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看赵祯发怒,眼神如要杀死人,石小凡不敢再说,悄悄擦了擦汗:“臣告退。”
“滚!”赵祯暴怒的拿起桌子上的桂花糕扔了过去。
石小凡一把接过,将点心揣进袖子里,垂头丧气的出了宫。
回到石府,双儿喜笑颜开的迎了上来:“小公爷您回来啦。”
石小凡“嗯”了一声,从袖子里拿出一块桂花糕:“双儿,你吃。”
双儿随手接了过来,喜道:“小公爷,这是您给我买的么”
“不是,官家赏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 说媒
石元孙嘚瑟的不行,自己儿子现在是谁,社稷功臣。大宋朝的江山谁保住的我儿子。没有犬子,官家怎么样都不敢说。
为此,石元孙在同僚面前腰也直了,胸脯也挺了。要命的是那些曾经嘲笑他的家伙,如今都溜须拍马了。
户部侍郎王尧臣羡慕不已:“老石,令郎如今可是风光的紧啊,社稷头功!我听说他带着南窑那帮工匠,从西城门一路杀到皇宫,那叫一个威风凛凛!老石啊,你有这么个争气的儿子,当真是福分啊。”
石元孙就差哭出来,以前谁拿那个败家子当个人看了。如今儿子立了大功,又当了个三司使,风头一时无两。
太常少卿朱刚更是羡慕道:“老石啊,三司使啊。虽说是个虚职,可令郎年纪轻轻便得官家如此赏识,日后前途无量啊。那个不瞒你说,我有个表亲,原是当世大儒李墨轩先生,老石你可听说过此人”
石元孙一惊:“你莫非说的是山东名仕李墨轩”
朱刚笑着点了点头:“正是此人,他有个小女,年芳十五。我便寻思着,令郎又是一表人才,二人可是天作之合。不知老石你意下如何”
朱刚这么一说,和石元孙关系不错的王尧臣不乐意了,他把朱刚拽到一边:“老石,你我可是故交是吧。”
石元孙茫然点了点头:“是啊。”
王尧臣看了朱刚一眼,立刻得意了,意思是看到没有,我与老石那可是古交好友,你朱刚算什么。
王尧臣套着近乎:“我三女儿小茹,这不也到了待嫁年纪了么。我就寻思着,该给这丫头寻摸一门亲事了。可我这寻遍了东京城,也没找到个门当户对的。小茹这孩子你也见过,自小那是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还有这刺绣、烹饪更是不在话下。令郎如今出息的一表人才,我就寻思了,这小茹啊等的就是他了。要不然你说,我寻摸了这么久,咋就没给她寻到一个如意郎君呢。你我兄弟一场,这可是亲上加亲了。”
石元孙一脸尴尬,你特么还有脸提兄弟。败家子声名狼藉的时候,石元孙不是没跟王尧臣提过这门亲事。
当时石小凡无恶不作,一个偷窥寡妇洗澡,偷忠勇侯小妾肚兜的人,怕以后难以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了。
当时石元孙愁白了头,也跟王尧臣提过这事,看看你家小茹也大了。只要她肯嫁进石府,什么都好说。
谁知道当时王尧臣一口回绝也就罢了,还对石元孙是冷嘲热讽。说什么他女儿是正经人家,将来要寻一门状元之才的亲事。你家那位小公爷我们可高攀不起,万一这成了亲他再去做出什么有伤风化之事,我王家家教森严可跟着丢不起这人。
当时石元孙差点气炸了肺,可仔细一想也没错啊。那时候的石小凡是个什么东西了,除了好事什么事都敢干的主儿。
王尧臣想把他三女儿嫁给石小凡,朱刚又怒了,他们现在谁不想攀附上石家这门亲事。
朱刚怒道:“我表哥李墨轩可是名满天下,家教自然更不必提。士族名门,书香门第,若是嫁到老石家,自是相夫教子贤良有德。”
这边石元孙还没表态,王尧臣和朱刚就吵吵起来了。这还不算,这些时日跟石元孙提亲的人是一波又一波,石元孙头都大了。
石小凡喜欢的是赵嫕,又与曹国公家的曹小梅卿卿我我,石元孙不是不知道。好在曹小梅不在乎名分,早已撂下话来非石小凡不嫁,做妾也甘。
可这些同僚平素与石元孙关系都不错,若是明着拒绝不免得罪人。旁人会说石家眼高于顶,瞧不上我们家女儿侄女。
这边王尧臣和朱刚唇枪舌剑,他自己女儿温柔贤淑,他夸自家侄女蕙质兰心,一时间僵持不下。
“好了好了各位。”石元孙对着二人一拱手:“二位女儿都是名门千金,犬子娶了哪一个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只是这实不相瞒,犬子是什么秉性脾气大伙儿也都知道。这事儿啊,我说了还真不算。若是犬子答应,他愿意娶哪个呢,我都答应。这样吧二位,回去我便问问犬子,如何”
王尧臣和朱刚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一齐拱手异口同声道:“如此甚好。”
石小凡在家拍了桌子:“你给我说的就是这个”
石元孙点点头:“嗯哼,王尧臣想把他的三女儿小茹嫁给你,朱刚呢,想嫁他的侄女。你看着办吧。”
“看个屁,我非公主不娶,让他们都滚蛋!”
