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还有重要的一点,把刚刨出来的红薯洗干净,上磨磨成粉。这样的红薯粉用来烙煎饼,红薯做出来的煎饼完全可以作为主食来食用,吃的时候也不会反酸了。

    尤其是山东地区,老一辈的人都是吃地瓜煎饼长大的。虽然吃久了味道不怎么样,可比杂粮粟米粥好吃一百倍。

    如果把红薯稍微放置几天。使得里面淀粉糖化一些的时候,用来烙煎饼更好吃。

    用鏊子烙出来的煎饼,保质期极长。因为几乎不含水分,若是保存得当,存一年都没问题。

    吃的时候,在煎饼表面撒上水雾。煎饼就可以湿润,用来做主食即可。

    石小凡电话通知了南窑的薛昆,让他准备一些鏊子。

    “老薛,让钢铁厂多做一些鏊子。越多越好。”

    “鏊子”

    “没错,鏊子,赶紧生产。”

    挂了电话,石小凡才打量起丰乐“哟呵,状元郎就是不一样。就是你这头上的簪花,着实难看。”

    大宋皇帝都有个奇葩的爱好,就是喜欢赏赐给大臣们鲜花。还规定,必须把花插在头上。

    许多臣子激烈反对过,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加上那些台谏推波助澜,这股风气是愈演愈烈。

    《水浒传》中,西门庆头上总是插朵花。有些人觉得是西门庆过于风流,所以才出现这么“娘炮”的行为,其实不然。

    除了西门庆之外,短命二郎阮小五、一枝花蔡庆、浪子燕青等人,统统都喜欢往脑袋上插花,就连钢铁直男武松曾经也有过类似行为。

    虽然说水浒传是小说之言,但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一些奇葩风俗。

    为此还有个四相簪花的典故,说的是一种名叫金缠腰的花的花瓣,被时任扬州太守的韩琦剪下,插在了他宴请的三位宾客以及他自己头上,后来四个人先后做了宰相,北宋科学家沈括将这个故事记载在他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

    没错,就是韩琦,是范仲淹之后做了宰相的韩琦这厮。石小凡还问过他,是否有喜欢把花戴在头上的嗜好。

    当时韩琦莫名其妙,说娘娘腔才喜欢花。不过从史书上来看,韩琦确实喜欢花,这有有点奇怪了。

    《梦溪笔谈补笔谈》记载当时韩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被贬出京城。

    韩琦任扬州太守时,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一枝四岔,每岔都开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缠腰,又叫金带围。

    此花不仅花色美丽、奇特,而且传说此花一开,城中就要出宰相。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正好在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

    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他正好身体不适,就临时请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升之参加。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剪下这四朵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

    说来也奇,此后的三十年中,参加赏花的四个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

    不过丰乐头上的宫花是状元郎必戴装束,听石小凡这么一说,丰乐就想摘下来。

    “你干嘛,摘宫花可是犯罪。戴上吧,不戴你也难看。”石小凡故意逗他。

    “小公爷,宫里那边来消息,火车晚点,说是下午才能到,让咱们不用太着急。”狗腿子来福气喘吁吁的跑来说道。

    石小凡一愣“下午,这也会晚点丰兄,既然不急你留府上,咱们吃个饭。”

    丰乐有些嗫嚅“驸马爷,这、这个……”

    石小凡插着腰看着他“你头上带了朵红花,还真就变成女人啦。扭扭捏捏婆婆妈妈,有事你就先滚蛋。”

    “那个、家父被人请去看马球,我……”

    “平安候去看马球干你什么事,”石小凡有些莫名其妙,随后他猛然醒悟了“哦,我知道了,是不是那些王八蛋欺负你爹”

    丰乐有些尴尬“这,他、想来他们也只是开些玩笑。倒是我,自己不争气罢了,给家族蒙羞了。”

    “放屁,你怎么了。你爹去哪儿看马球走,老子带你去嚣张嚣张。”

    石小凡暴跳如雷,因为他是深有体会。这些人未必有多少恶意,他们总喜欢炫耀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

    当年石元孙被同僚不止嘲笑了多少次,慈父多败儿。石小凡母亲死的早,石元孙生怕儿子受了委屈。加上家里就这么一颗独苗延续香火,他就差上天了。

    等长大了,发现娇惯过度以后,再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每次同僚们在夸自己孩子的时候,石元孙都借故离开。而和他交好的同僚们,干脆当面说败家子不争气。

    如今同样的事情在平安候身上上演,石小凡怎能不怒。

    丰乐本想只是去马球场露个脸,让众人知道自己封了状元就行了。这样老爹在众人面前也能抬起头来,没想到惊动了石小凡。

    以石小凡的脾气,去大闹一番还指不定捅出什么大篓子。

    “那个,驸马爷,咱们没必要和他们计较。”丰乐不无担心的说道。

    “放心,我不会把那些王八蛋们怎么样。这口气咱们咽不下去,走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的农桑状元郎,把你宫花戴好。你还别说,这宫花还真好看。”

