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虚无行者北冥
“召唤我的是山脉之神这倒是少见,召唤我是要何事啊”当冷弈听到星神系的山脉之神在祖神殿中召唤自己时,感到略微诧异,作为星神系中的二把手,山脉之神很少与自己交往,这次倒是打破常例了,所以化作投影前去见他。
山脉之神的化身是个铁塔般的汉子,喜欢**着拥有八块腹肌的上半身,脸型棱角分明,看得出来他去凡间考察过山脉,尤其是那些陡峭的险峰是怎么长的,而此时这个铁塔般的汉子,却有些扭扭捏捏:“有个脾气很对我胃口的英灵,他想转世……”
“功勋够保存资质吗”山脉之神点了点头,冷弈又问,“既然够,这事走正常流程就可以了……”冷弈也反应过来了,那个英灵一定提出了一些要来求自己的要求。
山脉之神撇过目光,轻轻的用手握成拳头,敲击着桌子,半响才说了出来:“他希望能保留自己的记忆。”
“不行,”冷弈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英灵一旦选择转世以后就不能保留自己前世的记忆,这是规定。”
“我也知道啊,可是他站在神殿外求我,甚至还通过了一瞬百年的考验,在一瞬百年中就这么一动不动的站着,我看他的意志如山脉般坚定,觉得是个人才,就想帮帮他,并且他的经历也确实颇为遗憾,”山脉之神苦笑道。
一瞬百年,即让人感受到百年沧桑的流逝,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别说站立不动,甚至连这个考验都无法通过就会因为空虚而丧失神志,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英灵是对自己的目标有多么的执著。
于是冷弈用系统调出了这个通过一瞬百年考验的英灵资料,他是哥尼格塔的英灵,名叫洛林:“这样吧,你召他过来,我且看看。”
当洛林得知自己被斩界之神召唤时,心情是前所未有激动着,毕竟自己离成功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被山脉之神引导去祖神殿时,自己上一世未完成的宿怨,中道崩出的遗憾,伫立百年的坚定,直到今天终于被引荐的喜悦,苦尽甘来的期待,可能被拒绝的害怕,这些滋味掺杂在洛林的心中,难以言说。
洛林出生的国家叫做哥尼格塔,位于腾龙大陆的东岸,一直到18世纪时才因为航海与波旁的海诸国接壤,才了解到腾龙大陆西岸有着比祖国要繁华的多的地带。
而哥尼格塔也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它于489年建国,首都在尼斯塔,国名是很奇葩的“议事会”(没错,国家正式名称就叫“议事会”),行政体系为“统制【国】—长老长【主城】—长老山使【城镇】”。
等到146年以后,文化逐渐发达的哥尼格塔人也感觉“议事会”这个东西不对劲了,于是进行了改制。
在大历668年的时候,哥尼格塔进行“统制变动”,以“大统制【国】—统制【大统地】—长老长【主城】—山使【城镇】”的新体系取代旧的行政体系,将国名从“议事会”更改为“哥尼格塔山岳军机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
哥尼格塔人位于腾龙大陆东岸的中部,而腾龙大陆中部正好是一个突出的半岛,不过半岛不如布托克西半岛那样狭窄到只剩下一个福莱斯地峡与大陆相连,而是越来越宽(类似我国的辽东半岛)。
又因为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哥尼格塔人发现自己所在的半岛还有五个并不大的小半岛,所以就将自己诞生的半岛定名为巨手半岛,意思是这是一个巨大的手臂,一些祭司认为巨手半岛是由山脉之神的巨手化成的。
哥尼格塔人最初首都尼斯塔位于巨手半岛的东方,而哥尼格塔人也很快就将巨手半岛的东方占据完毕,接着开始向西部殖民,逐渐渗入腾龙大陆内部。
可是随着西部的开发日益成熟,东部老贵族却不愿意给西部贵族平等的待遇,最终爆发了802年至814年的“巨手战争”,东西贵族互相开战,可是没有任何人是胜利者,当局失去了对地方的权威,哥尼格塔进入乱世。
哥尼格塔的乱世被称为“碎岳乱世”,一共持续了311年直到1125年才结束,由几个互相无法奈何对方的大统制相互妥协,召开了“波恩尼斯大会”,约定要重新联合组建国家,结束乱世。
大会最后十分成功,哥尼格塔名义上再次统一,而国名从“哥尼格塔山岳军机共和国”更改为“哥尼格塔共治国”,行政体系为“统制长【国】—大统制【大统地】—经略使【主城】—山使【城镇】”,首都从过去的尼斯塔被西迁至波恩尼斯,属于东西方贵族的中央,表示不对任意一方贵族偏袒。
而圣徒始祖梅依,就是在哥尼格塔统一后的46年到达这里,在当地建立并流传下牧师体系。
不过众所周知,不是由一个强有力政权统一全国,而是由几个大势力互相妥协维持统一的国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大问题,比如乌尔奇就是典型的教训,而哥尼格塔也不例外,等到1284年时,哥尼格塔又进入了“第二次碎岳乱世”。
哥尼格塔比乌尔奇要
第五百四十二章:夺舍重生者(二)南北并立
?
