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的另类修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壶龙井茶
这里地处南疆去京城的中间站,将来也是进可攻退可守。
而于得水这般热心不辞劳苦帮助姜家,原因就简单多了,他懂风水,善术数,愿意用这些所长尽一己之力,让人间少些苦难。
林夕是真的没想到原来号称有一副冷心肺、喜怒无常的于得水,居然会是这种人!怪不得他道号“天哭”。
姚家造反,是贪图那九五之尊,万里江山如画。
姜家造反却是因为姚家的咄咄逼人,当然少不了林夕的功劳。不过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姚家吃相太难看,完全不给姜家一点活路。
其实有的时候人真的是很蠢,彻底断绝别人的活路,往往同时将自己逼上死路。可惜很多人都没有领悟。否则,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没有那么多的委托者了。
可是于得水陪着姜家造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觉得好玩。
林夕知道,他已经预测出这场灾难,事实上在剧情里他也曾经这样做过,示警姜家就是他的一个表态,包括后来帮助姜家一起对抗来势汹汹的疠疫。
他从来不求名扬天下,唯求心安。
林夕也是唯求心安,但是她没有于得水的高风亮节,可能跟出生的时代也有关系吧。
他并不是那种时时刻刻都在悲天悯人的圣者,而是尊重生命,尽所能及的一介凡人。
这一刻于得水在林夕的心中无限放大,自带光环。
下一秒他的光辉形象崩塌于无形。
“六六,快来看这尾大草鱼,晚上接着水煮啊!”
于得水手里提着一条大草鱼,不停咽着口水,眼珠子都快把草鱼直接炖熟了,一副猴急样。
果然是帅不过三秒啊。
姜家大把的银钱赚过来又大把的往鬼睁眼撒出去,姜母戏称自己是个“银漏斗”。
幸亏这片区域素来闭塞贫困,而姜家又早笼络好了当地父母官,姚文湛毕竟年轻,居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寻常。
皇帝陛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新鲜出炉的平南大将军还没来得及上任就消失了。
姚文湛想起了先帝时莫名消失的80隐龙卫和军资。
 
第255章 我的江山30(第二更)
姜家敢悍然起事也是看出了这一点。
皇帝过了一个贼拉糟心的新年。
生活就是这样,看你过得不错,就冷不丁给你一闷棍,发现你居然挺过来了,就再给你一闷棍。
刚过开春,京城近郊有人看见水塘爬出一只巨龟,龟背上天然纹路形成的几个大字——
德不配位,旱魃降世!
一时间快速传为奇谈。
很多人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就有砖家出来解惑。
旱魃是一种怪物,也有人说是僵尸的一个变种。
旱魃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会造成干旱,所谓旱魃一出,赤地千里。
而龟背谶语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有僵尸了,他的意思应该是……以手指天,那位无德,天将大旱。
听者看着这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觉得砖家神马的真特么不靠谱,明明清明节一过就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照这个势头肯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啊。
很多人对着砖家的背影“呸”了一口。
结果这事还没有平息,又出个雷击石头。
老百姓们表示,雷击黄瓜我就吃过,雷击石头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原来是有人亲眼看见晴天起雷,将一块巨石一劈两半,里面居然出现一块石碑,上书几个大字:天理昭昭,独龙灭姚。
吃瓜群众:我们书读的少,表拿这个难为我们。
免费翻译再次出现,天理昭昭大家自然明白什么意思,这独龙灭姚嘛……
传说,龙有九子,各不相同。
老大乃囚牛,是个音乐发烧友。所以呢,雕刻在乐器上面的龙首说的就是它了……哎,哎!谁特么丢的破鞋
好吧,我长话短说,就不水字数了。
传说,龙有九子……夭寿哦,不准丢鞋,都说了不水字数的!
