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毕竟现在的石小凡文明了许多,打人是不道德滴,但偶尔施点小惩罚也是可以滴。

    于是有几个暴民的脑袋在挨了几个狗腿子的爆栗后,他们捂着被打痛了的脑瓜崩儿回头就想找到肇事者予以还击。

    然后他们就发现了这几个人多势众的狗腿子,暴民们比划了自己的拳头,对方人多势众,他们自认倒霉的让开了路。

    于是狗腿子们加倍嚣张了,许久没有这么快活过了。他们推搡着,谩骂着前面的百姓,驾轻就熟。

    旺财“让开,瞎了你的狗眼啦。没看到我们家小公爷,小小公爷小小姑娘出门啊。让开!”

    对方怒火万丈,你才瞎了你的狗眼呢。我们后脑勺又没长着眼睛,怎么知道后面有没有俩孩子。

    可惧与对方银威,只好愤愤不平的让开一条路,狗腿子们耀武扬威的拥着石小凡他们畅通无阻。

    赵祯皱了皱眉头,可终究还是没有出声呵斥。似乎除了这种暴力方法,要想在人挤人的街道上冲出一条通天大道是绝不可能的。

    狗腿子们从人头攒动的大路中间,靠着谩骂和拳头开辟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赵祯他们得以赏心悦目的观赏风景。

    然而他们错了,官逼民反的道理在历史上不断的重演。何况你们几个狗腿子了,狗腿子人数虽多,多的过这满街的百姓么。

    很快就有人表示了不满,他们可是与狗腿子们正面冲突,然后就是一群人。

    百姓们早就对这群嚣张跋扈的家伙们不满了,紧接着他们挥起拳头和狗腿子们打了起来。

    暗卫们大惊,想插手上去阻止。可又担心赵祯和曹皇后的安全,一时犹豫不决。

    “打他!”

    “打他个狗娘养的,太嚣张了。这大街你家的啊,天子脚下岂容放肆!”

    惹毛了的百姓越聚越多,狗腿子们渐感不支。因为旺财最嚣张,他首当其冲的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还好,哨子声响,一队维持秩序的皇城司逻卒们冲了过来。

    “干什么,都让开!”逻卒们分开众人,一路警告着。

    衙门的人来了,有了撑腰的了,百姓们纷纷指责起来。

    “就是他,这些人打我们,逼着我们让路。”

    “凭什么,这街又不是他家的,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官家么。”

    “哼,有钱的大户人家就了不起啊,把他们全抓起来!”

    逻卒们定睛一看,有一个逻卒认得石小凡,他低声对身边的一个头领耳语了几句。

    这头领一听说是那个臭名昭著的败家子,吓得浑身一震。这时的他们倍感为难,不抓吧,群情汹涌。抓吧,他们又没这个胆子。

    这头领想了想,刚要开口。又一队官差来了,开封府的差役。

    皇城司的逻卒和开封府的差役向来是水火不容,因为开封府对皇城司有管辖权,逻卒们自然对开封府的官差没什么好感。

    逻卒头领冷笑一声“巡院使,这位是驸马爷,他的人沿街欺辱百姓,巡院使打算怎么处置”

    开封府衙门有个军巡院,负责治安,统管一定数量的厢军,负责捕盗缉拿、巡逻治安、消防救火等等,下设有军巡铺、还有类似于消防队的潜火铺,主官为军巡院使,副官为军巡院判官。

    这次领人巡逻的,正是巡院使。逻卒们幸灾乐祸,他们不敢招惹石小凡,就把这个烫手山芋给了开封府。

    开封府不抓石小凡就是徇私枉法,抓了,那可是驸马爷。还是嚣张跋扈无恶不作的驸马爷,抓他是担极大风险的。

    好在开封府府尹包拯有令,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东京城不管是他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犯了法照抓不误。

    其实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不可能的,古代强调王权的神圣性,天子之言,即是法律。

