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元帅阁下!”库比勒紧张的说道:“俄国人穿插进了我们的防线!”

    “什么意思”卢格元帅疑惑的问:“你不久前还告诉我你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他们找到了我们防线的漏洞,元帅阁下!”库比勒说:“河道,河道一直是我们防御的薄弱部位……它在此之前是河水,不久前还处于半封冻状态,我们无法在上面布署兵力,可它现在已经完全封冻了,它现在就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和阻拦,俄国人的坦克部队沿着它进攻!”

    卢格元帅闻言不由一惊,然后将目光转向地图,看了一会儿就大惊失色的说道:“挡住他们,将军!无论如何都要挡住他们,否则第四坦克集团军就完了!”

    “是,元帅阁下!”库比勒回答:“我正是这么做的!”

    挂上电话后,库比勒嘴角就露出一丝别人不易察觉的笑容。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库比勒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首先,他相信伏尔加河大桥的防线能挡住俄国人的进攻,因为那实际上是三面包围,俄军如果敢对大桥展开进攻的话,很快就会被包围在河道中。

    当然,库比勒不会这么快就把这支俄军吃掉的。

    其次,他相信有了这样的威胁后,第四坦克集团军乃至最高统帅部都会受到震动。

    库比勒想的没错。

    卢格元帅放下电话后第一时间就将消息报告给希特勒。

    希特勒接到情报后就着急得在办公桌前走来走去,然后下令道:“命令空军做好准备,天色一亮就对这支俄**队进行打击,一定要把它们消灭掉!”

    这或许的确是个办法,此时虽然德空军已不占优势,但苏联空军无法全天候守在近卫坦克第一旅上空。

    同时河道上空无一物没有任何遮掩,德空军只需要集中兵力突然发起袭击,还是有可能将俄军打退或者让其损失惨重的。

    然而,让希特勒和库比勒没想到的是,苏军突然改变了行军方向。

    也就是说近卫坦克第一旅上岸了,并朝河道东侧的民居发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

    &nb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断桥
    这段时间因为学校的事及个人一点私事的原因更新少了,现在总算告一段落,明天开始恢复正常三更。

    不久,苏军就在战机的掩护下再次绕到了河道沿着冰面前进……河道里没有障碍同时一片平坦,部队在这里推进更安全。

    库比勒在听到俄军上岸的情报后不由愣了,然后几滴冷汗很快就从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

    德国将军或许擅长打“闪电战”,但通常都不擅长防御“闪电战”。

    事实上,“闪电战”可以说防不胜防。因为它总是针寻找敌人的弱点进行突破。

    如果要防“闪电战”似乎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拥有一支快速机动部队,这支机动部队要比敌人还要快,于是就能赶在敌人的前头挡住它、缠住它接着将其包围。

    德军当然有这样的机动部队,尤其敌人装备的是“玛蒂尔达”坦克。

    但可惜的是特维尔,从别的地方调显然也来不及。

    另一个方法就是把每一处都守得密不透风,德军显然也没有这样的准备当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兵力。

    这时库比勒才发现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将军!”副官建议道:“我们应该把第六装甲师调上来!”

    第六装甲师一直被库比勒布署在距离特维尔十里远的二线……这一方面是因为俄军出现了能对付坦克的新型装备,库比勒轻易不敢将装甲部队投入战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巷战坦克很难发挥作用,尤其是德军坦克的机动性根本无法发挥。

    “不!”库比勒摇了摇头:“即便是把装甲第六师调来也无济于事,它们要么暴露在敌人的飞机下,要么就会被他们的新型装备击毁!”

    此时德国空军已不占优势,这一点使德军很被动,虽然苏军飞行员轰炸技术并不高,但他们却有数量的优势……这同样让德国装甲部队心惊胆战。

    “可我们没有其它部队能挡住他们了,将军!”副官着急道:“难道就任凭他们在我们的防线内横冲直撞,直到他们打完所有的子弹为止”

    想了想,库比勒就说道:“特维尔大桥,沙洛特,他们的目标是特维尔大桥,马上派人守住那里!”

