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必须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鸟云
    石猴恭敬的回答:“弟子走了两千多个日夜,好不容易才到这里,绝无虚言。”
    祖师掐指一算,心里暗喜。
    这猴儿没有说谎,他在人世间行走七年,身上竟然没有沾染什么因果,可见其一心向道。
    虽然不解他怎么来的这么早,但命运本就不可琢磨,就连佛祖都有失算的时候,横生变化也不足为怪。
    祖师心绪转动,很快就做了决定。
    “既然如此,你就留下来吧。”
    菩提祖师对石猴说道:“你起来走几步,我给你起个名字。”
    石猴于是站起来走了几步,祖师果然就和书上说的一样,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孙悟空。
    名字一起,石猴心里再无疑问。
    他果然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起完名字的菩提祖师看着石猴,也是越看越满意。
    这猴儿天真浪漫,资质极好,与一般的弟子有所不同。
    虽然看不清这猴儿将来会做些什么,但祖师依稀可以感觉出他将来的成之大,足以震动三界。
    祖师慈眉善目的看向石猴。
    “悟空,你想从我这里学些什么”
    “但凭师傅教诲。”
    石猴弯下腰,恭恭敬敬的回答:“只要能揍扁如来就行了。”
    这话一出,石破天惊,众多弟子无一不惊吓。
    “你——”
    祖师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我闯祸了——”
    祖师心里暗叹,石猴说出这句话后,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无法看透石猴。
    这猴子乃是世间一大变数。
    他是天地产生的异类,所以才会提前来到这里。
    祖师心里颇为后悔,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该收下这弟子。
    然而话已出口,他和石猴便结了因果,不教恐怕会被天地惩罚。
    祖师瞪着石猴,思来想后,却不能杀他。
    “罢了罢了,就看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祖师这般想道,于是挥了挥拂尘。
    “要打败如来太难,我也没办法。”
    祖师对石猴说道:“我只能给你一线机会,做到做不到,却得看你的悟性和造化了。”
     
第四章:至人传妙诀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日,祖师行走在山林间,掐指一算,石猴已经来了七年。
    “悟空。”
    祖师叫了一声,却不见石猴在身边。
    “师父。”
    两个仙童向他行礼:“您又忘了,上回他偷喝您的药酒,被您罚了闭门思过。”
    祖师忆起,不由叹息,那猴儿这些年时常陪伴自己,聪明乖巧,与日俱亲,以至于他都不习惯没他的日子了。
    “闭门七日,时间已到。”
    祖师吩咐仙童:“童儿们,去帮我把他叫来。”
    “是。”
    两个仙童应了是,转身向廊庑走去。
    “师父为何处罚如此之轻”
    一名仙童问道,祖师向来严苛,弟子犯错,从未有过闭门七日就放过的。
    “我也不解。”
    另一名仙童回答:“要说那悟空,来这里七年,也实在不是大不了的人物。”
    刚入门的时候,石猴说出的壮志吓了所有弟子一跳。
    最初的两年,弟子们时常嘲笑石猴,石猴却不恼怒,表现的有模有样,那会儿,还有一些弟子觉得这石猴深不可测。
    然而七年过去,石猴修行一无所成,跟众多弟子比起来,也是最差的一个,大伙儿都逐渐轻视了他。
    而且那石猴最近这些年猴性流露,反倒不如一开始那般神秘了。
    “果然是因为他会说书吧”
    “一定是。”
    两个仙童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石猴的寝室。
    还没进门,寝室里就传出阵阵喝彩声。
    仙童们对视一眼。
    “他又在说书了。”
    “赶紧进去听听!”
    两个仙童加快脚步走进寝室。
    寝室里,一群师兄围在石猴周围,噼里啪啦一阵掌声,为石猴的说书喝彩。
    “话说那彩云仙子把戳目珠望天化劈面打来;此珠专伤人目,黄天化不及堤防,被打伤二目……”
    正在说书的石猴声情并茂,很是吸引人。
    这个叫《封神演义》的故事篇幅巨大、想象奇特,情节更是扣人心弦,涉及到的仙魔鬼怪,无一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就连两位仙童,进到寝室后,也忍不住听了起来。
    要说这石猴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它的那张嘴巴了——不知怎么的,它总是能说出一些光怪陆离,荒诞幽默的故事。
    石猴一有空,就会跟师兄们言鬼神,谈怪异,他说的故事都是虚构,但其中人间冷暖、因果报应、宿命之说,却说得有门有道,越听越真。
    弟子们听他说书听久了,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他们原本知道的故事是假的了。
    比如那太上老君,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他的地位极其崇高,和他们所知道的却是有很大差异。
    再者,神仙都是历经劫数才得以享受尊位,但在石猴的故事里,却把他们说出了人性,越是琢磨,越是可怕。
    弟子们本能的发现这些故事会动摇道心,却实在停不下来。
    他们都是六根清净的修道之人,对凡间之事没啥兴趣,却无法抵抗那些神仙怪异的传闻故事。
    石猴讲了半小时,口干舌燥,决定不讲了。
    “今儿到此为止。”
    石猴喝了口蜂蜜,说道:“要听下回剧情,还请各位师兄给我找些百年雪莲。”
    “没问题。”
    “我们一定给师弟找来!”
