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这么做的不仅仅是三汇,其他大公司也都这么做的。”

    林东越说越自信,对着王泉说道:“咱们就算是不招标,也能通过关系不错的司机喊来更多的车辆,只要咱们给他们提供稳定的运输单,我就不信他们还愿意四处漂泊。你给张闯打个电话问问不就行了吗?”

    林东这么一解释,王泉立马就明白了其中关键,顿时自嘲笑道:“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

    程海洋见王泉如此表现,偷偷松了一口气,他就怕王泉转不过来这个弯,暗暗记恨自己。看王泉释然,又是主动说道:“我有个朋友,他从三汇辞职之后,就跟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冷链公司。平时主要做外面的业务,三汇那边有需求的时候,也会接一部分三汇的活儿。”

    “我听他说过,他们公司的车辆基本上都是私人购买的,然后挂靠在他们公司名下,如果通过公司接单的话,公司会有一部分抽成。”

    “咱们应该也能这么做,既不用自己出钱购买车辆,还能给他们提供稳定的生意,那些跑运输的人应该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程海洋的话让王泉更是开心,狠狠点头,“我等会就给张闯打电话。”

    说着,又看向李宏,问道:“这样做行不行?”

    李宏咧着嘴笑道:“行!只要能保证咱们的出货效率,咋弄都行。”

    争执化解,尴尬的气氛消失不见,张浩明又简单的安排了其他工作,最后说道:“苗苗去预定饭店,中午公司请大家吃饭。”




488 一大波难题扑面而来
    吃饭的时候,小陈接到电话,说了一阵子后,走到王泉身边,弯腰小声说道:“那两个工程师说让你下午过去一趟,他们晚上就要回去了。”

    王泉点了点头,小陈说的工程师就是负责沼气发电池设备安装的那俩人,施工工人走之后,他俩留在这里观测数据,既然要走了,那就说明机器设备没有问题了。

    吃过饭后,王泉开车跟着小陈回到养殖场。两个工程师看到王泉到来,很是高兴的跟王泉打招呼,随后把发电机组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

    “根据这几天的产能数据来看,每天的正常发电量应该在19万KW左右,如果气温升高的话,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说到每天的发电产能时,王泉发现,站在一旁没有说话的工程师神色有些不自然,暗笑一声,猜到了他为什么表情不自然。

    等工程师介绍完详细的数据之后,又是主动建议道:“王总,我建议你们这边招聘两个专业电工,负责照看机房。如果遇到专业问题的话,随时可以跟我们联系,我们公司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帮您解决问题。”

    “我们俩的工作完成了,等会就走。”

    王泉点了点头,对两个工程师表示感谢,打开手包,从里面拿出两个红包递给他们,两个工程师微微一愣,都是露出迟疑的神色。

    “拿着,这是我个人的心意,跟你们公司无关。”

    两人稍微犹豫一下,这才接过红包,却听到王泉笑着说道:“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句话让两个工程师又是一愣,随后面面相觑,同时露出尴尬的表情。他俩年岁都要比王泉大,却被王泉叮嘱注意安全,脸上顿时开始发烧,慌慌张张的跟王泉告别。

    电力公司架设的输电线路已经完工,按照合同内容,从元旦这一天开始,沼气发电池就能给王泉带来真实收益了。

    种猪公司虽然还没有进入真正的盈利阶段,但每天产出的猪精也能带来利润。真要论起来,沼气发电池才算是看到回头钱了。

    按照电力公司给的回收价格,减去养殖场自用的电量,再减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每天还能够王泉带来四万多块的收入。

    沼气发电池的投资总金额是三千一百五十万,按照每天四万块计算的话,需要两年多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不算中间的机器磨损和检修费用。

    还有一点,投建沼气发电池的三千万是银行贷款,如果再把利息算进去的话,保守一点估计,最少也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总算是完工了,除了安排两个人负责日常维护,再也不用操它的心了。

    回到办公室,王泉独自坐着。

    商贸公司经过这一次会议之后,各个环节都开始查漏补缺,等他们捋顺所有的事情后,应该能够稳步发展一段时间。养殖场这边,也在朝着扩大规模的目标循序渐进发展。只有屠宰场的事情比较多,而且牵扯的事项比较复杂。

    屠宰场的办公人员和车间工人都需要招聘,副产品的工人也需要安排,动检人员也要跟赵磊打招呼才能入驻,还有最关键的白条销售。

    副产品工人几乎不用操心,到时候从别的场子抽调一部分回来就行。动检人员应该也没啥问题,只要赵磊点头就行。

    可剩下的事情让王泉眉头紧锁,点上一根烟,开始思量。

    屠宰场里,车间工人必须抓紧时间完成招聘,这关系到屠宰场能否顺利开业。白条销售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年前试营业时期,屠宰量肯定不会很大,可以后屠宰量上来之后怎么办?

