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两人一拍即合。
张春来还主动揽下来一个活:“我那搞旅游,是请了一家鹏城的策划公司的,这家公司我熟,干活还算靠谱,我们就请他们帮我们策划一套方案,把酒店连锁先做出来,然后我们再向老板汇报。”
张红霞:“我们的酒店在大门口,渡假村里也有客房,这两处都可以纳入进来。”
两人聊完连锁酒店,又开始交流旅游经营的经验。
“节假日这种旅游旺季,比较很好经营,关键是怎么搞好淡季。”
“怎么搞”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要推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我那有农场,你这也有农场,我们根据不同季节,推出采摘草莓,芒果,荔枝,椰子等游园项目,我们还有一条海鲜食街,搞搞啤酒节,烧烤节,服装节,车展,海钓比赛,捉鱼比赛,沙滩寻宝,小型演唱会,寒假暑假搞亲子游……”
张红霞两眼放光:“你们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张春来不敢居功,说道:“我们去年考察了八厘岛,还请了策划公司,就是我跟你说的那家,都是参考别人的经验。”
“你再帮着联系一下,也帮我们凉州公司策划一下呗。”
“没问题。你们这里可利用的资源更多,能策划出不少噱头出来。”
月华如水。
晚餐过后,渡假村湖边的一栋别墅里,李东文等几人正在悠悠地茶。
乔山说:“最近铁矿石的价格涨的厉害,李老板有什么好路子没有”
李东文对矿不感兴趣,微微摇了摇头。
乔山还不死心,继续说:“澳洲,铁矿石最多了,都是论山的,赚了我们不少黑心钱。桃花仙不是在那里有进出口生意嘛……”
澳洲,李东文是去过的,那里的进出口生意,是李明军在做,他基本没管。那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靠山吃山,活的就很滋润了。
铁矿石,能值几个钱,金矿钻石矿哥们都不稀罕。
“真没兴趣。”李东文回了一句。
见李东文没兴趣,谢安平岔开了话题,说道:“二庆公司那个炼油厂,我们已经开工建设了,现在正在安装油罐。后期的画图,我们
第434章:收购是条路(求推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早,汪军,张红霞,刘颖,张春来四人,就都跑过来找李东文汇报工作。
李东文看着眼前的四个人,摆了摆手:“都座吧。你们谁先说”
汪军看着张春来,说:“远来的是客,张总最远,您先来吧。”
张春来也没客气,吧啦吧啦地把酒店连锁的想法说了一遍,又引述了纸老虎公司的调研数据,未来旅游行业会高速成长,酒店行业也会迎来强劲市场需求,连锁和会员制也是大势所趋……
张红霞在一边帮着补充,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就有钱去旅游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李东文还是甩手掌柜的一贯作风:“我没意见,你们看着搞吧。”
张春来说:“这事牵连太广,涉及到多家分公司,协调的问题……”
李东文直接拍板:“这事就你们万州牵头吧,凉州和神鸟等地配合,神鸟的旅游节这几年搞的也不错,徽城官府好像也要搞旅游,你们可以联系一下。”
张春来:“好的。我们就按您的指示办。”
见张春来汇报完毕,刘颖赶紧汇报:“咱们凉州已经大面积种植棉花了,我们吴州想把棉纺厂重新搞起来……”
李东文对于把企业搞大,一向是支持的,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你们有具体计划吗”李东文问。
“重新扩建生产线和安装设备,有些耽误时间。吴州还有一些上规模的棉纺厂,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收购一两家”刘颖试探着问。
“收购好啊!就这么办。挑选人多的……规模大的厂家收购。”李东文当即拍板。
汪军见老板这么快就答应了,赶紧开始夹带私货:“棉花全身都是宝啊,棉花可以纺纱织布,秸秆可以造纸,棉籽可以榨油,棉籽粕可以做饲料,棉籽壳可以种植银耳和蘑菇……我们计划进行综合利用,开办造纸厂,榨油厂,饲料厂,银耳种植场和蘑菇养殖场……”
嗯你野心不小啊。要办这么多厂
不过,我喜欢。
“听说造纸厂污染挺大的,让别人去干吧,咱们不干那玩意,秸秆卖给他们就好了。至于其它几个厂子,可以先办起来。嗯,神龙公司好像也在搞银耳种植,你们可以相互学习一下。”
李东文又开启了瞎指挥模式,凡是能增加人的事,他都赞成和支持。
汪军可不认为这是瞎指挥,他觉得老板的决定都是无比英明的,比如,不搀和林业总局三边防护林的竞标,也不建议公司的人去做。
后来他手下两个大队见钱眼开,非要试一试,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这几天又有蒙省的七八家公司找上门来,想请桃花仙公司出手相救。
这七八家公司,都是这次验收考察不合格的,跑来取经的。他们听说有两家合格的,项目都是外包给桃花仙公司做的。
汪军直接打太极,说这是他不管,公司下面的大队自己做的,你们去跟他们谈。
这些人稍微一打听,就找到了那两位大队长。那两位大队长正郁闷着呢,这个项目他们是自负盈亏的,如果不是考虑到桃花仙公司的声誉,他们都想撂挑子不干了,最后是硬着头皮做下来,打碎了牙齿和血吞。
现在有人再跟他们提这事,那简直是扒开创口往里面撒盐啊!
