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野利刚浪凌并不确信这兄弟二人的话,只是这诱惑太大,黑火药配方啊,他要带回府中仔细盘问。
殊不知这一问,把野利刚浪凌的小命给弄丢了。
第九百二十五章 信口开河
野利刚浪凌,和其弟野利遇乞分统左、右厢军,乃是赵元昊心腹中的心腹。
作为赵元昊的左膀右臂,野利刚浪凌兄弟二人手握重兵,为边关之患。
大宋朝仰仗火器之利,西夏人不敢轻举妄动。可手握重兵的野利刚浪凌和野利遇乞二人,对于大宋并无好感。
他们时不常的制造一些不痛不痒的摩擦,镇守西北的宋将种世衡对此颇为头疼。
比如,野利刚浪凌不敢挑衅大宋,就对榷场下手。恶意破坏宋夏两国榷场贸易,更是对于西域各国出使大宋的使臣或者商人故意刁难。
西夏对过境商人十分苛刻,沿途“夏国将吏率十中取一,择其上品,商人苦之”。于是有些来往于宋朝和西域的商队和贡使只得改走青海故道。
这还不算,整个西夏信奉佛教,有一次赵元昊遇到了这几名僧侣,听说这些僧侣来自佛教的发源地天竺,立即奉若上宾,想索要一些贝叶梵文佛经。不料,天竺僧侣颇为倔强,自认正宗佛门弟子,携带之物也要奉给宋朝,竟然当面拒绝了李元昊的要求。
天竺僧侣当面拒绝,无疑表明了他们看重宋朝、轻视夏国的态度,李元昊被深深激怒了,但他也没有轻易加害,只是下令将这些僧人拘留起来。此后,这些天竺僧侣便被强行留在夏国,再也没有机缘到达他们所向往的开封。
天竺僧侣们只认宋朝是中原正统,西夏这种边陲之地他们并不承认。赵元昊大怒,可终究没敢杀了这几名僧侣,只是把僧侣囚禁了起来。不过因为这件事,后来天竺僧侣再也没有来过大宋。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兄弟俩,这次就是栽在西夏手里。因为拉着两大马车火药,他们无法改走青海故道。
无奈之下选择从西夏过境,谁曾想天不遂人愿,居然遇到了野利刚浪凌。
若非奔波儿灞机智,说他们知道火药配方,否则现在他俩早就死在野利刚浪凌手里了。
野利刚浪凌听说这俩人知道火药秘方,于是让部下悄悄将这兄弟俩带到自己府上,准备逼问出火药制作的配方来。
先礼后兵,野利刚浪凌立刻换了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二位离仓国的兄弟远来甚是辛苦,我在府上略备薄酒,咱们畅饮一番,来来来!”
说是宴请这兄弟俩,实则带兵将他二人软禁起来。
既来之则安之,奔波儿灞心念电转,也就假意附和。他们想等野利刚浪凌放松警惕,再伺机逃走。
西夏百姓生活困苦,他们住在低矮的茅草屋甚至破木板搭就的小木屋内。而这些上层贵族们则骄奢淫逸,纸醉金迷。
野利刚浪凌被赵元昊加封为野利王,自称野利大将军。他的府邸气派大方,府中下人众多。竟然比起东京城那个败家子石小凡的府邸,也是不遑多让。
他的将军府上,野利刚浪凌摆下酒席,请来歌姬伴舞,妄图用酒色美女收买奔波儿灞兄弟俩。
“二位兄弟名字是”野利刚浪凌举杯问道。
这俩货的名字着实拗口,这来自于石小凡的手笔。
奔波儿灞笑着举杯:“我是奔波儿灞。”
灞波儿奔回到:“我叫灞波儿奔。”
……这很要命,野利刚浪凌足足念了十遍,才把这俩人名字记住。
“奔波儿灞,你们说说,火药配方若何”
这兄弟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奔波儿灞放下酒杯:“大将军实不相瞒,黑火药制作繁琐,大概需要一百多种原料。”
野利刚浪凌一愣:“一百多种”
旁边灞波儿奔点点头:“一百多种,没错。这好还少的呢,多的得一千多种。”
野利刚浪凌更是吓了一跳,一千多种原料肯定是极为难寻,以他们大夏国的国力怕是……
如今大宋朝是愈发富庶,而西夏国力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百姓生活困苦,经济崩溃,哪有财力搞火药。
