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系统来读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火车大王
之所以这样,还不就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路。
找不到路,心里就是迷茫的,在瞎摸索,看起来就杂乱无章。
…………
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唐明耀心里还在琢磨这件事。
我是有天赋的人吗
小煜老师说的那几个点,他想了想,自己的确是有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就是心地善良,善于换位思考么。
看透人心的洞察力,这个……前世比较自卑,喜欢察言观色,学会了看人脸色,这是很多自卑者都有的能力。
有的孩子,如果摊上一个喜怒无常的父母,那长大后察言观色的本事,绝对一流的。
这辈子唐明耀虽然不怎么自卑了,但这个能力却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至于成熟的处事方式,毕竟活了几十年,怎么说也拥有了成熟的三观,处事总会比别人成熟些。
原来这几个点综合起来,就变成天赋了。
心理学天赋吗
中午吃饭时,唐明耀问罗文溪:“你觉得我有没有天赋”
罗文溪说:“有啊,你读书特别厉害,写作也很厉害。”
唐明耀暗暗摇头,这不是天赋,这只是努力出来的结果。他自己知道,在这两个方面,他只是占了重生者的便宜,在天赋上并不比别人高到哪里去。
“还有吗”
“你……会关心人!”
唐明耀点点头,心想自己的一些特点,周围人还是能看到的,只是罗文溪不是专业人士,说不出所以然来,所以只会用“关心人”来回答。
换了从前,鬼才会从一句“会关心人”联想到天赋这件事上去。
只有在小煜老师不经意的点拨了一句之后,才有这样的效果。
接下来的日子,唐明耀除了上课读书,脑子里装的全是天赋之类的事情,想了一个多星期,还深陷其中。
时间进入四月。
这天,杨冰在qq上跟他发来信息:《武道至尊》五月份就要完结了,杂志准备给你做个专访,你什么时候有空
唐明耀:专访什么感觉没什么可说的啊。
杨冰:不是很长的专访,聊聊你平时是怎么创作的就行了。
这个要求不好拒绝。
自己人都要走了,人家还给你做专访,怎么看都有点盛情难却。
想了想,答应了下来,还说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做吧。
两
第164章 第一本书
星期天下午。
唐明耀送罗文溪去之前打听的那家绘画课外班,陪她报了名,留她在课堂上学习之后,他自己则出门,去新华书店溜达。
这几天,小煜老师的话一直萦绕在耳边。
唐明耀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确实有对方说的那些优点,这让他心里有个小火苗在乱蹿,总想找个机会验证一下,所谓的天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
只是这玩意儿它不是物理实验,不太好验证,必须得有实验对象才行,想来想去,还是先买一本书来看看吧。
这年头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其实很少,在书店内逛了一圈,没发现特别专业的书籍,只找到一本前世大名鼎鼎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唐明耀站在书架前,随手翻了翻。
这本书成于1895年,距今已经105年了,是个老古董。
但是当他随手翻到一页,看到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深受触动。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这句话对应到罗文溪身上,非常契合。
少女想辍学,她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在外人看来,这其实很莽撞,而且她自己根本无法察觉,自己这么做背后最隐蔽的动机是什么。
接着再翻。
“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
不用再翻了,唐明耀觉得自己喜欢这本书,果断掏钱买下来。
回到罗文溪上课的教室外,他在走廊上找了个椅子坐下,接着看书,很快沉入进去,看得入迷。
不知什么时候,一只纤白素手在他的眼睛和书页之间来回晃动,把他拉回了现实。
“看什么呢喊你都不答应。”女朋友问。
唐明耀抬头:“在做一些尝试,看到一本老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罗文溪好奇道:“这么厉害吗我看看什么书。”
从他手上接过,翻了几页,皱眉道:“写的什么啊,都看不懂。”
唐明耀笑道:“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和擅长的,不用强迫自己看懂。怎么样,体验了一节绘画课,是什么感觉”
罗文溪高兴道:“教的基础,很简单的,感觉很好,跟在学校上课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时间还没怎么过,就到下课时间了。以前在学校读书,总是想看表,心里会一直想为什么还不下课啊,今天我一次表都没有看过。”
“说明你对这个感兴趣。加油,以后我们每周来上一次课。”
罗文溪点头:“好!”
这天剩下的时间里,唐明耀废寝忘食,睡觉前就直接把这本不算厚的书给看完了。
虽然有些东西有点过时,但他的摘抄本上,还是做了好几页笔记。
看完之后,他心里有个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
他忽然又找到了刚重生时,那种努力读书、朝着一个目标奋斗的感觉了。
说实话,自重生以来,虽然时间也才两年不到,但他通过读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分数方面,年级保持着第一,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还拿到了京华大学的特招名额,现在他的学习目标,就是保持成绩,混到高中结束,然后去大学学个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的专业。
再然后,要么进一步深造,要么在社会上谋求立足。
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高中生涯对他而言,其实已经是混日子了,最近他自己都感觉到,有点失去了重生时的初心。
还有金钱方面,虽然
第165章 韩二辍学事件
正当唐明耀突然发现自己的兴趣,开始了解心理学之时,一件轰动教育界的大事发生了。
2000年4月,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得主,去年曾引起教育界讨论的话题人物韩二,辍学了。
理由众说纷纭,有说他自己不想读的;也有说是因为复旦取消了文科特长生录取,韩二自觉大学无门,主动退学引爆媒体的;还有说他就读的高中已经让他回家休息,他不得不退学的……
但不管理由如何,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他辍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综合成绩太差——七门课不及格。
教育界很快引发了大讨论,并迅速扩散到社会各界。
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究竟哪个好
偏科严重的学生,有没有资格读大学
正方和反方在媒体各种掐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能说服谁。
不少人在撰文反驳支持韩二的那一方时,都拿了新概念里其他得奖学生来说事,说两届新概念一等奖,数十个得奖学生,大部分都是品学兼优的,有教育资源,应该优先满足这些学生,其次再满足各方面比较均衡的普通学生,如果教育资源过剩,才能在最后满足韩二这种偏科严重的偏才。
现在大学的教育资源过剩吗不,很紧张!