    “……”适才你不还说难看么。

    求月票,

    。




第一千零三十章 故意羞辱(求月票)
    石小凡是最嚣张的,所以他看不得别人比他更嚣张。如果遇到比他更嚣张的人,他会上去挑衅一番,直到保住自己嚣张的名声。

    这关乎于某种尊严,败家子的尊严。包括狗腿子,他们自己可以横行霸道、自己可以无恶不作,却看不得别人也横行霸道。如果有,那就整死他,而且是当场整死。

    纵横京城二十余载,欺尽文官,辱尽武将,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石府,以沙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石小凡想将来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上这么一段话,败家子也得败的霸气败的嚣张。如今在京城已经横行无忌了,实在找不到对手可以欺负一下。只能和狗腿子这些沙雕为友,隐居在石府了。

    可如今有人出来挑衅了,虽然挑衅的不是自己,而是丰乐丰大状元郎。

    感同身受的石小凡绝不能忍,他要带着狗腿子去惹事,看看到底是哪个王八蛋们在欺负丰和仁。

    西城,马球场。这些城会玩的达官显贵们,把这里弄得还真是有模有样。这些被朝廷豢养起来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就是人类的造粪机,他们不学无术身无所长,要么仗着皇家血脉、要么蒙祖上厚荫,整日花天酒地混吃等死。

    其实这类人,才是最幸福的存在。像是南和伯、忠勤伯、觐安候、德康王、密国公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只要你安分守己,朝廷也不好亏待了你。

    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在‘玩’字上可谓花样百出。西城的马球场,就是他们这些人组建的。在这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就像是现在的会员制,没有邀请函你是不能进的。

    这里面吃喝玩乐什么都有,赛马、投球、蹴鞠、甚至有时候还会请来京城有名的歌舞班子,来这里表演。茶水点心更是不可或缺,这里是他们纸醉金迷之处。

    木栅栏围起来的马球场,两个家丁守在门口。丰和仁的马车到了以后,也被拦了下来。

    牟管事停下马车,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丰和仁打开马车的窗户,把拜帖递了出来。牟管事接过拜帖,双手捧着到了门口,给了那俩家丁。、

    家丁打开看了一眼,吧拜帖还给了牟管事,然后二人打开木门。牟管事这才跳上马车,赶着车子走了进去。

    空地上停放了十余辆马车,都是各达官显贵们的。远远的,就听到马球场那边的呐喊声。马球赛有时候为了有趣,各人往往也都下注博个彩头。想来双方是押了注,这才在那儿大呼小叫。

    牟管事扶着丰和仁下了马车,二人一起走到了马场。场外,早已搭好的凉亭下,一个达官显贵们围坐在桌前看着赛事。每个人的桌子上摆满了茶水点心,有的更是带着好几个仆从端茶递水。

    丰和仁并没有那么铺张,初来乍到的他只是低调的带着牟管事一个人。

    虽然给丰和仁下了拜帖,这帮狗眼看人低的家伙们,并没有给他安排坐席。只是在不起眼的一个角落,安排了一张小木桌,与他人那些达官显贵们显得格格不入。小说娃wa

    虽然大宋朝爵位不值钱,好歹丰和仁也是个平安侯。这些人目中无人也就罢了,为何还要给自己下拜帖。想来,不过是让自己出丑,以显得出他们的优越感罢了。

    “哎呀,这不是平安侯么,来来来,哎呀你看看我这脑子。只给你送了拜帖,怎么把你的座位给忘了。”忠勤伯刁良才这个王八蛋。

    丰和仁一拱手“没关系,这里不还是有个小木桌么,我坐这里就行了。”

    南和伯孟樊超站起来一拱手“哎呀,那就先委屈平安侯了。来人啊,你们这群废物,还不快点把茶水点心端出来!”

    几个家丁慌忙将一些茶果送上,丰和仁只是笑了笑,踢过旁边那个小凳子自己坐了下来。

    这小木桌小了点也就罢了,这小凳子更是家丁做的那种。这分明就是在羞辱丰和仁,一个侯爷,跟个下人一样坐在矮凳子上,周围几个人已经在窃窃偷笑。

    德康王赵思平,太祖一脉的王亲。只有他坐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上,适才丰和仁对他见礼,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礼。

    大概是自恃王爷的身份吧,对这个乡下来的平安侯更是傲慢无礼,他从鼻子里懒洋洋的“哼”了一声“这马球我看南和伯你的二公子要输啊。”

    赛场上的,正是南和伯孟樊超的二儿子孟回客,他带着一队人在和德康王赵思平的三子赵玉书比赛。

    孟樊超慌忙站了起来,一施礼道“这个犬子肯定是不行的,令郎这马球乃是京城一绝,这谁人不知。这赛球嘛,图的就是个乐子。”