哥尼格塔在第二次进入“碎岳乱世”以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混战,终于由艾笃家族出生的洛林统一了哥尼格塔。
可是当洛林去世以后,哥尼格塔却又因为艾笃家族的世袭问题而再次分裂(因为哥尼格塔没有世袭的传统),经过十来年混战以后,保留着古老的共和制的哥尼格塔只能退守较为荒莽的北方,而艾笃王朝坐拥南方开发已久的富饶之地,在1614年成立新国家哥德罗思。
战争之后,两国并未保持太久的和平,很快就爆发了1650年至1685年由哥尼格塔挑起的“南征战争”。
“南征战争”之所以会由哥尼格塔主动挑起,并不是哥尼格塔统治者如何贤明,能把新扩张的土地在几十年内就开发的像南方老地一样肥沃,而是因为哥德罗思的国内有贵族为哥尼格塔提供了机会。
艾笃王朝的新任全国统制过于“专横霸道”,起码地方贵族是这么看待艾笃王朝中央集权的行动,因为这个行动剥夺了地方贵族们以往所拥有的许多权力使得贵族们心生怨恨,觉得过去属于哥尼格塔时无法无天的生活更快活,所以想要回到哥尼格塔的统治。
于是这些贵族很快就聚集到一起,秘密的出卖哥德罗思的情报给哥尼格塔,让哥尼格塔产生“俺天下归心”的感觉,于是在1650年时悍然发动南侵,要夺回始祖之地,回到温暖的南方。
所以“南征战争”不能简单的看做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事实上正确的来说,“南征战争”应该是三十多年前未打完的“世袭战争”的延续,“世袭战争”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围绕艾笃王朝崛起的新贵族和传统控制地方的旧贵族之间的战争,到此时再次爆发。
所以“南征战争”也是新贵族和旧贵族的殊死搏斗,为昔日软弱而没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艾笃王朝建立者补上原本应该是他进行的战争。
新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新贵族的胜利而告终,艾笃王朝狭大胜之威,终于可以处理这群惹人厌烦的旧贵族,带头的被直接驱除到哥尼格塔,剩下的也被打压着不敢乱动。
哥尼格塔接待了被哥德罗思驱除的贵族,并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为哥尼格塔仍然没有死心,希望能等待下一次机会,利用这帮贵族回到南方。
幸运的是,哥尼格塔很快就等到了机会,哥德罗思预定的继承人在“南征战争”中不幸死亡,而艾笃王朝没能处理好继承人问题,结果等全国统制自然死亡以后,引爆了哥德罗思的内战,即1693年发生的“继承者战争”。
这一次哥尼格塔耐住了冲动,等到1701年以后才以拯救者的身份施施然的对哥德罗思宣战,并用“继承者战争”证明世袭权是可笑的措施,是暴虐的措施,这不就是惩罚吗只有我们古老的共和制,才是国家的希望啊!
