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何况这些所谓‘大儒’也只不过是腐儒而已。真正的大儒,才不会如此。他们……”曹徵走了以后,允熥仍然在屋内气愤难平的说道。
不过他唯一的一个听众貌似对他说的这些话很没有兴趣,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哈欠,出言道:“皇兄,妹妹对儒家也不在意,你与妹妹说这些做什么就算要出手整治那些人,也应当把这番话写在圣旨上申饬他们,而不是对妹妹说。”
“昀芷,为兄与你说这些,一是让你以后惊醒些,不要被这样的人蒙骗了;二来,等过了年,朕要在朝堂上当面申饬他们,提前将讲稿说一遍,斟酌斟酌哪里需要改。”允熥笑道。
“等年后再准备讲稿不成么!妹妹不想听这些啦!找几个不识字的小宦官当听众不成么!”昀芷道。
“不成,即使不识字,他们也听不懂皇兄在说什么,但总会记住几句,若是与旁人说了就提前泄露了出去,不成。”允熥摇头道。
但他随即又道:“不过妹妹你说的也是,等年后在准备讲稿也不迟,何必为了几个妄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昀芷,为兄还没问你今日来找兄长有何事呢。”暂且将这件事放下,他问起了昀芷找他的缘故。
“皇兄,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三,过年休沐的第一日;作坊也大多已经分发了红利歇业,街面上一定有很多人,一定很热闹,皇兄带着妹妹出去瞧瞧吧。”昀芷马上坐到他身旁,笑道。
“好。”允熥当即答应:“现下已经快到午时,等下午为兄带你出宫转一转。”
“皇兄你就这么答应了”昀芷有些错愕的说道。
“怎么,为兄答应还不好”允熥笑道。
“当然好,只是皇兄答应的这么痛快,很惊讶。”昀芷道:“往日皇兄若是带妹妹出宫去,又不是去诸位叔叔、姑姑,两个姐姐家里,不都是要妹妹反复请求才会答应么”
“傻丫头。”允熥摸摸她的脑袋,笑道。这应该会是昀芷在宫里过得最后一个年了,等明年她就该出嫁了,不会再住在宫里了。即使她是公主,即使她以后仍然能够自由出入皇宫,即使经过允熥上次‘正朝廷风气’,大臣们不太敢对公主说三道四了,但嫁了人与没嫁人还是完全不同的。允熥想在她出嫁前多陪陪她,或者说,让她多陪陪自己。
昀芷靠在他肩膀上,享受着这一刻。她三岁父亲朱标就过世了,允熥在生活中承担的就是父亲的职责,她很喜欢这种类似于父女的互动。
可惜这一刻也不能长久。允熥又弹了一下她的脑袋,笑道:“既然下午要与为兄出宫去转转,中午就不要回寝殿了,和为兄去坤宁宫用膳。”
“好。”昀芷笑着答应。随即又想起来,什么说道:“敏儿也喜欢出宫去转转,要不也带着敏儿一起出宫”
“这可不成。为兄前几天才答应你嫂子不带她出宫,可不能才几日就违背自己的话。”允熥道。
“怎么,嫂子为何不让敏儿出宫”昀芷问道。
允熥大概说了说事情,昀芷道:”原来如此。不过说起来,敏儿确实不太在意男女之别,也是该管管了。”又道:“敏儿不能出宫,那其他人呢,文琳呢,文珞呢,贤琴呢,宝庆姑姑呢”
“文琳,恐怕她母妃都不会放心让我带她出宫;文珞年纪太小;贤琴与宝庆姑姑毕竟,也不好带出宫。”
“不过思齐倒是可以顺便一起出宫。过几日就是她的生日了,按照惯例生日前几日都是去梁国公府,当日上午在梁国公府过生日,下午回宫再为她庆生。”允熥说道。
“思齐一次能过两个生日,妹妹都有些羡慕了。”昀芷笑道。
“那等你今年过生日,为兄也让你过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允熥也笑道。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说定此事,昀芷站起来回自己的寝殿去换衣服,允熥则拿起桌子上的几份奏折,翻开来又看了两眼,
