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唐诺本来还在观察四周,听到此言,也不禁瞧过来。
段沧海皱眉道:吸血的鬼魅?你们都见过?怎会有这种怪事。
我们是没有见过,可是京都府的仵作兰先生见过。边上立刻有人道:兰先生和我同出一门,是师兄弟,平日里总在一起喝酒。这些日子找他喝酒,总是有事推脱,昨天晚上好不容易聚在了一起,告诉了我这桩怪事。
杨宁道:他见过鬼魅?
那倒没有。那人摇头道:不过被鬼魅吸过血的尸首,可是兰师兄亲手检验,他说看到那尸首,这一辈子都要做噩梦。咱们行医的,什么死人没见过,见多了尸首,也没什么好怕的。兰师兄是京都府里的仵作,见得比我们更要多得多,他既这样说,定是十分可怖的。
尸首现在在京都府?段沧海皱着眉头,显然也认识这大夫,问道:黄大夫,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狐疑道:若京里发生此等怪事,我怎会一无所知?
段沧海为人豪爽,他又是锦衣侯府护卫总管,虽说锦衣侯府如今有日暮西山的情势,但多少年来,锦衣侯府却是风光无限的存在,他也因此在京城有着极广的人脉,三教九流黑白两道其实也都有接触。
说的直白一些,段沧海甚至就是锦衣侯府在京城的耳朵,京城但凡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很快就能传进到段沧海的耳朵里,如果有此等怪事,段沧海却一无所知,这对段沧海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那黄大夫解释道:其实这事儿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京都府里将此事严密封锁,不让外人知道,如果不是我那师兄多喝了几杯,恐怕也不会透漏半丝风声。
杨宁微微颔首,如果真有此事,京都府尹莫铮自然是要将其严密封锁起来,毕竟如今正是非常之时,皇帝驾崩,太子也即将登基,京中本就暗流涌动,这时候当然不能因为其他变故让京城人心不稳。
这么说来,此事发生也没有几天?段沧海问道。
黄大夫压低声音道:其实这事儿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发生了,最近一次就在三天前。伸出手来,竖起三根手指,到现在为止,已经死了三个人,都是被吸光了身上的血,只留皮包骨头,像干尸一样,其中有两个是京都府的衙差,还有一个已经无法辨识身份。眼眸之中流露出一丝惊恐,听说那些尸体根本无法辨认,还要靠衣裳去辨识,有两个穿着京都府衙差的衣衫所以才能认出来,剩下一个就认不出来了。
宋先生在旁道:最近京城戒严,晚上不许百姓上街,每天酉时一过,无论什么店铺都要打烊闭门,街上除了巡逻的衙差和官兵,也没有闲人游逛。
杨宁皱眉道:如果真是吸血鬼魅,为何只在街上找寻目标,不进家门?
应该是孤魂野鬼,只在街上游荡。黄大夫一副心有余悸样子:也正是因为京城宵禁,所以那几具尸体都是京都府的人先发现,这才瞒了下来。我听师兄说,那个莫铁断莫大人为这事儿头疼不止,他是京都府尹,京城接二连三有人被害,他要是找不到凶手,朝廷定会拿他是问。可是这次不是一般人做的,是鬼魂作祟,你说莫铁断就算再厉害,还能和鬼魂争斗?