60年为一轮转,人间的降雨由龙的九个儿子掌控,受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同,但是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雷击石谶语的“独龙”意思就是,今年是独龙治水。
独龙治水就要看这条龙是怠惰还是好动了,一般情况下是非涝即旱,遇见好年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而这次的谶语中“独龙灭姚”,意味着不管旱涝,这条独龙都要灭了……
那人不敢再说,只用手指了指天,吃瓜群众顿时了然,天家不正是姓姚吗
一次两次,等到类似的怪事频发,已经不由人不信,到最后连姚文湛都知道这事了。
他气得一口气连摔了一套清水紫砂茶具。
只听得一阵“叮铃哐啷”甚是有节奏的响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万岁爷突然爱上了打击乐。
姚文湛的手都在抖:朕怎么就德不配位为何大楚基业刚传到朕这里,天就要来个“独龙灭姚”了
姚文湛觉得这个皇帝自己做得实在憋屈,西北、东北和南边三家虎视眈眈也就算了,现在又加上一个暂时还没撕破脸的姜家。
皇帝不是号令四海,莫敢不从的吗
怎么到了他这里,这皇帝做的跟孙子差不多了
我整治不了那四条恶狗,我还整治不了你们区区百姓
一道圣旨传下,蛊惑人心、聚众造谣、诽谤皇家者,杀!
谣言止于智者,从来不是一个“杀”字可以控制。
无论是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没能挡得住天下苍生的悠悠之口。
能说的咱要说,不能说的,咱就背着人说。
姚文湛一道圣旨不但没能平息流言,反而甚嚣尘上。
皇帝这是心虚了,否则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管,现在却突然不让说了
这还不是姚文湛最大的烦恼,让他快把自己头发都揪光的是,真特么开始大旱了。
第256章 我的江山31
前面说到过,鬼睁眼这个区域多山路,土地贫瘠,百姓们生活困顿。而这片区域虽然幅员辽阔,却是整个大楚最没有前途的州县之一,来这里基本就等于是被朝廷遗弃的角落。
鬼睁眼,就算是鬼走了这里的路都要睁开眼睛好好看着才行,难走的程度绝对超过号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地理位置不错,却闭塞贫困。
虽然鬼睁眼有个很美丽的官方名字——万林县,但是每个调任到此的县令无不想方设法把自己弄出去,这鬼睁眼就特么一个坟坑。
现任万林县令也姓姜,性子耿直,本有大好前程,因为不肯加入姚广一党,于是从堂堂尚书省右丞一直被排挤到做了个县令,派到鬼睁眼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等死。
他已经对当朝彻底死心,整个万林县衙只有三个记档在案的官员,就是他加上一个主簿加一个教谕。
朝廷素来是皇权不下县,帝王早当他们是死人了。
姜县令即不善钻营,又不肯狠心学别人去刮地皮,县衙里穷得都快当裤子了,只在每年收租的时候临时雇几个衙役帮忙,完事之后再遣散回家。
绝壁的清水衙门。
他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大灾之年,还能等来姜家这样一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族人。
林夕:并不是,老子要造反。
皇帝忙着武装京城那一亩三分地,别说皇权不下县了,如今的局面,皇权都快不出京了。
爹死娘出门,个人顾个人。
因此当姜家提出能保大多数百姓继续安居乐业但是要接管这里时,姜县令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对姚广和他的儿子们没一点归属感。
为了一己私利,谋逆篡权的小人罢了。
姜县令若不是为了顾及一家老小,以及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他都想要造反了。
都说泽被苍生,可这天家的恩泽从来没到过鬼睁眼,却要毫不客气每年拿走全县一大半的收成。
其实姜县令对姜家也是有所耳闻的,从前的急公好义,如今的戍边卫国。
皇帝居然对这样一家子人还不放心。
平南大军怎么来的,全大楚人谁不是门清等到人家把队伍组建起来,皇帝居然也好意思派人大模大样去摘桃子。
脸呢
已做成氢气球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古人都很相信那些谶语异象之类的。
从文字的产生到一国之君的上位,大到国家吏治小到梦魇征兆,无不有着谶文化的影子在里面。
刘邦、武则天包括清代的老慈禧都利用过这种文化。
千年的传承,影响极深。
姜县令也曾经听过姜家七女贵不可言,惊走静缘居士这个说法,加上开年那些异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大旱,所以他宁可相信,姜家才是天命所归。
尤其是于得水又跟他叨逼叨逼一顿,大旱过后必有大涝,大涝之后疠疫横行,姜家将会出世,救民于水火,最大程度避免生灵涂炭,你姜县令如此,绝对是利国利民又利己。
其实他不同意也没有办法,算他在内三个秀才。难道要他们去对抗这黑压压的好几千人
听说其中还包括皇帝的禁卫军和御林军都在里面,而且居然还有熟面孔,就是那位第二次被委任的南征大将军——张铎。
跟姜家干,吃饱饭。
姜家七仙女也不再幕篱遮面,此逼不装更待何时
县衙门口,小姑娘满头青丝绾了个蓬松的丸子头,明媚的大眼睛熠熠生辉,手拿软鞭,银弓在背,一身利落的红色紧身胡服,红衣白马,整个人都带着一股凛然生威的气势!
