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纸张上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代替,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草图。举起来敲一下,似乎是一种工厂器械的图画,这里画着大大小小的瓶子,其中还有官道相连。

    这些性质让杨明志想到了很多——他已经在为未来的化肥厂勾勒形象了!

    杨明志欣喜若狂的转过身子,面对着伊万诺夫。

    “真没想到,趁着我泡澡的机会,你已经在设计我们的化肥厂看来这件事你已经有了十全的把握”

    伊万诺夫摇摇头。“副师长请坐吧,对于这件事我必须如实的告诉你,我并没有那么高的自信。”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关于建立化肥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杨明志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洗耳恭听。

    伊万诺夫旋即坐下来,将量产化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一说明。

    首先,问题的焦点便在设备之上,此刻杨明志的手里还拿着文件。伊万诺夫顺势道:“生产尿素、氨水和硝酸铵的方法都是不变的,问题在于将小规模的制造产业化,所以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必须放大,容器也必须变成钢瓶,更需要大量的钢管。这些东西我们现在没有!”

    “这些问题我都想想到了,你并不用担心。”杨明志自信说道,“兵工厂的里固施科夫可以完成你需要的各种设备。”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
    如果为了大规模生产氨水,搭进去大量的劳动力,在化肥带来的粮食高产之前,可能集体农庄就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

    杨明志扪心自问一番,那个位面的中国也是国家集中力量才建立起大量化肥厂,一旦某个城市存在这样的工厂,环境污染接踵而至,令居民叫苦不迭。随着化肥大量产出,粮食大规模增产。同时这样的工厂也因为需求大量的劳动力,养活了大批的工人。

    为了生产一吨氨水,整个过程中竟要消耗几十吨的原木,就算是控制浪费,巨大的木材损耗也会让然担忧吧。

    杨明志闭着眼睛再寻思一下伊万诺夫提到的技术难点。

    设备问题目前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原料。

    他问道:“如若我们把大量的木炭投入到合成氨中,我们的黑火药生产也会遭遇阻挠。因此我们必须扩大木炭烧制,我们不得不再去建设一些配套工厂。”

    “除了木炭的消耗量,硝酸的消耗也增加了。我们这里缺乏硝石,仅仅依靠人畜粪便制造硝土进一步制硝,目前已经快到极限了。”

    杨明志一愣,“难道三万人天天拉屎撒尿,还不够那群硝化细菌忙活的”

    这话说的很有意思,伊万诺夫绷着的脸裂开了缝。“长官说的对,我们生产火药、苦味酸和硝酸肼,要更多的产量就需要更多的原料。现在量产化肥的计划有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大量的木炭、大量的硝,唯独硫磺我们不缺。”

    “哦为什么我们不缺硫磺。”

    “因为这片沼泽有个硫磺矿啊!那里还有温泉!”说着,伊万诺夫就指着目标方向。

    杨明志到这时猛地想起,沼泽地还有一处温泉呢!那里是一处地下热眼,周边就是大量的硫磺。

    本位面正在和鬼子鏖战的八路军,因重庆当局不给八路发军饷,弹药补给更是没有,八路的军工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产出最多的自然也就是手榴弹,但这些“边区造”有个巨大劣势,即爆炸威力不够大。原因在哪里缺乏硫酸!为何缺乏硫酸因为缺乏硫磺。

    因地理之便,上天赐予沼泽地一处热眼,有了充分的硫磺供应,产出的黑火药威力才更猛。

    伊万诺夫继续说道:“如果长官特别希望马铃薯高产,我们制造出氨水、尿素,这些都属于氮肥。基于本地的土壤特征,恐怕多种肥料都是需要的,比如说钾肥。我们如果制造出硫酸钾,一样也能让马铃薯高产。”

