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桃花仙公司在武安县圈了两个乡,一千两百多万亩土地,每个大队都又一百万亩左右,大家都不想把土地撂荒着,闲置着,总想着如何充分利用。
接下来的几个大队的规划也是大同小异。
“我们大队去年种草的时候,撒了很多青稞的种子,去年一年野蛮生长,我们收割了一些,都当作鸡鸭鹅鱼的饲料了,今年准备大面积播种一些……”
“我们大队计划发展果园,种枣树……”
“我们大队计划种植枸杞……”
&nb
第361章:老鹰捉小鸡(求推荐)
4月26日。凉州。
武安县农林生态高新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三北防护林办公室和国家林业局,会同甘省林业厅和凉州林业局,组成的联合调查验收小组,来到了桃花仙农场。
武安县一干领导和高新区的一干领导,责无旁贷地陪同,让调查的队伍显得越发庞大。调查的第一天,桃花仙公司也派出了一个十人接待团队,李东文亲自带队。
李东文本来不想出面的,但架不住吴德强和胡春海两位县官的诚挚邀请。
检查的车队来到来到农场门口,不得不降低了车速,新建成的农场大门,设立了门岗和门禁系统,进出车辆一律凭卡通行。
随行的记者赶紧下车拍照,“桃花仙农场”五个大字迎着朝阳熠熠生辉,很是谋杀了一批胶卷和存储卡。
“武安县农林生态高新区管委会”白底黑字的崭新大牌子,树立在大门右侧,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进入农场,众人下车,开始第一站的调查。这类验收调查,不能总坐在车里走马观花,必须要实地调研。
胡春海跟在调查组的领导身边,担任现场解说:“咱们今天走的是农场正门,东西两侧还各有两条通道,是供大卡车通行的货运道路……”
“这边的两栋楼,一栋是办公楼,一栋是酒店。那边的片建筑,一片是职工家属楼,一片是实验学校……”
“那里是自来水厂,旁边那一片大湖,是水厂的水源地……”
我们是来检查防护林的,你给我们讲这些个高楼大厦,是不是跑题了你们的防护林,不是植树,是盖楼吗把防护林搞成房地产开发了
周围的绿化做的是不错,就是树太小,草地太多。
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指着路边的小树,问胡春海:“这就是你们的防护林”
“报告丁司长,防护林还在里面,这是高新区的绿化带。”胡春海赶紧解释。
省里带队的领导是杨刚军主任,现在正由凉州州长廖志刚和武安书记吴德强陪着。不过杨主任似乎对廖州长和吴书记并不怎么感冒,他感兴趣的是李东文,一直往李东文的小圈子靠拢。
李东文有意和大部队拉开了一段距离,把汪军和张红霞都撵走了,让他们去陪着领导,自己身边只留下了一个秘书周道平。
众人在湖边转了转,就又上车出发了。
道路两边的树苗,已经窜起来一人多高,树下绿草茵茵,已经长出来半尺来高,还没有完全覆盖去年的黄草,看起来黄绿相间,春风一吹,泛起一层一层的波浪。树林里不时有几只母鸡窜出来,后面经常还追着一只大公鸡。
汪军和张红霞在前面领路,首先在一片枸杞园前面停了下来。
为啥要先参观枸杞园呢因为只有这里的树木密度够大。
去年植树造林的时候,大多数地方,每亩只栽种了十几棵树,稀稀疏疏的,还都是小树,没怎么长起来,看起来不太显眼。只有枸杞树苗,按照标准的枸杞园栽种的,每亩达到近百株了,现在长到了一米多高,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胡春海又开始担任义务讲解员:“这是枸杞林,不但防风固沙,今后还能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这一片有38000多亩,明年就能挂果了。咦您看,今年就有要开花的了。”
既然有三万多亩,那就要实地测量一下了。就有工作人员拿着皮尺,下到枸杞园里去测量。当然,领导们也不能站在路边干看着,也都纷纷走进了林子里。
这片枸杞园是隶属于桃花仙农场丙大队的,园子里已经有园丁在除草。果园不同于其他树林,可以任由杂草疯长,尤其是枸杞园,果树本来就不高,更不能留杂草。
树林并不深,道路两侧各深入500米,加起来也就一公里
第362章:东窗事发(求推荐)
张红霞拦下了那个大呼小叫的记者:“别去惊扰他们,这里现在是它们的家园,让它们宁静地生活吧。”
一群人,伫立湖边,感受清风拂面,都没有说话的意思。
湖边青草长得格外茂盛,有些已经被湖水淹没。有小鱼在水草间穿行,湖水清澈,能映射出蓝天白云,粼粼的波光荡漾开来,一圈一圈,一浪一浪,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湖里的鱼,是你们养的吗”那个大呼小叫的女记者,问张红霞。
“是我们养的。主要是喂鸟的,它们吃不完的,就是我们的。”张红霞骄傲地说。
“这些鸭子和白鹅,也是你们养的吗它们不和那些野鸭和大雁打架吗”女记者又问。
张红霞看了她一眼,说道:“你是不是想问,既然要保护这些野生鸟类,我们为什么还要养这些家禽我告诉你,正是我们先饲养了这些麻鸭和白鹅,才把他们吸引过来的。”
望着面前的湖光春色,杨刚军感慨地说:“前年冬天,我第一次来这里,当时是桃花仙公司签约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黄沙碎石的戈壁滩,西北风一吹,沙尘漫天,都看不见太阳。如今才一年多时间,就变成了塞外江南,真是奇迹啊!”
