睡意全无,使劲儿的怼了一把身边的刘元。
“出来了!”
坐了一宿的火车,昨天晚上还没怎么休息好,刘元已经是困顿交加,此时被自家县长怼醒,立刻揉了揉眼睛打量了一番车队。
当看清楚那台奥迪100的头车牌照之后,刘元一把拉住了大步向前奔去的刘伟汉:“哎呦我的县长大人!这可不行啊!那不是田省的车,那是001,是孙书记的车啊!”
体制内的人,又做过区长办公室主任,这些道道刘伟汉咋能不明白
看着车子已经出了大门,他一甩手,“孙书记就孙书记吧,凑合了!”
不顾死也不敢上前的刘元,刘伟汉大步跑到了马路之上。
……
“嘿!这人怎么回事儿!”
孙卫民正在后排座上和余存汉笑谈着最近一段时间省内的党政工作变化,就感觉一阵惯力传来,他整个人都挤到到了副驾驶上。
当看清那个拦在车前的身影,他的眉头一皱,拍了拍司机的座位,“小陈,怎么回事”
司机也是懵的,将手刹拉起,直接下了车。
却没成想,正想对那拦车的人发问之际,那人一个健步窜到了车边,隔着窗户,直接喊道:“孙书记,我是邦业县县长刘伟汉,有事儿求您!”
就在刘伟汉大声呼喝之际,省委门口已经察觉到异样的卫兵已经大步跑了过来,还没等他说完,便直接将其拉到一旁控制了起来。
“孙书记,这……”副驾驶上,余存继指了指那被卫兵拉住,仍然不断挣扎大喊的,自称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长的男人,面色有些尴尬。
孙卫民一张方块脸也沉了下来,想了想,对身旁的余存汉做了个抱歉的手势,随即打开车门。
走到了被卫兵拉住胳膊,动惮不得的刘伟汉身边。
“你想找我干什么”
此时的刘伟汉,心里已经慌了。书生意气在被卫兵拉住的那一刻消散殆尽,他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怕是要完。
自己要是见到人了还好说,要是见不到人说不明白事情,一个遣送回市里接受处分的结果,绝对是逃不过去了。
用政治思维考量,到省里拦领导的架,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自绝于官场。
却没成想,车上的这位,竟然下来了!
当即,他奋力嘶喊道:“孙书记,我来请你喝酒。”
“请客”
第201章:这酒,好!(第一更求月票)
这一次来参加省经济改制会议的都是各市地区的一把手,说句不好听的,就连跟班儿的级别都不比刘伟汉低。
省委大门之前的一场风波过去之后,孙卫民和余存继上了车,刘伟汉只能跟在了秘书帮的大巴上,与众人一起来到了省宾馆。
一路上,大巴上的领导秘书和主任们一阵窃窃私语,看着刘伟汉的目光就像是看着一个虎逼。在这样的目光之下,刘伟汉的整颗心也跟着吊了起来。
下了车,在走向食堂的时候,刘万发特意放慢了几步,等了一下刘伟汉。
“刘伟汉,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见前面的领导没有注意这边,刘万发压低了声音,“我告诉你,这一次回去之后你的问题肯定要严肃处理!你自己做好准备!”
由不得刘万发不生气,本来北林市的企业试点改制工作完成的不错,新北纸业在会议上被当做典型来进行研讨,企业评估折旧后入与职工一起与社会资产进行整合成立新企业,利用原有厂子进行升级改制的三赢方案,甚至得到了在场中央同志的赞许。
这对于他这个主导改制工作的书记相当有利,现在全国都在搞改制,有这样的资历和政绩,说不好就是往前进一步的契机。
可是他做噩梦都梦不到,自己手下的一个县长,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跑过来上眼药!
