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紧接着,又是期待的问道:“你不是说佟部长让咱们稳住别慌么,他们是大集团公司,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应该比咱们更加实时精准,会不会等几天行情还能抬头”

    “谁知道呢他只说这一句就挂断了。”

    张浩明也不确定,他的自信,已经被这次的突变打掉了。

    王泉听着他们的讨论,脑子转的飞快,昨天张浩明跟自己说这事的时候,自己就觉得不对劲儿,现在看来,更加不对劲了。

    昨天只是疑惑那些商贸公司为什么不继续把控货源,让价格继续上涨,没等他把这事想明白,三汇这边又通知生猪结算价格下降,这已经不是不对劲儿了,这明显是反常!

    “你咋不说话呢都等着你拿主意呢。”

    张浩明心里着急,看到视频里,王泉的神色有些恍惚,明眼一瞧就知道这家伙思想开小差了,赶紧出声提醒他。

    被他这么一提醒,王泉这才下意识的说道:“这事儿不对。”

    “咋不对”

    李宏赶紧接话,他现在也是一头雾水,脑子里一团乱麻,光顾着关心价位和利润了,根本想不出头绪。

    王泉稍微停顿几秒,组织好语言之后,眼神中闪烁着精光,缓声说道:“咱们这么看,打个比方说,咱们也是囤货大军中的一员。”

    “这不用打比方,咱们就是。”

    林东忍不住提醒着,说完自己就忍不住笑了。

    王泉一愣,也是跟着笑着说道:“好吧,咱们就是囤货大军中的一员,昨天老张还跟我说,要不要等价格涨上去之后再出货,你们说,这种想法算不算正常思维”

    没人搭理他,都在等他继续往下说。

    没有得到互动,王泉也不失落,继续说道:“昨天我就纳闷,如果那些大型商贸公司想要赚取更多的利润,最好的办法不应该是把三汇放出来的货全部吃下,继续囤积,让市场上缺货变得更加严重吗”

    “只有营造出市面上买不到货的假象,他们才能掌握主动权,时不时的高价位放出来一部分货,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为什么他们这边刚刚接到




332 一言定生死
    王泉幽幽的怼了张浩明一句,脸上带着坏笑,对此,张浩明很是不爽,酸溜溜的回道:“是,你说的对,他们洛河的东西都是蛮不讲理的贵。”

    不等王泉插话,又是继续说道。

    “可如果他们不降价,还怎么继续出货毕竟市场价格下降,会有很多囤货的人为了规避风险而出货,那么多商贸公司同时出货,批发商还会有缺货的紧迫感吗他们又不傻,没了缺货的压力,谁还会囤那么多货”

    “这样的连锁反应你考虑过没有”

    林东和李宏俩人不说话,就看着张浩明跟王泉辩,毕竟,辩的越厉害,就越有可能接近真相,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王泉依旧轻松自如的说道:“谁告诉你三汇要继续出货了人家不能等你放货放的差不多了,再把价钱拉上来吗毕竟,定价权在人家手里啊!”

    张浩明:“……”

    王泉看似抬杠的说话,让他们都很无语。

    没过多久,几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了变化,仔细想过之后,王泉的说法还真有可能出现。先拉低价格,消耗你们的库存,等你们的货出的差不多了,影响不到我了,我再把价格拉上去,属于我的利润一分不少,还得进入我的腰包。

    “佟部长说的不要急,存住气,是不是就在暗示咱们”

    李宏突然惊呼一声,随后兴奋的说道,“你不是说,你跟老佟打电话的时候,他那边很嘈杂吗是不是人太多,他不方便跟你详细说,就这么提醒咱们了”

    他这么一说,几人的思想瞬间被他带跑偏,要是这样的话,那就稳住别慌好了。

    ……

    李二民是个五十来岁的农村汉子,十年前在工地上断了脚踝,伤好出院后,成了跛子。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再从事爬高上低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另谋生路。可是,文化水平和眼界都限制了他往其他方面发展的空间。

    无奈之下,只好从工地赔偿的费用里拿出一部分钱,在家养猪。人生第一次养猪,李二民没有盲目听信别人的话把规模搞的很大,只是买了两头母猪,自己繁育小猪,然后饲养。

    经过两年的摸索,有了信心之后,才狠了狠心,把家里大部分积蓄压上,将母猪群扩充到十五头,也重新修建了猪圈,购置了新的养殖设备。

    十五头母猪,能让他的养殖场生猪年出栏量达到两百头以上,行情平稳的时候,一年也能赚七八万块钱,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更加幸运的是,他赶上了12年的好行情,身家直接翻番,随后虽然遭遇过行情危机,却也熬过来了。