    “硫酸钾钾肥”这个是杨明志从来没想到过的,他一直单纯的认为,只要搞出合成氨,粮食产量就会节节高。钾肥又从何而来

    伊万诺夫笑道:“自然是草木灰,燃烧后的剩余物简单的混进土壤就是钾肥了。但是我们既然有硫磺,制造出更高效的硫酸钾也完全可以。为了获取这些材料,我们也确实应该把眼光瞄着候鸟栖息地了。”

    这个人的说辞给杨明志提了个醒,普里佩特沼泽地非常巨大,很多时候这里的冬季并非难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也就是这个冬季的罕见寒流一度导致气温低于零下十度,以往这里是没有这样的极端低温。

    大量的候鸟在此过冬,湿地的鱼类为其提供大量食物,它们留下粪便,加之夏季温暖期这里一样是大量鸟类的栖息地,最终沼泽中存在很多鸟粪密集区域。

    伊万诺夫提出一个观点,便是利用鸟粪!

    “这里的气候通常是湿润的,这样的环境无法让鸟粪变成鸟粪石,但鸟粪密集堆积的泥土里



第五百四十三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二)
    建立化肥厂大规模生产合成氨的目的,除了制造化肥,也是在制造武器。

    因为将硝酸铵作为添加剂的rpg已经获得了更强的推动力,这意味着如果再生产火箭,其射程将是可观的。在杨明志看来,既然那个位面的哈马斯都能搞出土火箭,飞过几公里去袭击以色列。不管怎样,自个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军工的,知识水平怎么的也比那群人丰富!搞出射程能和野战炮媲美的火箭炮,完全可以!

    交谈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实验室的厂房内,只剩下寥寥几位看守仪器的人员。当人过于疲惫时,制造武器的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这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两个男人依旧在热情的商讨。

    目前为止,杨明志和伊万诺夫已经彻底坚定了建造化肥厂这件事,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搞。

    因为传统制造土硝的方法几乎要到极限了,唯独使用工业方法制造硝酸,再用化学方法制造出硝石。一旦化肥厂能够实现氨水、尿素的量产,也同样意味着硝酸可以量产。有了硝酸,硫酸也能量产的。

    因为它们的成分都是氮、氢、氧。

    这样的生产效率可比土法制硝高效,就算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又如何

    伊万诺夫是见到过他配置出来的硝酸肼的疯狂威力,这种特殊的化合物难制造也难储存,终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苦味酸的威力大,产量也难以提上去。黑火药的威力有太低,最合适的是作为火箭推进剂。

    唯独硝酸铵,当实现了化肥量产,这种精加工的化合物除了作为特殊的高效化肥,恐怕更多的是投入军用。

    两个男人聊的特别投机,杨明志特意拿来纸笔,勾勒出一幅振奋人心的画卷。

    只见杨明一边画一边说:“这是德军在公路外设立的防线,我们只要生产一批射程远的火箭炮,在五公里外就能发射,直接袭击他们的防线。我们在弹头部装填硝酸肼,之前实验时制造的恐怕破坏力将原封不动的让德国人品尝。”

    关于喀秋莎火箭炮带来暴风骤雨般的地毯式轰炸,德国人在很多地方已经品尝过了。在钢雨横扫下,密集的坦克集团简直成了活靶子,最终成为一具具破损又燃烧着的铁棺材。

    伊万诺夫没有见过密集使用火箭炮的场景,他当然知道苏军有这么一款武器,其带来的杀伤效果仅限于文字描述。相信眼见为实的他对此并非那么相信,唯独自个见过硝酸肼爆燃后凶残的火球,因为那是他自己造出来的。

    杨明志的脑海里已经被那个位面的pla排山倒海般的火箭炮横扫所折服。对于这位化学家,还是尽量用言语勾勒一副壮观惨烈的战争画卷吧。

    “关于硝酸铵我确实是大大需要的,在几个月前我们还不能量产火箭助推式榴弹,我军在使用一些小口径的火箭弹,其威力仅仅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点火机制更与19世纪的并无二致。

    一旦我们获得了大量硝酸铵,我们就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箭炮,其装药量更多,射程也比纯压实的黑火药带来更多推力,射程更远。我们完全能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在缺乏诸如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当下,这样的武器简直是我们的战略武器!”