当初伍正思在市委会议上给刘伟汉提名的时候,他就觉得人太年轻,有些不妥。但是想着有干部主动请缨去邦业那样哪个干部都不乐意去的穷地方,省去了以往强行安排过后的牢骚这才同意。当时还以为没多大问题,自己落了个轻松,没成想现在反倒是酿出了天大的糟烂。
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刘伟汉也苦着脸,刚才想了一路,也为了自己的冲动后悔了一路。脑海之中,一会儿是自己的前途,一会儿又是那个远在广西支教的初恋身影。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很矛盾。
可现在,看到了刘万发的态度,他反倒是坚定了起来。
他豁出去了。
“刘书记,当初我上任之前就跟您和孙市长保证,我这一任,一定要把邦业的这顶贫困县帽子摘下来。现在我做的,也无给就是为了这个。反正都这样儿了,至于怎么处分,您看着办吧!”
说话的功夫,众人已经进入到了食堂。刘伟汉硬着头皮低声说完,就直接站到了一旁——会议人数都是提前安排好的,食堂里甚至没有他的位置。
因为刚才的那场风波,谁也不知道领导是个什么意思,负责接待的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安排,就任由他站在了那里。
下午会议还要继续,时间有限,饭菜都已经上齐。
在刘万发投向刘伟汉的横眉立目之中,那边儿的孙卫民和余存继等领导已经互相请了入座,寒暄一阵,见食堂门口还竖叉叉站着一人,孙卫民一愣。
他伸手一指,“那个,那个要请我喝罚酒的,你倒是过来把酒给我倒上”
低着头看脚尖儿的刘伟汉心中一动,立刻从包里拿出了那瓶酒,大步走了过去,打开瓶子将酒给孙卫民满上了。
“孙书记,你是老邦业人,所以这第一杯不是罚酒。这是邦业种的高粱,邦业的人民,带着想让邦业更好的愿望,酿出的敬酒。”
高低是做过办公室主任的,刘伟汉到了酒场上不缺词儿。
余存继岁数不大,今年也就四十五六的样子,但是这人是山西人,也是个好酒的。闻着那清冽的酒香,当即就拍了拍大腿,“好酒。”
孙卫民正在看着透明细密的气泡在杯中打转而出神,听到余存继的称赞,笑了:“余组长,不能上套啊。这个同志此前说了,我只要说一声好,那就得给他们批贷款。说这杯酒一声好,可贵啊。”
就在余存继摇头苦笑的时候,刘伟汉直接拿起酒瓶,也不顾什么满杯就半杯茶的习俗了,为这一桌上的每个人都倒了一点儿——他就带来了一瓶酒,要是全满上不够。
全部倒完,他退后了一步,正了脸色,“孙书记,您在邦业呆过,知道那儿多穷。也知道那样的地方想富起来有多难。”
说起邦业的情况,刘伟汉是动了真情了,用最简要的语言,将邦业酒厂目前的情况,以及黑陶产业的发展汇报了一遍,“孙书记,现在我们的酒厂想要发展,但是已经被资金制约住了,酒厂能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关系到县里八万多农民能不能有更高的收入,关系到邦业能不能形成一个可以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的问题!”
说完,他嚅动了一下嘴唇,“所以这杯酒喝下去,我希望您能为我们邦业……叫声好。”
孙卫民端着酒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然后,将酒杯举到了嘴边。清冽的白酒入口,孙卫民的眉头就锁了起来。一口喝了足有四分之一,才含着酒,将杯子放下。
&nbs
第202章:暗流(第二更求月票!)
当李宪接到电话,来到县政府见到了刘伟汉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
刘伟汉虽然说不上帅气,但是至少文质彬彬,看起来颇有儒气。可是眼前这个浑身汗酸味儿,白衬衫传出了油泥色,头发都打了绺儿的家伙.......
嗯,莫不是刘元在哪个路边捡来的朋友吧
不顾李宪直捏鼻子,刘伟汉一把将他的手拉住了,“李宪,我说到做到,贷款的事儿有眉目了!”
李宪皱着鼻子,“啥眉目啊下来了”
“那倒是没有,不过孙书记已经答应了。回来的时候我去了一趟财政,说是已经开始立项,估计再有两个月就能批!”