果然那奔波儿灞接口道:“大将军,这火药配方繁琐,需大量原料供给。本来吧,三五个月就能造的出来,可是咱们大夏国恐怕要难上一些,三五年内造出来也尚未可知啊。”
野利刚浪凌一咬牙,拍桌道:“三五年造出来也行,只要你们能造出火药,要什么我们大夏国也能给你弄来!”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兄弟俩又是互相对望一眼,这大将军还真是好糊弄。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那不大要特要
灞波儿奔道:“大将军,首先得需要金子,还有白银、灵芝和人参也得有,加上鹿茸、犀角最好,此外还有虎皮、貂绒也不能少,珍珠,北海珍珠最好!”
这特么,造个火药需要这么多珍贵物品么,野利刚浪凌倒吸一口凉气:“难道不需要硝石和硫磺么”
太多了,原来宋人的火药需要这么多珍贵东西做配方。这么大财力,估计也就大宋承担的起。
其实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兄弟俩哪里知道火药配方了,野利刚浪凌这么一说,奔波儿灞大吃一惊,差点露馅了。
当下他咳嗽一声:“嗯,这个硫磺和硝石自然是不能少的。我们说的是除了硫磺和硝石之外,还得需要这些贵重东西。”
野利刚浪凌将信将疑,不过他最终还是一拍桌子一咬牙:“好,我来办!”
主要是火药吸引力太大了,野利刚浪凌不由得不心动。万一这俩大胡子造出火药来呢,若是造不出,就将他们碎尸万段!
其实对于奔波儿灞兄弟俩来说,本来他俩就要给杀了灭口了。豁出去了,即便是死也得疯狂报复一下。
像是犀角、灵芝、人参、还有鹿茸各种兽皮啥的,全部一股脑儿给他们烧了。让野利刚浪凌这王八蛋破产,让大夏破产!
兄弟二人计议已定,不管是啥东西,什么贵要什么。就说这是火药配方之一,要来就给他们一把火烧了,整不死你们。
而野利刚浪凌还被埋在鼓里,他寄希望于这两个大胡子。若是大夏国真的能造出火药,就有了个宋朝对抗的资本了。
论战斗力,论士气,西夏勇士秒杀这些孱弱的宋人。谁知道就因为对方有火器,他们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野利刚浪凌想的太过于天真,此时的西北大将种世衡,也正在密谋一件大事。他要设计除掉赵元昊心腹,野利刚浪凌和野利遇乞兄弟俩。
第九百二十六章 大将种世衡
大将种世衡,整个西北防御线的最高指挥官。当初石小凡顶着巨大压力,力荐让种世衡驻守西北,如今看来这是最为正确的一种选择。
种世衡没有打过一场著名的大仗,却能位列宋朝名将。种世衡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一个是他少年时期,他的兄弟想要分他的家产,他干脆把自己的家产全送给兄弟,自己只留下了图书而已。他并不是靠科举入仕,而是靠的叔父恩萌,一步步的升迁,最后他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
他手下有一个将领叫王蒙正,是皇家的外戚,为非所歹,他想拉种世衡和他一起谋私,后被种世衡一刀给咔嚓了。这份气魄,和石小凡怒斩嗣秀王如出一辙。
当初石小凡杀了秀王,闯下大祸被流放西山,这当然是因为被赵祯给罩着的缘故。不过,种世衡砍了王蒙正下场也没有好很多。当时朝野大哗,上书严惩种世衡的奏疏不胜枚举。
如同石小凡一样,赵祯知道种世衡是个人才。并没有真正怪罪种世衡,只是给种世衡下了一道流放的诏书,谁知道诏书半路上弄丢了。
鬼知道是什么原因弄丢的,弄丢圣旨可是诛九族大罪,为什么那铺兵最后不但没有收到惩罚,反而升任了环州急递铺邮丞呢。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官家为了堵住百官悠悠众口,给种世衡下了一道流放的诏书,然后假装又说流放诏书半路被急递铺的铺兵给弄丢了。铺兵不但无过,反而因功升迁了。