    现在,他是村里最大的养殖户,拥有繁育母猪70头,年出栏量稳稳保持在一千头左右。

    李二民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早起来喂猪,吃过早饭就寻个牌局,打上一上午小麻将,此时的他,就在牌桌上接到了电话。

    电话是猪贩子打来的,第一句话就让李二民心头一惊。

    “老李,毛猪价格降了,你家的猪卖不卖”

    今年的猪价让李二民就成了全村人都羡慕的对象,以前见着自己就发酸的人,现在见到自己也是一口一个李老板,这种舒爽说不出的得劲儿。

    他的猪圈里,还有将近四百头肥猪,早就达到出栏标准了,只是猪价一个劲儿的上涨,他不舍得卖。每多等一天,就有可能多赚好多钱,跟他抱有同样心思的人,有很多。

    现在听到猪贩子说猪价掉了,顿时就慌了,也顾不上打牌了,直接起身走到一边,小声急切问道:“咋降了啥时候的事”

     



333 有人欢喜有人愁
    手机在指尖转圈,出神的看着茶几,所谓的市场降价,也只是相对于昨天的价位而言,如果跟囤货时的行情相比,还是有利润空间的,所以,王泉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有前世的记忆,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让他心神不宁的,还是三汇这波反向操作。

    想想前两个月,为了抑制猪肉上涨带来的恐慌,国家出台那么多鼓励扶持养殖的政策,甚至不惜开库放肉,每天的新闻都在报道好消息。结果呢多管齐下依旧无济于事,肉价就像是失去控制的火箭一般,蹭蹭蹭的往上飞。

    现在,仅仅只是一个降价五毛钱的通知,就让正在上涨的行情直接反转,行业龙头的能量真心恐怖。

    其实,王泉也明白。

    有关部门制定调控方案之前,必须考虑市场规律的影响,不能单纯的为了打压某一种单品的物价,做出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万一因为手段过激,引起负面连锁反应,这个责任太大了,没人扛得住。

    而企业,不需要考虑这些,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手段不敢用

    三汇,就是企业,而且是行业内最大的企业,拥有一锤定音能力的企业。

    温柔手段的见效速度自然没有这种蛮不讲理来得快。

    即便是这样,还是忍不住唏嘘,同时,心里也是暗暗嘀咕,自己有没有可能……

    他眼神空洞的发呆,她聚精会神的发呆。

    屋里的这种寂静无人打破,只有窗外偷偷溜进来的阳光,在云朵经过时,变得若隐若现。

    “嗡嗡嗡……”

    转动的手机突然震动,打破了安静。

    温涛

    王泉眉毛一挑,这个时候他给自己打电话,该不会是有好消息吧

    生猪降价,肯定会引发卖猪潮,很多之前想着待价而沽的养殖户,现在应该着急忙慌的卖猪吧这种情况下,屠宰场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果不其然,接通电话之后,温涛兴奋的声音立刻传了出来。

    “你在哪呢”

    “山城,是不是有好事”

    王泉嘴角扬起,温涛的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愉悦,如果没有好事,他能这种表现

    “我跟你说,这几天屠宰量要增加,你留在这里的工人肯定不够用,你赶紧抽调一批工人回来吧。”

    温涛的话,印证王泉的猜测,高兴的同时也顾不上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温涛,云省这边已经全部撤离了。

    “那就好,你尽快把工人送过来,我这边也能快点安排生猪运送。”

    没有过多的闲聊,挂断温涛的电话后,赶紧给林秋打电话。

    “工人们都安全到家了吗”

    “到了,昨天晚上就到家了,商山那边的员工也都打电话问过了,很顺利。”

    “那就好,你跟秦飞打电话,你俩现在就出发,去康源,别忘记联系商山那边的员工,让他们抓紧时间去康源待命。”

    电话里沉默几秒后,林秋惊讶问道:“康源那边增加屠宰量了”

    “嗯,刚才他们负责人给我打电话了,说是要提高屠宰量,让咱们赶紧安排工人。”解释过后,王泉又是笑着说道:“这样正好,老家的工人能去养殖场工作,正发愁商山那边的工人呢,就来了这样的消息,这不是瞌睡送枕头么!”