    只见这赛场上的赵玉书左冲右突,引得几个观赛的女子连声尖叫。这些女子都是来这些人的家眷,其中不乏这个侯爵的女儿,那个伯爵的侄女。

    宋朝女子也是可以上场比赛的,而这些人一般都会带着女眷来观赛。其实,也是为了联姻。

    比如,一个侯爷和另一个门当户对的伯爵联姻,或者与一个王爷联姻,那么对于两家人来说,都是巩固自己势力的好事。

    孟回客事先得到老爹的指使,要故意输给德康王的三儿子赵玉书。为的就是巴结德康王,这德康王虽然是太祖一脉,可宫中那位还尚在人世的杨太后非常器重。若是能巴结上此人,将来在朝中也是有个靠山。

    可看到赵玉书在场上左冲右突连连进球以后,孟回客就忍不住了这个草包明明技术平平,若不是我故意让着你,你焉能进球。

    眼看着赛场外围的那些无知少女们纷纷尖叫,赵玉书脸上带着喜悦的神情。这让孟回客大怒不已,他妈的,凭什么让你在这些姑娘面前逞本事,看我赢了你,这样这些女子就会对我尖叫了。

    想到这里,孟回客再也顾不得老爹的叮嘱。一提马缰奔过去,用马杆将赵玉书手里的球抢过,没命价往球门口奔去。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反威胁
    谁能想得到,非富即贵的马场内,居然还有人如此大胆。在里面看马球比赛的,不是王亲就是侯爵伯爵的,这人好生猖狂。

    然而这里不过是私人场所,对方虽然猖狂,两个家丁也不敢得罪。只能等他们自己进去,让德康王他们收拾了。

    让两个家丁奇怪的是,谁这么大排场,出个门还带这么多人。

    朱大昌把木栅栏一脚踢开,狗腿子来福和旺财过去把门打开。然后朱大昌跳上马车,耀武扬威的赶着马车走了进去。

    “哎呀,南和伯,你儿子要输了。”德康王看着赛场上驰骋的孟回客笑了笑说道。

    看到这些无知少女连连尖叫,孟回客心态崩了。他急于想展现自己,竟然连队友的球都抢。结果可想而知,手里的球还没到手,就被赵玉书这边的人给夺了去。

    几个随从把抢到的球一路护送到赵玉书跟前,赵玉书挥动马球杆,接连进了仨球。

    孟樊超心中大喜,只有输得毫无破绽才能让德康王高兴。儿子不是对手更合他心意,当下他嘿嘿的笑了声“令公子文武双全,在下是向来都佩服的。”

    “一个马球而已,算的上什么文武双全。我听说,官家在城北封了个什么农桑状元。平安侯,你可曾听说”突然赵思平转头问角落里的丰和仁。

    这王爷信息好快,丰和仁愣了一下,正要回答。一旁的忠勤伯刁良才站了起来“哎呀,这果子来了。这可是城北大棚刚摘下来的荔枝,我就快马加鞭着人送来了。来来来,把荔枝给大伙儿分了。”

    原来这几个家丁提了个篮子,里面放了几串荔枝。荔枝上还带着露珠,看起来新鲜欲滴。这个时节,能从东京城弄到荔枝,价格不菲。

    密国公朗行之自告奋勇“让我来。”说着他大步走过去,提着那篮子将一串大的荔枝先放在了德康王桌子前,然后一圈圈的分着。

    在走到丰和仁跟前的时候,朗行之故意假装看不见,从他的桌子前绕开送到了觐安候的桌子上。几个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丰和仁佯装看不见,继续看他的马球。

    赵思平摘下桌子上的一颗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的唐玄宗皇帝大概也是想不到,咱们在这东京城也能吃得上这么新鲜的荔枝啊。这平安侯的令郎在城北种地,说不定这颗荔枝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啊,哈哈哈哈。”

    众人再次哄笑起来,突然密国公朗行之假装一愣“哎呀,这荔枝没了。啧啧啧,平安侯这桌子上还没摆上呢。”

    刁良才假装大怒“这帮狗一样的下人,何不多摘一些,看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算了算了,他们又不是故意的。”朗行之也也故意高声叫道“都怪我分的不匀,漏过了平安侯。”

    丰和仁笑了笑“无妨,我向来不喜欢吃这些甜食。”

    阴狠的赵思平在剥着荔枝皮,一脸轻蔑“平安侯啊,你儿子在城北种地这也总归不是个事。这人嘛,总得上进不是。让他多读些书,我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一位当世大儒。当然,若非崔逸轩老先生一般是不收徒的,不如你把令郎送到我府上,让他做玉书的伴读书童,也能跟着学一些学问不是。”

    气氛突然尴尬了起来,这赵思平真够恶毒的。哪有如此羞辱人的,不过丰和仁还是没有太过发作。他只是站起来一抱拳“在下还有事,告辞了。”小说娃wa

    大概是也觉得说的有点过分,赵思平慌忙道“哎呀平安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没有羞辱令郎的意思,只是这崔老先生确实是不收徒。玉书也是好不容易才拜的老先生门下,本王我只是想让令郎跟着多读一些书而已。读书可以明事理,这总比在城北种地强吧。”
1...465466467468469...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