这就是皇权的套路,为君王这许多年,赵祯早已知道怎么去对付那些文武百官了。
青涧山,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本是一片荒地,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可若是大宋将士能在这里驻守,可抵十万精兵。
虽然这里荒无人烟,可因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最终种世衡决定,没有城池我们就自己在这里建造一座城池。于是,青涧城诞生了。
没错,这就是种世衡的厉害之处。当时虽然石小凡打败了赵元昊,可因为宋夏边防线过长,边防守备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抵挡西夏小规模骑兵的滋扰。
而青涧山,这个位置可以遏制住西夏的咽喉。使得骑兵不敢再深入宋境滋扰,因为这里完全堵住了西夏的退路。于是,种世衡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新城。
接连丢了十一座城池,赵元昊气的吐血。在石小凡拔营回京后,西夏小股骑兵还是时不常滋扰边关,种世衡就带着部下一边打仗一边筑城,但是这个城里没有水,大家都劝他放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种世衡下令谁要是能挖到泉水赏钱一百。一听说有钱,最终工匠们凿穿了石头,终于得到了泉水。城筑成后,命名为青涧城。种世衡自此一直驻守在青涧城。他带领士兵开垦营田达二千顷,还招募商人,流转货物,使青涧城渐渐富足起来。
他有时候还出去,慰劳当地的酋长,还送给他们自己佩戴的东西,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后来,西夏敌军来侵犯的消息,有很多都是当地部族告诉他的,他也很大方的送给他们东西致谢。
此地羌人部落众多,为了降服这些部落种世衡也是绞尽脑汁。种世衡在人品方面也令人佩服。有一次他和一个部落酋长约定好了第二天见面。可是第二天下了很大的雪,旁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去了,但是他说:“既然已经约定好了,怎么能不去呢”于是,他冒着大雪,走到了酋长的帐篷。那时候酋长还在帐篷里睡觉呢,他也觉得种世衡今天不可能来了,没想到种世衡竟然守信到如此地步。酋长大为感动,率领全部族的人向种世衡行礼,感动得无以复加。
种世衡为官一方时清正廉明,守卫青涧城时又有效的抵御了西夏的滋扰,并且使用反间计等计策,打压了西夏的嚣张气焰,他还和自己的四个儿子成立了赫赫有名的“种家军”,称之为也是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名副其实。
此地羌人酋长慕恩部落最为强大,种世衡晚上与他饮酒,故意叫出一名相貌漂亮的侍女出来劝酒。不久种世衡起身入内,偷偷在墙壁的空隙中窥视。这羌人五大三粗的,那里见过如此小巧玲珑的中原美人儿,于是慕恩私下就与这侍女**。
这侍女不甘一辈子为下人,甘愿嫁给羌人部落酋长。于是也和这慕恩嘤嘤嘤起来,这慕恩登时把持不住,借着酒劲更是肆无忌惮。
就在这个时候,种世衡乘其不备突然出来,慕恩酒醒了大半,大为感到惭愧恐惧,慌忙跪地请罪。
种世衡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你想要她吗”马上把侍女赠送给他,由于这样得到慕恩的拼死效力。
其他诸部有背叛的,使慕恩讨伐战无不胜。有兀二族,种世衡招之不来,就命令慕恩出兵诛杀兀二族。其后一百多帐都自动归附,没有敢背叛的。因而令诸部族设置烽火,有紧急情况就举起告警的烽烟,披甲备马以待。