    “那行,我这就联系秦飞。”

    这一早上,就忙着接电话了,挂断电话之后,王泉这才想起张舒来,扭头看过去,就看她躲在被窝里,就把头露出来看着自己。

    “你看我干啥还不赶紧洗漱,等会吃点东西就要去机场了。”

    张舒眼中的迷离瞬间消失,撇了撇嘴,这家伙,还是这么不解



334 王泉这俩字,好使!
    去机场的路上,王泉接到孙文政的电话,听完他的话,多少还是有些小惊喜的。不管货量多少,孙文政能主动帮自己操心,态度就值得肯定。

    决定从云省撤离,王泉就已经通知过所有客户,鲜品暂停发货了,具体暂停多久,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因为他自己都不清楚中原的屠宰场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只能等他回去之后,亲自出去转一圈,了解过实际情况后,再给出进一步的解释。现在好了,孙文政帮自己解决一部分货源,康源那边也提高产能了。

    “孙总对我的支持,记在心里了,等我到家后,就安排车子过去拉货。”

    ……

    “三汇真心不当人,涨价对他们不好吗非要这么玩,这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吗”

    窦远洋的办公室内,老黄骂骂咧咧的说着,“他们家大业大,可以不在乎一时的利润,咱们呢多少年不一定遇上的好价钱,就这么被他们给毁了,真特么不甘心。”

    三汇放货时,远洋商贸没少从绵羊三汇工厂买货,不同的是,远洋商贸只是把货买回来,并没有往外卖,依旧打算自己囤起来,慢慢销售,赚取更大的利润。

    打好的如意算盘,被三汇反手秀了一波操作,反而成了最大的损失者,别人好歹还能赚一点,如果行情不能涨回来,自己从三汇买出来的货,肯定赚不到钱了。对于商贸公司来讲,不赚钱的投资,就等同于赔钱。

    大黄牙老古依旧是不关我事的姿态,抱着手机,不时发出贼笑。

    “话也不能这么说,三汇这次确实玩的挺阴,但也不能说咱们没有赚钱的机会。”

    窦远洋笑着摇头,安慰老黄道:“你也不要太悲观了,仔细想想,市场上那些批发商,就算是他们以现在的市场价买回来货,想要出手的时候,是不是一样要加钱他们是生意人,不是慈善家,就算是批发价相对来讲便宜了,他们会主动把出货价拉低吗”

    “等着瞧吧,就算生猪价格继续往下掉,市场上的肉价一时半会儿也下不去,咱们干副产的需要囤货,你以为那些干白条的就不囤货了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库里的货变得不值钱”

    “涨价亦或者掉价,都是针对批发价而言,真正的零售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起码现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窦远洋很是笃定的说着,目光看向大黄牙,无奈笑着问道:“古叔,你先停一下,山城那边有啥动静没有”

    老古正忙着回复信息,头也不抬,直接回道:“都是小动静,不打紧的。”

    等他回复完信息,这才抬头,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上,惬意说道:“有一小部分动作快的,已经把货发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批货是高价货,影响不到咱们。至于其他人,暂时看不出来有没有动作,现在价位降了,估计他们会变得更犹豫,反而不敢大批量买进。”

    老黄听他俩这么一说,浮躁的心也慢慢变得平静。

    窦远洋又是摇头,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消失,沉声说道:“市场上那些人不足为虑,我说的是王泉。”

    提到王泉,老黄刚刚平稳的心立刻悬了起来,大黄牙也是诧异的看着窦远洋,过了一会儿,尴尬的笑了一声,道:“最近不是挺配合的么,我就没有关注那边的情况。”

    “王泉跟市场上的批发商不一样,谁也不知道他手里到底还有多少货,毫不夸张的说,他的那间店,就是埋在山城的一



写在限免结束前,感恩所有人!
    前面的章节说里提到了,限免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忐忑,担心遇到不好的状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分六月寒。

    本来成绩就不好,宛如缺少营养的孱弱幼苗,害怕遇到冷嘲风暴,这种打击自认为承受不了。

    好在,你们都是善良的!

    感谢每一个点开本书的人,感谢每一个为本书投票的人,感谢第一次为本书打赏花钱的人,愿你们三春暖,愿你们冬不寒,愿你们跟我一样,所遇之人皆为良善。

    也趁此机会,跟大家说些掏心窝子的话。

    这是本小说,故事从幻想开始,有真实存在的,也有臆想出来的。

    如果让你心生感触了,证明讲故事的人,小小的成功了。

    不管人物的好与坏,我相信,咱们身边不缺这样的例子,甚至还有更多,没有提及。

    还是那句话,请耐心看,慢慢看,如果哪天你真的不喜欢了,厌倦了,想离开了,请悄悄的离开,我一样感激你的曾经陪伴。
1...102103104105106...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