第1378章 礼物
?“你放心,一定能有奖赏。”允说道。他随即随意指了旁边的一家店铺:“就这家,为兄从这家买些东西送你。”
“好。”昀芷笑着说了一句,看向店铺的牌匾,忽然说道:“这家店铺的牌匾,我好像见过。”
“福锦安轩。”允目光看向牌匾,笑道:“原来是这一家,真是巧了。”
“昀芷,你可还记得六年前随同兄长去苏州游玩,苏州当地十分出名的哪一家姓李的商户就是他们家了。”
“苏州李氏,妹妹想起来了。”昀芷也想了起来。“当时妹妹还结识了一个李家的姑娘。”
“而且还把自己贴身佩戴的玉佩送了人家。”允接口道。
“为兄你真是,就算暗地里派人跟踪也不要这么直白的说出来。”昀芷白了他一眼。
“那怎么能叫跟踪分明是护卫。”允理直气壮。
“是是是,是护卫。”昀芷敷衍的说了几句,又有些怀念的说道:“也不知那个当时十分投契的姑娘现在如何了此时可在京城。”
李咏琳可是她曾经结识过的唯一一个平等交往的外人,是她十七年的生活中唯一一次领略到所谓‘手帕交’是什么意思,忽然提起来,蓦然有些思念。
“她比你还大两岁,应当早就嫁人了,也不可能在京城。“允随口说道。他再有闲心,也不会关心商户人家一个女儿近况,只能根据年纪随口判断。
“说的也是,他们这样的人家的女子出嫁比咱们家还早,也确实应当已经出嫁。”昀芷略有些感慨的说道。
“要不要进去瞧瞧珠宝首饰他们家的珠宝首饰店能开到京城,也是很有些新奇独到的首饰的。你六年前的时候也是很喜欢的。”允怕她想到自己即将出嫁,因怀念宫中的生活不开心,忙岔开话题。
“罢了,不看了。选另外一家吧。”昀芷又抬起头瞧了一眼牌匾,嘴上说着,同时在心中想到:‘当时我还对她说若是来了京城可以凭借玉佩来找我,看来她是没来京城。不过我的身份,即使她来了京城也未必来找我,除非是迫不得已前来求助。我还是盼着她不要来找我的好。’
“也好,看看别家的首饰,带回去。”他看了一眼从刚才起一直没有说话的思齐:“也给你一份。”
“谢谢舅舅。”思齐甜甜的笑着说了一句。
之后几人就在这条街上闲逛起来。昀芷身为宗室公主,思齐也是当做公主养的,见到过的好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一般的首饰当然入不了她们的眼;就连允,虽然对首饰从来没有研究过,但总能见到妻子、妹妹、女儿穿戴的首饰,在店里见到一样就能马上用直觉判断出是不是好东西。所以她们三人挑了好一会儿也没挑几样。
允渐渐不耐烦起来,借口店内气闷出去待着。在街头呼吸了几口虽然饱含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但勉强还算清新的空气,忽然想起来和朱一起出门的文圻,问身旁的侍卫:“朱与文圻在哪”
“老爷,宋侍卫护卫着三少爷与侄少爷在那边,”侍卫一边说着,一边指了一下东面的街口。
“看看去。若是小姐与表小姐出来了马上告诉我。”允说了这两句,就走向朱与文圻所在。
没几步他走到侍卫所指的店铺,抬头一看是一家书店,有些不解的说道:“文圻怎么转了性,看起书来了就算他转了性,朱也不可能才几日的功夫就转性吧。”
原本允只是闲着无聊出来转转,反正晚上文圻与朱今日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自会有人禀报他,如果他想要详细些的,一道口谕传下去,明天一早就能见到一篇一万字的报告文学;但见到文圻与朱来了这么不符合他们性格的地方,反而起了兴趣,抬脚就走了进去。
身旁的侍卫还想劝:“老爷,小心危险。万一有刺客潜伏于里面这与首饰店铺毕竟不同。”允逛得都是最高档的首饰店铺,会在里面挑首饰的人才不会去做刺客;书店不一样,穷酸的人也可以喜欢看书。