所以,韩二没有资格读大学!
他辍学的做法非常明智,明知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还要浪费教育资源,才是一种犯罪。
在这些讨论中,唐明耀因为今年被《萌芽》专访过,还有好几篇教育杂志的评论文章,自然就成了被提及最多的正面典型。
有人这样用他的例子反驳另一方:“那些说韩二天才的,不如看看什么叫天才!今年的新概念b组一等奖得主唐明耀,高中阶段考试平均成绩98分,作文只是他各科成绩中非常普通的一项,这样的学生,才是大学特招的对象!韩二既然偏才,只在写作上擅长,那就应该走入社会,去找适合他的工作岗位!总有一些岗位,是只需要写作能力,不需要其他技能的!”
还有人这样写:“唐明耀和韩二,都是b组的一等奖得主,一正一反,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
大辩论很快从纸媒蔓延到网络。
登陆各个论坛,如果你哪天看不到这样的争论帖,那一定是你的网出问题了。
硝烟弥漫的吵了半个月,纸媒上来回论战了好几回,没个定论。
终于有一天,某官媒发言,一锤定音。
大致意思如下:“我们国家的教育,要大力培养唐明耀这样的全科优等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精英和栋梁;也要包容韩二这样的偏才学生,偏才也是才,对社会一样能做出大贡献。大家都是社会(和谐)主义建设大潮中的一颗螺丝钉……”
巴拉巴拉……
总之就是,全才有全才的待遇,偏才也要尽量包容,他们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应该和谐统一。
这文章写得真有水平,社会各界在下面虽然还吵吵不休,但却没人去反驳这个观点。
不过吵啊吵,渐渐的人们就发现,只要一提起韩二,脑子里自然而然就会蹦出正面例子唐明耀来。
这两个人,好像被这次舆论大战,给绑在了一块。
当这些风波,从媒体和网络蔓延到现实,传到唐明耀耳朵里的时候,他刚刚看完了手上的《心理学概论》。
“韩二辍学吵起来了还提到我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唐明耀说话的是后排的唐小鸳,她拿了一本杂志,正跟他讲最新的媒体论战。
唐小鸳说:“真的,你看这里,还提到了你呢。”
唐明耀拿过杂志,看了几眼,还真是。
自己这是成了反对韩二那方的舆论武器了啊,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nb
上架感言
开书之前,我就在想,如果上架了,要写些什么感言。
但熬了两个多月,真到上架这一天,忽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按照流程写的话,大概就是:这本书写作经历很曲折,作者君压力也很大,生活不易,过得很惨,所以求大家订阅,求大家投月票支持!不然作者没饭恰,很可能太监掉。
嗯,就写完了。
但是这不是我想写的感言。
具体想写什么,有点激动,不知该从何下笔。
那就先感谢一下各位书友的支持吧。
这本书,前期成绩默默无闻,是大家一步步把我推到今天的;中间情节写岔了,大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不离不弃跟到了现在,我铭记于心,也非常感激。
每天看后台,收藏增长、推荐票增长、评论增长、书单收录数增长,都是一种快乐,也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源泉。
还有,基本每天都有读者打赏,以及偶尔出现的红包,额外支持更是让我感激于心。
在这里给所有人鞠个躬。
特别鸣谢上月的第一粉丝【94凯】,感谢这位书友的大额打赏以及在评论区盖的楼。
还要特别鸣谢上月的票王【冰流星】,感谢这位书友每天坚持投10多票,一个月投了319票,却从不在评论区说话的默默支持。
…………
接下来,我还要感谢一下我的老婆。
她是个好几年没动笔的兼职网文作者,现在主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催眠师,水平很厉害的那种。
&
第166章 校长的干涉
“唐明耀同学,聊一聊你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可以吗大家都很好奇,你对自己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如果发生突发情况,你又是如何调整的”
唐明耀简单说了一遍。
“你觉得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专注、自律、坚持、自省。”
“能谈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我听校长说,学校最近在大力推广你的学习方法,而且已经在向其他学校推广……”
唐明耀又简单说了一遍。
“听了你的介绍,我个人感觉这种计划跟其他学习计划,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能否坚持,关键还是看个人毅力,是这样吗”
“是的。”
“唐同学,最近媒体对韩二辍学事件的争论很多,你也被多次提及,甚至被很多人作为正面教材,用来反驳韩二的支持者,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