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回来之后看到王泉对着电脑发呆,时不时的皱眉深思,走到王泉边,朝着电脑上看了一眼,问道:“还在放货?”

    张浩明在群里发了信息,他已经看到了,只是没想到三汇还在放货,每个一个小时就放一次,这ao)作……

    啧啧。

    有没有牌桌上,本金输完后,东拼西凑强行续命的既视感?

    “东哥,你觉得三汇这种ao)作正常吗?”

    林东很果断的摇头,“不正常,像是小学生干出来的事。不管三汇的库存量大小,以我对三汇的了解,三汇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自降位的事。”

    王泉暗暗点头,果不其然,自己的感觉是对的,三汇的ao)作太不对劲儿了。

    “我觉得吧,现在的价位已经够高了,再涨下去,终端客户还怎么卖货?真要远远超过牛羊类的产品,老百姓傻吗?走吧,别想了,吃饭去。”

    林东看似随意的话,瞬间点醒王泉。

    对呀!

    老百姓不傻,猪要是一直比牛羊还贵,谁还去买猪?

    刚需品?

    别开玩笑了,房子也是刚需品,该崩盘的时候不一样崩?更何况猪?

    老百姓不傻,三汇能做到全球大佬,就看不明白这个道理?

    王泉明白了,脑子里突然蹦出一道声音:到时候了!

    没有理会林东吃饭的说法,赶紧拿出手机给张浩明打过去,接通之后,直接快速说道:“老张,出货,有人要就出,先把咱们之前囤的货出手,进口货先别动。”

    不等张浩明说话,挂断电话之后,有给李宏打了过去,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依旧快速挂断电话,这才抬头看着林东,笑着说道:“别出去吃了,让老秦做几个菜,在办公室吃吧,咱们必须得忙起来了。”

    林东诧异的看着王泉,良久之后,突然反应过来,惊喜道:“确实,趁着现在价高赶紧出货,别到时候三汇再玩出什么幺蛾子,又陷入被动。你先忙,我去跟老秦交待一声。”

    林东刚刚出去,王泉的电话响了。

    “你这着急忙慌的说了一句就挂是啥意思?时机到了?”

    王泉没心思过多解释,反问道:“你觉得现在的价位怎么样?够不够高?够高就出手,别等到意外出现,想哭都没地方。”

    “不跟你说了,今天晚上准备熬夜,尽可能多的联系客户,你明天就回临易吧,准备出货。”l0ns3v3

    ♂最新♂章节前往♂.+♂输入网址:.♂

    /




364 开始出货
    “不是,你别急着挂电话!”

    张浩明知道王泉的尿性,赶紧喊了一句,随后电话里呼呼啦啦一阵嘈杂声,似乎是翻阅文件时的声音。

    “就算是出货,你也得说个价位吧?咱们是跟着最新价格走还是怎么样?”

    张浩明这句话提醒了王泉,是啊,按照哪个价位出货呢?

    如果紧跟市场价,就会比三汇的价位还高一些,能出是能出,但出货量绝对不会太大,短时间内也出不了多少货。

    跟着三汇的价位出?

    犹豫了一下,王泉这才说道:“铜锣那一批货,全部紧跟三汇的价格,咱们在东北买的货先不用管,看看具体情况后再做决定,你跟老李也说一声。记住,别去冻品群里发信息,先联系自己的客户,自己的客户出不完再去冻品群里吆喝。”

    跟张浩明商量好,又在通讯录里翻找出杨瑞的电话。

    “我这里有一批铜锣的分割产品,肉类骨类都有,都是紧俏货,你能不能卖?”

    上次杨瑞打电话的时候就说过要货的事情,王泉让他等消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以为没戏了,突然接到电话,听到这句话,都没敢多想,欣喜道:“能卖,都有啥产品啊,价位咋样?”

    “带皮五花、精修后腿肉、肋排、带筋猪蹄、棒骨、中尾。价格给你便宜点,你看看你能要多少。”

    每听到一种产品,杨瑞眼中就是一亮,直到最后,眼中燃烧着熊熊火光,激动道:“这些我都能要,王哥,货在哪里?你给我个实在价,我多拉一点。”

    林东带着张舒和苗苗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陈福林。王泉瞥了他们一眼,说道:“我刚才说的这几样,每一样都有一百多吨,货在临易。你先统计一下你需要多少,等会给我回个信,我再看价格能不能给你优惠。”

    挂断电话,王泉给陈福林招手,等他走过来,指着纸上记录的这几样产品说道:“看看你们家能卖什么,要多少,找张纸写下来。”

    陈福林没有急着写数量,笑着问道:“价位怎么说?”