“鬼睁眼的父老乡亲们,你们
第257章 我的江山32(第二更)
作为万林县目前明面上的长官,姜县令会见了前来的梅县县令。
分宾主落座,姜县令尬笑:“鄙县贫苦,只有清水一杯招待伍大人。”
梅县县令姓伍,名叫伍陆柒,姜县令觉得伍县令他爹绝对是个妙人。
听了姜县令的话,伍陆柒撇撇嘴,谁不知道你这万林县如今是大热门,别的地儿草根都快挖没了,你们这里居然还接纳灾民,施粥赈灾,跟我们快饿死的还哭穷
想想自己的目的,他如今也不好多说什么。
伍陆柒双手郑重接过那杯水,却像品鉴稀世美酒般喝一小口,双目微眯,口中“啧啧”有声:“好像快半个月没喝到这般清冽之水了。老张,你就别装了,赶紧出来吧。”
姜县令这才看见,原来在低头喝水的人里面居然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临登县的知县老爷张左唐,这下好了,全大楚最穷的三个县令聚齐。
张左唐开门见山:“老姜,我观你一扫从前郁色,当知你此后将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你不能私心太过,还望将明主请出,我跟老伍可是诚心诚意特来投靠啊。”
啊!
还可以这么玩
姜县令猜到他们可能是听说自己这边的事情,前来劝自己弃暗投明的,更有甚者可能悄悄去告密检举。却没想到,这俩居然是要来同流合污的。
原来,姜县令是后到此地,而伍张二人则已经彻底困在这个穷到腿肚子都搓球的地方多少年了。
几乎每年的赋税都收不全,最严重的的时候俩人都因为这个挨过板子。
姜县令虽然也泥足深陷,但是好歹曾经混进三省六部,做了多年的京官,每年都要搭上些银钱总算还没被申斥责罚过。
这三个县可以说,稍微有点本事的人早就搬走了,剩下的都是苟延残喘,勉强过活。
人以穷分,伍张二人一来二去就成了故交挚友。
张左唐是个天文爱好者,没事就夜观天象。
虽然赶不上于得水的天纵之才,倒也粗通皮毛,一来二去还真给他看出点门道来。
林夕在后堂听着张左唐侃侃而谈说什么“紫微星式微而天府星光芒大盛,星尾却落于此地”,什么“岁星逆行,东进西出,则预示国将灭亡”。
总之一句话,大楚将灭,新的国主在此地!
而看如今这年景,今年的赋税若不能靠抢就只能靠想了。往年少交一点还被打板子呢,今年是颗粒无收,还不得被打死
所以,张左唐跟伍陆柒一合计,左右也这样了,不如索性另投明主得了,反正朝廷对他们也只知道横征暴敛,南陵的时候是这样,姚文湛做皇帝又是这样。当年姚广登基之后只在前两年做做样子免了些赋税,然后就打着剿匪的旗号,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偏偏还巧立名目说是了保护百姓安居乐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当街卖红薯。我二人一来是为民请命,免得到时新主兴兵大动干戈令得黎民涂炭,二来也是那个……嘿嘿……这个……”
林夕也听明白二人的意思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两个县城,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赶紧带着于得水和姜斐走了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