“书店也一样。”允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脚走了进去。读书人混口饭吃还是容易的,哪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只要不嫌做生意丢人,在同乡开的店铺中做一个账房还是可以的,没准还会有做生意的朋友愿意给他捐一个监生,直接参加乡试,也不会做刺客。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允还是比在珠宝首饰店里紧张得多。他一走进去就摆出一副守住中门的姿势,两个侍卫也马上抢到他前头。
不过允扫视店铺一圈,顿时放松下来,又让两个侍卫退后。此时店内除了那个一看就是东家的人外,只有六个客人,其中一个是朱,一个是文圻,两个是侍卫,剩下两个他竟然也认识。
“于先生。”允微微拱手道。
“见过孙老爷。”那人马上行礼道;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小孩也和他一样行礼说道:“见过孙老爷。”
“见过世叔/父亲。”朱与文圻也赶忙行礼。
“我说呢,怎么他们两个不爱读书的人也会来书店,原来是遇到了于先生。”允笑道:“于先生酷喜读书,小于也同样喜欢,拉着他们来书店就理所应当了。”
“老爷这可说错了。生员与犬子是在店内遇到的侄少爷与三少爷,不是生员带进来的。”说话这人正是于谦的老爹于胥。他当初被允生拉硬拽入皇城做了皇家学堂之小学堂的先生,与文圻他们都很熟悉。
“哦,圻儿,你还会主动来看书”允不由得将文圻拉过来问道:“就算想要看书,在家里不就成了咱们家什么书没有”
 
第1379章 偷梁换柱
?“三少爷,”于谦走到文圻身旁才说了三个字,就被他打断道:“咱们这么熟悉,不用叫我少爷,叫我的名字,或者与朱褆一样,叫我三郎。”
“三郎。”于谦当然不敢直呼他的名字,说道:“从刚才起,我就见你一直在经、史这些书下转悠。我觉得不应当挑选这类书籍。”
“为什么不应当”文圻将昂起的头又低下来,好奇的问他道:“为什么不应当挑选经部、史部的书”
“三郎,二郎酷爱读书,尤其十三经、十三经注疏等经部书籍更是经常诵读,府里都有,绝对没有外面找不到的。虽然即使送重了也是心意,但如果能够送几本与二郎现在的藏书不同的书籍岂不是更好”
“至于史部,老爷喜欢读史,凡是市面上有的史书都买了来,这间书店虽不小,但也多半找不到老爷院子里没有的史书,也会送重。”
“那你觉得,应当从子部还是集部挑选书籍”文圻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问道。
“不如从买诗文评。”于谦道:“子部如道家、兵家、佛家、法家、农家等各家的书籍府里也都有,杂家等书籍却又是无用之书,不能买;集部的词话、曲子也不能买,诗词集天底下也没有哪里比府里更全的,只有诗文评,各家点评历代诗文之人极多,纵使府里也未必搜集的全,所以买一本诗文评与府里的藏书重了的可能最小,不如买它。”
“按说朝廷正在编纂《大明大典》,天下的书籍都会在《大明大典》中,但《大典》如此浩繁,岂是一人所能翻阅的尽的所以不必考虑《大典》,只要府中没有便好。”
“对对对!你说得对。”文圻笑道:“你真是聪明。比我聪明多了。”
“实不相瞒,我在老家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堂兄过生日,他也酷爱读书,我就萌生送他一本书的念头。我当时为选什么书想了很久,将经史子集都想了一遍,最后找出一本合适的书籍。所以此时我才能很快想出送二郎什么样的书籍最合适。”于谦笑道。
“原来是这样。这就是父亲说过的‘经验’吧,有了经验,再做同样的事情容易的多。”文圻说了这句,又道:“那就按照你说的找一本诗文评。不过这么说来,也不必在这家书店里找,去编纂《大明大典》之处寻找更好。天下的书籍那里都有。”