    王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先问问你爸能要多少,你多耽误十分钟,价格就有可能上涨。”

    王泉这句话,点到了陈福林的痛处,脸色一变,不再说话,拿起这张纸就走了出去。

    或许是张浩明跟李宏说过了,李宏把铜锣那批货的样品图片全部发送到微信群里,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角度的图片,顺带的还把每样产品的具体库存数量发了出来。

    带皮五花肉:180吨。精修后腿肉:120吨。肋排:120吨。带筋猪蹄:100吨。棒骨:150吨。中尾:100吨。冻品猪肝:50吨。冻品猪肚:40吨。精品大肠:50吨。

    仔细看了一遍,王泉对着电话说道:“把订单数量发出来,以免货量不足闹误会。”

    放下电话,看向张舒和苗苗说道:“你俩看着东哥的电话,注意统计好订单。”

    话音刚落,陈福林一脸喜色的走进来,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支笔,刷刷写下几个数字。

    “五花30吨,带筋猪蹄20吨,棒骨20吨,中尾5吨,精修后腿肉10吨。”

    写完之后,笑吟吟的看着王泉问道:“价位怎么说?今天晚上能出货不?”

    王泉看着他写下的数据点头,“按照之前三汇的出货价出货,这一批货全部都是铜锣的,质量绝对过关。对了,冻品猪肝、猪肚和精品大肠你要不要?”

    之前三汇的价格?

    陈福林先是一愣,随后想起,现在的市场行情价已然比三汇的价格还要高,喜笑颜开道:“要。”

    趁着陈福林再次出去打电话的时候,王泉也是把这种产品的价位一一标注出来,递给张舒,方便她们算账。

    陈福林还没回来,杨瑞的电话就回了过来。

    “王哥,你记一下数量。”

    “五花给我来二十吨,肋排中尾猪蹄每样来十吨,棒骨三十吨,能给个啥样的优惠价呀?”

    王泉记下数量,“等着,我把价位发给你,绝对比市场行情价便宜。”

    把标注好的产品价位拍下来,发给杨瑞,不到一分钟,杨瑞就回过来消息,问王泉啥时候能发货,要不要给他先打一部分订金过来。

    “明天你直接去临易提货,到时候货款直接结清就行了。”

    “好的,谢谢王哥。”

    陈福林刚走进来,林秋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一脸兴奋的看着王泉和林东问道:“要出货了?”

    这一批冻品里面,有自己的份额,虽然不多,却也能增加收入。

    看到陈福林跟王泉报货,林秋没再多说,径直走到张舒身边,看到上面的标注的价位,瞬间就乐了。

    这价位,啧啧……

    此时的冻品群里,依旧热火朝天,但凡有人发出卖货信息,瞬间就有几十个人私聊。八点钟之后,再也没有有关三汇的出货信息了,这种迹象再次印证了专业人士的猜想,也更深一步的刺激了人们的囤货野望。

    根据客户的需求,王泉针对性的给客户发送信息,几乎每个客户都有报单,只是数量大小不同而已。

    八点半,老秦过来通知饭菜准备好了,林秋和陈福林两人主动跟着老秦去端饭菜。

    “五花没了,棒骨没了,肋排也没了,副产品全部清空。精修后腿肉还有50吨,中尾还有30吨。”

    张舒适时出声,提醒着林东和王泉。

    王泉把这个信息发到群里,又问道:“看看有没有忽略的客户,能卖中尾和精修后腿肉的。”

    几乎是瞬间,两人的信息都回了过来,没有了。

    长出一口气,王泉笑着说道:“还可以,两个小时不到,铜锣这批货的大部分都出手了,剩下这点让老张去群里吆喝吆喝。”

    林秋他俩很快就端着饭菜回来了,看到几人都不那么忙了,就伸头去看张舒统计的数据,看到大部分都出完了,眼中喜色更浓。

    “出一批铜锣精品中尾和精修后腿肉,有看上的老板私聊。”

    每个行业群内,都隐藏着各个公司的业务人员,平时潜水观察动态,关键时刻还能在群里卖货。看到张浩明这条信息,好多人都愣住了。

    铜锣也开始出货了?这是什么节奏?

    张浩明所在的群里就有铜锣的业务人员潜伏,看到这一条信息,瞬间就迷了,这是啥情况?自己没接到出货通知啊!

    茫然的同时,也有人手快,直接点开张浩明的头像,开始私聊。

    “老板,中尾怎么出?”

    “老板,中尾有多少?货在哪里?”

    “老板,后腿肉什么价位?”