然而哥尼格塔仍然没能如愿以偿,在艾笃王子扶查埃的努力下,在驱除外敌的大义下,先消灭了作为内应急先锋的旧贵族以后,逐渐团结哥德罗思其他的新贵族势力,并成功多次击败了哥尼格塔的军队,开始收复失地。
最后哥尼格塔一琢磨,觉得无法收复故土,而且两国交界处属于无险可守之地,于是哥尼格塔怂了,因为没有一个贵族有魄力承担起责任,说我为这个选择负责,于是哥尼格塔决定见好就收。
哥尼格塔同意归还侵占哥德罗思的北方城市,但是要求扶查埃用财物将这些城市赎回去,并且拆毁边境的堡垒。
对于这一种条件,不管扶查埃多么不愿意,打了三十年“南征战争”才休息9年又打了三十年“继承者战争”的哥德罗思实在没有讨价还价的底气,只能屈辱的接受这些条件,换取哥尼格塔的退兵,至此“继承者战争”在1721年结束。
扶查埃就任全国统制以后,专门安排了自己的侍卫一个任务,每天扶查埃洗漱完出卧室的时候,看门的侍卫就会厉声质问扶查埃:“你忘记‘继承者战争’的屈辱了吗”扶查埃则会回答:“莫不敢忘。”
当扶查埃正在以“莫不敢忘”的回答来鞭策自己时,哥尼格塔的贵族们正在载歌载舞和卸磨杀驴。载歌载舞,是欢庆自己在对哥德罗思的“继承者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是了不得的功绩,卸磨杀驴,指的是那帮战争后被哥德罗思彻底全部驱除的旧贵族。
此时哥尼格塔北地大开发也一百多年,这些原本就挺肥沃的土地也逐渐繁华起来(这也是哥尼格塔较为宽松同意结束战争的原因),昔日来这里的贵族早就把地占的差不多了,哪来的地给被哥德罗思驱除的旧贵族
更何况,上一次被哥德罗思驱除的旧贵族就那么几家,这次可是几十家,哥尼格塔才不想一一分配土地。最后这帮人寻思一阵,决定将这批旧贵族给赶到西北去,让他们去开发西北的荒凉土地。
扶查埃一生励精图治,恢复被两次战争重创的哥德罗思,但是他没能等到报仇雪恨的那一天,就因为年老体弱而去世,而扶查埃的后一任全国统制,也就是扶查埃的儿子基兹,继承了扶查埃的仇恨与事业。
基兹挑起了1743年至1765年的“复仇战争”,顾名思义是要为“南征战争”和“继承者战争”中哥尼格塔对哥德罗思的伤害做爆发。
&
第五百四十三章:夺舍重生者(三)洛林
哥德罗思的麻烦,是从第19代全国统制洛林八世的晚年开始的,步入晚年的洛林八世愕然发现一个问题,曾经出过洛林大帝、扶查埃、基兹等诸多英主的艾笃王朝,到了自己下一代时居然没有一个可堪大任的合适继承者。
事实上,如今艾笃王朝可堪大任的合适继承者没有,但是可堪大任的继承者和合适的继承者却比比皆是,而可堪大任的继承者有一个,就是洛林八世的女儿,自幼就聪明伶俐、被誉为黄金公主的达提娜。
达提娜为什么不是合适的继承者达提娜是女性的原因颇为重要,哥尼格塔确实有过女性全国统制的先例,但是世袭权的艾笃王朝还没有出过女性全国统制。
但是达提娜不能成为继承者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她已经嫁给了坎多来普家族并生下子嗣,而坎多来普家族是艾笃王朝阵营中忠诚的马仔,换句话说奔三的达提娜正常来说要被视为坎多来普家族的族员了,艾笃王族只是达提娜的娘家。
如果达提娜“有眼色”,那么她就会提出自己放弃继承权,这也就没有之后的事情了,可是野心勃勃的达提娜并没有这么做,她要求成为洛林八世的下一任继承者。
在一阵争执之后,洛林八世决定授予达提娜和其他继承者候选们考验,来作为选定继承者的条件,而不出意料的,洛林八世最喜欢的女儿达提娜在历次考核中几乎都获得了最优的成绩,如果按照考核的结果来判断,达提娜理应是下一任全国统制。
于是在1901年的那个夜晚,洛林八世即将立达提娜为继承者时遇刺身亡,宫廷的侍卫众口一词的指控36岁的达提娜是刺杀的主谋,毫无防备的达提娜就这样被逮捕入狱。
随着达提娜这个共同的敌人被逮捕入狱,原本众志成城的诸王子立刻分裂,他们互相宣称自己才是全国统制的合法继承者,当洛林(首都)的谈判失败以后,诸王子在各地贵族的支持下开始互相征战,“第二次继承者战争”就此在1901年爆发。
当哥德罗思陷入内乱时,自然无法在帮助被发配到哥尼格塔监视当地贵族的小宗,于是哥尼格塔的贵族们迅速借助这一次机会再次发动叛乱,试图驱除管着他们的艾笃王族。