    “是!”副官应了声马上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库比勒判断得没错,近卫坦克第1旅的目标的确就是特维尔大桥。

    原因很简单,虽然特维尔大桥已经被炸断了,但德军新修建的铁路距离特维尔大桥只有两百米,另一侧五百米外还有一条公路。

    也就是说,如果占领特维尔大桥的话,就可以居高临下的用火炮控制住铁路、公路,也就是封锁住了德军通往东北方第四坦克集团军的运输线。

    所以,虽然此时的特维尔已经兵力紧缺,但德军还是调了两个步兵赶往特维尔大桥。

    就像之前一样,德军在特维尔大桥残破的桥体以及两侧布置下兵力,如果敌人对大桥发起进攻的话,就会像面对伏尔加大桥那样遭到三面夹击。

    然而,事情再次出乎德军意料之外。

    就在德军守着大桥等着苏军到来时,苏军坦克再次离开河道上岸,然后“隆隆”的沿着公路朝大桥正面发起进攻。

    这么一来,所有布署在大桥侧面桥洞里的火力就全部无效,德军依旧只能依靠简单的建筑和沙袋工事抵挡苏军的坦克。

    这就是坦克部队的好处,它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进攻方向。

    当然,这个进攻方向是对苏军有利对德军不利。

    这也就是德军的“进攻优势论”……风水轮流转,主攻的苏军当然不会放



第三百四十五章 燃烧瓶
    苏军战机第一时间飞过近卫坦克第1旅上空。

    这是装甲部队作战的先决条件……坦克虽然有火力、防护和机动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目标大反应笨拙的缺点,这使其会成为敌人飞机很好的目标,甚至说是靶子也不为过。

    这也是德军重视空军发展的原因之一,制空权是“闪电战”的先决条件。

    因此,德国“闪电战”在二战后期玩不转,不仅是因为德军损失惨重素质下降,更是因为德国空军在美国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的大批量投入下已经丢失了制空权。

    一旦失去了制空权,装甲部队的机动就是个笑话,他们总是在赶往目标的路上就被炸毁一大半,等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残兵败将无力战斗了。

    此时苏联空军占据优势,同时最高统帅部也很看重特维尔愿意为近卫坦克第1旅提供空中援助,卡图科夫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二十余架苏军战机在特维尔上空甚至西面实施掩护,另外还有大约一百架战机待命,一旦德军战机出动马上就会遭到苏军战机的拦截。

    在这基础上,近卫坦克第1旅第一时间就对铁路发起炮击。

    其实苏军一直都可以轰炸德军铁路。

    比如远程炮火、轰炸机轰炸等等。

    无奈的是此时的莫斯科白天长晚上短,一天十五小时是黑夜。

    而且德军组织起大量的苏军百姓做劳役,铁路是随炸随修,所以用炮火和轰炸机封锁效果都不好,尤其是德国空军虽然处于下风却占据单架素质优势……德国空军处于下风是因为天气寒冷、燃油不足等因素导致升空率大大降低,他们在战机性能、飞行员素质等方面依旧有优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铁路距离特维尔只有两百米,而且还在特维尔大桥下方……铁路是在河道上修建的。

    苏军坦克甚至轻型迫击炮都能轻易将其炸断。

    更糟的还是德军无法维修,任何派上来维修的人都毫无疑问的会被苏军火力压制。

    于是,德军的运输很干脆的被切断。

    最悲惨的其实还是那些被布署在特维尔大桥桥洞里的德军。

    他们大多是机枪兵和狙击手,还有反坦克炮兵,他们下去时是用绳索吊运至桥洞里的。

    但桥面被占领就意味着他们的退路没了,而桥洞距离河道又有几十米的距离,如果河道里的是河水还好,往下一跳就能逃脱了,但那却是封冻的冰面。

    于是,桥洞里的德军就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

    演员探出头去往下方望了望,“砰”的一声,一发子弹飞射上来就将他的帽子打飞,它撞到桥面反弹一下然后朝反方向滚了一段距离就掉到桥下。

    周围的战士们“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快去追你的帽子,奥库涅夫!”