段沧海沉声道:这事儿哪说哪了,既然莫府尹下令京都府严守消息,就不宜向外扩散。看着那黄大夫,冷冷道:黄大夫,说句话你别不痛快,事儿到底是怎么样,你没有亲眼瞧见,也是道听途说,就不该在外张扬。你自己都说了,京都府的仵作兰先生是醉后失言,他就已经违背了莫府尹的命令,你如今在这里宣扬,一旦真的传扬开来,京都府调查起来,你固然脱不了干系,连你那位师兄也要被你害了。
黄先生身体一震,苦着脸道:我我也只是在这里闲聊说说,并无并无故意宣扬。
段沧海道:到此为止就好。向其他几人道:你们也都不要再谈及此事了,就算是在家人那里,也不要透风。抬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手势,口中喀了一声,才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心里都有数,真要是惹出事来,一个都跑不了。
几人都是变了颜色,俱都道:不敢说,不敢说。
杨宁见段沧海三言两语将包括宋先生在内的几个大夫都吓得魂不附体,笑道:你们也别怕,只要不张扬,什么事情都没有。转向唐诺,问道:唐姑娘,你看这里如何?又向宋先生道:宋先生,这位是我的朋友,医术了得,妙手回春,想在这里先待一阵子,你帮忙介绍一些,以后也多照顾一番。
宋先生已经笑道:不敢不敢。其他几人本来已经准备离开,听杨宁这样说,不由将目光都投到唐诺身上,见唐诺是个女子,立时便轻视几分,看她不到二十岁年纪,更是心下不屑,听得杨宁夸赞什么妙手回春,虽然嘴上都不敢说什么,心下却都觉得可笑。
唐姑娘,这里是前堂,平日里有病人过来,大都是在这里看病。宋先生看在杨宁的面子上,心下虽然对这个年轻的姑娘大是不屑,但面上却还是十分热情,抬手往后指,有一扇两米来宽的大屏风,将屋内隔开前后两处,那后面是内堂,如果有些不方便的病症,又或者是妇人,大都是在那内堂瞧病。这条街靠近夫子庙,所以人流不算少,而且咱们永安堂也是老字号,上门瞧病的也不在少数,我年岁大了,虽然是坐堂大夫,但时间一长也有些经受不住,正好三夫人派人过来,说是唐姑娘来帮忙,那可是太好了。
他口中虽然说好,脸上也一脸笑,但任谁也看得出来他并不如何欢喜。
杨宁扫了一眼,非但是宋先生,其他几名过来串门的大夫也都是狐疑的打量着唐诺,眼中都是含着难以掩饰的轻视,杨宁心知肚明,晓得其中缘故,这些老先生在这行当都是老手,自然瞧不上一个年轻的姑娘。
这也是人之常情。
杨宁暗想还是顾清菡考虑周到,否则冷不定给唐诺单门立馆,定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第一四六章 灵丹妙药
忽听得外面传来匆忙脚步声,甚至还有一丝哭腔传过来:大夫,宋大夫,快救救我家孩子!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到已经从门外匆匆进来几人,当先是个三十出头的大汉,身后跟着三四个人,其中有一名粗布衩裙的妇人正泪流满面,一副悲伤欲绝的模样。
杨宁见到那大汉手里抱着一个孩童,身上被一条粗布毯子盖着,整个人被盖在其中,一时间也看不出是多大的孩子,那大汉双目泛红,进屋之后,立刻问道:哪位是宋大夫?
宋先生立刻上前,问道:我就是,出了什么事?
那大汉颤声道:宋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孩子,他!
宋大夫已经伸手掀起毯子,只瞧了一眼,啊的轻叫了一声,杨宁在旁却已经瞧见,大汉怀中的孩子不过五六岁年纪,此时半张脸红肿一片,孩童此时尚在那大汉怀中抽搐。
这是被滚油淋了?边上那黄大夫此时也凑上前瞧了一眼,皱起眉头道:从头到肩,半边都已经起了水泡,皮肤也已经烫坏,这是滚油所淋。
那大汉道:是我们没看好,孩子将灶上的热油罐扯了下来,从头上直淋下来,大夫,快救救他吧!他身后那几人显然也是亲属家眷,都是哭道:宋大夫,你医术高明,快帮看看。
宋大夫神情严肃,道:快放到内室。转身往后面过去,那大汉急忙抱着孩童跟过去,黄大夫等人却并无跟过去,这是行规,大夫行医看诊,那都是自家的**,没有允许,是不好在旁观看。
那几名家人也要跟进去,段沧海拦住道道:你们先别急,宋先生在帮着瞧病,你们先在这里等一等,莫要打扰。
杨宁却已经到了屏风后面,见到后面摆了一张木床,那孩童已经被放到木床之上,宋大夫正伸手搭在孩童手脉上,大汉在一旁焦急万分。
唐诺跟在杨宁边上,似乎也想看个究竟,见到那孩童兀自在抽搐,宋大夫还在把脉,蹙起秀眉,摇头道:这样不成!
