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若非长安那年出事,这些僧侣第一首选,还是要去长安。
只是他们胆子小,现在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到洛阳这边了。
马车是在黄河边上租赁的,一行人,租了两辆马车,玄世璟与刘仁愿还有高峻同乘一辆马车,常乐则是和刘仁愿的两个随从同乘一辆马车。
马车沿着官道,缓缓的行驶到了洛阳城城门口,北门进了洛阳城。
宽阔而古朴的街道,街道沿途尽是商铺,街上行人往来不绝,虽然也是繁华,但是相比于长安来说,还是差了那么一丝韵味。
若长安是威严,那么洛阳这边便是明朗而富丽了。
洛阳最出名的便是牡丹花了,可惜玄世璟与刘仁愿来的有些早了,看不到洛阳牡丹花开的最漂亮,最茂盛的时刻了。
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便是洛阳赏牡丹最好的日子,只是玄世璟和刘仁愿都是公务在身,即便也就差个十天半个月,也不可能在洛阳停留这么长时间。
玄世璟正想着这事儿呢,坐在对面的刘仁愿也提起洛阳的牡丹花的事情了。
“早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说洛阳这边的牡丹花久负盛名,如今来到洛阳,不知道是否有幸一睹。”刘仁愿说道。
玄世璟笑了笑:“天不遂人愿啊,咱俩来早了。”
“早了”刘仁愿诧异。
“牡丹花的确是在四月就开始盛开不错,但也是要到四月中旬左右,所以说,咱俩来早了。”
“原来如此。”刘仁愿微微摇头:“可惜了,还想着在洛阳城停留这两天,闲来无事,说不定能去洛阳的西苑看看牡丹花呢。”
说起洛阳的西苑,那还是隋炀帝营建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又称会通苑,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周围二百余里。
&n
第五百五十一章:战争啊
“如此败家,亡国不冤。”玄世璟笑道:“看看这西苑就能想象出当年杨广在这儿的日子是多逍遥,多奢靡了。”
杨广身上的墨点子,没法洗,洗不白。
“随着前隋的覆灭,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这么个园子,就这么放在这儿,可惜了。”刘仁愿说道:“毕竟是耗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建造起来的,现在也不应该称之为西苑,而是要叫做芳华苑了。”
“也还好,大部分地方,已经对百姓开放了,百姓们也能一睹当年帝王游览过的奢华的园林,那边,中心地带,还是仅供高官显贵们游乐。”玄世璟说道:“不能算荒废,物尽其用也挺好的。”
玄世璟知道,原本历史上这个西苑还会再兴盛一次的,就是随着高宗时代的到来,洛阳成为了大唐的东都,更成了神都,这个西苑也随之改名成了神都苑。
现在苑中的牡丹都未开放,想要等花开,最少还要半个月,到了五月的时候,牡丹才是开的最盛的时候,到了六月,便是果期了,可惜两人无缘一见。
在苑中散步浏览了良久,眼见天要黑下来,玄世璟和刘仁愿也离开了西苑,乘坐着马车回了城中下榻的客栈。
客栈中饭菜已经准备齐全,两人一回来就能在雅间用膳了。
玄世璟是与刘仁愿单独出去的,就带了一个车夫,而常乐和高峻则是在洛阳城中溜达了一圈儿,看了看洛阳城的风土人情。
高峻是没有来过洛阳的,倒是常乐,以前四处漂泊的时候去过不少地方,其中就包括这洛阳,来到洛阳之后也算是故地重游,常乐为高峻充当了一把领路人。
那些繁华的地方,常乐曾经去过,那些低矮的草棚,常乐也曾去过,在遇到玄世璟之前,带着常郢,为了给常郢凑钱治病,常乐什么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在进入玄家之前,常乐也是穷到一干二净,一身衣服都值不得几个铜钱。
好在苦尽甘来,故地重游的时候,常乐也免不得感慨一番。
因此玄世璟与刘仁愿回来之后,常乐看玄世璟的眼光中,充满了感激,弄的玄世璟不明就里。
吃饭的时候,玄世璟终于问出口。
“常乐,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常乐笑了笑,摇摇头:“不是,只是故地重游,想起一些事情,有些感慨,然后想到现在跟着公爷您,心里很感激罢了。”
玄世璟点点头,心下明白,常乐这是想起以前的日子了。
“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再苦再难也都熬过来了,重要的是现在和以后,常郢也娶妻生子了,你也有了自己的家,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玄世璟安慰道。
“是,托公爷您的福,能认识公爷,属下三生有幸。”常乐笑道。
“没那么严重,不打不相识。”玄世璟笑道。
“公爷说的是,咱们是不打不相识。”高峻也笑着附和。