一听这个,李宪一愣,“哪个孙书记”
一旁,造的和刘伟汉差不多的刘元苦着脸,“我们去了省里,你说还能有哪个孙书记孙卫民孙书记呗!哎、刘县长疯了,去拦了孙书记的车队,这一趟回来还不知道怎么整呢。”
听到这个解释,李宪深深诧异。
刘伟汉则是满不在乎的一挥手,“没事儿,孙书记虽然当众说我破坏了规矩,但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同意了贷款的事情,就说明我这一次赌对了。有他这个态度在,拦车队这件事儿就没问题。估摸着啊,等刘书记回来得敲打敲打我,不过不能伤筋动骨。”
李宪不禁重新打量了一番刘伟汉。
之前这个家伙在酒桌上跟自己谈他那个初恋,谈理想谈信念,当时他是不屑一顾的;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万丈高的理想,有过澎湃的激情,但是往往会被现实慢慢磨没耗光。然后理想不再,激情消散,最后归于平庸。
有些东西不是说出来的,得做——还得坚持做,做到最后。
现在刘伟汉不禁说出来了,还做出来了,他有点儿佩服。
握着刘伟汉那汗渍渍的手,李宪沉默了一会儿,又皱了皱鼻子,“老刘,去洗洗吧。今天我做东请你吃饭,然后去趟酒厂。贷款这个消息得跟厂里宣布一下,不过这事儿我没出力,说不出口,得你亲自跟厂里宣布……”
下午,在李宪的陪同下刘伟汉来到了邦业酒厂,当着全厂五百多名职工宣布了省里已经将贷款立项,预计马上酒厂的规模就会扩大十倍甚至是二十倍之时,全厂一片欢呼。
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刘伟汉笑的格外舒心。
……
有了孙卫国的令,李宪估摸着贷款的事情应该不难操作。这样一来,厂里就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为了即将到来的扩建做准备。
包括人事,架构,流程以及方方面面的东西就都需要调整。
刘伟汉走后,他和厂里的骨干们开了整整一个下午的会,直到了傍晚六点多才回了宅子。
路过黑陶协会的新址,就是之前猪毛屯那个小学校的时候,恰巧看到了杨淑珍低着头从大门走了出来。
想着酒厂升级势必会对黑陶外包装的需求量增加,与之相应的黑陶厂也必须升级。怕到时候工人跟不上去耽误事儿,李宪觉得有必要先跟杨淑珍提一嘴,让其这段时间加紧培养学员,必要的时候再扩招一批。
“杨婶儿,等一下!”
让周勇停车,李宪在后面喊了一声。
杨淑珍没反应。
李宪一面往前追,一面又喊了一声:“杨婶儿!杨婶儿!哎”
他嗓子都快喊破了,可是杨淑珍仍然低着头大步向前。
眼看着杨淑珍就要拐进胡同,李宪忙大步追了上去,拍了拍杨淑珍的后背,没成想这一下,将对方吓了一跳。
“哎呀!”
回身看见是李宪,杨淑珍才拍了拍胸口,“这孩子!你想吓死婶儿啊”
我的天哪……
李宪满脸日狗的表情,心说这是寻思啥呢我刚才都快把声带给喊出来了您也没听见好吧
“杨婶儿,你是不是有事儿啊我都在后面叫了您好几声了啊。”
面对他的询问,杨淑珍明显有些慌乱,她摆了摆手,“啊、没事儿。就是寻思着……嗯,没事儿。”
看着杨淑珍奇奇怪怪的,李宪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也没细问,便直接将酒厂马上就要扩建升级,要协会和黑陶厂配合的事情说了。
“那行……婶儿知道了,明天就安排。”
得到了杨淑珍似乎有些犹豫的回复,李宪再次问道:“婶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最近太忙了太累了你要是有什么事儿可得跟我说,不能在心里憋着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