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不过是运气。”朱权笑道。但他的表情还是颇为自得。

    生擒、斩杀北元武士万余人听起来不多,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了不起的战功了,历史上朱棣五出漠北不过是消灭了几千蒙古士兵。

    蒙古草原可不是中原,山都少,四通八达可以说到处都是路;蒙古人也根本不和大明大部队打仗,只是执行游击战术。坤帖木儿和北元太师阿鲁台知道朱权出兵七万扫荡漠北之后马上就开始逃跑。

    朱权在得知坤帖木儿逃跑以后,认为草原上唯一一只能对他的步兵产生威胁的军队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丢下四万步兵,带着三万骑兵猛追。之后合该坤帖木儿倒霉,朱权本来在漠北转悠了一个多月,天上还下了大雪,已经打算回师了,但就在此时探马发现了坤帖木儿的大部队,他马上发起进攻。

    0手上其实也有三四万蒙古军队,全力奋战胜负还两说,但这些年蒙古人早就被大明打怕了,又见到是凶名赫赫的朱权带兵,胆子马上就没了一半,拼命向贝加尔湖跑去,试图利用那里较为复杂的地形逃出生天。

    朱权也没那个兵力将这三四万士兵、七八万妇女儿童全部消灭,只是先盯着铠甲最华丽的军队猛打,将这些人都消灭后分散围剿。先头部队一直追到贝加尔湖附近才撤回来,俘虏了没能跑进森林里的二三万妇女儿童回师。坤帖木儿和阿鲁台在这次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战役中幸运的逃出升天,没有被俘被杀。

    尚炳当然知道朱权心里想的是什么,笑道:“十七叔何必推脱这几年还有谁能一气消灭万余蒙古士兵陛下定然会不吝惜赏赐。”

    “赏赐什么的我倒是不在意,就是希望陛下能将大宁和朵颜卫等地方正式划归我建立宁藩国。”朱权说道。

    这话尚炳不好接,谁知道允熥怎么想的。他正想岔开话题,朱权说道:“尚炳,你这些年在西北干得也不错嘛!不费一刀一枪拿下了哈密,哦,现在改名伊吾了。”

    “我这和十七叔差得远了。可不敢居功。”尚炳笑道。

    “哎,《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你能让察合台的番王叫什么来着,黑的儿火者,你能叫黑的儿火者帮你占据伊吾,这就是你的本事。”朱权是明白人,虽然他本人其实热爱打仗,但也知道不打仗拿下一个地方是最好的。

    他还要再说什么,忽然王喜走了过来,对他们二人说道:“秦王殿下,宁王殿下,陛下请二位殿下跟随奴才去觐见。”

    他们二人马上站起来,跟着王喜前往允熥接见他们的地方。可走着走着,尚炳觉得不对劲,问道:“王老公,这是去哪”

    “自然是去见陛下。”王喜道。

    “可是,”尚炳指着已经停下来的王喜面前的这个宫殿大门说道:“这是陛下的寝殿。”

    “陛下就是在寝殿召见二位王爷。”王喜道。

    “这,”尚炳想说这不和允熥的风格,但话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就跟在王喜后面和朱权一起走进了允熥的寝殿。

    殿内允熥只穿着中衣,坐在榻上让专职按摩的宦官给他服务着。他见到朱权和尚炳走进来,笑道:“朱权和尚炳来了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随便找地方坐。小苏、小蔡,你们两个去给朕的叔叔和兄弟按摩。”

    两个侍立在一旁的小宦官答应一声,走近朱权和尚炳二人。

    尚炳没有接受按摩的爱好,摆手拒绝;朱权倒是来者不拒,舒舒服服的坐好了享受按摩。

    “尚炳,这按摩可是很能舒缓精神的,你也试试。”允熥笑道。

    “那臣弟就试试。”尚炳没有再次拒绝允熥好意,也接受了按摩。

    “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允熥问道。

    “确实感觉舒服多了。”尚炳说道。

    之后允熥和朱权闲聊了几句塞外的风土人情,忽然说道:“这次征伐漠北俘虏的坤帖木儿的几个妃子都还好好活着呢吧”