    在中国古代,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说法,一般认为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是商鞅使用的律法,原话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真要是皇帝犯了法,谁敢把他怎么样。有的皇帝顶多下个罪己诏而已,当然也有皇帝实在是行为不端被大臣联合废黜的例子,不过只是个例而已。

    这位开封府的巡院使一看是大名鼎鼎的败家子,他思考了一下还是准备下了拿人。可他一转头,看到了赵祯和曹皇后。

    这位巡远使没见过曹皇后,可是在开封府见过赵祯的,他这一惊犹甚,唬的他慌忙要下跪行礼。

    旁边陈琳眼疾手快“站住!你过来。”

    若是在闹市行礼,皇帝现身怕是会引起骚乱,这巡院使也是暗自心惊,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

    “带着你的人开路,不得行礼,不得喧哗。”陈琳说道。

    这巡院使倒也识趣,一言不发的退开,对他的属下和皇城司逻卒们道“你们几个,护送驸马爷游玩,不得欺辱百姓。”

    官差们不明所以,但也看出来不妙。要么就是这巡院使惹不起拍驸马爷马屁,要么就是驸马爷身边还有一个权势熏天的人。

    至于什么人,有几个官差惊疑的看了眼赵祯。即便是猜出来他们也不敢吱声,这种事知道的还不如装糊涂的好。

    于是众人一言不发,纷纷列在道路两旁,指挥着百姓们让开道路。

    一众百姓一看,连衙门官差都老实了。这驸马爷自然是招惹不起了,百姓们同样沉默不语,自动让开了路。

    。




第九百七十五章 惊天大秘密
    人山人海的东京城街市,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高手在民间,许多杂耍表演、歌舞戏曲引得无数人围观。

    石小凡他们玩的尽兴而归,大理寺着人来报,李承敏招了。

    此事惊动了赵祯,一个堂堂的高丽使者,竟然把他们的王爷给杀了,就为一个盒子。

    “走,小凡你陪朕去大理寺。皇后,你留在这儿。”

    石小凡暗自恼怒,这都大年初一了,你们还真把我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你个狗皇帝好好的自己不回宫过年,在我家干嘛。

    这让石小凡有了一种被鸠占鹊巢的感觉,这到底是自己的石府还是你的皇宫。旁人看来这是皇帝对败家子一家的无上恩宠,苦楚只有石府自己的人知道,

    伺候皇帝,那是得处处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纰漏。要命的是赵祯此行就是来耍光棍的,他没有从宫里带一个下人。厨子、侍女都是石府提供的,石府上下头都大了。

    尤其几个侍女,打死也不愿意去伺候皇帝。不是她们不珍惜这个机会,在石府多自由自在,在皇帝身边伺候那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其实石元孙也不愿意,皇帝来待一天也就罢了。看这样子这是要把石府当成自己的家了啊,不止是皇帝,皇后似乎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对于曹皇后来说,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享受这种家庭的感觉了。她比赵祯更不想走,在石府有她的外甥石蓁蓁,有堂妹曹小梅。

    管他呢,你爱住就住吧,别嫌弃我们伺候的不好就行。好在久了,众人终于发现,这个皇帝和皇后没有什么架子,对待下人也是和蔼可亲,这让众人稍稍松了口气。

    石小凡跟着赵祯来到了大理寺,邢晨玖带着大理寺衙门官员早早迎接“臣见过陛下。”

    赵祯“嗯”了一声“高丽使者都招了么。”

    “招了,陛下,请您借一步说话。”

    邢晨玖语气沉重,似乎有大事要发生。石小凡也看出来了,他对赵祯说道“陛下,咱们去刑房看看吧。”

    刑房,里面昏暗漆黑,里面各色刑具看起来让人胆战心惊。李承敏被绑在柱子上,浑身鲜血淋漓。他怎么能想得到,这汉人的刑罚当真是匪夷所思层出不穷,没上几道刑,他就挨不住了。

