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面对质疑声,提出此计划的杨明志迅速表态:“修建能承载二十吨重车辆的路是有原因的!这绝非我的突发奇想,我们修一条这样的路,并非仅仅是我们自己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年后,红军主力的坦克能顺利的通过这片沼泽地,以向北进攻!

    因此,我们必须修好这条路。”

    有的人顿时恍然大悟,有的人还非常迷茫,亦有许多人理智的看待司令的决定。

    佩罗尼斯基,战役已经结束,他回来后又开始兼任“修路队长”的工作。他这个队长并非要下到基层,其主要职务已经是训练军队,真正做实事的是其以前的部下,一个姓伊瓦申科的快六十岁的老铁路职工负责。

    司令要修路,佩罗尼斯基和伊瓦申科都参与此次会议,两人对此事非常敏感。

    因为当前的铁路运输对游击共和国已经非常重要,毕竟铁轨是铺设好的,道路也是笔直的。当下有两台蒸汽火车头,每天都在三个集体农庄穿梭,运输大量物资。

    固然畜力运输也非常重要,因照着地的泥煤资源非常丰富,干燥后的泥煤是极好燃料,这使得铁路运输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像是马匹,还要准备大量草料喂养。

    修一条高规格的公路以使得运兵方便,那还不如修铁路来得舒坦,因为在本时空,任何人都觉得,铁路运兵才是最高效的手段。

    伊瓦申科举手起立,他先是自我介绍后,先是支持杨明在意见,接着申请自己能上台说说。

    “很好,铁路建设也是非常重要,您是专业的铁路工人,您请!”

    杨明志主动退下来,顺便喝些水湿润喉咙。

    他抿着水杯,注视着这位一脸胡须穿着背带裤的老人,拎着一些文件走上台。很显然,为了本次会议他是有备而来!

    游击共和国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型加盟共和国,体量再小,目前也是有铁路运输部门的。

    原本的戈梅利火车站还活着的那一小撮职工,一部分在沼泽地做起了老本行,一些人则去教授战士如何炸毁德军控制的铁路线,另有一些人在兵工厂,担任钢轨制造顾问。

    苏联继承沙俄时代的宽轨铁路,而德国等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是窄轨。到了游击共和国,铁路更窄,当然其上跑着的列车也更小。

    这里的铁路线完全是按照“矿山轨道车”标准建造,设计初衷只是单纯满足游击共和国核心区的物资运输罢了。

    轨道大部分路段所使用的钢轨,依旧是坚硬的榉木包裹铁皮,只有部分容易损坏的路段被换成纯粹的工字钢。铁路整体是比较脆弱的,胜在它修善效率非常高。因为铁路部门训练了一批村民,组建了专门的筑路修路队,就是铺设新的铁路,伊瓦申科有着极大的信心。

    伊瓦申科代表铁路运输部门,提出了新的铁路修善计划。

    “我们应该将铁路线延伸,不仅仅是延伸到硫磺矿场这么简单。我们要修建一条通向霍姆尼奇的铁路,以及通向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点的铁路。这两个据点是我们的外延防御重镇,是游击共和国的北大门和西大门。修建铁路后,原本北上要走一天半的路程,只需三到四个小时即可抵达,军队效率增加,使得我军机动性加强。

    我们修完铁路,也完全不用担心德军可能利用我们的铁路快速进攻我们的核心区。一旦有危险,我们即可炸断铁路线以自保。

    总体而言,我们有必要增修这两条铁路!”

    会场陷入聒噪,杨明志注意到与会人员大多在交头接耳。

    修铁路本身就无可厚非,既然铁路部门已经提出了修建计划,当然是支持了。

    杨明志站在一边满意的点头。

    这种会议,只要指挥部定调或作出决定,底下人就必须无条件去做,指挥部就好比大脑,下级部门无条件执行。但下级也不可能是一群只会做事的庸才,游击共和国也有他们的一份,包围她就是保卫自己。

    杨明志主动边鼓掌边走近讲台:“同志们,他说的很对啊!尤其是霍姆尼奇,围绕着这座化作废墟的小城市,我们已经和德军打了三场大战!今后它的战略地位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又必须修建一条铁路,使得运兵迅速。”

    杨明志不想再磨蹭,为了彰显民主,他特别的问道:“有谁反对修建铁路的吗请举起手。”

    没有,一个举手的人都没有。

    并非是有反对者为避免尴尬而保持沉默,而是所有人都认为增修铁路的必要性。尤其是刚刚打完仗的基层军官们,徒步奔袭的确是63集团军的优良传统,只是这么做对士兵的身体伤害挺大。如果能乘坐火车进驻霍姆尼奇,先不提能节约24个小时的时间,士兵的体力能得到巨大保存,同时也不会消耗太多粮食,它带来的是一种三赢。

