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俏长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隽眷叶子
不过若这两人真成了亲,人工湖那边的厨娘可就有着落了。
神泉山庄一共三个厨娘,苏云朵自是都认得,除了年长的张婶,那个叫白芨的是铜山的未婚妻,两人准备转过年成亲。
余下的就只是那个看似娇娇俏俏,干起活来却风风火火性子也极是爽利的白英了。
陆瑾康知苏云朵已猜出张忠的意中人是谁,笑着继续说道:“张忠此来自是要与白英成亲,从此就在葛山村这边长住。昨日张忠已经托了孔老夫人身边的韩嬷嬷做媒,白英亦已应下。你只管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安排,他们成亲之事自有人替他们操心。”
苏云朵感激地看了陆瑾康一眼,这人看似冷心冷肺的,实则却是个热心肠。
张忠这事一落定,苏云朵手上的事情基本算是式式都安排得妥当了,就算明日启程也使得。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苏诚志这一趟回来,自是还要再请一次客,而陆瑾康还得去矿场巡视,都需要时间。
陆瑾康在葛山村待了二日,第三日带着侍卫与赶来会合的宁忠平打马去了硝石矿。
陆瑾康前脚刚走,孔老夫人就带着身边的嬷嬷和丫环来了苏家院子。
往常孔老夫人也有来苏家找宁氏闲话的时候,今日孔老夫人的目标却并非宁氏、
&nb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临行准备(四)
苏诚志回来的第五日,苏家再次大宴宾客,这算是苏家离开葛山村之前最后一次宴客,既是庆祝也是答谢。
也许是陆瑾康同来的缘故,或许也是因为苏诚志亲回的缘故,这一日的来宾层次要高出许多。
当然葛山村的乡亲却是一个都不少,连张家也在受邀之列。
贵宾们被安排在神泉山庄,葛山村的乡亲和亲朋好友,包括宁家人统统安排在苏家院子内外。
所幸这一日是多云天气,虽然气温不低却并不炎热,几十桌席面一字排开,桌上的酒菜自是既丰盛又美味。
整只的鸡鸭鱼,大块的肉,大碗的酒,直将乡亲们吃得嘴角流油个个心满意足。
神泉山庄的席面则要精致得多,更是荤素搭配,席面上自然少不了几样新鲜的菜式。
凉拌豆腐中加了松花蛋,美味又开胃。
水煮鱼片中有比茱萸更美味的调料,虽然个个被辣得直吸气,下筷的动作却谁也不输谁,最后竟遗憾这辣味的菜肴数量太少,又有人想问问这菜到底加了何种调料,辣得人心心念念地吃了还想吃。
苏诚志尚不知苏云朵又找来了新的调料种子,虽感觉今日的辣菜与平日的味道很是不同,辣得更爽却又只当是家里种的茱萸也与其他菜一样比别人家种的更美味些。
此刻被人问起,苏诚志只是吱唔着说不出个所以然。
幸亏身边还有个陆瑾康是知道实情的,只是在辣椒还没正式上市前却也不好提前泄底,却也含糊地告诉宾客老神医回神医谷的时候寻了样新的调味辣料,只是量实在太少,目前也只能让大家先试试味。
当然陆瑾康少不得替苏云朵的西红柿和辣椒做做广告,并放言待这味调料和新蔬菜培育成功,定会送些到各位客府上,这才将这事给糊弄了过去。
只是这样一来,陈恩身上又多了一件差事,待地里的西红柿和辣椒收获的时候,多少总得送些给这些燕山府有头有脸的人物品尝。
当然今日最高兴的莫过于钱秉泰了,今日的辣菜上桌大受欢迎,让他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银子,直喜得他胖胖的脸上都找不到眼睛了。
