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谢安平两眼放光,都是全新米国原装进口的啊,最便宜的福特,10万块出手也毫不费力。米国车比小鬼子的车结实多了,还抗造,这都是抢手货啊。

    98年的私家车市场已经比较开放了,尽管大多数人还买不起车,但已经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而且,汽车是身份的象征啊,但凡能买得起的人,都开始琢磨着买车了,更有一部分人,琢磨着把已有国产车换成进口车呢。

    晚上八点多,汽车数量终于统计完成,李东文听着赵灿光的汇报结果,正后悔呢。

    他后悔的是自己为什么不留下来几箱呢,前几天孙猴子还张罗着买车呢。

    领导犯下的错误,当然是要下属来承担的。

    李东文于是通知赵灿光,每个品牌留下来10辆车,让他自己想办法把车送到神鸟县。

    李东文处理完这档子事,都没让赵灿光送行,就直接溜回了神鸟县,那里还有一堆事等着他来处理呢。

    桃花仙公司用钱开路,张俊茹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大肆招兵买马。

    刚收购的四家企业,所有员工,除了少数留守的,都开赴生产建设一线,支援都里乡、麻冲乡和茶田镇,监管茶园和桃园的建设。

    跟实行对口帮扶差不多,茶厂对口都里乡,酒厂对口麻冲乡,蜂蜜厂对口茶田镇,木材厂对口林业局。

    李东文回到神鸟宾馆,早上在餐厅刚一露面,就被张俊茹逮了个正着。

    “李老板,你可算回来了,一堆事儿等你拍板呢。”张俊茹说道。

    李东文以为又是钱的事,就说:“我筹到了点钱,没有那么快到账,你再坚持几天。”

    张俊茹:“钱的事先不着急。”

    李东文纳闷,“怎么又不着急了”

    张俊茹:“茶园和桃园的钱,我只支付了一半,另外一半要等验收合格后再支付。”

    还能这么搞那是不着急了。

    “那你找我什么事




第39章:移花接木
    李东文和张俊茹来到神鸟县政府大院,苏文龙局长已经等在了大门口。

    苏局长把两人引进会客室,“振坤县长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稍后就到。”

    李东文三人也没等几分钟,李县长就匆匆赶来:“李老板,张小姐,不好意思,刚有个会,让你们久等了。”

    张俊茹:“李县长,我们坐下谈吧。主要是桃园清理和修整进度的事情。”

    李振坤:“苏局长,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苏文龙:“我们林业局的林地,比乡里的集体林地要偏远一些,海拔相对较高,进出一趟就要大半天,路上耽误时间太长了。农户的林地,离家相对较近,每天早出晚归,还有时间干活。乡里的集体林地,也是就近请的人来负责清理的,大不了吃住在附近老乡家里,都沾亲带故的,象征性给点伙食费就解决了。我们林业局的林地,难就难在路途远,交通不便……”

    李振坤:“困难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解决困难的办法,你们林业局打算怎么办”

    苏文龙:“我们计划从就近的几个乡镇请人,再加上林业局的干部职工全部上山协助后勤工作,我们计划在山上搭建临时帐篷和简单窝棚,就地取材,解决住的问题。在山上搭建多处临时灶台,解决吃的问题。两个月时间,吃住在山上,争取按时完成任务。”

    李振坤:“不要心疼花钱,肉烂在锅里,赚钱的还是咱神鸟县的老百姓。伙食一定要搞好,都是重体力活啊。”

    苏文龙:“我们定的标准是40块钱一亩,包吃包住,比乡里的标准还高5块钱呢。主食馒头加油饼,菜品都是肉菜,辣椒炒腊肉,萝卜炖牛肉,我们局里的干部职工全体上山,做好后勤工作。”

    张俊茹:“争取一个月完成,给后期栽种桃树留出一定的时间。”

    苏文龙:“张小姐,一个月时间太紧张了,有些大的木材,还要运出来呢。”

    张俊茹刚要开口,李东文抬手制止了:

    “边清理,边栽种吧,栽种的树苗和工钱,我们公司出,每亩地按10棵桃树的标准来栽种,每棵树的工钱15块钱吧,树苗我们会运到山下,汽车尽可能到达的地方,怎么运上山,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吃住的问题,就要苏局长您破费了。”

    李振坤:“李老板真是慷慨,这个标准,我都想去上山栽树了。吃住的问题我做主了,费用由林业局承担。”

    张俊茹:“谢谢李县长了。还要麻烦您通知一下那三个乡镇的领导,明天来县里也开个会,把茶树栽种的事情,参照桃树栽种,一并也解决了。”

    李振坤:“这是大好事啊,李老板又给农户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还要感谢你呢。”

