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古沐鱼
虽然,秦天没有在玄武门厮杀,但是在掌控全局之后,李世民只说了秦天的好,这些将士若是还看不出什么来,那就太笨了一些。
对于此,秦天并没有太过在意,而是急匆匆的向李世民所在的侧殿赶去。
秦天来到侧殿的时候,这里面已经聚集着很多的人了,这些人有很多身上都沾满了血,但大家的兴致都很高。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赌对了,如今太子被杀,李世民很快会成为大唐天子,那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有冲龙之功的,这赏赐怕是少不了吧?
侧殿有点热闹,李世民坐在前面跟李绩等人商谈着接下来的事情。
王爷
秦天走了进来,李世民看到秦天后,起身迎了过来,众人看在眼里,都不由得生出一些嫉妒来,他们在这里拼死拼活,结果反倒让秦天得了头功,真是没天理啊,早知道,他们也在宫外负责秦王府家
眷的安全了。
好啊,秦天你终于来了,秦王府安全了吗?李世民笑着抓住了秦天的手,秦天有些尴尬的挣脱了一下,可是没能挣脱掉。
王爷,秦王府已经安全了,只不过薛万彻逃了。
李世民摆摆手:只要秦王府安全就好,那个薛万彻逃不了多久。
对于薛万彻,李世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秦天苦笑,长孙无忌则是突然说道:王爷,一个薛万彻自然不足为俱,只是大唐各地,依附支持太子的人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忠心之人,若薛万彻逃走后跟他们联手,只怕大唐又要发生一些叛乱了,所以臣的意思,能够尽快平复拉拢这些东宫旧臣,就一定要尽快拉拢平复他们。
长孙无忌是很会治国的,他这话出口之后,李世民自然点了点头:辅机言之有理,那就传令下去,但凡肯臣服的,不管是东宫的什么人,本王一概不追究。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天子,任何命令也都是把自己放在了天子的位置上下达的,秦天在旁边看到这个,神色微凝,道:王爷,您可是决定准备登基了?
来的途中,秦天已经发现,整个皇宫已经被李世民的人给控制了,李渊现在无兵无权,基本上就等于是废了。
秦天这话出口,程咬金在旁边哈哈就笑了起来:这个自然,如今太子死了,皇宫被我们给掌控了,王爷不登基,更待何时啊?
实话告诉你,刚才我们已经都商量过了,要王爷尽快登基。尉迟恭也在旁边跟着附和。
他们这些可都是从龙功臣啊,只有李世民早点登基,他们才能够尽快得到封赏,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可就光宗耀祖了。
尉迟恭说完,其他人也都兴奋的说了起来,秦天听着,脸上却是微微一沉,李世民见秦天这样,问道:秦天,可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这话出口,所有人都望向了秦天,如今这种情况,当然是越早登基越好啊,何以秦天竟然凝眉。
被众人看着,秦天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王爷想要尽早登基的心情,属下明白,只是如今大唐的情况,恐怕不允许王爷登基,首先,东宫的残余还没能清除,您若登基,他们势必说您杀兄逼宫啊,那个时候,这个罪名恐怕就要跟着王爷一辈子了。
这话出口,众人一愣,他们做的不就是杀兄逼宫的事情吗,难道不过早登基就不是了?
众人不明白,李世民却是神色微动。
你的意思是?
王爷还不是太子,想要就这样登基,于理不合,倒不如请圣上册封王爷为太子,趁着这段时间,清扫东宫残留,安抚朝堂上下,等那个时候,再让圣上禅位于王爷,那个时候,王爷只能说是杀了李建成平乱,而不能算是杀兄逼宫。
稍微迂回了一下,然后再耐心的等上一段时间,事情立马就有了新的变化,李世民心中暗自佩服,只是要他放弃立马登基的机会,却又让他十分不舍。
而就在这个时候,侯君集突然站了出来:王爷,要尽早登基啊。
第379章 暂缓登基
王爷,要尽早登基啊。
侯君集有点着急,玄武门之变,他的功劳可不小,李世民若是登基,他怎么说也能得到个国公的爵位吧。
而侯君集这么说完之后,一众武将也都跟着说了起来,侯君集的话,简直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他们现在付出了,就应该立马得到回报才行啊,怎么能等呢?