他身边的廖州长也深有感触:“去年我来过这里三次,每次都感受这这里的变化。桃花仙公司现在最赚钱的,不是养的这些鸡鸭鹅,而是蔬菜,你想象不到吧,沙漠里长出了蔬菜啊!”
“是吗他们种蔬菜赚了多少钱”杨刚军饶有兴致地问。
“县里报上来的数字,是25个亿,实际数字怕是还不止这些。”廖志刚说。
“二十五个亿!这么多!”
廖志刚抬手一指:“你看,那边湖边那些棚子,就是他们的蔬菜大棚。”
杨刚军说:“我们能不能过去看看”
梁志刚向旁边指了指,说道:“改天吧,今天的主题是防护林,咱们别跑题了。”
杨刚军看了看林业局那帮人,点了点头。
“我看桃花仙公司的人,好像对这次检查不怎么重视尤其是那位李老板。”杨刚军说。
廖志刚说:“他们现在根本就不在意这点补贴了。”
想想也是,一年光种菜就能卖二十多个亿,那点补贴,有没有都无所谓了。
此时,胡春海正在跟丁司长介绍:“我们接下来要看的葡萄林,10多万亩,在那条路边,有七十多公里长的一片林带。”
一行人离开湖边,又赶往葡萄园。
这是甲大队的那片葡萄园。园丁们正在搭葡萄架,理顺葡萄蔓。
葡萄的种植,就稀疏多了,不可能像枸杞那么密集,这里的葡萄一亩地也就二十多株。由于有葡萄架也树立在林子里,看起来还过得去。
胡春海打算让林业局检查的,也就是这两片林子,其它的林子还要稀疏,一亩地就那么十几株小树,现在看起来有点可怜兮兮的,还不如地里的草看着顺眼呢。
丁司长望着眼前这片葡萄园,总感觉有点怪怪的。你们搞的这个,是防护林吗怎么好像是开果园来了
自从进入农场之后,他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这地方哪里是什么沙漠戈壁,分明就是一大片草原和了绿洲,植树造林一点难度都没有,哪里需要国家拨款而且是每年一个亿,连续拨款十年!这分明是骗取国家拨款啊!
但是,这个项目是大局长钦定的,他只是负责下来核查的,并不是负责立项的。当初负责立项的是另一个司,据说是大局长力挺的,各项手续齐全,而且政策也符合,程序也正确。他现在疑惑的是,是不是当初选错了地点。丁司长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搞不清楚原来的状况,心里一阵狐疑。
“胡县长,资料上显示,这里原来都是戈壁和沙漠,你能不能带我们去沙漠的边缘看一看”丁司长问胡春海。
 
第363章:全票通过(求推荐)
去年在办学校的事情上,李东文已经暗自给这位张县长记了一笔小账,这家伙竟然敢阳奉阴违,不配合公司办学校。
哥们还没来得及找你麻烦呢,你怎么就进去了呢这是为啥呢我要不要过去看一看呢
李东文吩咐周道平:让沈拥军关注一下这个事,有情况及时汇报上来。
这顿午餐,所有的客人都吃得畅快淋漓,对蔬菜的品质赞不绝口。
“这个菠菜汤,太爽滑了,我喝了两碗。”
“小白菜太好吃了,清香清甜清爽,有菜味!”
“都说桃花仙的鸡蛋又鲜又香,今天算是见识了,果然名不虚传!”