    第二天,还是这间会议室,苏局长换成了三位乡长和镇长,其他人没有变,李东文、张俊茹和李振坤。

    张俊茹把边清理边栽种的方法,跟三位乡长镇长讲了一遍。

    由于茶树的栽种和桃树栽种有很大区别,所以这个工钱的标准也不能按照桃树的标准按棵数来计算。

    茶树的栽种,跟种庄稼差不多,是按照垄来栽种的,一垄茶树大约一米宽,垄和垄之间,大约留出半米宽的距离,因此只能按面积来计算工钱了。

    由于茶树栽种的工作量大,最后确定300元一亩。

    三位乡长镇长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十万亩茶树的栽种,就是三千万啊,平均每个乡都有一千万了,这是实打实的收入啊。

    出了县政府大门,都里乡的唐孝平乡长拉住麻冲和茶田的两位乡长和镇长:“齐乡长,黄镇长,你们两位是不



第40章:种植灵石(贺500收藏加更)
    李东文每天晚上,除了偷偷摸摸地投放树苗,还要确保栽种的树苗都能存活。

    尽管品种绝对优良,桃是玉桃,茶是灵茶,但土质和环境太差,也不利于生长。

    李大仙人从洞天里取出一些下品灵石,栽种在了“十里桃园”的山谷里,以及三个乡镇的茶园里。

    不是李东文舍不得更高品级的灵石,而是高品级的灵石,散发出来的灵气太过浓郁,容易引起植物疯长,也容易吸引一些不必要的动物过来,比如野猪,甚至豺狼虎豹,都有可能在这里安营扎寨。

    过度的灵气,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能引发动植物的非正常变异和进化,如果真这样,对这个位面来说,就有可能是灾难了。

    灵石陆续种下去,整个山谷灵气氤氲,每天在这里种树干活的人,都感觉不那么疲乏了,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李东文又用灵石布置了护山的法阵,加固了山体。

    桃园的山谷里,李东文在上游寻找了数处山窝,打入几块灵石和阵盘,造出了几眼山泉,加大了溪流的流量。

    为了保证桃园和茶园的顺利完工,李东文这两个月,不但与人斗与地斗,还要与天斗,要保障天气晴好,便于人们干活。

    乌云来了要下雨,对不起,你飘别处下去吧,我这一亩三分地,暂时不欢迎你。

    这两个月,有几次是隔壁的县大雨倾盆,甚至是相邻的黔省暴雨如注,而神鸟县最多夜里下点毛毛细雨,白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就像小学生作文。

    98年国庆节前两天,神鸟县都里乡、麻冲乡、茶田镇,耗时两个月的浩大种植工程,终于圆满完成。

    一起圆满的,还有都里乡书记唐孝平,县里并没有派新书记过来,而是任命唐乡长升任书记,乡长的职务也没说免去。

    但也不是什么人事变动都没有,派了一个副书记过来,还兼任副乡长,而且是个女人,三十岁出头,个子不高,姓氏也挺特别,赫,叫赫静,原职务是神鸟县统战部副部长,括号,正科级。

    唐孝平一瞧这架势,我这乡长是怕是兼任不多久了,哪怕我真能jian了这姓赫的。

    桃树和茶树都栽种完毕,那就该下雨下雨吧,没有乌云也要下雨,反正是夜里,谁也看不见乌云不是。

    于是,连绵细雨就滋润着刚刚栽种的树木,要多及时有多及时。

    且不说李某人在这里翻云覆雨,这几个月来,包括湘省、黔省在内的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阴雨连绵,江河暴涨,很多地方河水漫过堤坝,甚至冲毁堤坝,下游一片汪洋。

    神鸟县的汛情也非常严重,境内驼江水位上涨,几乎淹没了神鸟古城。

    各处都在抗洪救灾,但都里、麻冲、茶田三个乡镇,由于临近黔省,地势较高,受到洪水的影响有限,再加上李东文又加固了山体,想滑坡塌方那都不可能,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嗯,别拿神仙不当豆包。

    隔壁的黔省还真就塌方了,通往桐仁机场的公路都被山体滑坡阻断了交通。

    神鸟县的一干领导得道黔省山体滑坡的消息,异常紧张,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全县干部扩大会议,商讨防洪防灾对策。

    不紧张不行啊,今年刚刚砍了很多树,植被肯定要受到影响的,这要是出点事情,就是给招商引资抹黑啊。

    州里其他县区正红着眼睛盯着呢,巴不得神鸟县出点乱子,让你逞能,让你大面积毁坏山林,滑坡了吧,塌山了吧……

    李东文这两个月也有好消息传来,首先是赵灿光送了50辆车过来,这次是赵灿光亲自押车,他也想来看看,李老大究竟在投资什么买



第41章:酿酒大业(求收藏)
    李东文一愣,也是啊,公司越多事就越多。

    “我看把茶园划归茶业公司管理就好了,桃园嘛,划给蜜业公司管理吧,桃花开了,蜜蜂要采蜜不是”张俊茹建议。

    李东文一听,觉得也挺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张俊茹:“至于招人嘛,倒是可以从几个乡的村民里招,反正都不是啥技术活,他们也都会做。”

