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而且越是不计较,就越差不了事儿。

    果真,在饭局上,李宪在宣布了成立集团总公司之后,便将说到了股份的事情。具体的股份划分现在划不出来,想要成立集团总公司,三家分公司肯定是要进行一轮资产评估的。

    不过对于徐茂和,李宪承诺在集团资产评估结束之后,将壹仟贰佰万的欠款折算成股份。

    对此,徐茂和仍是没有意见。

    薛灵坐在席上,见李宪一个劲儿的给众人画大饼,心里腹诽不已。在饭菜上齐,李宪刚想站起来给众人敬酒的时候,终于再忍不住。

    “李总,酒可以一会儿再敬。既然现在咱们的主要高层都在,是不是把集团高层职务划分一下,明确一下分工,也好早一些启动”

    李宪本想着在饭局上先试探一下各人的反映,探寻一下自己几个主要下属的个人需求,一会儿再说这件事。

    现在被薛灵打乱了节奏,有点儿气闷。

    不过看着自己的几个班底已经竖起了耳朵,也只好将自己的安排道出:“总经理我自己担着。这个大家没什么异议对吧”

    “那肯定是!”桌上自然一片附和。

    领导权基调确定,李宪略一沉吟,安排道:“按照我的想法,既然成立了集团,为了方便管理,至少要在集团总部内划出七个高层管理人员。副总,总经理助理,研发总监,营销总监,人力经理,财务经理,法务经理。”

    听到这,在场一共八个人,心可吊起来了。

    特别是新北和恒源的五位,两个外聘的已经劫走了法务经理和总裁助理,那么剩下的,可就只剩下四个高层职位,谁上谁不上,那是个大问题。

    都是打李宪起步时候跟过来的,现在江山已经打下了个底子,自然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将众人的表情环视一遍,李宪看了看尚菲,“尚经理一直担任恒源的财务经理,财务工作做的很不错,我很满意。”

    话说到这儿,尚菲已经明白了集团财务经理一职肯定是自己不差了,当即激动的眼里起了雾,起身就对李宪鞠了一躬:“谢谢李总信任!”

    李宪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一脸期盼的司扬,“司总,在唯你卫生巾品牌的市场开拓,特别是渠道推广上面颇有建树,而且我很欣赏你的冲劲儿。营销总监的职务,我相信你能胜任。”

    “不光是胜任,李总,我一定再接再厉,把咱们公司,不是、是集团的营销工作做好!”

    当即,司扬就把自己的胸脯拍的当当响。

    李宪虚压双手让其淡定,又看向了徐德全,徐德全一直负责的是新浪纸浆基地和新北纸业的研发工作,实话实说,这人的技术水平一般,不过老一辈产业工人身上的那股钻劲儿和认真劲儿,是李宪特别欣赏的一个地方。研发总监的职位就甩了过去。

    徐德全今年四十五了,一年多以前还推着自行车,车子上满载着烧纸挨家挨户的去推销,想着怎么多卖出点儿烧纸好让老婆和孩子吃顿好的。

    想着这一年多的际遇,现在被李宪如此重用,已经激动的老泪纵横,连连让




第332章:战略
    对手下一众人手的安排,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李宪的心里却清楚,一轮新陈代谢是免不了的。张大功和陈树林是自己的第一批班底,未来肯定是会在集团之中给这二人留有位置,但是在年龄,能力和眼界考虑,这两个人明显已经跟不上现在的节奏了。

    饭局之后,李宪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大致的预想。

    手下目前的几个业务部分之中,刚刚拿到了央视标王的酒业肯定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生意,不过作为独立公司,在这个场合他没有多说。

    纸厂和卫生巾厂两个部分的资源整合是未来集团的一个主要方向,都是纸制品,也早就该往一起凑合了。就拿现恒源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屡屡在市场上搞事情的恒安,发展到十几年后也是一手心心相印一手安尔乐,靠着纸巾和卫生巾两把大宝剑横扫市场。

    集团化,高效利用资源是发展趋势,这个是李宪心中早已经算好了的。

    而林翠这边,则要复杂的多。

    保健品行业肯定会是未来两年之内中华市场上最为火爆的产业,没有之一。可是这个产业的窗口期极短,而且注定会在未来五年后由盛转衰。

    可是站在这个风口,拥有林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李宪还真不能放过。

    具体经营李宪不在行,可是对于企业的战略制定,作为一个后来人,可以说放眼整个中华,还真没有比他更有底气的企业家。

    于是,暂时命名为新北集团的集团公司的战略,在饭桌之上,就被李宪看似草草,但是却异常坚定的制定了下来;