王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有您登基之后,一切才不会出现反常,不然在此期间出现了意外,该党如何?
侯君集站在众人前面说着,而他说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李渊还年轻啊,若是不让他退位,他会不会趁机再把皇位给多回去,将李世民给处置了?
毕竟,李渊乃是大唐的开国之君,威望无人能比啊。
听到侯君集的话,李世民也隐隐有点心动,一来他本就想立马登基,二来侯君集说的也对,未免夜长梦多,登基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秦天见李世民有点心动,摇头道:王爷,不要忘了,除了东宫残留没有解决,朝中官员未曾安抚之外,还有一个大患,却是王爷不得不考虑的。
什么?
各地藩王啊。
各地藩王?李世民神色猛然一震,秦天继续说道:各地藩王,大多都是忠实于圣上的,若您杀兄逼宫,您说这些各地藩王会不会反了来秦王,那个时候,王爷要与各地藩王为敌,怕是要捉襟见肘了,而灵州那边,突厥正虎视眈眈,只怕宫变的消息传去之后,他们便要趁机进攻了,那个时候,王爷是应付各地藩王,还是出兵灵州?
大唐的兵力虽强,但并不多,如果各地藩王勤王叛乱,本来刚刚一统的大唐,恐怕又要四分五裂了。
李世民心头微微一沉,额头上冒着冷哼。
暂缓登基,挟天子以令群臣,如此,群臣自然好安抚,各地藩王也不会轻举妄动,王爷只需要集中兵力抵挡住突厥的进攻就行了。
秦天一番话侃侃而谈,听的李世民心中豁然开朗,李绩站在旁边,满意的抚摸着胡须,程咬金虽然想要李世民尽快登基,可此时也不得不认可秦天的观点,只能朝着秦天哼了一声,作罢。
侧殿突然变的有些安静,外面的风雪不知何时渐停起来。
许久之后,李世民望着众人道:暂缓登基,不过诸位放心,等本王登基之后,而等的功劳,一个都不会少。
听到李世民这话,众人才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就让李绩尽快在皇宫之中再做一些安排,既然要暂缓登基,为了避免生变,控制皇宫,控制他的父皇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所以皇宫之中,只能是他的人,而朝中群臣,轻易也不能跟李渊接触。
安排好李绩的任务后,李世民道:秦天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秦叔宝
李世民一连说了十几个人的名字,而这十几个人中,武将谋士都有,这样说完后,李世民道:你们跟我去父皇寝宫。
如今,皇宫已经控制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让他父皇学聪明点了。
跟的人多,气势才足嘛。
尹德妃寝宫。
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火炕里的炭火也灭了。
可因为这一场变故,根本没有什么下人注意到这点。
或者,就算有下人注意到了,也不会去再把火给点上。
毕竟,秦王李世民逼宫成功,尹德妃和李渊只怕要成为阶下囚了吧,宫里的人有时候最是势力,你一旦失去了权势,连一个小宫女都能不把你放在眼里。
寝宫有点冷,李渊和尹德妃抱在一起相互取暖,尹德妃躲在李渊的怀里哭泣着,仿佛一刻都不曾停过。
李渊是有些生气的,可也有些无奈,他的双眼有点失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世民带着人进来的时候,他们两人就这样抱着,一个哭,一个茫然的望着远方。
父皇,儿臣来迟了,叛军已经收复,父皇可安心也
李世民进去之后,立马行礼禀报,尹德妃一听这个,多少有些意外,紧接着就天真的以为李世民只是除去了李建成,以后这大唐还是李渊的。
可李渊却不似她这般天真,只是苦笑了一下。
在他看来,李世民已经掌控了一切,他还会把这一切再还给自己吗,这是不可能的。
寝宫的气氛有点尴尬,父子相见,却不是那般的和谐。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眉头一凝,大声喝道:来人!
这一声喝,外面站在的宫女太监立马跑了进来:王王爷有什么吩咐?
大胆,这寝宫的火炕已经灭了,怎么不点着,难不成要冻坏我父皇吗?
李世民这个样子,让那些宫女太监懵了一下,他们不明白,李世民都已经掌控了一切,还对李渊这么好做什么?