    张俊茹又问回原来的问题:“李老板,您还没说那几家工厂该怎么办呢”

    李东文也是犯愁,干点啥好呢:“一家一家来吧,明天先去酒厂看看,你通知一下。”

    第二天上午,李东文带着孙运圣和张俊茹来到了酒厂,酒厂的厂长龚志,带着一帮骨干在门口迎接。一群人在酒厂转了一圈,然后就来到会议室开会。

    张俊茹:“龚厂长,你先介绍一下酒厂的生产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这位龚厂长,四十多岁,又高又胖,体重足有两百斤,酒糟鼻子很明显,说话瓮声瓮气的:“酒厂的生产比较正常,目前有72个发酵窖池,每个窖池每次投料10吨左右,能出大约5吨基酒,一年能投料3-4次,每年总产量有1000多吨。目前每吨酒能卖上2000多块钱,每年能卖200多万呢。未来发展计划……计划再建一批酒窖,扩大生产,现在我们酒厂的地盘还是很大的……”

    看到李东文没有发话的意思,张俊茹说道:“厂里的其他同事,你们谁有啥想法,也可以谈谈。嗯,赵总工,你也说一下。”

    这位被点了名的,是酒厂的总工程师,赵文玉。

    这位赵总,是微生物学博士,是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屈就在一个小县城的小酒厂呢敢情这位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以后再讲。

    赵文玉习惯地推了推眼镜,“龚志厂长说的扩大产能,我很赞同。但扩大产能的同时,还要提高出厂价格,我们酒厂现在生产的湘西春泉酒,品质都还可以的,就是卖不上价钱。还有一部分当成散酒卖了,就更加卖不上价钱了……”

    这时候,酒厂销售科科长李方钱举手了,张俊茹示意他说话。

    李方钱:“咱们神鸟县的消费水平就不高,乡下人多数喝的是散酒,价格贵了就卖不出去。就是散酒,还有嫌贵的,干脆自家酿米酒喝,主要是神鸟这地方太穷了。卖到外地去,运输就是个问题,运出去每瓶酒要贵上好几毛钱。再说了,咱的牌子也不响亮,也做不起广告,就没人认。”

    李东文大致听明白了,就问:“我们现在酿酒,都是用什么原料”

    赵文玉:“主要原料是玉米,价格便宜,还要加一些高粱、水稻和小麦。原料太单一,酒的口味就不丰满。”

    李东文:“什么原料酿出来的酒好”

    赵文玉:“当然是高粱了,不过高粱价格高,而且出酒率低。只有高粱也不成,还要少量添加一些水稻和小麦。”

    李东文:“酒曲呢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吗”

    赵文玉:“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买别人的成本就增加了,不划算。”

    李东文在仙界也是个好酒之人,是见过仙界酿酒的。他就琢磨着在地球上,也弄点仙酿出来。

    李东文问酿酒什么原料最好,只是装装样子,免得将来整出仙酿被人怀疑,增加点成本算什么,仙酿生产出来了,还在乎那点成本吗

    李东文说:“我投资酒厂,就是要酿最好的酒,而且要生产大量的好酒



第42章:奔赴瓷都(求收藏)
    李东文为自己规划的茶叶厂沾沾自喜,这要办成个万人大厂啊,春茶,秋茶,可以干两季,嗯,不错不错。

    蜂蜜厂嘛,平时养蜜蜂貌似也用不了多少人,只有摘桃子的时候,才能多用点人,但也不能常年总摘桃子不是。

    还真是不好办,桃园养鸡太煞风景……对了,茶园可以养鸡的,每亩地养个十只八只的就好了,公鸡母鸡都养一些,阴阳调和嘛……

    还有木材厂,这个也头疼,现在生产的那些桌椅板凳,柜子门窗,不值什么钱,还卖不出去,真闹心。

    看来,要给木材厂找点又好卖又值钱的事来干。

    不想那么多了,说干就干,先去搞定茶叶罐去。

    李东文又来到了神鸟县夜市街,他恍惚记得这里也瓷器卖来的。

    李东文逛了好几条街,也没发现有卖茶叶罐的,都是些花瓶什么的,还有几家卖盘子碗的。

    终于发现一家卖茶杯的,嗯,这个和茶叶罐接近了。

    李东文拿起一只茶杯,翻看着,店里的小妹走过来:“老板,您眼力真好,这是井德镇最好的瓷器……”

    李东文:“井德镇的瓷器好在哪里”

    小妹热情讲解:“这井德镇的瓷器啊,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造型优美……”
1...910111213...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