他话音刚落,于谦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从身旁传来一个厚重的声音:“天下的书籍,编纂《大明大典》的史馆未必都有。”
听到这话,文圻与于谦侧头看去,就见到这家书店的东家站在旁边,看着他们说道。这人身量不高,看面容至少也在五旬之上,但声音却慷锵有力,丝毫不显老态。因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多是在采买年货,书店内只有他们几个客人,适才也无人说话很安静,他们的对话就被他听去了。
“老先生,”文圻按照允熥平日的教诲,先行了一礼,之后问道:“老先生,朝廷编纂《大明大典》,天下的书籍都搜集去了,哪里还有史馆没有的书籍”
这老人‘哼’了一声,说道:“朝廷也未必能将书籍都搜寻去。”
“朝廷想要编纂《大明大典》,岂会不能将书籍都搜寻了去”文圻又道。
“总会有人不愿将自家藏的书籍交给朝廷”老人道。
“为何不愿朝廷也不是要将书籍没收,只是借去抄录一份,之后就还回去,
第1380章 书送瓦赛
?“这位官人,”老人又对允熥说道:“您家里也肯定不是平常人家,多半是勋贵。老朽瞧着官人颇有正气,有个冒昧的请求:求您帮忙将这本书找回来。若是您能将这本书找回来,老朽代朋友感激不尽。”
‘你放心,若是你说的是实话,这本书我一定给你找回来!”允熥沉声的说道。
“那就多谢官人了!”老人马上说道。同时心下暗喜:‘今日这算是猜对了。’
老人之所以与允熥等人说这番话,就是为了最后的这个请求。他从文圻和朱褆在侍卫的护卫下走进来后就开始打量他们是什么人,后来允熥来了更认真观察起来。他觉得允熥等人说话不像是文官,可出门还带着护卫,家里定然十分富贵。猜测多半是勋贵,还是十分有权势的勋贵,至少也得是当年洪武年间加封的公侯人家。
他又继续打量,觉得允熥看起来还比较正派,决定向他求救帮忙找回朋友的古籍。他当然想过人家不帮忙的可能,但反正他与朋友已经山穷水尽找不到任何办法将古籍要回来,大不了被拒绝,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即使如此,直接求救是不成的,他正琢磨如何求救,就听到文圻说‘天下的书籍那里都有’,忍不住插了句话,之后顺势求救,竟然成了。
允熥摆摆手。他是大明的皇帝,治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又被他知道了,当然要管;而且,他之所以答应帮忙,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不完全是顺手做个侠客。这事又本就是他的属下犯了错,他不愿接受老人的道谢。不过这话就没必要与他说了。
“小公子若是选中了我家书店中的书籍,也不用付钱了,拿走即可。”老人又道。
“您一把年纪,经营这小书铺也不容易,我家又不是出不起这钱,岂能贪这点儿便宜圻儿,看中了那本书籍一定要照价付款。”允熥道。
“是,爹爹。”文圻赶忙答应。
那老人又道谢几句,因文圻要挑选词文评,去后面将所有的词文评都拿出来供他挑选,趁这个时候,文圻走到允熥身边。“爹爹,您可一定要将这个老爷爷朋友的那本古籍找回来。”文圻觉得这个老人一直将朋友的事情记在心上,是个好人;他所求的又是这么一件事情,顿时心生同情之意,跑过来向允熥说道。
“你放心,父亲一定找回来。”允熥拍拍他的脑袋,说道。
“还要将那个调换了古籍的官员也惩治一番。”文圻又道。他虽然不是太子,但受的也是一国之君的教育,对于官员这种挖他们家墙角的事情当然很不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