    比起搞起化肥让农作物高产,还有什么比造出威力巨大的武器更令人热血沸腾。

    伊万诺夫当时被动员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他本人并不希望拿着带刺刀的步枪和敌人拼杀,其本性并不是畏战份子。在这场战争中,有的人不能用于一线战斗当做炮灰,伊万诺夫很想证明自己。

    副师长别列科夫画的这张草图,不仅仅是说服自己火箭炮密集使用带来的战略效果,这图所描述的德军防线就是目前诺夫戈梅利所遭遇的现状。敌人正在修筑一条“长城”,他们挖掘战壕,修筑混凝土堡垒,甚至埋设地雷,为的就是阻止沼泽地的苏军的军事行动。

    能打破这僵局的必须是重武器。要么是大口径重炮,要么就是火箭炮了。

    &nbs



第五百四十四章 空投命令
    杨明志就在鲶鱼村和伊万诺夫为伍,商讨和绘制化肥厂需要的一切设备。

    耶夫洛夫也耶莲京娜也在处理者自己的事。

    集体农庄里,村民照例去开垦新的田地播撒马铃薯块根,军人屯垦开荒的成绩也与日俱增。

    剪羊毛季已经趋于尾声,所有集体农庄里饲养的绵羊都成了“秃子”,大量的羊毛正在经由清洗加工被纺成毛线。村里的木匠、造纸匠等依旧在生产着大大小小的生活必需品。

    一些轻伤员已经康复,他们陆续回到所属部队。刚一回去,新的任务就摆在他们面前。这些人也不得不带着农具去开荒,亦或者听从任务去伐木去了。

    鲶鱼村好还一点,铁匠村周围总是升起烟尘,那是烧制木炭的烟雾,也有冶炼金属时的黑烟。在这宝贵的战争间歇期,工业正在迅速发展。

    德军乃至远方的苏军,所有人对沼泽地正在发生的事了解不多。他们大抵知道这里发生过一次惨烈战役,结果是德军的惨败,导致他们不得不修改一下对这片区域的战略。

    一万多人的围剿,愣是引诱出了隐藏在沼泽与森林中的大量苏军游击队,其战斗力甚至远超正规军。时任西南方面军总司令的铁木辛哥,对于划归他属下的近卫284师真是太喜爱了。

    针对沼泽地的空中援助正在筹备,计划他全部交给参谋长图皮科夫负责。

    空投行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采取怎样的运输队伍,什么样的护航队伍,这才是任务的关键。

    图皮科夫负责这件事,他最初也是想以老实的tb3轰炸机充当运输机的。

    这种飞机无论从任何标准来看,都是属于老旧过时的,在战争初期的换乱中,苏军不得不将这种飞机投入作战,试图阻止德国的装甲部队。但德军战斗机就像老鹰捕食一般轻易的轻易将其击落。

    他清楚的意识到,tb3已经难堪大用,采取新式的里2运输机才能胜任这次远距离的运输。

    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护航战斗机也非常重要。

    是苏联最先搞出了单翼战斗机、可伸缩轮子,却也是苏联最后放弃的双翼战斗机。伊153和伊16全面被淘汰,拉格3等战斗机成为主战机型。

    在一月份,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并肩作战,实施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该战役使得苏军在100公里的正面突破德军防御。

    苏军占领了哈尔科夫到洛佐瓦亚的铁路,并推进到巴尔文科沃以南三十公里。这样的突破使得德军的顿巴斯集团的交通线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此牵制了大量的敌人,使其不能向其他方向调动。