    干屠宰场,屠宰量的大小一直都是由白条销售量决定的。如果白条销售量保证不了,谁敢不计数量的杀猪?

    想到这里,王泉不禁想到陈大斌和杨瑞,下意识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这两人是现有渠道内,经营白条业务的人。屠宰量不大的情况下,这两人应该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能够暂时解决白条销售的问题。

    稍微缓了口气,还没等王泉彻底放松下来,另外一个难题又浮上心头。

    生猪资源!

    养猪需要漫长的饲养周期,而屠宰场却是每天都要开工,就王泉现有的人脉关系,根本满足不了屠宰场的日常需求,哪怕是一天只杀三百头。

    如果只是遇到一个难题,还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自我安慰一下,可现在,完全就是小困难后面跟着大困难,难上加难的那种。此时的王泉惆怅无比,用‘太难了’三个字形容他此时的处境都略显无力。

    绞尽脑汁,把自己所有的关系网络全部梳理一遍,最终露出犹豫之色。

    他能想到的,并且能用上的生猪收购渠道只有养殖合作社了!

    听董鑫提到过合作社的成员最近在积极扩大养殖规模,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想到这里,王泉有些坐不住了,拿起手包就往外走,开车前往种猪场。

    说明来意,董鑫先是一愣,随后又仔细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确实有几家在积极扩建养殖规模的,可要是指望这些人供应屠宰场,肯定不够用啊。”

    在董鑫看来,此时的王泉给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看到他眉头不展的模样,又是迟疑道:“按照你说的情况,就算屠宰场一天只杀五百头猪,咱们合作社也供应不起。除非……”

    董鑫的意思王泉能听明白,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听到最后两个字,就想是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猛的抬头盯着董鑫问道:“除非什么?”

    不知道想到什么,董鑫自己都是摇头苦笑,“除非养殖合作社的规模翻两番,或者是整个平西县的养殖户全部供应你一个人。只有养殖户的基数大了,出栏周期错开,也只是有可能满足每天五百头的供应量。”

    养殖户的基数变大?

    听到这几个字,王泉若有所思,眼神逐渐变得深远悠长。



489 大面积撒网
    董鑫最后这段话,让王泉再次响起何耀辉说过的那番话,心里不由感慨,不服都不行,何耀辉看的确实够远。

    人家不在这一行混,都能提前想到这些事情,自己天天操心也没见得弄明白。

    仔细回忆何耀辉当时说过的话,王泉百感交集。同时,心里也很清楚,想要解决眼前这个难题,就必须利用好养殖合作社,甚至是更多的东西。可思来想去,脑子里的想法很多,就是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

    明明知道该怎么走,却毫无头绪的感觉让王泉变得烦躁,惆怅的叹了口气,抬头才发现董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离开。

    从办公室里出来,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开车去镇里。来到何耀辉的办公室,王泉脸上挂满笑容,主动给何耀辉递上烟,诚恳说道“有事情请教你。”

    何耀辉盯着王泉看了一会儿,感觉到王泉跟平时的不同,直接让王泉说明情况。等王泉把情况详细的说一遍后,眼神明亮的看着何耀辉,又是说道“你上次不是说过嘛,要深挖养殖合作社的价值,我来之前也考虑过,想要提升养殖总量,要么提升养殖户的数量,要么就是提高养殖户的养殖量,可现在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快速达成目标,你教教我。”

    何耀辉没有急着回答,思考片刻之后,这才看着王泉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其实也不算很复杂。”

    王泉闻言一喜,热切的看着何耀辉,等他进一步的解释。

    “先把你自己的目的放在一边,你仔细想想,散养户们之所以规模上不来是因为什么?是资金受限,还是顾虑太多不敢增加养殖规模?你先找准这个点,才有可能想到办法,诱导他们提升养殖规模。”

    王泉不禁思考何耀辉提出的问题,片刻之后,这才不确定的说道“我觉得两方面的原因都有,资金受限的因素可能要小一点,最重要的应该是他们害怕行情波动太大。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人们常说的,赚得起赔不起。所以,他们宁愿少赚钱,也要保证自己不赔钱。”

    何耀辉点了点头,轻声笑着“你说的还算真实,大部分人的眼皮子确实比较浅,他们缺少冒险一搏的魄力,但也不能说他们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你看看那些搞种植的合作社,想要让老百姓跟着他们一起干,提前就把收购合同给签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知道,这是稳赚不赔的事情,无非是行情变化之后,利润的多少而已。”

    王泉微微一愣,他感觉到了,何耀辉这是暗示自己呢。

    “种植合作社,一般都是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然后给出一个保底收购价,先把利润摆到明面上,让百姓们看到这件事的可行性。即便是这样,还有人思前顾后不愿意参加呢。你要想带动更多的养殖户扩大规模,就必须把他们的顾虑全部打消,让他们看到足够诱人的利润,他们才有可能按照你的想法走。”