“一律不见!如果谁敢继续纠缠,我们就给他们断水断电!”
这几个标段,用的水和电,都是从桃花仙公司接过去的,如果真断了水电,他们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这帮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你们不干,总有人干,大不了我们从桃花仙挖点人过来。
从桃花仙挖人,还真不太容易。这帮家伙,把工资开到了每
第435章:大风每天刮来七百多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东文正在惬意地享受着“五一七天乐”,甘省地电的曹工找上门来。
“5月8号,风电厂正是并网发电。这个启动仪式,您一定要参加,单省,我们领导重点邀请了,不出意外,他会到场。”曹工兴奋地说。
这个电厂,桃花仙公司占了49%的股份,李东文布置完聚风阵,就没怎么关注了,都是曹工他们一手操办的。李东文只提了一个要求,电厂职工的工资待遇,不能低于武安农场的水平。
风电厂,用的都是技术工人,主要是设备检修和维护,平时也用不了多少人,曹工当时满口答应了,他是搞技术的出身的,也希望手下技术人员资待遇好点。但一打听桃花仙员工的待遇,还是有点小吃惊,你们员工的工资都这么高吗
这个电厂,是按照100万千瓦设计的,理论上每小时能发电100万度,如今的上网电价是3毛钱一度,每天的电费能收七百多万,每年就有二十多亿。当然这是理论数据,但是,在李东文看来,理论数据那就必须是实际数据。
而且这个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国家另外还有补贴,这个补贴,也是根据发电量来的,发电越多,补贴越多。
省地电这个风电厂,运营成本是很低的,主要支出就是两项,工人工资和设备维修。电厂刚建好,都是新设备,这两项加起来,每年两三千万,满打满算了。跟二十几个亿的收入比起来,这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曹工很是兴奋:“我们测试了一下,目前发电的效率超过了百分之百,完全可以满负荷运转。”
李东文回了一句:“那是必须地。这个仪式我参加。你们抓紧把输电线路弄好,我们铜城还等着用电呢。”
电力紧张日趋凸显,李东文在意的是自己公司的用电问题。桃花仙公司虽然是以农林为主,但也离不开电啊,总不能再回到过去的农耕社会吧,社会总是要进步的。
曹工:“您放心,输变电线路已经全线开工,再有两三个月就能通电了。”
听说单明斌要来参加启动仪式,搞得凉州官府一阵鸡飞狗跳,都别休假了,赶紧回来上班。
单明斌是5月7日晚上到的武安,直接住进了桃花仙酒店。凉州州长廖志刚,省地电公司的老总耿树江,发展委的主任杨刚军等人,是主要陪同人员。
电厂虽然在蒙省境内,但蒙省并没有高级别官员出席。主要是这事挺闹心的,人家甘省地电是投资商,只是在这里租地建厂,发出来的电也和蒙省没啥关系,直接并网了。
并网并的是国网。此时的国网已经分成了南北两家,一家南网,一家北网,风电厂并的是北网。
电力改革,实现了厂网分离,发电企业管生产,供电企业管运营。上网电价,两家说了都不算,国家政务院说了算,具体是政务院下属发展委说了算。
领导们入住桃花仙酒店,是因为这里是距离电厂最近的酒店,穿过生态高新区,就到电厂了。
第二天一早,一干领导从桃花仙酒店出发,开始奔赴风电厂,一百公里出头的距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李东文开着车窗,吹着自然风,行进在队伍当中,看着路两旁树成林,草成茵,湖水荡漾,小小有些成就感。
风电厂的启动仪式由曹工亲自主持。最重量级的领导就是单明斌,最重量级的嘉宾当然是李东文了。剪彩的时候,他们两人并排站在最中间,杨刚军,廖志刚,耿树江等人陪在两旁,北网也派来一位副总,出席了这个仪式。