    “还活着呢,俘虏的那个王子也活着呢。”朱权说道。

    “带来京城了么”

    “都带来了。”

    “你把她们交给锦衣卫。好些年对蒙古没有这样的大胜了,得举行献俘大典,侄儿也要祭拜太庙,告诉皇爷爷北元




第684章 西域佛教
    允熥深吸了一口气,又过了一会儿才和尚炳说起话来。

    “现在佛教在伊吾传播的怎么样那些蒙古人和当地的其它民族信奉咱们的佛教人多不多”允熥使用一种轻松的口吻问道,尽量不要让尚炳觉得他们是在谈论正经事。

    “皇兄,现在当地凡是之前信奉喇嘛教的都改信咱们的佛教了。我买通了大多数喇嘛,让他们投入了咱们的怀抱,当地的喇嘛教寺庙也改建成了中原样式的寺庙。”尚炳轻描淡写的说道。

    实际上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尚炳不能对这些喇嘛动武,只能采用‘文明’的方式对付他们。他也不知道杀死了多少脑细胞,抹黑了几个喇嘛让他们身败名裂,逼得其它无法用金钱收买的喇嘛改信汉传佛教。

    “不过当地那些畏兀儿人似乎都很讨厌咱们的佛教,几次来请愿,我没搭理;他们可能觉得我不搭理是推让,到寺庙门口去闹事。”

    “我既然已经将佛教立为了秦藩的国教,岂能容忍这样的事情马上出兵镇压,杀了一千个将脑袋悬挂在他们的聚集之地外,又罚了几百个人当五年苦力。”尚炳说道。

    “皇兄记得伊吾这个地方,你接手的时候畏兀儿人也不超过五千人吧”允熥说道。

    “不到五千人。”

    “那岂不是说你一下子杀了两成的当地畏兀儿人”

    “其实不止两成。后来军队进入他们的聚集之地平叛的时候,有些妇女和小孩其实也被打死了,我也不便追究士兵们的违纪之事,不过也不会将这些妇女儿童的尸首也挂出来。”

    尚炳说道:“我算是明白了为何当年皇爷爷会愿意让信奉天方教的人去撒马尔罕,离开大明了,皇爷爷当年可是最重视人口的。”

    “这些天方教徒一天要念五遍经,还有什么斋月之类的事情,每天太阳升起之后到日出之前都不吃东西。”

    “我不得不让监工用鞭子抽他们,告诉他们,你们自己不吃饭可以,念经也可以,但活儿也得干,不干活的一律吊到绞刑架上。他们最后还是不得不在白天吃饭。”

    “还有吃牛肉。就算伊吾的牛多,可送到河西之地就值大价钱,他们竟然非要吃牛肉。”

    “我让人告诉他们,可以不吃猪肉,但不能吃牛肉,私自杀牛者斩立决。在杀了几个人以后,他们也老实了。”

    “照你这么个杀法,现在伊吾还有多少畏兀儿人”允熥笑道。

    “没多少了,我动身之前只剩下两千多人。先后死了不少,又有很多人逃往亦力把里。我其实很奇怪,虽然我有这么多有关于习俗的限制,但他们在伊吾的生活可比在亦力把里好得多。亦力把里的蒙古人也不喜欢畏兀儿人,经常欺负他们,只是平时不大管他们的事情。可他们还是逃往亦力把里,真是无话可说。”尚炳说道。

    允熥笑了笑。一神邪教的信徒思维当然不是世俗的汉人能理解的。

    “除了之前就信奉喇嘛教的人之外,一开始对其它蒙古人传教不太顺利,毕竟这些人既然不信喇嘛教,肯定不是太容易信教的人。不过近两年下来也又多了不少信徒。”