    弟子们连声承诺。
    他们对《封神演义》意犹未尽,百年雪莲并非等闲物品,但弟子们找找也都能找到,自然不会拒绝。
    “悟空。”
    两个仙童走向石猴:“师父要见你。”
    “等我换身衣服。”
    石猴一喜,这些天呆在屋里不能出去,可把他闷坏了。
    石猴换了衣服,跟着两个仙童出了门。
    然而出门一看,石猴却是一惊,只见祖师沉着脸站在门口,刚才听书的十几位师兄排在他前面,一动也不敢动,一副乖乖挨训的样子。
    “师父。”
第五章:无相已成
    菩提祖师早就知道石猴没有认真闭门思过。
    近来他无所拘束,天性外露,却是无相之法修炼到了一定程度。
    祖师心里高兴还来不及。
    至于其它弟子,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如若被石猴的说书乱了心神,将来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悟空。”
    祖师起身穿衣:“陪我出去走走。”
    他带着石猴走出房门,在夜色下的山林里漫步而行。
    沿着林间小路,两人登上一处山崖。
    清风徐来,月华如水。
    “你识破了我盘中暗谜,我再教你一个法术。”
    祖师欣赏着夜色,忽然说道:“你想要学什么”
    石猴连忙回答:“师父,我想学长生之道。”
    “长生之道”
    祖师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随后抚弄长须:“这对你倒是不难。”
    祖师没有拒绝,虽没拒绝,却也没像书里说的一样把道法教给石猴。
    “你心中有魔,须得战胜他。我方能教你。”
    祖师提醒石猴。
    石猴微微皱起眉头:“师父,我没有心魔。”
    “人皆目短于自见。”
    祖师转过身:“你心中藏了太多秘密,如今法相渐成,心魔自生。”
    他见石猴不信,佛尘一挥,一阵飘飘乎的黑雾就从石猴身上飞了出来。
    黑雾在空中盘旋,而后凝成一只盘坐在莲花上的石猴。
    “咦!”
    祖师惊疑一声。
    就连他也没想到,石猴的心魔竟是一只佛魔。
    石猴抬头看着黑雾,那心魔的样子简直和他一模一样,只是两只眼睛充满了佛性。
    石猴随即明白,这心魔是被自己否定的念头。
    “佛口圣心,普渡众生。”
    心魔忽然开口道:“你本应成佛。”
    这是怎样的心魔,竟然劝人成佛。
    “妙级、妙级!”
    祖师忍不住在心里称赞。
    他这徒儿果真是一心向善,不然怎会生出此等心魔
    石猴也有点惊讶,随后摇头。
    “这世间妖魔肆虐,人如草芥,普度众生,可当妄言妄听。”
    他不同意心魔。
    心魔目光一沉,再次开口。
    “你心比佛高,却有千结无解。”
    “我且问你,你若要妖不吃人,那妖必要人不杀生,人焉能不杀此结何解”
    心魔逼问石猴,石猴脸色微变,不由的退了一步。
    这一退,却是露出破绽,心魔趁虚而入,随即钻进了石猴的身体。
    石猴晕倒在地。
    祖师未能拦住,只能摇头叹息。
    心魔所言非同寻常,可见这弟子心中藏有壮志,壮志之高,骇人听闻。
    祖师屈身伸手,刚想扶起石猴,却发现他身上黑气缠绕,已是不能挪动的状态。
    祖师于是设下结界,转身回屋去了。
    次日,祖师告知众弟子,石猴正在闭门受罚。
    众弟子幸灾乐祸暂且不提,祖师却是止不住的思考,那猴儿心中有关妖和人的问题,怕是没有答案——
    祖师越想越不对,人杀生,妖吃人,那是天理循环,无从断绝,怕是连佛祖也不能回答。
    “猴儿危矣……”
    祖师暗想。
    如果不能回答心魔,石猴就再也醒不来了。
    三日过后,祖师再次来到山崖。
    其时明月当空,石猴忽然睁眼,双目映出一片深幽的星空,却是如孩童般清澈,再无一点污染。
    祖师看见,喜不自禁。
    “悟空,你心魔已除。”
    他连声追问:“那答案为何”
    石猴起身向祖师行礼:“弟子未曾得出答案。”
    祖师愕然。
    “那心魔如何消失”
    “师父曾言,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冥须悟空。”
    石猴回答:“弟子发现,盲目追求答案,那将永无止境,于事无补。”
    祖师看着石猴,愣了许久,才哑然失笑。
    他明白了。
    这是天地间的大问题,多少贤人仙佛投身其中,永世不得脱身。
    可这猴子倒好,他天性洒脱,打破执迷,从问题本身脱身而出,直接去了执念。
    执念一去,心魔自然消失。
第六章:学成归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