    在没人反对的状态下,铁路部门针对增修铁路的请求被通过,同时杨明志在其提案上又增加了一个修订案。

    即是把已经修到硫磺矿场的铁路线继续向南延伸,一直修到盐矿。

    游击共和国的确非常有必要加强铁路线建设,最好能建成一个铁路网。不过铁路线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那边是铁路的运力取决于蒸汽车头的数量和马力。

    杨明志可不会因为增修铁路了,就弱化对公路的建设。

    何况在长远的未来,公路系统才是最重要的。

    伊瓦申科沧桑的老脸露出笑容,整个人笑呵呵地走下台,坐回一样高兴的佩罗尼斯基面前。

    讲台上的杨明志敲了敲桌子,待会场安静后,继续坚持自己的决定——必须修一条苛刻的公路。

    “仅仅是铁路不能满足我

    们的需求,再说,我们增修的铁路能运输装备轻武器的军队,但是能一口气运输三十辆我军的t34坦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据我所知,一辆t34坦克足有三十吨,我们缴获的那几辆三号突击炮则有二十吨。

    所以我们必须在沼泽中修一条路,使其能让坦克稳定行进。仅仅是二十吨的标准我都认为不太合适,考虑到我们的能力,就先按照这个标准修建。

    当我们修好这条路,当我军开始大规模的反攻,我们就可以向上级表示,被认为是天堑的沼泽地中存在一条可以供坦克卡车高效奔驰的路径。”

    杨明志的修路计划,都是为了契合自己上午提出来的未来发展战略,道路就是为了己方坦克狂飙。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霍姆尼奇兵站的负责人科尔金站起来表示怀疑:“我们修了这条路,不也给了敌人机会




第1624章 密令与争执
    第一天的会议终于结束,杨明志妄图好好休息一宿,他终究被急匆匆的萨林奇金约谈。

    被这位斯大林专员约谈的原因不是别的,全然就是他对宏观战局的推演。

    “呵呵,难道我们的会谈也要这样秘密么”

    坐在萨林奇金的办公室里,杨明志觉得很不自在。缘何这间木屋里就只有自己和萨林奇金两人,秘书和其余工作人员全被请出门外。

    “请您放松,前往不要紧张。”萨林奇金笑了笑,他倒上一杯红酒,推给办工作另一边的杨明志。

    “酒您喊我来就是喝酒的”

    “当然不是,我对您白天的那些演讲非常感兴趣。给我的感觉,您仿佛知晓了整个战争的进程,似乎我们再完成三常战役的胜利,战略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三场”杨明志闭着眼睛想了想,如果历史的进程没有偏差,确实,苏军只要再打赢三场大战役,再没什么能阻止苏军战略反攻了。

    但自己还是不明白这个萨林奇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刻意说道:“在考虑远方的战局前,还是先做好我们自己。”

    “的确。您为游击共和国制定了未来十二个月的战略,您怎么知道十二个月后,我们的主力就能反攻到基辅城下但是您认为这是必然的,为此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准备。我很想知道,您如此坚持的原因是什么。”

    “呵呵,是什么呢我该说些什么,因为红军早晚要反攻,我们要提前为主力的反攻提供便利,这是我们的义务。至于十二个月后,具体而言是1943年的冬季,这是我认为的主力反攻的下限。”

    “好吧,我很乐意听您的战略分析。还有一点,我想您应该明白,您对战局的分析,我也有义务汇报给莫斯科。”

    “我懂。”

    杨明志嘴上说自己很清楚,心里却有些忐忑。现在斯大林格勒激战正酣,莫斯科方面正忙得焦头烂额。这时候有人说,一年之后苏军能反攻到基辅,有谁信呢他们倒是相信,付出上百万人的生命,天文数字的国帑,苏军能在顿河流域,以巨大代价换掉德军部队。

    “我知道,领袖希望得到好消息。我想我非常幸运,不过一介中将,我的言论能直接传到领袖的耳朵里。”

    “是的,别列科夫同志,我很荣幸的告诉您,您的确是领袖重点关注的对象。领袖和其他同志根本不想听什么类似于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口号,这些像是一种奉承,他们需要战略分析。您曾在数个月前,认为我军与德军一定会围绕着斯大林格勒鏖战,您的预言成真的。

    您的预言是建立在大量的分析基础上,还有您独到的眼力。再包括您在新型武器研发上的建树,还有指挥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您的这些成就,岂能不被领袖关注

    我们需要实干家,需要优秀的将领,您就是这样一个任务。”

    说到不喜欢奉承,谁能不喜欢呢杨明志听着萨林奇金的话简直浑身痒痒。

    “我感谢您的赞誉。我们还是落实些实际的事吧。您,究竟有什么目的。”

    “没什么。”萨林奇金双手托着下巴,微笑着说:“关于戈梅利战役的总结报告,我们已经开始向莫斯科方面传输。初步的战果统计的大量数据,已经传递过去了。”