    “听说你习惯把马盒烟藏在帽子里

    ……

    这的确是演员的习惯,原因是气温太低如果还像往常一样将马盒烟放在铁盒里并装在上衣口袋的话,其结果通常是被冻得根本无法打开。

    这对于演员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所以他就将烟丝用个小布袋装着并放进帽子上层。

    用他的话说,这样既可以保暖又可以时刻感受到烟草的味道,更重要的还是随时想抽烟都不用担心烟丝会被冻得像冰块一样碎成粉末。

    此时的演员就后悔莫及了,眼睁睁的看着藏有烟丝的帽子飞到桥下消失不见踪影。



第三百四十六章 增援
    铁路补给被苏军掐断后,反应最大的就是第四坦克集团军霍普纳上将。

    第四坦克集团军的补给主要依靠铁路。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公路运输有运输量小,汽车本身就消耗燃油,以及公路常常会被积雪堵塞等缺点,铁路则可以大量运输。

    此时苏军占领特维尔大桥后马上就截断了铁路以及另一条公路,只留下一条公路还能勉强运输……之所以用“勉强”,是因为苏联空军与此同时抓紧了对这条仅存的运输线的轰炸,这使第四坦克集团军的运输雪上加霜。

    霍普纳第一时间就将电话打到狼穴,因为他知道这时再与库比勒交流已经没有意义了。

    “元首阁下!”霍普纳对希特勒说:“我们的士兵正在英勇的抵挡着俄国人的进攻,他们在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下坚持在第一线,他们没有退缩,即便每天都有人被冻死。但是……我们就要没有子弹和炮弹了,汽车和坦克也没有足够的燃油,他们在用刺刀和牙齿与敌人作战,所以伤亡十分惨重,大量的坦克因为非战斗因素被抛弃!”

    霍普纳很聪明,他知道不能说“撤退”,也不能说部队有多困难,他换了一种说法,把第四坦克集团军形容成正在英勇抵抗的部队。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任何人在零下四十几度的情况下坚持作战都可以说“英勇”,只不过霍普纳没敢说的是非战斗减员有相当一部份是德军士兵正在向苏军投降,而且人数还有增长的趋势。

    这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极寒、这样的补给,更重要的还是许多德军此时已相信他们无法取得这场战役甚至这场战争的胜利。

    于是,在欧洲普遍存在的“如果无法改变战局投降也不可耻”的思想下,投降就顺理成章了。

    “我知道,将军!”希特勒回答:“放心,你们很快就会得到你需要的补给,俄国人不会在特维尔呆太久的!不,应该说,他们会永远呆在特维尔!”

    挂上电话后,希特勒马上就联系上了库比勒。

    “你指挥着一个集团军,却让敌人一个旅穿插进我们的咽喉要道!”希特勒说:“第四坦克集团军的士兵正在英勇奋战,但他们却因为你的失误缺乏弹药陷入危险中,你要对此负责,中将!”

    库比勒心下一阵无奈。

    他的确指挥一个集团军,问题是自己的对手并非只有穿插进特维尔的这个旅。

    更何况,因为缺乏弹药、补给而陷入危险的并不只是第四坦克集团军面临的问题,整支德军都处在这样的危险中,包括库比勒的部队也是。

    但库比勒当然不能这么反驳希特勒。

    “是,元首阁下!”库比勒回答:“我会把他们消灭掉恢复运输!”

    “你打算怎么做”希特勒问。

    库比勒没想到希特勒会这么问,因为在此之前即便是希特勒也不会干涉到前线具体战术指挥的问题。

    库比勒看了看地图,就回答道:“我会派第29步兵团增援特维尔大桥,元首阁下!”

    “只是一个步兵团”希特勒反问。

    “我们没有多余的兵力了!”库比勒回答。

    “据我所知,将军!”希特勒说:“你的第六装甲师就在特维尔不远的地方!”

    “可这是城市巷战,元首阁下!”库比勒回答:“这样的战斗不适合坦克作战,另外俄国人还有新式装备……”

    “忘了他们的新式装备!”希特勒不耐烦的打断了库比勒的话:“我们总有要面对的一天,中将!我们不能因为敌人有新式装备就放弃与他们战斗!”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判断
    如果库比勒一早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近卫坦克第1旅的话,他怎么也不敢自大的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甚至有意放行打算利用近卫坦克第1旅倒逼霍普纳甚至是希特勒。

    不过谁又能知道这个呢近卫坦克第1旅是有名的“t34部队”,可眼前这支部队使用的却是笨拙的英式、美式坦克!

    但战场就是这样,没有后悔药可吃。

    库比勒只能自认倒霉,马上下令第29步兵团做好战斗准备,另外又紧急将第六装甲师调往特维尔。

    当然,库比勒不会忘了警告第六装甲师师长卢卡斯。

    “记得俄国人的近卫坦克第1旅吗”库比勒问。

    “当然!”卢卡斯回答。
1...5859606162...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