    “我和少林寺过来的方生大师商量以后,为了吸引蒙古人信奉,废除了教义中不许喝酒吃肉的规定,不过仍旧不允许结婚生子。”尚炳说道。

     



第685章 对蒙
    “蒙古人只会放牧和造弓箭,学不会打铁这么高深的玩意儿。”尚炳先是调侃了一下蒙古人,之后说道:“不过之前亦力把里是有契丹人、畏兀儿人铁匠給他们打铁的。但有一次亦力把里除蒙古人以外的人发动判乱,蒙古人大肆屠杀,将所有铁匠都杀死了。”

    “那他们之前铁器从哪买”允熥有些好奇。

    “从撒马尔罕,撒马尔罕的商人每年过来贩卖铁器。撒马尔罕的商人可比咱们大明的商人黑多了,一口铁锅的价儿是大明商人卖给亦力把里人的两倍,一把菜刀的价儿是大明商人卖给亦力把里人的三倍。”

    尚炳说道:“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要早知道撒马尔罕的商人这么黑,我就让他们将价格再提五成。现在我秦藩商税收三成,这一下子又可以多很多商税!可惜了,一开始价儿定低了,后来也不好意思提价,毕竟和亦力把里还得合作。”

    “行啦,你这商税收得够多了,人岂贪心不足邪”允熥笑道。

    ‘皇兄这个例子举得可不太好,魏武可是后来连汉中都丢了。’尚炳本打算这么说,但想想后还是仅仅笑了笑,没有说话。

    允熥又和他说了许多,语气也由轻松越来越严肃,吩咐了尚炳一些他以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尚炳不管觉得对不对,都点头答应。当然,在伊吾他是不是会执行就不说不准了。

    这就是现在大明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大明面积不小,允熥也没有办法一直盯着一件事情,只能将很多事情委托给别人;这些人又将事情继续向下委托,最后能不能达到允熥的要求只能看天意了。官场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给上司添麻烦,大多数官员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干活儿,偏远地方一件事情吩咐下去,能达到允熥五分的要求就很不错了。

    像秦藩这种分封的王爷倒是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可他们又未必会依照允熥的想法来办。

    允熥心里其实也知道,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多和尚炳说一说,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尚炳见允熥似乎再没什么可说得,提出告退,朱权也马上站了起来。

    允熥对尚炳说道:“你好不容易来京城一次,赶快回去和自己的兄弟团聚团聚,皇兄就不打扰你们了。尤其是尚惜,她明年就出嫁了,你作为长兄,岂能不多照看照看对了,你就过了年也留在京城,一直到尚惜出嫁了再回伊吾。反正还有高翔和宋晟在伊吾呢!”

    “是啊,尚惜明年就出嫁了,”尚炳仿佛忽然想到了尚惜明年出嫁一般说道:“我这个当哥哥的送她出嫁为好。”

    允熥又对朱权说道:“十七叔,我这里还有些事情,等过两日这些事情都处置完了,再把你们都叫进皇宫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开开心心的玩。”

    二人又说了几句,朱权和尚炳躬身退下。

    允熥伸伸懒腰,穿上外衣,对王喜说道:“宣到旁边的阁子里罗贯中觐见。”

    ……

    ……

    尚炳和朱权走出乾清宫,朱权叹了口气,走向自己的马。尚炳心知他为何叹气,紧走几步跟上朱权,轻声说道:“十七叔,皇兄既然没有当场拒绝,那么就表明他尚未想好,要不然一定会婉转的拒绝十七叔的请求,而不是糊弄过去。”

    “我也知道这点。”朱权说道。他之前研究过允熥的所作所为,若是绝对不会让他实封,一定会婉转的告诉他。

    “可陛下到底在犹豫什么呢我宁藩一直是塞外之地,并不是他所说的华夏熟地,有何不可分封的”朱权又小声说道。

    &nb



第686章 彻底湮灭的蒙古历史
    送走了罗贯中,允熥前往前殿批答奏折。这一个多时辰已经积累了不少票拟过的奏折,允熥要在吃饭前将它们批答完毕难度不小,需要尽快进行。他坐上了平时自己处理奏折的座位后,提起笔,开始在已经票拟的奏折上写起字来。