直接登基不就行了?
可这些太监宫女也不敢多问,连忙说道:王爷恕罪,奴婢这就去点着火。
太监和宫女急匆匆的跑了回去,没过多久,尹德妃的寝宫就又慢慢暖和了起来,李渊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轻声一笑: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虚情假意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李渊很心痛,可却也无可奈何。
李世民却仍旧一脸的恭敬,道:父皇,太子谋反,已经被儿臣诛杀,不过依附东宫的那些人,儿臣觉得他们不应该受到牵连,所以还请父皇下令,但凡他们愿意臣服,皆可既往不咎。
李渊凝眉,这些话应该李世民去说的,为何要他下令?
依你!李渊虽然不解,但还是应了下来,能够避免杀戮扩大,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这个时候,杜如晦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如今太子谋反被杀,大唐储君空缺,臣以为,但尽早册立储君才行。
杜如晦这话出口,李渊神色微动,紧接着才算是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自己的这个儿子,真是好算计啊。
杀了兄长,逼了父皇,可最后竟然还想以正规的方式继承大统,以此来避免骂声。
想的美啊。
第11更
第380章 册封太子
杜如晦话罢,李渊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做任何的答复。
虽然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自由,但他也不想让李世民的算计得逞。
毕竟,他也是个有脾气的人。
他就不给李世民太子之位,就要让李世民受万民唾骂。
寝宫的气氛有点尴尬,杜如晦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紧接着就又上前一步,道:请圣上册立太子。
杜如晦开口,房玄龄等人也跟着异口同声道:请圣上册立太子。
众人在逼李渊,李渊却是仍旧不作答。
李世民的面子有点挂不住了,如今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父皇就是册立他为太子又有什么关系?
圣上,大唐能有今天,来之不易,难道您就想要看着大唐就此乱下去吗?就在这个时候,秦天站了出来。
他自然清楚李渊心里是怎么想的,换做是谁遇到这事,心里都不痛快,如今逼他立太子,他愿意才怪。
但不愿意,不代表不做。
李渊抬头看了一眼秦天,紧接着就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秦天,可怜他以前那般宠信秦天,没想到今天秦天竟然跟着一群人来逼他。
他真是瞎了眼。
若无太子,大唐必乱,这点圣上很清楚,所以臣还是希望圣上能够为大唐万世计。
秦天说完站在了一旁,李世民神色微微一动,他自然清楚秦天说的是什么,如果李世民没能成为太子而直接登基,天下必定不服,那时大唐恐怕要叛乱四起,战乱不断了。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唐,又要毁了。
而这大唐是他一手的心血啊,他怎么能看着就这么毁掉,他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理智渐渐战胜了愤怒,李渊一声轻叹:传令,册封李世民为太子,此后一应国事,都交由太子处理。
李渊这样吩咐过后,李世民又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李渊这边也就没有怎么反对,直接就都给同意了。
这样说好后,李世民才带人离开,寝宫这边,自然仍旧派人把守。
大雪已经停了,皇宫的积雪很厚,一众人走在雪地里,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太子殿下,秦王府您不能去了,臣以为,当在皇宫侧殿设下一应所需,让太子殿下负责处理日常事物。
离开情况之后,长孙无忌立马便给出了一个提议,如今李世民既然是太子,那就要有一个太子的样子。
李世民点点头:好,不过等明天早朝之后。
皇宫戒严,李世民在皇宫之中处理着事情,长安城中,依附于李建成的那些人,都有些不安,生怕得势的李世民会对他们动手。
在下午的时候,长安街头慢慢热闹起来,东西两市更是人来人往。
今天的一场玄武门之变,已经在长安城各处传开,长安百姓对于这场政变所知不多,猜测不少。
但更多的人,还是处于一种观望态度。
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秦天离开皇宫的时候是这天的傍晚,那个时候,长安城竟然出奇的晴了。
皇宫外面的雪已经被清扫干净了,包括那些尸体。
秦天刚走出皇宫,就看到一辆马车停在了宫门前,那是一辆秦天很熟悉的马车。
不过看到这辆马车的时候,秦天神色微微一动,紧接着就想转身进宫,从其他地方离开。
可是,马车里的人早已经看到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