    “……”

    张浩明在这个群里混了好几年,深知有些人看似问价,其实就是来打听行情的,顺便抱着捡漏的心态。

    对于这些人,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

    很有可能你觉得人家是真心要货,聊着聊着人就消失了,亦或者是给你提无理的要求,让你自己不耐烦,放弃合作。

    把产品图片一一发送给问价的人,然后又把王泉标准的价格发了上去,最后说道:“货在临沂,仅限今天。”

    问价的人看到价格,变得更加积极,都以为自己遇到漏了,这位老板的报价,比市场价低了不少啊!

    “老板,我就是鲁省的,我要十吨后腿肉,今天晚上能不能发货?”

    “老板,中尾我要五吨,加微信聊吧!”

    “老板,你还有没有其他产品?”

    ……

    吃饭的时候,陈福林有些不对劲儿,几次看向王泉,欲言又止。王泉注意到了他的异常表现,疑惑道:“你老是看我干啥?有啥话直说。”

    其他人也是看向陈福林,陈福林犹豫一会儿,放下碗筷问道:“王哥,这几天明明在涨价,你今天却急着把货出了,是不是有啥消息啊?”

    刚开始听到价位便宜,陈福林脑子就热了,这一会儿脑子终于冷静下来了,咋想都感觉不对劲儿。

    王泉对客户确实不错,但也不会把自己该得的利润让给客户,生意人始终是生意人。明明涨势稳定,他却突然出货,看架势,这是要把库存清空。这就让陈福林忍不住疑神疑鬼了,别人都说王泉的眼光独到,东北囤货的时候他跟着呢,囤货的价位他也清楚,对比现在的行情,已经很好的证明了王泉的判断力。

    眼光精准的他,选择这个时候出货,是不是意味着,要降价了?

    “我能有啥消息?现在这种行情大家有目共睹,三汇今天也在出货,不一样没有把价格打下去?反而又进一步提升了。”

    说着,王泉又是笑了笑道:“明天把货拉回去,趁着行情好,赶紧卖。咱们这边场子越来越多,鲜品数量也足够用,没必要跟别人一样,把产品当成宝贝,囤着不卖。”

    如果不是看他家在山城的渠道确实比较厉害,这番话,打死王泉也不能说。言尽于此,听不听得懂,就看他自己了。

    陈福林看着王泉,心里不停的琢磨,却没有想出什么东西,暗自叹了一声,决定把王泉的话转述给自家老汉,看他能不能领会到王泉的真实意图。



365 一不小心就装了【跨年加更】
    仅仅一天的时间,员工分组的模式就有了明显效果。本身都是熟练工人,技术性操作根本不需要担心,现在各个环节有了自己的小组长,而且老板还承诺过,随着场子的增加,老员工都有希望晋升组长,拿到更高的工资,希望就在前方,干活的时候,根本不用过多的督促,每个人都积极主动。

    巡视车间,也主要是图个心安,有些场子刚刚接手,员工还没有彻底熟悉环境,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小麻烦,这个时候就要有人居中协调了。

    “商山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明天让林秋跟你一起去汴京地区,那边的场子都是他跑下来的,相对熟悉一些。”

    “熟练工人暂时有限,先紧凑一点干活,告诉林秋可以在当地招募工人。”

    林东诧异的看着王泉,“老家不是还有一批工人吗?为什么不让他们过来?”

    王泉把今天上午的事情跟林东讲一遍,又是说道:“汴京那边安排好之后,周市那边也要过去,李宏他俩还在驿站市,以后需要人手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把老家的工人全部安排到这边,新开发的场子怎么办?总不能一个放心的人手都不留吧?”

    “老员工以后都要提升到小组长的位置上,没必要为了眼前,放弃以后。”

    林东仔细想了想,突然提议道:“要不咱们放慢脚步吧,眼下的扩张速度太快了,人手跟不上啊,还不如放慢一下脚步,等老员工们带出来一批新手后,再继续。”

    “反正也有三十多个场子了,就算是保持现在的状况,咱们一天也有近万头的屠宰量。万一过完年行情稍微好些了,屠宰量更多,到时候人手也会变得更加紧缺,倒不如趁着现在,稳稳步伐,趁机培养更多的员工,到时候就算行情好些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林东求稳的心态并没有错,而且有理有据。

    王泉又何尝不想这样慢慢来,可时间等人吗?同行给你机会吗?行情稍微好转一些,且不说员工能不能培养出来,还有场子等你承包吗?到那个时候,再想跟别人抢,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抢过来还好说,无非是多出点钱,万一抢不到呢?
1...120121122123124...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