……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席间大家都狠狠地赞美了一番桃花仙公司的菜品。尤其是廖州长和杨主任,提出让桃花仙的蔬菜,供应官府的食堂。
下午的时间,工作人员继续勘测记录,领导和记者,就在农场里乘车四处转悠,相当于自由活动了。
一干领导当天晚上就离开了武安,只留下了工作人员在农场里继续干活。
两天之后,领导们的调研考察终于有了结果。
《华夏林业报》的标题:《三北防护林工程结出累累硕果:甘省凉州创出历史佳绩》。
《甘省日报》的标题:《植树造林取得可喜成果:我省一年减少荒漠面积12000000亩》。
《凉州日报》的标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鸿雁归来:凉州重现塞外江南》。
《武安日报》的标题:《高新区迎来国字号考察团:获国家林业局高度赞誉》。
汪军和张红霞拿着这些报纸,来向李东文汇报:我们的补贴款到账了,整整一个亿!
武安县官府大院。胡传海拿着几份报纸来找吴德强。
“这几份报纸您都看到了吧,咱们武安这回可是全国都出名了!”胡春海高兴地说。
“人怕出名猪怕壮。你准备好四菜一汤了吗我就担心,今后来的考察团,咱们接待不过来。”吴德强忧虑地说。
“这还真是个问题。桃花仙的酒店不是快开业了吗,市场经济,都把他们打发到那里去,咱们只负责推荐,不负责买单。县宾馆,早就落伍了,先停业装修吧。”胡春海说。
凉州。宣教部部长和日报社社长,正对着面前的报纸,兴致勃勃地讨论。
“这个鸿雁归来,用得好。凉州自古以来就是大雁的栖息地,花园乡在汉代就有大雁的记载,可惜绿洲变荒漠,大雁绝迹好多年了。如今鸿雁归来,大有文章可做。”
“咱们组织一下州作协,去武安采风怎么样主题就是《鸿雁归来》,体裁可以不限,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甚至创作也可以。”
“我看行。部里下个文,你在日报开个专栏,就叫《鸿雁归来》。”
甘省省府大院。杨刚军和林业厅厅长,正拿着几份报纸,向单明斌汇报工作。
“一千两百万亩,荒漠变绿洲,真是奇迹啊!”
“蔬菜卖了25个亿,这数据准确吗”
“只多不少。”
“他们还干了些什么”
“您是指……”
“当然是桃花仙公司。”
“他们盖了蔬菜大棚,还在林子里养鸡,草地上养羊,湖里养鱼养鸭养鹅,还在种树,种枸杞,种葡萄,还有桃树,还建了一个水厂和一家风电厂,盖了几栋楼,有酒店,有办公楼,有家属楼,还建了一所学校……”
“这个高新区,能不能划到省里直管呢”
“凉州未必能同意。”
“咱们省里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开发区啊!”
“通告一下凉州,把这个高新区的级别提一提。”
武安。桃花仙酒店。
第364章:花开花落皆春色
4月30日。
塞北春色正浓。
李东文回到了通远。
“花瓣都收集起来,严禁外流。”李东文吩咐王树军和徐景祥。
桃园就在水库边上,站在大坝上,就能看见漫山盛放的桃花。每天来这里看桃花的人络绎不绝,搞得徐景祥都想收门票了。
孙晓琰今年又扩建了一片榛子树林,她总觉得那些农户不太靠谱,说不定哪天又把蚕茧往外卖了。何安江批给了她五万亩山地,都是沟沟坎坎,不适合种田的。
徐景祥今年也圈了一片山谷,专门养乌鸡。徐景祥说,乌鸡具有美容养颜,滋阴健脾,防癌抗癌的功效,不止是女人需要,男女老少都需要。李东文抬头望望天空,淡然一笑。那东西,还有一丝丝大日金乌的血脉吗
孙雅慧今年扩建了五万亩枸杞园。羊草沟乡乡长白衫,死乞白赖地买走了两万株枸杞树苗,乡里也种植了一百亩枸杞。
这块地是乡里的林场,原本长的是一些杂树,共村民砍柴烧的,后来封山育林了,就撂荒了。今年乡里下了狠心,召开了全乡领导干部大会,决定更换树木品种,全部换成枸杞树。
这种做法,其实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说不违规吧,林场还是林场,树还是树,我们只是换个品种嘛。说违规吧,你这是把林场改成果园了,性质变了。
性质变个毛线!白衫实在是眼红桃花仙的枸杞了,每亩收入五万多块啊!种一亩枸杞,等于一百亩麦子的收入了,要不是不能占用基本农田,白衫都想把麦子地都种上枸杞了。
今年羊草沟乡已经没谁种麦子了,全部改种花生了。一亩花生收入三千块,谁还种什么破麦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