“听上去,常兄弟与你们之间,似乎有一段很有趣的往事啊,下官也一直好奇,公爷身边高手如云,都是从哪儿网罗来的”刘仁愿问道。
玄世璟笑道:“刘将军你想不到的,常乐一开始不是我的人,而是当年的荆王李元景派来想要盗取玄家机密,顺带着刺杀我的杀
第五百五十二章:白骨
也能理解为什么他对打仗这回事儿没什么别的看法与感觉,自古以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是打不打仗,苦的从来不是他们这些世家勋贵。
好在大唐水师若是出海为大唐开辟新的天地,苦的不是大唐百姓,顶多是水师辛苦一些罢了,倒霉的,也只是那些未曾被开发的富饶之地的原住民罢了。
这样的话,玄世璟心里的罪恶感,也能减轻一些,若人必须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那在玄世璟心中,大唐的子民永远是在第一位的,为了大唐子民的日子过的好,为了大唐的强盛,即便是这份强盛这份繁荣建立在别人的鲜血骨肉之上,也在所不惜。
否则,干脆就不要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兴盛。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一国功成。
在洛阳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白天的时候,玄世璟和刘仁愿带着高峻和常乐在长安城中逛了一圈,既然来到洛阳,不见识见识洛阳城怎么行。
到了下午用过午饭的时候,玄家的人到客栈送信,说船上的东西都已经采买完毕,今天下午就可以出发了。
玄世璟与刘仁愿商议之后,决定下午就离开洛阳,乘船出发。
马车行驶过洛阳城的街道,出了城门,玄世璟坐在马车之中掀起车窗帘,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洛阳城城墙。
“再次经过洛阳的时候,应该就是从泉州回来的时候了吧。”玄世璟说道:“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识到与此时不同的洛阳。”
“会的,若是公爷喜欢,咱们回来的时候,在洛阳停靠几天就是了。”刘仁愿说道。
洛阳这个地方从地图上来看,临近黄河港口,还是链接运河的重要转折点,走水路到长安必须要经过的地方,从洛阳到郑州,再从郑州转道运河之内,运河连通黄河与卞水,沿着卞水顺流而下进入淮水,从楚州开始,才进入那条工程浩大青史留名的运河。
华夏古时三项伟大工程,长城、坎儿井、京杭大运河。
历史的教科书冠冕堂皇的给这条运河冠以诸多称呼、荣誉,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谁又能想到当年为了这条贯通南北的河,用了多少时间,动用了多少徭役,这条河的河底,埋没了多少尸骨。
说起京杭大运河,都知道,这是隋朝修建的,甚至有人将隋朝灭亡的原因归咎到这条河上,其实不然,起初开凿运河的不是隋朝,而是春秋时期,吴国为了伐齐国而开凿,到了隋朝的时候,在原有的河道上大幅度扩修,贯通至洛阳城而且连通涿郡,成了沟通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自然,当中出力最多的,还是隋朝,形成于隋朝,而发展于唐宋。
玄世璟站在船上,看着广阔的运河河面,不管杨广是出于什么目的大肆动用徭役修这条运河,那都已经是前朝的事儿了,别人不是杨广,即便是揣测,也不一定是杨广心里百分百的想法,所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无需追究,重要的是眼前,眼前的这条运河,是隋朝留给大唐唯一的好东西。
“这是一条黄金水道啊。”玄世璟笑道:“大唐发展的这么快,也离
第五百五十三章:到达泉州
很快玄家的商船就进入了扬州地界儿。
“现在离着扬州水师大营没多长的路了,玄公,咱们直接去水师大营”刘仁愿问道。
玄世璟摇摇头:“不,还是先找个普通的港口停靠下,你我乘坐马车去水师大营,玄家的船虽然只是商船,但是刘将军你若是不登船,可知道这是一艘地地道道的商船从外表来看,这就是一艘战船,咱们船上没有旗手,无法与水师那边的人提前沟通,这船接近水师大营还不得打起来。”
如今这个时代,赶路不能说靠走,但是通讯几本都是要靠吼,在海面儿上行船没有旗手,谁喊的过谁啊。
刘仁愿点点头:“说的也是。”
大唐的军队不仅仅是地面上的营地外有斥候警戒,就连水师营地外也有,不明身份的船靠近水师基地,两者遇上,没有旗语,喊话又喊不通,肯定是要打起来的。
玄世璟思虑的比较周全。
玄家的商船上升着的是玄家的商队旗帜,在扬州的港口停靠了下来,扬州本地有不少跟玄家商队做过生意的,都认得玄家商队的旗帜,见到挂着玄家商队旗帜的船只,感慨者有,赞叹者有,眼红的也有。
这么大一艘船,玄家商队若是跑南北货运,谁能能敌难不成玄家商队要将手伸到南北漕运上来吗
