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说道:“朝廷派礼部的官员去了,学士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去。”
苏学士说道:“你怎么又来京城了?”
张扬说道:“去看望了一下范相公,他建议我到地方上做一任知县,所以我才会回京,想要找你活动活动,看能不能实现这个目的。”
苏学士说道:“中原腹地的县衙恐怕不行,不过西北那里有些县令的缺,没人愿意去,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你去。”
张扬说道:“当然愿意,其实去哪里当官我都无所谓。”
苏学士说道:“你愿意就行,正好你来了,也好帮我盯着他们。不要让他们失控了。”
张扬问道:“他们这是怎么了?为何会在离京这么近的地方对峙起来。”
苏学士说道:“北方武林联盟的人向朝廷告状,那个蔡泽带领南方武人勾结西夏,而从边境传来的信息也验证了这一点。可是,蔡泽带领的那些南方武人极力的否认,并且拿出了北方武林勾结西夏武士的证据。而且边境传回来的消息,也印证了他们的话。最后两边的矛盾爆发了,我也不知道为何,他们会在这里对峙起来。”
张扬惊讶的说道:“这么精彩?”
苏学士苦笑道:“现在朝廷六扇门的高手全都在西北边境,禁军中的高手和大内的高手,都被官家派了出来,防止他们厮杀。可以说现在朝廷对他们已经失去了控制。”
张扬更加的惊讶了,问道:“怎么会这样。”
苏学士说道:‘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理会此事。我也是有些担忧才私自过来的。官家也不方便越过朝臣直接下令,所以大内侍卫和禁军高手,也都是变装观察。’
张扬扭头看着在河边对峙的双方,问道:“他们对峙多久了?”
苏学士说道:“两天了。”
张扬皱起了眉头,然后对着苏学士说道:“苏大人,学生有个建议可以让他们散去,不知当讲不当讲。”
苏学士说道:“快快道来。”
张扬说道:“他们此刻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只要咱们以绝对的实力震慑他们一把,应该可以让他们退去。”
苏学士说道:“你这话等于没说。此刻朝廷根本拿不出力量来震慑他们。”
张扬说道:“苏学士,其实你我联手就可以。”
苏学士说道:“怎么可能。”
张扬说道:“当年,我看过范相公和夏先生联手使用浩然正气,大印落下,几十位江湖高手当场沦为废人,更是震慑了在场的所有人。”
苏学士闻言后摇了摇头说道:“范相公和夏大人可是施展出来,可是咱俩不可能施展出来的。你我的境界和他们相比还是太低了,不足以引动那么多的浩然之气。”
张扬自信的说道:“大人,我在范相公去世的时候,看到了范相公消散的浩然之气,引动浩气长河时的波动,并且记住了那种波动,我有信心,咱们联手可以施展一次。”
苏学士说道:“既然你有把握,那好吧,我就陪你尝试一次。”
张扬说道:“多谢大人,信任学生。”
苏学士说道:“你说怎么做,我听你的。”
张扬说道:“咱们先到他们的边上吧。在这里距离太过遥远,恐怕浩然之印,落不到他们的身上。”
随后苏学士就和张扬一起,来到了对峙双方二十丈外的地方。
张扬对着苏学士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开始引动浩气长河了。”
然后苏学士自身的浩然之气就从天灵迸发,和天地间的浩气长河相连。张扬见此,接着说道:“可以攻击了。”
苏学士点了点头,就引动浩气长河,使之在虚空中形成了一方一丈见方的浩气大印,缓缓的向下落去。
就在苏学士凝聚出浩气之印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大宗师级别的高手,纷纷有敢,抬头看到了虚空中的大印。
在对峙的林道和蔡泽也看到了大印,只不过,在他们的眼中一丈见方的大印完全对他们构不成威胁,甚至他们随时都可以击破大印。
不过大印也让他们知道有儒家大儒,对他们出手了,纷纷寻找源头,看向张扬和苏学士的方向。
就在他们目光转来的时候,站在旁边的张扬突然高声大喝:“镇。”
嘹亮的喊声,压下了在场的所有声音,然后在场的所有武人都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此刻别说大宗师境界的高手了,就连后天圆满境界的高手,都看到了天空中急速的落下了一个百丈见方的四周夹带着云气的大印。