石元孙吓了一跳,慌忙四下看了看:“你不要命啦,小点声。”
“怕什么,告诉你老爹,那可是公主,娶过来你儿子我可就是当朝驸马了。那可是长公主,你儿子我就是驸马都尉。”
石元孙立刻高兴了:“若是能娶得公主自然是好事,这事还得请你姑母来说和。凡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得空让你姑母入宫,在皇后娘娘那里吹吹风。”
“这个不急,儿子还想再建功立业呢,孩儿我在城北造了个水力纺车,明日带官家去看看。”
石元孙一听吃了一惊:“你、你有弄出什么事来了”
对于这个败家子,石元孙实在是摸透了他。你觉得这败家子上进了,为朝廷立大功洗心革面了,转眼他就给你闯个大祸。
石小凡抱着一个酒坛子:“爹啊,这是我在南窑自己酿的酒,你尝尝。水力纺车啊,就是借助水流来织布。我这不寻思着,让官家入个股,好分一杯羹么。”
石元孙将信将疑:“你这才消停几天,可别再闯祸了。”
没想到石元孙这句话一语中的,石小凡带赵祯去城北,反手就闯了个大祸,他让赵祯在城北大肆投资,却一文钱分红也没给他。
“说这干嘛,老爹你先喝酒,尝尝味道如何”
石元孙“哼”了一声,端起酒杯一闻不由得大惊:“这什么酒,味道如此浓厚”
“高度酒,老爹你尝尝先。”
石元孙喝了一口,入口微辣,却又回味无穷:“嗯,好酒!这才是酒的味道,过瘾!来,再给老爹倒一盅。”
第三百三十四章 驾临城北
虽然,楚王赵从宕伏法,但经过上次的黑衣人事件之后,石小凡就是从来火枪不离身。
短火枪有四把,石小凡专用。纯手工打造,威力巨大。
狗腿子们耀武扬威,浩浩荡荡的乘马车往城北而去。
双儿给石小凡准备了肉干、果脯蜜饯之类的点心供石小凡路上吃。
到了城北,这里的百姓们纷纷致意点头。
田间百姓见了,摘下斗笠对着石小凡躬身,路边百姓更是纷纷挥手。
玻璃大棚纷纷拔地而起,石小凡看的是喜不自胜。这要是到了冬天,各种季节蔬菜应有尽有。
大量的蚕茧、棉花、粗麻一车车的从路上运来,一台水利纺车已经可以运营,这些都是织布的原料。
石小凡到了城北的时候,赵祯还没有来。毕竟官家出行,各种礼仪规矩的一大堆。
天子威仪么,这倒是可以理解。
日已近午,终于官家的黄龙大旗远远而来。百姓们一看,纷纷跪地膜拜。
石小凡却看出不一样,龙车后面为什么还跟着一副鸾仪。谁来了,曹皇后
有可能,曹皇后喜好种桑养蚕,这里建了纺织厂,她定然会要来看看。
“旺财,望远镜拿来。”
旺财将望远镜递过去,石小凡透过望远镜一看,果然是皇后鸾仪。
帝王帝后同时出行,这是相当罕见的一件事。
赵祯自从见识到火药的威力以后,宫中侍卫已经提前鸟枪换炮,装备了一支二百人的火枪队。
以后京城还会成立火器营,专门扺掌火器的。
这二百支火枪队,一部分燧火枪产自南窑,一部分是狗腿子们所用过的。
毕竟石小凡手里一百多条枪,现在也是一种威胁。赵祯旁敲侧击,石小凡又是聪明伶俐,慌忙将手里的火枪献上,狗腿子们只留了二十多条枪护卫石小凡周全的。
石小凡集结了城北三个村的百姓,早早的在等待迎接,阵势倒也弄得不小。
因为治黄搬迁的两万多口子百姓,全部已经迁移到了城北。
家家户户分上了青瓦房,玻璃窗户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皇恩一村、二村、三村,三个村的百姓,四千六百一十三户人家,全部集合在一村村头广场上,等待迎接圣驾。
黄龙大旗驶近,“陛下到!”随着陈琳一声大喊,百姓们呼啦跪了一地。
“万岁,万岁!万岁!”