    这时解缙忽然走到允熥面前,行礼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陛下。”

    “何事”允熥头也未抬,问道。

    “陛下,臣编写《大明大典》,已经将天下绝大多数的书都搜罗到了京城,即使是一些孤本、珍本也得到了,但仍缺皇宫内藏的书。请陛下暂且将皇宫内藏的书放到史馆,臣让抄写之人抄写一遍后送回宫内。”解缙说道。

    “这个好说。”允熥拿起一张纸,刷刷刷写下手诏,递给王喜说道:“你带人去内书房将朕的藏书都拿出来,做好统计后送到史馆。”

    又对解缙说道:“这些书可都是朕十分喜欢的书,平日里会看的,你可不能弄丢一本。”

    “陛下放心,臣不会弄丢哪怕一页纸。”解缙说道。

    皇宫内藏并且宫外没有的书并不多,一个时辰后,允熥将面前的奏折都已经批答完毕正打算去用膳时,王喜与解缙又来到了他面前。

    解缙行礼说道:“陛下,王公公已经将陛下内书房的藏书都送到了史馆。但有一本之前洪武年间臣曾经看过的书却没有见到,臣……。”

    “什么书,叫什么名字”允熥打断道。

    “《元朝秘史》。”解缙道。

    “《元朝秘史》这是什么书”允熥好奇的问道。他从未听说过这本书。并且这本书的书名马上让他联想到了前世曾经看过的一些辫子戏。

    ‘不会是和那些戏一样恶心,讲述蒙古历代大汗情感纠葛的书吧。应该不会,皇爷爷没那么无聊,收藏那样恶心的书。’允熥想着。

    “陛下,《元朝秘史》是记叙蒙古国开国之时和之前一些事情的书。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之后,仿照畏兀儿人的文字创造了畏兀儿蒙古文;窝阔台、贵由或者蒙哥为蒙古大汗时,命令史官编纂蒙古国的历史,命名为《秘史》,只允许皇族翻阅,即使是蒙古权臣都不许观看。”

    “洪武元年中山王、开平王带兵攻陷北平,从元代的皇宫中抄出内藏的《秘史》。先帝下令将《秘史》翻译成汉文,命名为《元朝秘史》,共得十二卷二百八十二章,藏于皇宫大内。”解缙说道。

    “蒙古国的史书”允熥忽然有了些兴趣,问道:“你可还记得大概写了些什么”

    “启禀陛下,臣大概还记得一些。”

    “全书大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载成吉思汗的祖先,其中混杂有许多传说,难以分辨真伪;第二部分记载成吉思汗的一生,第三部分记载了窝阔台的一生。书中记载此书写成于鼠儿年,大多数人猜测应该是庚子年(西元1240年)写成。”解缙道。

    允熥吩咐道:“王喜,你去当年先帝经常看书的地方找一找,看看是不是放在了那里。”

    王喜领命退下。解缙又道:“陛下,此书非常重要,天下间记载了蒙古国历史的书仅此一部,并且因为它记载了蒙古皇族一些秘而不宣的事情,即使元代皇宫大内也只有一本,就连现在逃到草原上的元代后裔应该也没有。若是皇宫内藏的这本书没有了,就再无



第687章 白帐
    同一日正午,突厥斯坦城。

    已经继任亦力把里汗国大汗之位沙迷查干站在城内的宫殿中,十分不安的扭动着身躯。

    他如此表现自然不是因为允熥要彻底湮灭蒙古在铁木真之前的历史。一则他现在并不知道,二则他其实也不在意历史。在他看来,蒙古人当年能创下不世之功和历史毫无关系,一者是因为成吉思汗、窝阔台大汗和他们的将领太过厉害,二者是因为当时蒙古人团结一心。
1...131132133134135...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