    未来一年之内,将林翠公司做到国内保健品领域前十品牌。

    整合恒源和新北总公司资源,将纸制品业务做大做强,趁着现在全国纸业产品空白期,和外资企业还没站稳脚跟的时机,壮大自身,占据东北市场向外省拓展。

    而关于新北和恒源两部分,更重要的一条,李宪没说。

    现在已经是93年年末。

    在他的记忆之中,在即将来临的94年95年,许多省份即将开始一轮对省内中小型国企的所谓放活,实际上是“安乐死”的大规模改制。

    如果在那之前积攒足够的资本,那么纸业业务就可以迎来一轮扩张浪潮。要知道,造纸业和纺织业,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下了相当大心血的轻工产业。许多省份其实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有自己的地方造纸企业。

    马胜利集团现在已经彻底的凉凉,按照目前的时间走向,马胜利也将在一年多之后因为他最初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效益滑坡而被革职。

    马胜利集团当初集结全国一百多家的造纸厂,可是一笔珍贵的遗产。

    想到这个,李宪的心里一阵澎湃。

    摘桃子无疑是最能让人激起激情的事情,而94年到98年的这一轮,可谓是前所未有。

    心中澎湃,饭桌之上,李宪不可避免的,喝大了。

    在饭局上,几个集团暂定的高层未来一段时间的大致工作,李宪已经说明了。

    可是唯独一个人,他没安排。

    也就是薛灵。

    这个还在试用期的总经理助理等了一顿饭的功夫,也没见李宪给自己安排工作,眼见着众人都已经快喝多了,她终于急了。

    “李总,我应该做什么”

    正端着酒,准备结束战斗的李宪歪了歪脑袋,看了看这个喝了一点点酒,就已经满脸绯红的女人。

    “你”他挠了挠后脑勺,“现在集团筹备项目启动了,你就负责选定集团总部地址,主持推动集团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吧。”

    “啊”薛灵一听这个命令,瞪大了眼睛,“这不应该是总经理干的事情嘛李总,你确定交给我”

    李宪一挥手,“当然,你不是总经理助理么。你的工作,就是执行总经理交与你的任务。现在任务我给你下达完毕,执行就得了。”

    “这些工作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薛灵不敢置信的看了看李宪。

    “当然是你独立完成。不过缺人手的话,你可以去下面公司调几个得力的指使。”后者点了点头。

    李宪说的这些事情,都是集团成立之初相当重要的工作,薛灵现在倒有些捉摸不透李宪对自己到底是重视,还是想可以的整治自己,想把自己累走了:“那这些工作我都做了,你干什么去”

    “我”李宪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当然是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做!”

    他这么说,立刻引起了满桌子人的注意。

    &



第333章:老年天团
    哈站门口。

    看到一群带着小红帽的老腊肉们,李宪当场笑喷。

    自打80年国内局势稳定,城市人民生活情况有了改观之后,各种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开始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

    可这个时候,还真不像二十年后那样。

    毕竟旅游在这时节还不是普遍消费,不像后来那已经浮起来也妖魔化了的中华旅游群体,带着一样的帽子,摇着一样的小红旗,在一样的黄金周里一股脑的拥入到全国闻名的那么几个有数的景点之中,被无数个和自己一样盲目的人裹挟着,带到离目的地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在相同的商店购物,相同的饭馆吃饭,听着妙语连珠但是可能说了十几年不变的导游词,然后带着都差不多的照片和相同的回忆,精疲力竭的各自回家——没准儿还得坐着相同程度拥挤的火车。

    相对来说,这时候能出来玩儿的,那都是真正想玩儿,而且能玩的好的人。

    就像马上要唱响大街小巷都的那首歌歌词的那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很明显,现在的干休所老干部们,就属于那种有钱,还贼有时间的人。

    特别是郑唯实。

    看到带着顶毛线小红帽,背着手腆着肚,牛逼哄哄走出站门的郑唯实,李宪立刻迎了上去。

    一番攀谈,得知现在的老郑可不是一般人儿了。

    一向抠里抠搜,一撮茶叶都得泡五泡水的老郑,竟然是这次干休所老年旅行团的出资人!

    “行啊郑爷,现在发了啊!”