    反正也是死罪了,干脆早早招供算了,以免活受罪。

    他的面前隔着一道屏风,屏风后面,影影绰绰的似乎是坐着几个人,那是赵祯和石小凡,旁边站着的是邢晨玖和陈琳。

    “李承敏,既然你都招了,我们便不再对你动刑。说吧,把你知道的来龙去脉在复述一遍。”屏风后,邢晨玖冷冷的道。

    作为一个刑讯审案高手,历代总结下来的方法让大理寺这个部门名声大噪,同时也让人望而生畏。

    这个房间只有一个窗户,而且窗口很小,屋子里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整个房间除了李承敏对面窗口的位置,里面昏暗黝黑。

    在李承敏被绑在这个柱子上的位置看去,前面窗户射进来的日光正好照在李承敏的脸上。这是一种心理战术,从心理上打垮对方,使犯人心理崩溃。这种用强光灯照射犯人的刑讯方法,直到后世一直在延续使用。

    李承敏想了一下,开始说出了这盒子的来来历“前朝天祐四年,昭宣皇帝自知大唐基业不保,便将这传国玉玺用一个木盒封装,让身边的一个忠于皇室的老太监偷偷送出宫门。这老太监其名不详,他在宫中也只是做一些杂役。毕竟,那时候的昭宣皇帝身边的亲信早已被朱温屠戮殆尽。

    昭宣皇帝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老太监,冒死将玉玺送了出去。可他也知道,大唐已是积重难返,单单靠一个玉玺不可能号令群雄。其结果,最多也就是别地方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下场。所以,真正的秘密其实在这个盒子里。”

    石小凡和赵祯互相看了一眼,二人有些吃惊,石小凡问道“这盒子有什么秘密。”

    李承敏没有回答,反而问道“盛世大唐,那个皇帝最可称千古伟业”

    石小凡一愣,他想了想“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虽然也不错,可是晚年着实昏庸糊涂。”

    李承敏点了点头“太宗皇帝李世民,称其为千古一帝不为过。大唐基业一多半都是创自与他手,李世民高瞻远瞩。深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大唐基业未必也就能保万万年,万一后世子孙中出个碌碌之辈,保不住大唐的江山怎么办。他身边更是有个术士叫袁天罡的,便献言唐太宗皇帝,让他集四海珍宝藏于大唐龙脉之地。万一后世大唐王朝遭遇不测,便寻一个英明的皇室子孙传他玉玺与藏宝图。让他持天子玉玺,撅开龙脉挖出宝藏以作军资。振臂一呼号令群雄,再重现大唐基业。”

    石小凡和赵祯是越听越惊,不曾想这大唐李氏王朝居然还有这等秘事。袁天罡,不就是那个编写《推背图》的家伙么,此人甚是玄妙,在他身上的传说故事不胜枚举。

    赵祯想了想“这藏宝图就藏在这木盒之中,对吧”

    李承敏又点了点头“没错,玄武门宫变之后,李世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到了玄宗皇帝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李隆基就想撅开宝藏对抗叛军。”

    “那李隆基为何没有挖出宝藏”石小凡问。

    “当时安禄山叛军已达近长安,李隆基优柔寡断,迟迟未决。其实重要的是,他是怕撅了宝藏以后,也挖断了大唐王朝的龙脉。就这样,后世传了几代帝王以后,因唐敬宗皇帝李湛为宦官所弑,这木盒的秘密竟然无人得知了。直到昭宗皇帝被朱温逼迫从长安迁都洛阳以后,昭宗皇帝才从皇宫密案中得知了木盒这个天大的秘密。可惜,那时候的昭宗皇帝已然是朱温的傀儡,他自知性命随时不保,就把木盒的秘密告诉了何皇后。而昭宗被朱温所弑后,何皇后又把木盒的秘密告诉了昭宣皇帝。可惜造物弄人,英明一世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怎么能想到,王朝更迭非人力能改变。最终,唐亡,开始了混乱的军阀割据。直到你们大宋太祖皇帝立国,你们中原王朝这才崛起。”