像是这种场合,宋朝百姓是需要跪地山呼万岁的,不过皇后娘娘千岁是不用再喊的。
黄盖马车停下,陈琳过去掀开轿帘,赵祯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石小凡心中暗骂:六子你飘了,出门摆这么大阵势。你和皇后做一辆马车就行了,还非得一人一辆。
皇帝出行自然不能小家子气,大宋朝如今有的是钱。帝王仪仗代表着国家威严,所以场面一定要铺的够大。
然而曹皇后下车的时候石小凡大吃了一惊,因为陪同曹皇后一起来的,竟然还有赵嫕。
她,她不是官家不让她来么,怎么今日居然和皇后一起来了。
石小凡喜不自胜,他想让赵嫕来,其实就是想让她看看这织布厂。将来可以为赵嫕裁剪一身衣服,因为水力织布机做出来的丝锦更薄更轻柔而且花样繁多。
石小凡本以为赵祯不答应让她来了,没想到她还是来了。
赵嫕看了石小凡一眼,慌忙低下了头。
赵祯看了眼石小凡,眼神还是要杀死人。吓得石小凡也赶紧收回目光,他慌忙施礼:“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和公主。”
赵祯对着一众百姓:“都平身吧。”然后对石小凡道:“石司使,带朕看看你的纺车。”
石小凡冲右边一伸手:“陛下请看。”
赵祯一转头,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水力风轮随着水流不停的转动着,巨大的风车缓缓转动,岸边一个大机器不断的发出木质轮轴的滚动声。
曹皇后和赵嫕也是吃了一惊,这就是水力大纺车,好大一个木制机括。
在许多人看来,这水力纺车就是奇技银巧的东西。赵祯跟着石小凡到了纺车内,只见各种木制零件因为水流的带动下不停的转动,不由得又惊又奇。
“这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赵祯惊奇的问道。
石小凡笑了笑:“臣看到顽童手里拿着的风车,还有这汴河的流水,臣就学会了。”
“你这个妖孽。”赵祯骂了句,显然对这个纺车非常满意。
“臣还有织布机,也是水力的。陛下可以去看看,织出来的布更轻更柔。”
于是赵祯又跟着去看了织布机,果然机器织出来的布匹针织细密,轻薄柔软。
“朕决定了,投三十万贯,你可可够”
石小凡大喜:“够了够了,当然够。臣马上就会多建几台水车,还有陛下,这水车不止用来织布,用来灌溉农田更是方便至极。”
“嗯,水车朕见过。可是能织布的水车朕还是第一次见,小凡,干的不错。”
曹皇后和赵嫕也陪在身边,曹皇后笑着说道:“石司使,你这东西做的如此精巧,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时候应该拍一下马匹了,石小凡抱着两匹丝锦献了上去:“娘娘,这是用风车织的两匹布料,臣斗胆献给娘娘和公主一套,回头让文绣院按娘娘和公主身子裁撤几件衣服。”
陈琳代替曹皇后和赵嫕将那两匹布料接了过去,曹皇后微微一笑:“石司使,这些玻璃大棚,陛下也想去看看。”
石小凡喜道:“陛下,臣不但带您去看看这些玻璃大棚。还有治黄安置的这些百姓,臣斗胆给分了三个村子,皇恩一村、皇恩二村和皇恩三村,以示陛下皇恩浩荡之意。城北的百姓,无不感谢陛下您的恩德。”
赵祯看了眼他:“这可是你的功劳,朕可不想居你之功。”
石小凡慌忙低眉顺耳起来:“都是陛下隆恩,臣怎敢代越庖俎。没有陛下治黄决心,这些人也安置不到这里来。”
石小凡难得拍了会儿马匹,让赵祯不禁飘飘然起来。其实石小凡看中的,是赵祯答应投资的那三十万贯。
将来这三十万贯,赵祯一文钱也分不到不说,本钱他怕是也捞不回去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囤积居奇
石小凡有钱,他有很多很多的钱。正如马爸爸说过的那句话,我对金钱没兴趣,我不喜欢钱。
傻子才会信了你这句话,你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你不喜欢钱,你对金钱没兴趣的时候是指你已经有了花不完的钱,金钱对你来说不过是你账面上一个个不断跳动的数字而已。这个时候你当然不再喜欢钱,你喜欢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健康,比如名誉。健康是金钱买不回来的,名誉可以。
石小凡现在需要名誉,他想赵祯比他更需要名誉。于是他决定,整个城北织布厂赚了的钱全部用来建学堂。
没错,石小凡虽然没有像那位令人尊敬的古仔一样到处建学校,可他也想学一学。
大宋朝文化普及程度令人发指,虽然盛世大唐时期科举就已经使得普通百姓有入朝为官的机会,但其实唐朝并不算是真正的平民科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