忙完这一日的宴席,陆瑾康与燕山知府和总兵等人一同去了燕山府,临行之前特让九儿过来告诉苏云朵:“苏姑娘速速将事情安排妥当,待公子从燕山府回转来,即是启程之日。”
这是等不得原先定的半月之期,还得再提前几日启程,苏云朵将手上的事又重新理了理。
确定只有人工湖这边的事未妥,这才急急找来张忠:“那湖除了堤坝种草植树,可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了”
当日郑大牛带着张忠在湖边转了一圈,张忠对人工湖的进出闸门和水车都十分满意,可是那光秃秃的堤坝实在令人担忧,找到苏云朵说了要给堤坝种草植树。
苏云朵也知此乃大事,特地请宁忠平帮忙找了些草皮和杨柳树苗,张忠这几日一直与郑大牛在人工湖那边忙着,连几日后与白英的亲事也都放手托给韩嬷嬷帮忙操持。
今日张忠几个虽说也来吃了席,席毕立马又去了堤坝,在那光秃秃的堤坝上种草种树。
眼看燕山府的雨季就要来临,堤坝就算夯得够坚实,光秃秃的也经不起大雨的冲刷,只有种上草和树才能起到固土的作用。
“其他各处都好,只还有一半堤坝尚未能植草种树。藕塘准备好了,湖里的水也差不多够量了,姑娘让人送藕种和鱼苗来吧。”张忠将人工湖那边的情况一一道来。
其实张忠早两日就想与苏云朵说藕种和鱼苗的事,只是这两日苏云朵实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临行准备(五)
苏云朵抬起的脚再次收了回来,一时间不知该不该进去。
院子里静了片刻,就听柳玉书的声音响了起来:“娘,你莫多想。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只要儿愿意学肯学,在县学还是白云书院都是一样的。苏先生也不过只在白云书院读了三个月而已,若没有此前打下的扎实基础,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又如何!”
苏云朵不由点头,看来柳玉书这一年的县学并没白上,就他如今的见识,磨练磨练总能成材。
“村长大伯在家吗”见院子里又静了下来,苏云朵提起声音道。
“在在在,是云朵来了啊,快快进来。”魏氏的声音立马响了起来,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
苏云朵只当自己是刚刚到,看到柳家一屋子的人围坐在院子的树荫下,适当露出一个惊讶的神色:“哎哟,都在啊。”
“今日县学、村学恰好都休沐,地里也没什么好忙的,你大伯昨日贪酒,这会儿还头疼着呢。这不,一家人就在院子里坐着陪他闲唠嗑。”魏氏说着拉了苏云朵在自己身边的竹椅上坐下。
苏云朵对着这一院子的人笑了笑,避开柳玉书灼热的目光,只看着柳东林开门见山地说道:“大伯有空最好不过,我来是有件事需麻烦大伯。这几日你们应该都看到了,我家那个湖的堤坝正在种草植树。
只是我家人手到底还是欠缺,弄了几日也只弄了小半,眼看藕种和鱼苗就要送来,想请大伯帮我找些短工,希望赶在藕种和鱼苗送来之前把堤坝上的草和树都给种上。
对了,顺便把咱们村新建的堤坝也全都给种上草和树。”
这最后一句是苏云朵临时补上去的,既然自家的湖坝全都种草植树,自然不能让村里的那段堤坝空着。若村里的堤坝毁了,少不得连累自家的堤坝,倒不如出点小钱做件好事。
柳东林听了苏云朵的话,顿时头不疼了脑子也不昏了,一骨碌从竹榻上坐起来,眼睛直直地盯着苏云朵:“丫头,你说的可是真的!”