而此时,青涧城紫金寺的一个酒肉和尚犯了事,被种世衡的手下给抓了起来。
和尚叫法崧,俗家名字叫王嵩(一说王光信),他是紫金寺的僧人,有人称其为王和尚。
法崧和尚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其实法崧以前当过大头兵,身材魁梧且精于骑射。他曾多次往来于夏、宋之间,与党项部族中人有交往,又熟知夏的山川道路。后来落魄潦倒,看破红尘,于是在紫寺出家为僧,法名法崧。
这厮当了和尚依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时不常的去青楼逍遥,于是他就被紫金寺的主持大怒之下逐出寺院。
要知道佛家清净之地,怎么能容得下如此污秽羞辱。可这法崧也是个鲁智深之类的人物,一怒之下打掉了主持的两颗门牙。
这就闯大祸了,主持派人到种世衡处状告法崧不法。于是这法崧,便光荣的被抓进了衙门大牢。
偏偏也西夏野利刚浪凌和野利遇乞二人深知种世衡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名将,故而多次派出间谍前去诈降,并伺机窥探宋军虚实。种世衡忽然发现机会来了。他决定用反间计除掉这两位心腹大患。
第九百二十七章 法崧和尚
法崧和尚居然敢暴揍主持,打掉主持两颗门牙不说,平日喝酒吃肉逛青楼是样样拿手。这还了得,这可是玷污佛门圣地。
青涧城的兵卒将法崧捆了个结实,扔进了衙门大牢。
而种世衡因为军务繁忙,尚未来得及提审法崧,因为此时他正在接待野利刚浪凌派来的细作。
大概是狗急跳墙,又或者急于刺探宋朝军情。
野利刚浪凌和野利遇乞派出一波又一波的细作,因为种家军军纪严明,细作并没有刺探出什么情报来。
实际上种世衡也没有什么军情泄露,既然种家军驻守在了青涧城,就等于扼住了西夏入侵的咽喉。而西夏细作刺探不出什么来,野利刚浪凌又是个暴躁脾气,细作们回去往往就会受到重罚。
于是细作们也狗急跳墙了,他们在青涧城大肆拉拢军民百姓做线人。而种世衡对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就是细作们发展的线人太多,多到他们也分不清谁才是他们放线人了。
其实这些线人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他们只是告诉西夏细作,今儿种家军几点起床几点起号,又是什么时辰操练等无关紧要的东西。
而细作为了避免回去被野利刚浪凌惩罚,只好把这些真假难辨的军情一股脑儿报回去交差。
这就造成了野利刚浪凌派出的细作越多,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反而越少。
种世衡对野利刚浪凌派来的细作一律给予优厚待遇,“出入骑从甚宠”,一边佯装不知他们的行间目的,每天好吃好喝供着,一边积极寻找着可以执行这次反间任务的人选。
还真就被:种世衡找来了,这人就是法崧。
首先法崧熟知西夏风土人情,二来此人虽然顽劣却极重义气。最重要的一点,硬气!
有多硬气,法崧被弄到衙门大牢以后,叮咣二五的被狱卒一顿暴揍,愣是一声不吭。
狱卒觉得蹊跷,又在法崧身上施加酷刑。而法崧自始至终,面不改色心不跳,哼都没哼一声。
这下狱卒害怕了,慌忙将此事告知了种世衡,种世衡也是大感奇怪:“还有这等事待我去看看。”
刚到牢房,就听到一个粗犷汉子在里面怒喊:“你们这帮贼死鸟,还不快快给爷爷拿酒来!”
紧接着听到狱卒喝骂:“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打了主持的门牙还想要酒喝。”
“洒家打的就是他,这老和尚乃是奸邪小人,待俺出去,非提刀杀了不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