得知被哥尼格塔贵族围攻时,当地的艾笃王族并没有慌乱,他么意识到这虽然是一次危机,却也是一次机遇,让自己这个血脉已经很疏远的小支僭为主支的机遇。
于是这一支艾笃家族抛弃了哥德罗思的利益,宣称自己是哥尼格塔的全国统制,以前伤害哥尼格塔是被逼的,如今他们不再被主支监控,那么就可以带着哥尼格塔重铸辉煌。依靠这种口号,当地艾笃家族得到许多哥尼格塔贵族的投靠,最后在1907年平定叛乱。
平定叛乱以后,艾笃家族就准备开始履行承诺——更何况他们本来就对故乡的王位虎视眈眈,如今正好借助“第二次继承者战争”,利用哥尼格塔贵族提供的力量,让自己小宗变大宗,曲沃代翼。
于是在1910年,哥尼格塔时隔数百年再次对哥德罗思发动南侵,只不过这一次的理由不再是什么收复故土,而变成“让真正的艾笃家族回国继位”,所以真正的艾笃家族,自然指的是统治哥尼格塔的这一支艾笃家族。
此时哥尼格塔已经被分裂成4个势力,一个是艾笃王子米塔尔,也就是此时正在请求冷弈的这个洛林的祖先,他当时地跨前巨手大统地和后巨手大统地,属于实力最强、最有威望统一哥德罗思的王子。
剩下2个势力,一个是艾笃王子的势力,割据在后巨手大统地角落危在旦夕,另一个名义上是艾笃王子的势力,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坎多来普推出来在前巨手大统地割据的傀儡;最后一个势力,则是在1904年逃亡并在1906年割据南方的达提娜。此外其实还有一些半自治的小政权,这里就不足为道。
哥尼格塔对哥德罗思的入侵,给原本最强的势力,米塔尔王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为米塔尔王子的地盘是唯一和哥尼格塔相邻的,这导致哥尼格塔入侵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米塔尔王子。
当米塔尔王子被入侵时,其他势力不但不帮忙,反而还趁机加紧了对米塔尔王子的侵蚀,这导致米塔尔王子很快就兵败哥尼格塔。当米塔尔王子战败以后,剩下的3个势力才开始商谈联合。
让三个势力联合在一起的绳索,是坎多来普家族。深明大义的坎多来普家族自愿放弃自己扶持的傀儡而让另外一股势力的艾笃王子作为全国统制,并且还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并用同意独立的筹码,说服了达提娜出兵援助自己对抗哥尼格塔,解决了哥德罗思的后顾之忧。
于是哥德罗思三势力联手对抗再次入侵的哥尼格塔,最终在1926年时成功将哥尼格塔再次驱除出哥德罗思。
这一战后,哥德罗思势力大减,虽然没有被哥尼格塔攻占任何的领地,可是南方的土地却随着达提娜独立为崭新的国家,哥达缇娜。并且前巨手大统地还被授予战争中功勋卓著而且还是当地实际控制者的坎多来普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哥达
第五百四十四章:夺舍重生者(四)遗恨,女儿/母亲
?
“休战和约的签署是在哥德罗思的首都尼斯塔,为了表示我对和平的诚意,并且认为坎多来普王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是我力排众议,大胆的去尼斯塔与坎多来普王朝签署协约。”
“当然,为了防止坎多来普王朝使诈,我特意只带了少数精锐去尼斯塔,我觉得这样即使发生了万一,我留在洛林的同伴们也能继续我的遗志走下去。”
“到了尼斯塔,我受到热情的招待,被安排进尼斯塔最华贵的王家旅馆。休战条约正如我们先前所谈好的那样,可是就在签署条约的前一夜,王家旅馆店主进来的时候,对我挥舞起罪恶的屠刀。”
“我带着少数反应过来的精锐拼死杀出王家旅馆,到了街道上正好遇见一队巡逻兵,我请求他们立刻将我们遭遇到的刺杀报告给坎多来普家族,因为我确信坎多来普家族肯定不会参与到对我的刺杀中。”
“那名兵长答应了我,结果一转身就是对我捅过来一刀,这次我没能反应过来,倒在了地上。那把刀上有着十分可怕的诅咒,在被捅了约半刻钟以后,我就这样离开人世,倒在签署条约的前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