    。



第九百七十六章 木盒的来历
    “你到底是什么人!”石小凡忍不住站了起来,这李承敏,太诡异了。

    “我是高丽尚书右丞李承敏,你想问我怎么知道的这一切对吧。”李承敏有气无力的笑了笑“我上次说过,那前朝皇帝李世民高瞻远瞩,怕的就是后世子孙守不住大唐基业。于是将一份宝藏藏在了龙脉之地,望后世能有英主寻其宝藏以充军资,重新夺回他大唐江山。而那老太监得了昭宣皇帝诏命,怀揣着玉玺和藏于宝藏的密盒出了宫。怎奈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无奈之下他辗转到了高丽遇到了谛观高僧。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太监将秘密告诉了那谛观高僧,希望谛观高僧将来能寻一大唐李氏宗亲将玉玺相授。”

    “那后来呢”石小凡忍不住问道。

    “后来吴越王钱俶遣使高丽,求取天台宝典。于是我们高丽光宗便派遣高僧谛观回访。谛观高僧也确实在你们中原寻找过李氏王朝后裔,怎奈当时时局已定已经无力回天。谛观高僧回高丽以后,始终不忘那老太监的嘱托。晚年,谛观将玉玺传给了弟子妙玄,这妙玄后来还俗取名金卞。金卞还俗以后,便将这玉玺作为了传家之宝,并且在木盒上秀了一朵金达莱。金卞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景宗王伷。我们的王爷王秀,就是景宗皇帝的后人。”

    根据宋修僧使僧统赞宁记载。920年,吴越王钱俶遣使高丽,求取天台教典。时高丽光宗派遣高僧谛观回访。谛观法师来天台山就学当时高僧义寂禅师。在天台山螺溪十年间著《天台四教仪》。圆寂后,后人整理发现。

    说到这里,众人总算明白了。金卞的女儿嫁给了高丽景宗王伷,于是这个玉玺的秘密也就到了王伷手里。不知道为什么,高丽为什么没有独吞这笔宝藏。

    “所以在清风客栈,王秀拿出玉玺,并且跟你说了玉玺的来历。你见财起意,就想杀了王秀将藏宝图据为己有”石小凡问他。

    李承敏摇了摇头“那么大一批富可敌国的宝藏,我一个人花一万年也花不完,我怎会据为己有。”

    “那你是为什么杀王秀的”石小凡不禁奇怪的问道。

    “因为王秀要把这盒子献给你们大宋皇帝,为什么,为什么要给你们!”李承敏的面目狰狞起来“这是我们高丽的,我们高丽得了宝藏,才可以振兴我高丽王朝。有了钱,我们就不惧外敌入侵。”

    “你们国王知不知道”邢辰玖问道。

    李承敏哈哈大笑,他几近与疯狂“他当然知道,就是我们国王让王秀来的。我不明白,我们国王为什么也糊涂了。这么大一笔宝藏,我们为什么要分给你们宋人,留给我们高丽不好吗,啊!”

    案件基本上是水落石出了,高丽国王王亨得知玉玺的秘密。思前想后之下,他决定将这宝藏还给大宋。

    王亨是高丽难得的英主,他知道高丽弹丸小国。就算是得到了这批宝藏,他们的势力也是不行。

    况且这冒着极大风险,万一泄露了出去。大宋兴师问罪起来,他们无法交代。

    还有这宝藏是在大宋境内,他们高丽就算是想独吞,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王秀带着宝盒来到东京城,当夜他住在清风客栈的时候,李承敏来访。

    明日就要入宫面圣见赵祯了,高兴之余王秀不免手舞足蹈。而李承敏细问之下,王秀就把玉玺的秘密和盘托出。

    李承敏在高丽可是尚书右丞,也算得上位高权重。他不同意将宝藏的秘密告诉大宋,凭什么让宋人白捡这么大一个便宜。
1...442443444445446...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