    “你仔细想想,你能帮养殖户做什么?如果跟着你一起扩大规模,到头来人家非但没有赚到想象中的利润,还承担着大风险,傻子才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呢。”

    看王泉沉思不语,也不再多说,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何耀辉的话,算是帮王泉捋清了一条新思路。按照他的说法,王泉暗自盘算自己能给养殖户的好处。

    几分钟后,王泉脸上突然浮现出自信之色,再看向何耀辉时,双目炯炯有神,很是明亮。又给何耀辉递过去一根香烟,帮忙点上之后,这才说道“我想明白了。”

    何耀辉抽着烟,眼含期待的看着王泉。

    “散养户最大的顾虑就是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他们没有面对大波动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的饲养成本不够低,赚取的利润太过微薄,稍微有点风浪,都有可能被一下拍倒。”

    “这种情况,恰恰是成立养殖合作社的初衷。养殖合作社没有能力承诺他们能够赚取多少利润,但能做到一点,尽可能降低他们的饲养成本,这也算是帮他们变相提高利润了。”

    “即将投建的饲料厂,还有未利用的药品以及大原料渠道,甚至是等他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帮他们申请项目补贴。这些加在一起,值不少钱呢。而且,我们还能给他们提供更优质的种猪,也能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他们提高繁育数量。这些……”

    何耀辉微笑点头,突然插一句“你说的这些是针对养殖合作社的成员,还是对所有养殖户全部开放?”

    王泉被何耀辉打断,稍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

    何耀辉一本正经的回了一句,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直勾勾的盯着王泉,紧跟着说道“如果只是针对合作社的成员,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最终效果并不一定跟你想象的一样好。”

    “我听金辉说过,能加入合作社的成员,都是有一定养殖基础的人。这些人中间又有不少人搞养殖年份不短了,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可见他们的心态如何。我说句不好听的,这一部分人,差不多类似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他们自身就没有发展壮大的心思,更不要说外力介入了!”

    看王泉脸色不好,何耀辉稍微缓和一下语气,又是说道“就算是我说错了,他们是因为顾虑没敢发展壮大,但这样的人,想要把他们带动起来,肯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你觉得值得吗?”

    王泉听得大皱眉头,却想不出反驳的言语。

    “相反,有一些新开始养殖的人,因为新加入这一行,他们身上还有期待感和冲劲儿,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得到扶持帮助,再加以利益引导,不一定比那些老养殖户差。”

    何耀辉嘴角一勾,坦然说道“我建议你,无差别对待,不管是现在已经养猪的,还是有想法还没行动的人,都一视同仁。只要有人愿意养猪,养殖合作社就能给他提供帮助。大面积撒网,选择性捕捞!”

    “再直白一点,你这次过来找我,不就是想要解决屠宰场未来的生猪供应问题吗?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去做,短时间内就能增加大量养殖户,先不管他们养殖量多少,最起码这么多人一起养猪,养殖总量能够得到提升吧?未来的日子里,你还可以慢慢挑选值得扶持的养殖户,重点培养他们,把他们当成屠宰场供货渠道的中坚力量。”

    何耀辉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真的按照他的说法去搞,真有可能出现全面开花的结果,王泉有些意动。

    “如果决定这样做了,镇里也可以帮你们做工作,鼓励老百姓养猪。正好借助国家支持养殖事业的机会,说不定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镇里出面帮忙推广养猪?

    王泉更加心动了,有了官方帮忙宣传,效果肯定要比个人要强上许多。想到这里,王泉赶紧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等会我就让他们好好商量一下具体实施办法,弄清楚之后,我再过来。”



490 比不上王泉不算丢人
    王泉把何耀辉的话转述给董鑫,取得一致认同后,又把何金辉喊到种猪场。

    “事情就是这样的,你们要抓紧时间整理好合作社具备的优势资源,尽可能的把这些资源转化成实际性的好处,分摊到每一个养殖户身上,让他们得到肉眼可见的利益。”

    王泉看着何金辉,又是说道:“饲料厂也要尽快开始投建,你不是说技术员已经搞定了嘛,那就抓紧时间把人弄过来。厂房和设备也抓紧时间弄,年前还有二十多天,顾不上天气状况了,能建多少建多少,最起码让养殖户们看到,咱们说的事情不是空话假话。”

    何金辉点了点头,脸上一片喜色,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饲料厂将是他以后的饭碗,他比王泉都要在乎饲料厂的成功与否。

    “我只有一点要求,但凡是对养殖户有利的东西,都搞出来。这事儿董哥你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做合适。”

    王泉离开之后,何金辉眼巴巴的看着董鑫,笑着说道:“董哥,王泉说了那么多,真正能通过合作社实现的就那么几点,无非是饲料、药品和大原料的价格问题。这些东西都能通过大批量采购拿到优惠价,咱们只要统计出需要这些东西的养殖户数量,让他们自己报备数量,咱们统一采购不就行了嘛。”
1...185186187188189...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