港口的商人见到玄家的商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些,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掌握漕运的,大多都是当地老牌子的势力了,玄家在这些人当中还属于新兴,若是玄家强势插手,凭借着玄家的势力和财力,吞下漕运这一口肉是轻而易举的,所有这些人在怕,怕玄家伸手抢肉吃。
他们也想不到,玄家的格局放的更大,不会跟他们强大唐国内的漕运,玄家是将眼光放在了海上,甚至是将来的海上丝绸之路。
玄世璟作为玄家的家主,要亲手为大唐,为玄家开辟出这么一条用黄金铺满的路。
从船上下来,也是在当地的码头雇佣了两辆马车,天色还早,两人带着随从直接奔向了扬州的水师营地。
刘仁愿是扬州水师的大总管,加上李二陛下的圣旨,玄世璟与刘仁愿两人,一个是管着扬州的水师,而玄世璟则是节度泉州,自然也包括泉州的水师。
马车里,玄世璟看着刘仁愿问道:“刘将军,泉州那边水师的情况暂且还不清楚,扬州这边的水师一直都是你在统领,扬州这边是个什么情况”
“打高句丽的时候,扬州这边的水师是水师里的两个将军带着水师北上的,公爷应该知道这件事。”刘仁愿说道。
刘仁愿这么一提,玄世璟想起来了,的确当初打高句丽和百济的时候,扬州这边水师从扬州出发北上到辽东,支援了刘仁轨的水师,当初是刘伯英带着水师从润州出发的,玄世璟记得这个,倒是忘了刘伯英也是属于扬州水师大营的。
这样一来,扬州水师的这边的实力是毋庸置疑了,从润州北上到辽东,围堵高句丽的水师,虽然走的是沿海,但是也是长时间航行,要走泉州和琉球之间的海峡,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这样的话,保险起见,水师就从扬州这边出发到泉州吧,到了泉州之后,再做别的打算。”玄世璟说道。
“好。”刘仁愿应声道。
&
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为患
如今坐在泉州水师统领的是左郎将陈政,当初也是跟随李渊打天下的将领。大唐定鼎之后,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原本是驻守河南光州,后来被李二陛下调派到泉州来掌管水师,说是掌管水师,其实也是想要陈政在这南方,开辟南方,因为运河的缘故,李二陛下也认识到南方是个好地方,所以说,陈政算是李二陛下的先锋军了。
只是朝中认识到南方的好处的人,似乎没有几个,多数人的目光还是只盯在关中那片富饶的土地上,又或者是苏杭扬州之类的繁华之地。
“一言难尽”玄世璟皱眉:“嘉庆侯不妨先坐下,慢慢说。”
陈政闻言,叹息一声,坐在了玄世璟下首。
“玄公不知,这泉州与福州附近,受海上流亡的盗贼侵扰,两地水师分身乏术,每每出动,剿灭海上那些流寇,便是不小的支出,若有伤亡,府衙库房还要发放伤亡士兵的补贴钱财,而那些流寇,在海上十分灵活,水师想要抓住他们,剿灭他们,十分困难。”陈政说道:“一来二去,时间长了,水师这边眼见着就要被拖垮了。”
玄世璟皱眉,这不就是海盗吗
“这种情况可有向朝廷上报过还有泉州府。”玄世璟问道。
“上报到朝廷的奏折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回应,除此之外泉州府衙虽然知道,但是唉,难办啊。”
这当中多少细枝末节,陈政不愿意多说。
“泉州和福州附近海域总是这样也不是个事儿,既然是海寇,总要像个办法剿灭,杀之以立威,否则沿海的百姓没法好好过日子。”玄世璟说道。
“是啊。”陈政附和道:“如今沿海的许多村落都已经没人了,都怕海寇上岸,在村子之中大肆劫掠、杀人,只是想要剿灭他们,不容易啊。”
玄世璟坐在上首,眯着眼睛,水师抓海寇抓不着怎么还有个抓不着的道理论起船只装备来,水师的船只比那些海寇高级不止一个档次,怎么会连区区海寇都围不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海寇是从哪儿来的是琉球人还是大唐人,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人。
玄世璟记得,这边海寇最猖獗的时候,应该就是明朝的时候,而明朝的海寇,都是倭国来的。
不知道现在海面上的这些海寇是不是也是倭国人。
当初明朝海寇泛滥是因为倭国本土战争,导致一部分浪人战败无家可归就在海上做起了无本买卖,结果这买卖是越做越大了,但是现在不同,现在倭国那边没什么大的动荡,大化革新也是如火如荼,国内没有战争,而如今也是倭国与大唐的蜜月期,倭人会来这边做海寇
若不是倭人,又是哪儿的人大唐人琉球人
玄世璟倒是宁肯相信海面上的那些海寇都是琉球人。
说起来琉球的土著与大唐这边的人倒是有些怨恨,当年前隋可是灭了琉球国,在琉球杀了不少人,人家用这种方法报仇也是极有可能的。
“可曾抓到一两个活口”玄世璟问道。
陈政摇摇头:“未曾。”
当年陈政在战场上也是一员猛将,但是转手到泉州管理水师,虽然领兵经验丰富,但是水师和地面上的军队还是有区别的,而陈政来到泉州,也才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