屋内很静,唐诺说话十分直接,宋先生听得清楚,霍然扭头过来,皱眉道:唐姑娘说什么?
唐诺并不在意宋先生脸色,道:这孩子被滚油所淋,现在不但要处理烫伤,而且很容易造成再次感染,耽搁一分,就会多一分危险,这个时候不必把脉。
宋先生先是一怔,随即眼眸中显出一丝怒色,冷笑道:唐姑娘觉得我该怎么做?
他毕竟是永安堂的坐堂大夫,锦衣侯府请他坐堂,他在医术上自然也颇有些本事。
本来他对唐诺就有几分轻视,如果不是看在杨宁这位锦衣世子的面子上,也不会对唐诺那般客气,可是此刻这年纪轻轻的姑娘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说自己把脉是在耽搁时间,宋大夫心下自是十分恼怒,如果不是因为杨宁在旁,只怕立时便要发作。
唐诺似乎并不在乎宋先生的恼怒,道:药铺里应该有三霁草,用三霁草配水立刻清洗烫伤处,然后再敷上伤药,他被烫伤的时间不长,速度快的话,不会留下丝毫的痕迹。可是如果处理不善,只怕适得其反,落下伤痕。
宋先生皱起眉头,沉声道:孩子被滚油所汤,吉凶未卜,怎可不先把脉看看情状?药铺就在隔壁,你说的三霁草随时都可以取来,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症状,擅自动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治病救人,手下可是事关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还有,你说的三霁草,那可不是治疗烫伤草药。
三霁草不是治疗烫伤草药,却有驱毒效用。唐诺道:在深山寂野居住的人,都喜欢在屋内放些三霁草,就是为了祛除毒虫鼠蚁。我说过,不但要治烫伤,还要提防感染,三霁草清洗烫伤处,不但可以减轻一些痛楚,也可以防止伤处受感染。
这又是哪里的行脚大夫告诉你的?宋先生一副不以为然之色,满不在乎道:我诊病多年,见识过的药材不计其数,这三霁草最是寻常,荒郊野外随处可寻,也最是便宜,配置药物的时候,都很少用到它,可不曾听说还可以驱毒。
唐诺并不再争论,她此番前来永安堂,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小药箱,此刻转身将药箱放到旁边的桌子上,打开药箱,干脆利落取了两根银针,在众人的目光之下,径自过去,一针刺入那孩童的肩头,一阵则是扎入孩童的眉眼间。
宋先生见她出针干脆利落,手法娴熟,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自己虽然施针技巧平平,却也看出唐诺的施针术颇为高明,本来心下愤怒此时便即减弱几分,皱眉问道:唐姑娘,你这是?
可以让孩子减轻痛楚,也会减缓血液压入心肺,不会出现其他意外。唐诺简单明了道。
宋先生见唐诺施针之后,退到一旁,再不说话,犹豫了一下,还是收回把脉的手,向唐诺问道:唐姑娘,你觉得应该先用三霁草给孩子清洗伤处?
唐诺微微点头,并不说话。
宋先生想了一下,才道:既是如此,那就按唐姑娘的法子试一试。向那大汉道:你去隔壁,让他们用三霁草泡一盆清水过来,越快越好。
大汉立刻快步而去。
杨宁心想这两人头一天就有些不对付,这日后还能如何相处?
这宋先生是永安堂的坐堂大夫,换做是谁,被人当众说两句,那心里都不痛快。
而唐诺显然在病症面前,也不讲什么面子不面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如何处理病症而已。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宋先生诊病的年头,远远超过唐诺,可是有些事情,还真不是说时间长就更出色。
他知道唐诺的医术十分了得,宋先生的医术肯定是大为不及。
那些真正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高明大夫,往往都是被达官贵人请去诊病,这类大夫出诊的费用极高,根本不愁银钱,而且名气极大,也不会愁没有人请他去看病,所以这类人还真的很少坐馆行医。
能够被人花重金请去诊病,又怎会闲来无聊坐在医馆天天等病人上门?