    但德军的阻击不可谓不强,这次战役是铁木辛哥参与指挥的,就战役结果差强人意。因部队协调问题,很多部队进展缓慢错失战机。

    这次作战统计歼敌三万余人,苏军伤亡兵力四万余。但战役的结果不能仅从歼敌和自损的角度来看,苏军确实打乱了在哈尔科夫方向的战略布局,在这个方向苏军的兵锋已经直指关键城市哈尔科夫。在此战线上苏德两军渐渐陷入相持,经过这次战役双方对于物资的消耗都很大。

    总体而言,当下的形式对苏军看起来有利。德军的已经加紧对克里米亚的萨瓦斯托波尔进攻,一旦失去了这里,刻赤半岛就等



第五百四十五章 用滑翔机!
    但在就物资分配规划中,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即既然传统运输机难以运输大型设备,比如空投bt快速坦克就是tb3的极限,上次成功的投送这种飞机滑行了很久很久才起飞。受限于起飞极限,还不如让运输机拖拉一架滑翔机,其超大的翼占能获得更大的升力,再运输bt坦克都不再是问题了。

    这份提议一下子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共鸣,希望能向沼泽地投送更多物资的图皮科夫,清楚的意识到这简直是最佳方案!

    三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正是春分,图皮科夫带着增加滑翔机的提案来到方面军指挥部。

    此刻铁木辛哥就在这里,正聚精会神的望着沙盘。他已然一毛不怕的脑袋烁烁放光,那是来自灯光的反光,这个男人满脑子都在想着战局,烦恼令他满头汗。

    图皮科夫说道:“亲爱的达瓦里希,你已经关注地图太久了,敌人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是需要很多时间。我们在那里还有几十万兵力,你用不着急的焦头烂额。”

    “我怎能不心急呢德军在那里使用了重型火炮,口径超过二百毫米的超重型臼炮,对此我们的坚固碉堡也不再坚不可摧!这一点你又何尝不知道”

    这一点图皮科夫自然知晓,也包括德军的最终战略意图。他走到沙盘前,随口就说道:“我认为敌人国内的石油储备已经不多了,为了维系住德国和仆从国入侵我们的四百万军队,他们赖以为生的庞大机械化部队每天都需要大量燃油。在他们占领辛菲罗波尔之前,我们的空军一直在频频袭击罗马尼亚的油田。这群德国佬肯定是缺乏石油了!”

    “所以他们必须占领克里米亚,继而占领高加索夺走我们的巴库油田!”一想到这里,铁木辛哥就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时代超大型的秋明油库区还没有被发现,一旦德国最终拿下了高加索地区的大大小小油田,他们的战争机器就将可以继续开动!

    铁木辛哥看着地图再冷静了一会儿,猛然问道:“图皮科夫同志,你现在赶来是来告诉我什么好消息的是有新的战役规划”

    图皮科夫赶紧摇摇头:“你才是战略家,如果要制定战役方案,也得由你亲自定下。我这次来确实有事要告知你。”

    “是关于对基辅北边的普里佩特沼泽地的援助吧,你应该已经把援助方案都定下来了。”

    图皮科夫点点头:“制定方案交给参谋们了,不过在制定途中他们有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什么可能性”

    “是使用滑翔机!”

    “滑翔机”铁木辛哥不由的捏住他毫无胡茬的下巴,用他那睿智到不长一根毛发的脑袋思索起来,自言自语道:“如果我们使用了滑翔机,就可以运输一些难以运输的东西,比如说坦克就是不运输坦克,大口径迫击炮和配套的炮弹也能运输一大堆。”

    “没错!而且针对耶夫洛夫部队在上次战役中的表现,恐怕他们缺乏最多的是炸药!”图皮科夫兴奋的说道,“因为火箭助推式榴弹的发明人别列科夫就在那里,他们目前就具备自己生产和列装rpg的实力!在战役报告上,他们就是用在沼泽地生产的rpg击毁大量德军装甲车辆的。”
1...159160161162163...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