苏云朵嫣然一笑:“大伯何时见我说过慌”
柳东林收回目光,片刻之后又轻睨了苏云朵一眼,苏云朵自然明白柳东林这一眼所含的意思只抿嘴轻笑。
她与张平安之间的那点君子协定,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别说柳东林没有问出口,就算他真的开口质疑,苏云朵也不会承认。
柳东林那么有眼色的人,自然不可能问出口,虽然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来,可是陆瑾康三言两语就让张平安签下卖身契时,当时苏云朵脸上的表情却让他不得不生出一丝怀疑。
待回到家中慢慢品味,柳东林才渐渐回过味来,虽然没法坐实苏云朵与张平安到底有什么协定,却认定这两人之间绝对有他所不知道的协定。
当然苏云朵不说,柳东林也只当不知道,总归那日的事让张家丢了脸是真的,而陆瑾康那雷霆手段足够让张家从此夹起尾巴做人。
只要能让葛山村重归宁静安详的日子,柳东林就求之不得,也就少了探究的心情。
苏家这个时候需要短工,另外还能帮着村里将新建的堤坝全都种上草植上树,那可真正是件天大的好事,那他还啰嗦得啥!
柳东林收起那些杂乱的心思,看着苏云朵的眼神就更加温和起来:“那多不好意思,怎么也不能让你一家来做堤坝的固土工程,这样吧,你家包短工的伙食即可,也不要开什么工钱了,那草皮和树苗该村里出的还是由村里来出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临行准备(六)
苏云朵所说的鱼苗,事实上却是鱼虾蟹混合苗,其中的鱼苗也并非只是一种鱼苗,是多种鱼苗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鱼苗,这是她特地让宁忠平订的。
前世她自是见过村里养鱼户投放鱼苗,记得那个时候云朵还只是个刚上初中的小姑娘,跟着父亲在鱼塘边看热闹。
那时候的云朵正是好奇又好问的年纪,少不得要问为何那专业户明明说是养草鱼,却还要投放其他的鱼苗。
云朵的父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对于云朵所问的问题,自是给不出来明确的答案,倒是那专业户哈哈一笑,并不嫌弃云朵好奇,还特特地给云朵解释了一番。
听了那专业户的答案,云朵才知道鱼塘混养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方式。不同鱼种的鱼可以相互提供饵料、净化水质。
比如生活在中水层的草鱼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出来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又可以成为生活在上层水中的白鲢、鳙鱼的饵料,生活在底层的鲤鱼、鲫鱼则主要吃底层的生物。
这样一来上中下层的鱼类相互促进水质清洁,更有利于水质中的生态平衡,达到高产的目的。
苏云朵在请宁忠平预订鱼苗的时候,才特意吩咐了一句。
那卖鱼苗的老板家里有好几口鱼塘,虽说这是第一次遇到要买混合鱼苗的倒也没有多问,苏云朵这边订什么,他那边就送什么。
也不知那卖鱼苗的老板是如何保鲜的,这些寸长的小鱼苗、米粒大小的虾苗还有指甲盖大小的蟹苗,运到地头的时候,揭开盖子只见个个都活蹦乱跳鲜活得很,看着就让人觉得喜庆,着实让苏云朵松了口气。
这个时代既没有电自然就不可能弄出什么增氧机,这个湖又是初次投放鱼苗,苏云朵并不敢投放过多,一亩也只订了记忆中的七成鱼苗。
湖挖好以后,苏云朵没有立即往湖里放水而是晒了几日,又用薄薄地撒了一层生石灰进行消毒,待湖里有了水,就开始投入基肥培育水质,郑大牛带着长工前后折腾了差不多有十日。
如今湖里的水质正适合投放鱼苗,这些鱼苗投进去到底能成活多少,就得看张忠和郑大牛的本事了。
藕种和鱼苗都下了湖,苏云朵的心思就整个转移到了收拾行装上了。
“怎么有那么多的箱笼”当一个个箱笼收拾出来堆放在堂屋,苏诚志的眉头皱得个死紧。
他回来前,京城的老太太专门与他见过一面硬塞了笔银子和京城一个三进院子的房契给他,又特地告诉他只需将家小平平安安接去京城,吃的用的她会在他们一家到京城之前在那三进的院子准备齐全,不足的待他们一家进了京之后再添即可。
他本也想家里并没有什么可带进京城的,却没想到宁氏和苏云朵居然收拾出了十多个箱笼,实在令他吃惊不少。
明明陆瑾康告诉他,苏云朵已经陆续将家里做的那什么松花蛋送进京城了,为何还有这么多的箱笼!