有这时间,还不如去精研医书配些草药来得更实在。
坐馆的大夫,往往都是能够诊断一些常见的病症,若是遇上了真正的疑难杂症,其实许多人就会束手无策。
杨宁知道宋先生愿意按照唐诺说的法子先试试,定然是看出唐诺施针的技术不弱,不过这老大夫却也绝不会因为唐诺懂得施针便会心下敬服,要让这个老大夫真正佩服,唐诺还真要亮出一手来。
那大汉到了隔壁的药铺,很快就端了一盆水进来,里面漂浮着几十根有些发紫的干草枝,杨宁也不曾见过,心知这就是唐诺所说的三霁草。
宋先生看到大汉端水进来,也不着急,抬手向唐诺道:唐姑娘,不如你来亲手试一试,你说的法子我并无试过,还真不知道怎么弄。
杨宁微皱眉头,心知这宋先生是在赌气,故意挤兑唐诺。
病人就在边上,宋先生此时却还想着置气,这让杨宁顿时低看了几分,倒是唐诺根本没有犹豫,上前去,在众人注视之下,先为那孩童清洗了伤处,随即起身从药箱内取了一只瓷瓶子,过去打开瓷瓶子,从里面倒了一些浅黄色的粉末在孩童的伤处,连洒了几处,这才伸手按在孩童的手脉处。
宋先生皱起眉头,忍不住问道:唐姑娘,你这瓶子里是什么?确定可以用药?
唐诺也不看宋先生,伸手在那孩童心口处按了按,道:这药是我自己配的,如果不出意外,到明天的这个时候,也就是十二个时辰之内,这孩子被烫伤的地方就会完好如初,不会留下痕迹。
这怎么可能?宋先生立刻笑道:唐姑娘,难道你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会如此管用?莫说是被热油烫伤,就是被开水烫伤,用最好的药,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便即痊愈。抬手抚须道:咱们这一行,什么都可能发生,所以万不能把话说满了。
唐诺不骄不躁,道:这是最平常的疗伤药物,我用过很多次,并无问题。见那抱来孩子的大汉怔怔瞧着自己,对那大汉道:先让他在这里歇上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伤药会融入皮肉之中,然后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要让他的伤处再沾水,十二个时辰过后,就不会有事了。
她语气淡定自若,可是由不得人不信。
那大汉已经感激道: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明儿要是好了,我一家老小都来谢你。
杨宁却已经盯着唐诺手中的瓷瓶子靠近过去,吞了吞口水,问道:唐姑娘,这这药很名贵吧?
很普通。唐诺道:配起来也不复杂,怎么,你喜欢?
如果真有这样神奇,不只是我喜欢了。杨宁眼中放光,我敢肯定,天下人都喜欢,实在是出门旅游居家必备的宝贝。
第一四七章 电光火石
唐诺哦了一声,并无多说,只是收拾好药箱,道:我想到药铺看一看,瞧瞧药铺有哪些药材,以后也好开药。
杨宁立刻抬手道:唐姑娘请!
两人出了门去,宋大夫才拉着段沧海到一旁,压低声音道:这里以后到底是谁说了算?一个黄毛丫头,胡乱用药,真要闹出事情来,我丑话说在前头,可不能怪老夫。
宋先生,这里当然是听你的。段沧海笑道:唐姑娘过来,也只是暂时帮你一把手。
宋大夫皱眉道:可是方才你也看见了,这丫头只怕不会听我的。你要知道,诊病救人,不可儿戏,以后她若是胡来,有世子的面子在,我又怎好多说?再说了,昨天三夫人派人来,告知会有个丫头过来帮忙,若一切都按照医馆的规矩办事,那倒也罢了,可是以后若一直这样,老夫只怕!
宋先生,你也别急。段沧海笑呵呵道:世子对唐姑娘十分看重,我看唐姑娘的手段也不差,刚才用针,也是十分娴熟,以后应该是个好帮手。往屏风后面指了指,低声道:唐姑娘说了,十二个时辰之内,这孩子的伤处就能完好如初,如果当真如此,唐姑娘的医术自然没得说,你老以后就轻松许多。可是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唐姑娘以后想必也不会固执己见的。
宋先生微一沉吟,微微颔首道:这话倒是不差,就看明天到底是个什么情状了。老夫诊病这么多年,还没见过一天就能让伤处完好如初的灵丹妙药,这次到要开开眼,瞧瞧是真是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