    看着被周围众老人众星捧月般维护着的郑唯实,李宪打趣了一句。

    “哈!”郑唯实牛气哄哄的摆了摆手,“一般化一般化,说起来还是你小李子给的机会。这不是带着所里的同志们搞保健品直销,手里攥了两个钱儿嘛。我们活了一大把年纪,钱这玩应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趁着大家伙儿都能动弹,出来走走。我们也好好享受享受老年生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老郑这话说的好!”

    老郑一番慷慨发言,引起周围众老人一片掌声。

    就连王林和,都象征性的呱唧了两下。看得出来,老郑现在在干休所里人气很高。

    俨然要称王的节奏啊!

    不过还别说,时隔二十多天没见面,李宪看着干休所一群老头的精神状态可是真好。

    去年冬天的时候他可是在干休所里呆了一冬的,秋冬时节,老人们是最难过的时候。天一冷,一没有了室外活动,各种老毛病就都该犯了。东北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管过冬叫熬冬,意思就是熬过去就能多活一年,熬不过去……那就嗝屁朝梁了。

    可是现在一看,老头们一个个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的样子,再蹦跶个十几年似乎都不是问题。

    就连风湿病相当严重的王林和,以及前一阵子刚刚经历了中风的秦大刚,瞧着都相当精神。

    却也不知道到底是吃了自己脑心康口服液的功效,还是一群老头奋力投身于直销事业,有了营生和奔头的关系。

    “诸位大爷,你们这集体出来,是要奔哪儿啊”李宪有眼力见儿,将郑唯实和王林和的旅行包接了过去,引起了周围一群老头的怒骂。

    “嗯、”郑唯实挺了挺肚子,“先在哈尔滨逛逛,看看东北虎,溜达溜达太阳岛和中央大街,再去趟五大连池,完了再往牡丹江那边儿走走。他娘的,老胳膊老腿动不了了,要不我们老哥们儿想去滑滑雪呢。”

    听到郑唯实的伟大畅想,李宪的眼角抽动了几下。

    装这么大个碧,敢情您老爷子不打算带团走出龙江省啊!

    唉

    不对!

    哈尔滨还是您套路徐茂和全程安排,这特么一趟下来敢情就去趟五大连池,完了去牡丹江瞅瞅

    装逼成本太低了这也!

    在干休所里跟老人们处的都不错,李宪看着老郑用心眼儿把众人都忽悠住了,心里又气又好笑。狠狠的鄙视了郑唯实一番,朝众人一挥手。

    “得、诸位好容易出来一趟,赶巧让我碰上了,别的咱们先不研究,我先请各位吃顿好的吧。”

    ……

    &



第334章:老子拿定了
    老郑在林业局混了一辈子,可光是在林政口,就做了将近二十年的领导。要是说在林业局里边儿的资历,就连王林和都没他深厚。

    要知道,王林和是77年调入的林业局,可是那个时候,老郑就已经是林政处的三把手了。

    后来更是直接在邦业林政处干了十二年,见证了林业局三代领导的更迭。当初有句戏言,说是铁打的林政处,流水的正副局。埋汰的就是老郑这个狐狸精,把持着林业局最主要的实权部门不肯挪动。

    不过不挪动有不挪动的好处,就比如说对森工系统甚至于对国家林业局的政策,整个林业局里边,在没有人敢说比在林政口干了二十多年的老郑更清楚。

    “小李子,你知道为啥森工要整这个林权承包不”

    看着李宪满脸的好奇,老郑坏笑着买了个关子。

    “不知道。”李宪摇头。

    老郑嘿嘿一笑:“我也不知道。”

    我靠!

    李宪肚子里的好奇虫都被老郑给挑起来了,见他还逗试自己,气得一把将老郑指着天花板的手指给拍了下来,“那您这不是没屁搁楞嗓子嘛!”

    “嘶!”老郑这就不爱听了,“你这小子说话咋这么不受听年轻人不要急躁,听我给你分析啊!”

    见李宪瞪起了眼珠子,老郑哈哈一笑,拍了拍自己吃饱喝的,眼见就揣着**和珍馐的肚子,然后收起了笑容。

    一瞬间,画风就变了。

    老郑大马金刀的将面前的一根筷子,摆在了桌子上,两道浓浓的剑眉平直而长,似乎是回到了十年之前自己林政大权在握,林业局之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巅峰之时。

    那气势,让李宪都为之一振。

    “林权转让这件事,关键的点,在于‘植’!”

    “值”李宪眉头一皱,“哪个值”
1...112113114115116...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