他不过是去京城考了试,回家来却发现家里又了不少的变化。
他离开葛山村前,家里不过是山里的那片不足十亩的菜地(那块地在苏诚志看来,还是老大夫的名下的地,只是给苏云朵种些蔬菜罢了),院前一块四亩多点的药材地和后山百亩梯田。
待他回来却发现,原先的地都在,后山又多了百多亩梯田,河滩那边多了一片湖和一个小院。
家里到底哪里来的这许多钱又是买地又是改造后山和河滩
问宁氏,宁氏也是含含糊糊说不明白。
&nb
第二百九十七章 进京路上(一)
陆瑾康是在张忠与白英成亲的前一日回到葛山村的,而苏家也在张忠和白英成亲的第二日启程前往京城。
苏家此去京城认了祖归了宗,再回葛山村的机会并不多,葛山村的乡亲自是依依不舍,几乎全村出动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还是苏诚志下了马车对着村里的乡亲深深一揖,表示就算他认了祖归了宗,他依然将葛山村当成自己的家乡,更何况他家在葛山村还有这一片产业。
宁家这一日只除了宁忠平因硝石矿工作需要无法抽身之外,再次关了店铺举家前来送别,依依不舍地硬是送出了林溪镇。
宁氏拉着宁家二老的手泪水长流,反倒是宁家两位老人表现得十分坚强。
宁外婆拍着宁氏的手再三叮嘱:“去了京城再不能如此柔弱,总要自己拿得起方能立得住。”
私下却拉着苏云朵的手红了眼圈:“你娘是个没用的,朵朵多护着些她。”
看着哭成泪人的宁氏,苏云朵心里自是忧心不已,却也不想让老人家担心,硬是忍住不舍的心情安抚老人:“外婆且放心,娘只是舍不得离开外公外婆。虽说此去山高水远,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们又能团聚。”
站在一旁的苏泽臣突然插了一句:“待我们在京城安置好了,定要接了外公外婆去京城团聚!”
“哟,就接外公外婆”全氏和沈氏妯娌俩异口同声地说道。
“自然,自然还有舅舅舅母和表哥表姐,对了,还有表嫂,一个都不能少。”苏泽臣还真是个机灵鬼,不过只是微微一顿,就将所有的人都给包括了进去。
苏泽臣这一打岔,冲淡了离绪,苏云朵给了苏泽臣一个赞赏的目光,这小子今日还挺机灵的!
与宁家人一同送出林溪镇的,还有苏诚志出自葛山村的那三个几个得意弟子柳玉书、柳玉立、袁腾飞。
这三人算得上是苏诚志的亲传弟子,如今柳玉立顶起了葛山村的村学,袁腾飞已经在镇学立稳了脚跟,而柳玉书正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冲刺,苏诚志对三人自是各有鼓励和叮嘱。
送君千里总需别,出了林溪镇外车队就要上官道了,这才止住了送行人的脚步。
苏家虽然只有大小六口人,可是加上京城的陆老太太之前送来伺候他们八个人,再加上紫苏和张平安,居然有十六人之多。
天气已入了夏日,越往南走天气越热,陆瑾康从燕山府过来的时候,特地带了支六辆马车的小车队,车夫个个十分剽悍,不用猜也知道这些就算不是镇国公府的护卫也是军中兵士。
苏诚志和宁氏带着苏泽睿一辆马车由陈嬷嬷在车上伺候。苏云朵带着两个弟弟一辆马车由紫苏在车上伺候。张平安带着四个小厮一辆马车,余下的三个丫环一辆马车,另外还有两辆马车专门拉的是箱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