除了大宗师境界的高手以外,所有被大印笼罩的武者都感觉到身体不能动弹。
就在几个大宗师境界的高手躲开大印以后,大印终于压在了众人的身上。
然后现场被一阵浓雾笼罩,等雾气散去以后,地上已经躺了几百号人,全都在那里哀嚎。
这次张扬控制的浩然之气,夹杂着云气,只是给了那些人一记重击,浩然之气并没有侵入他们的身体。
可是如此手段,也震慑了在场的所有人。
苏学士走上前去,看着躺在地上的那些人,眼中闪过了一丝浓郁的震惊之色。可是语气却略显平静的大声的对着所有人说道:“京城之地,不得闹事,这次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告,如若再犯,那本官代表朝廷就对你们不客气了。你们都散了吧。”
听到苏学士的警告以后,在场的那些武林中人,无不匆匆站起,转身就来开了那里。
看到那些武者离开时,迅捷的动作,苏学士对于刚才的效果,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他回头看向张扬的时候,发现张扬已经坐在地上开始打坐回气了。
等张扬重新站起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河边更是一个人都没有,除了和苏学士一起来的那几个人。
看到张扬醒来,苏学士说道:“你终于醒了。”
张扬说道:“已经没事了,刚才就是有些脱力罢了。”
苏学士说道:“你这次可是帮了朝廷的大忙,官家那里,你的名字肯定被大内侍卫报上去了。”
随后张扬就跟着孙学士回到了汴梁城。
第五十二章 知县张扬
期待中,赵祯的召见,张扬并没有遇到。在京城停留了半个月后,带着吏部官文,还有一个苏学士赠送的小厮木春,甚至还有一个长得颇为漂亮的贴身侍女青芽,张扬光荣的前往河东路临县去做知县了。
一路悠哉,张扬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下人先是转道太原府报备,然后来到了临县就职。
原本张扬打算,在他当上知县以后,要带领临县的所有百姓,摆脱贫穷,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
临县县城里的人口不过五千,加上散落在乡间的人口,也不过一万出头。更加让张扬无奈的是那些人口绝大多数都衣附在地方乡绅的麾下。而他麾下的自由百姓,还不足一千人。
县内所有适合耕种的地块都属于士绅所有,那些自耕农所拥有的土地,不是贫瘠,就是贫瘠。
看着手中的鱼鳞册,还有木春从街面上打探来的消息,张扬对于治理临县充满了绝望。
倒不是说,那些士绅控制了土地人口,让他绝望,而是木春带回来的消息,西夏士兵,刚刚在临县打完草谷,并且俘虏了他治下的百姓回了西夏。
看到坐在大堂上的张扬,露出了难看的脸色,县衙里唯一的书吏齐世谋开口说道:“县尊大人,咱们地处边疆的县城就是这样,这些年,朝廷和西夏打仗,县里的百姓已经逃亡大半,能剩下这些,还是因为他们还没安排好逃亡的地界。在咱们边疆地区,有些地方已经逃得空无人烟了。朝廷也知道咱们的情况,所以也不让咱们上交赋税。只要能够衙门的开支就好。”
张扬说道:“齐主簿,你为何不离开临县呢?”
齐世谋说道:“不是属下不想离开,只是我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去年我那女婿一家搬去了洛阳居住。我内人已经先走一步,我年纪也不小了,不想死后和妻子分开,索性就不走了。”
张扬看着异常苍老的齐世谋,如果不是知道他才五十岁,恐怕说他八十岁都有人信。看着手中的鱼鳞册,张扬问道:“那你可知道这鱼鳞册上的记载,还剩下几成?”
齐世谋说道:“大人,鱼鳞册上的东西,已经不可信了,城外的百姓,不是逃难就是搬去了山里,咱们也管不着了。就说城里的那些人口,也有许多搬去了府城。”
张扬说道:“好了,我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扬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做,轻松了,没有任何官司上门,也没有任何士绅宴请。更加让他觉得无奈的是,出城视察以后,看到的是成片的荒地,却不见一个人影。
破败,苍凉,是临县的真实写照。
张扬知道,是因为西夏士兵,时不时的进犯,这里的百姓得不到丝毫的安宁,所以才留不住人口。
这天,张扬又在大堂里,召集了县衙的主簿齐世谋,还有衙门里剩余的十来个捕快。
张扬说道:“齐主簿,普宁军,就在咱们西边驻扎,为何西夏人还敢在那里越境,你可知道缘由?”