    虽然有些简陋,萨林奇金就是指挥部下,依靠电码,逐个字母的将报告内容传到莫斯科。这是个非常耗时的工作,经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传输,战役资料的一部分化作紧急文件,送交几个部门。

    其中,便有斯大林本人。

    文件上的内容令他兴奋不已,因为还有更多的报告尚未传递完毕,斯大林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

    至此,一个早已萌动的心思,是该落实了。

    萨林奇金看着杨明志,郑重其事的说:“领袖决定了一件事,希望您听后可以冷静。”

    “是!我冷静!如果再给我发放几枚勋章,我毫不犹豫笑纳。”

    “勋章会有的,别列科夫同志。但是您必须亲自到莫斯科,去领取您的荣誉。”

    就像孩子呱呱坠地,就像战争必将胜利,该来的总会来。

    “您的意思是,我本人要到莫斯科去”

    “对。不过此事只是领袖向我透露,他嘱咐我向您说明,希望您做好心理准备。”

    坐着的杨明志猛然站起:“什么时候我真的要撤离什么时候我怎么撤离”

    “您……”萨林奇金因为受惊,不得不扶扶自己的眼镜:“我还以为您会非常不舍!真是万万没想到,您是渴望离开这里的”

    “该怎么说呢您之前就跟我透露过,我有可能被调离这里。再说了,当初大撤退时,国防委员会也希望我这个武器发明家跟着第六机械化军继续撤退。那时候我拒绝了,当时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我们牺牲的一万四千名战友报仇。就在沼泽地拉起队伍抗击德军。现在我们建立了游击共和国,我们打赢了一场战役,我为我的战友们报仇了。

    到现在,我的心态已经变了。我的确不一般,我要证明我的能力,追寻我的正义,红旗将会插在柏林的国会大厦,我要成为这一历史见证人。或者说,我要成为历史的促成者。不仅仅是为了苏联,也是为了苏联的盟友中国,还有所有的盟国。

    我想要更大的荣誉,那么我就不能一直待在沼泽地。我指挥打赢了戈梅利战役,这是我面见领袖斯大林时提供的礼物。”

    “好啊!”萨林奇金激动地站起身,“为了荣誉。您的渴望更加直接,也更加务实。我非常担心您会有抵触情绪,不曾想您渴望这一切。”

    “那么上级有具体安排吗我该怎么离开磨蹭又危险的从敌占区渗透到后方”

    “应该是飞机吧!”萨林奇金摇摇头,“具体的命令还没下来。如果真是坐飞机,我们找块平地突击建一个就行了,这并不是问题。这就是我请您来要特别说明的事,希望您早做打算。”

    杨明志深深地点点头:“是啊。不过我们现在还是以会议为重,我也请您做好心理准备。明日,我们会研究军队建设问题,如果出现了争执,还请您保持冷静。”

    &n

    bsp; “我会的。”

    ……

    八月十六日,会议的第二天。

    昨日的会议定下了游击共和国未来十二月的核心战略,又通过了关于增修交通线的决意。

    修路这件事,铁路部门的反应非常迅速,那些专业的筑路人员已经扛着大量工具,开始进入旷野规划路线了。

    大清早会议继续,又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将新增定居点的问题也解决完毕。

    关于新增七个集体农庄,此事在之前的临时会议已经初步解决,以至于这些新晋农庄的苏维埃代表都来这里开会的了。

    七个新农庄的选址已经确定,部分农庄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各位村长一番有些枯燥的工作汇报后,终于到了最后的关键问题——农庄命名。

    经过一番



第1625章 让步
    这一刻,突然一个黑色的文章段子,浮现在杨明志脑海里。

    一度军纪涣散的苏军士兵在柏林城内,被市民询问:“你们不是有着高度素质的红军战士么为什么要抢劫。”

    士兵回答:“你说的那些人我认识,不是饿死在你们德国的战俘营,就是死在了斯大林格勒。”

    的确,动员女人当兵,还有动员囚犯,甚至给待处决的杀人犯发枪,迫其戴罪立功,这在苏联的和平时间是不能想象的。就算苏联一直奉行着义务兵制,敢于征召女兵,从来不是有限选项。就算征召了,也是被广泛安置为部队的文员和医院的护士。

    战争爆发前,甚至是紧急扩军前,那一百五十万苏军是综合素质最好的,尤其是其中的二十万内卫部队。

    即便是紧急扩军的三四月份,苏军兵力达到五百万,新兵大部分是预备役人员,其综合素质很不错。

    战争初期的一系列惨败,五百万一线部队有一半战死或被俘。战争爆发后的一年时间,战争爆发前夕的五百万军队,还继续以苏联红军身份投入作战的,已经为数稀少了。
1...472473474475476...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