省府大佬出行,当然是不缺记者的,各路记者纷纷拍照,共同见证这个高光时刻。
仪式结束之后,记者们纷纷围住耿树江和曹工,进行采访。倒是没有不识趣的记者,敢来围堵单明斌和李东文。
 
第436章:托还是不托?(求推荐)
杨刚军在酒店房间单独与李东文会面。
“三边防护林的二期工程,让林业部很是被动。”杨刚军斟酌了一下,说道。
其实,林业部的称呼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林业总局,但人们还是习惯叫林业部,能省一个字是一个字,这叫有派。
“什么二期工程”李东文问了一句。
“就是去年公开招标的那10个标段。”
“哦。”
你这一个“哦”,是什么意思
杨大主任被“哦”了一下,仍然面不改色,耐心解释
“部里前几天派人下来核查了,发现结果很不理想,只有两个标段勉强达标,跟当初的预期相差太大了。”
“哦”李东文像个捧哏演员,又蹦出一个字。
“您也知道,当初明斌省……同志是希望桃花仙公司参与竞标的。结果,让蒙省这帮家伙弄成现在这样,大家都很被动……”
“大家哪个大家我们很主动啊!”
捧哏的终于不是单个字往外蹦了,但,这个捧法,也太扎心了。
你们主动你们是主动退出了好吗
嗯他们为什么主动退出呢难道早知道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刚军越想越心凉,这次领导交办的任务,恐怕不好完成。
“部里有意把不达标的那些标段,收回来,重新招标,桃花仙公司是否有兴趣参与”
“没兴趣。”
这个捧哏的,三个字,就把天聊死了。
杨刚军憋了半天,问道“方便透露一下原因吗”
“公开招标多好啊,有钱大家赚嘛,也不能什么便宜都让桃花仙一家独占,那样有人会眼红的。去年中标的,现在不是还没到期吗收回来部里单方面撕毁合同,不太好吧要给人家充分的信任。即便是到期了,检查没达标,失败也是允许的。这种事情,谁能保证都能百分之百的成功”
捧哏的忽然改成逗哏的了,让杨刚军很不适应,这些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让他怎么往下接呢
眼见这个话题没法往下继续了,杨刚军赶紧岔开话题
“铜城,有一家电缆厂,州属企业,3000多人,想改制,您能否帮忙找人接手”
有三千多人李东文一听就来了兴趣。
“好。我派人去了解一下。”
杨刚军说“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铜城不是产铜嘛,州里就成立了这么一家电缆厂,主要生产铜线的,几十年历史了。现在原料供应不足,进口铜材咱们又没有优势,东南沿海很多电缆厂用的都是进口铜材……”
李东文大致听明白了,原来的优势,是就近有原料可用,现在优势没了,混不下去了,州里就想把这烫手的山芋丢出去。
改制,说的好听,国资改混合,混合改民营,丢到社会上,放到市场里,公平竞争,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说白了就是自生自灭。
一家不赚钱的企业,那点仅剩的国有资产,给3000多人发工资,用不了多久就耗没了。州里急着出手,就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万一活下来呢,三千多人的生计就有着落了。
李东文没有拒绝,杨刚军也就不算白来一趟,闲聊了几句,就告辞走了。
第二天上午,李东文就电话联系张俊茹,想让她派人去了解一下这个铜城电缆厂。
张俊茹直接回话“这事先不着急,往后放一放。现在你赶紧回神鸟,酒厂上市迫在眉睫了。”
酒厂上市是大事,李东文很快赶到了神鸟。
张俊茹单独找上了李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