齐世谋说道:“大人,普宁军虽说是个军镇,可是战力不堪一击,已经沦为湘军一流了。西军在永兴军路驻扎,所以咱们这里就遭受到西夏士兵的重点照顾。”
张扬说道:“看来要将西夏士兵赶到黄河西岸才行。”
县里唯一的捕头说道:“大人,咱们手上没有兵马,怎么可能挡得住西夏人的铁骑。”
张扬说道:“不忙,这件事急不来,先做好调查便是。”
捕头说道:“大人,调查什么?”
张扬说道:“调查黄河东岸有多少西夏士兵。本官要在一年之内还临县一个太平。”
在随后的日子里,张扬经常离开县城去外面晃荡,查看临县百姓的分布。在山中张扬见到了许多躲避战乱的百姓。
可是张扬没有带他们出来,而是给他们宣讲了一下朝廷的政策,并且保证,一年只内让他们今后免受战乱之苦。
那些百姓虽然不太相信张扬的话,可是张扬也不指望他们相信。
感觉到人手严重不足的张扬,想到了吕梁山中的神物,黄金龙形草。想到就去,张扬再次来到那个山洞之时,发现并无任何人在那里居住。想必后世的人,也是在后世搬迁过来的。
看到洞底水潭边,那寥寥几株成熟的黄金龙形草,张扬大喜。
带着新鲜的黄金龙形草,张扬独自一人来到了太原府。第二天太原府各大药店就传出了药材被盗的消息。
回到临县以后,张扬就开始了炼丹大业。
侍女青芽在房间外面和木春一起,好奇的看着紧闭的房门。
青芽说道:“春哥,你说大人在房间里干什么?是炼丹吗?”
木春摇了摇头说道:“大人神神秘秘的,咱们又不了解大人,而且大人也不怎么和咱俩说话,我也不知道大人在干什么。”
青芽说道:“你说大人,最近常常往外跑,是不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人了。”
木春说道:“别胡思乱想,大人年纪轻轻的就被派来独自掌控一县之地,而且以前老爷非常器重大人。说不定大人正在制作什么神奇的东西呢。”
就在青芽和木春了得兴起的时候,紧闭的房门从里面打开了。张扬有些疲倦的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瓷瓶走了出来。
青芽和木春赶忙上去服侍张扬。张扬说道:“木春,你去将房间打扫一下,带着药渣到城外埋了,记得埋得深些,那些药渣有剧毒。”
然后张扬对着青芽说道:“青芽,帮我打桶水来,我要洗漱一番。”
青芽和木春连忙说道:“是,老爷。”
然后两人就忙碌了起来,而张扬则坐在院中的石凳上,一脸喜悦的看着手中的瓷瓶。瓷瓶中装了二十七粒张扬研制出来一次性增长功力的丹药。
服用丹药以后,一个毫无根基的人,能在张扬的帮助下,一个月内成为后天圆满境界的高手。
只不过也只能成为后天圆满境界的高手,不过身体会变得异常强大,甚至不弱于先天第一层的高手。副作用嘛,还是有一些的,根据张扬估算,服用丹药以后,恐怕就只剩下五到十年的阳寿了。
不过张扬知道宋夏之战,也就是李元昊活着的这几年还算激烈,当宁令哥弑父以后,西夏的攻势不在,大宋的边疆会重新恢复安定。
看着说中的丹药,张扬一时间不知道该选何人服用,因为一旦服用了这些丹药,就意味着寿命大减。
一时间想不通,也就不去思考。此时青芽已经将洗漱用水打好。
洗漱完,接过青芽递过来的毛巾,张扬随口说道:“青芽,现在有个机会,能让临县重新获得太平,可是要有一些人牺牲,你说会有人愿意牺牲吗?”
青芽有些惊讶的看到张扬竟然会向她询问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奴婢不知道。”
张扬闻言后,轻轻一笑,说道:“说的也是,你怎么会知道呢。算了,还是我自己想办法吧。”
青芽小心翼翼的说道:“老爷,其实您可以召集县里的士绅,他们肯定会支持你的。”
张扬闻言立刻说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些士绅之家,比普通百姓更渴望太平,而且每家每户都有家丁护卫存在。让他们出人,正好合适。”
随后张扬就去了前衙。随便叫来一个衙役,问道:“齐主簿,人在何处?”
衙役说道:“大人,今天齐主簿在家,没来衙门当值。”
张扬说道:“去将他给我叫来。”
“是,大人。”领命之后,衙役飞快的跑出了衙门。对于张扬这个县令,衙门里所有的人都觉得神秘,尤其是站在他身边的时候,总感觉到一股压力。让他们不自觉的小心的应付起来。
从张扬继任以来,县衙里的人还没人敢敷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