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是。”高峻应声之后便着人去办此事去了。

    查对府中奴仆的事儿也需要一段时间,玄世璟让人先回客栈带个信儿,顺便让客栈的人将饭食送来,这府中有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

    接下来看押这些人的事儿也落在了锦衣卫身上,岐州军营中人不能一直都待在城中,事了之后,玄世璟亲自向那位冯将军道了谢,客套之后,将岐州军营的兵全都送走了,白天的岐州城又回府了往日的平静。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一夜之间,盘踞在岐州城的蜀王势力会土崩瓦解,连同蜀王,从高高在上的岐州刺史,变成了玄世璟手中的阶下囚。

    连荣升客栈的掌柜的都没想到,前些日子以商队护卫身份住进来的这些人竟然都是官家的人,昨天晚上一夜之间感觉整个岐州都要变了天了。

    或许旁人没有感觉,但是客栈中的人却是深有体会,毕竟昨天晚上两个出事的地方,一个是李愔的府邸,一个就是这荣升客栈。

    早上客栈的厨子来做饭,火力全开,这才准时将饭食都送到了已经被查抄的蜀王府邸。

    秦冰月和晋阳也来了,两人心中都惦念着玄世璟,再就是晋阳,也想看看李愔现如今到底是怎么了。

    李愔好歹也是她的皇兄,若是躲着他不见面,也不是个事儿。

    和荣升客栈送饭菜的人一同过来的,玄世璟的早饭却是比锦衣卫的要丰盛,是后厨单独做的,而锦衣卫的饭食,都是大锅饭。

    “你们怎么来了”玄世璟见到两人,皱了皱眉头,昨天晚上客栈遭了刺客,两人估计也没睡好,这一大早的不在客栈好好休息,跑这儿来作甚。

    “你一夜未曾回去,我和冰月自然是担心,而且,我也想来见见蜀王。”晋阳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好吧,蜀王现在人在大厅之中,被锦衣卫看着呢。”

    晋阳进了大厅,看到了在大厅之中安安静静的坐着,面色憔悴的的李愔。

    “六皇兄。”晋阳率先打了招呼。

    李愔抬起头来,面色蜡黄,看向晋阳:“明达来了啊,坐。”

    现在的李愔或许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回到长安,估计是翻身无望了,他错估了玄世璟,玄世璟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若是没有前隋旧臣在自己府上,或许回到长安,不过是禁足一段时间,挨顿骂罢了,但是牵扯到前隋旧臣,即便父皇再有心偏颇,自己恐怕也是难逃一劫了。

    “六皇兄糊涂啊。”晋阳坐在了李愔的一侧,说了这么句话。

    “是啊,当诱惑放在人面前,能够忍住的,是圣人,忍不住的,便是俗人,本王便是俗人一个啊。”李愔自嘲一笑。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悲,现在的李愔便是这样的心境。

    他想起了李元景,想起了李佑。

    自己比自己的那位六皇叔要强吗当初六皇叔背后可是有先皇在支持,还不是落得那般下场......

    而李佑,算了,想那个蠢货作甚。

    李愔与李佑,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本宫听说了,院子外那些人,是前朝的旧臣。”晋阳说道。

    李愔点点头,事到如今,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玄世璟早就已经查探清楚了,不然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抄了他这个蜀王的府邸。

    “所以才说六皇兄糊涂,六皇兄觉得,你与三皇兄相比,如何”晋阳问道。

    &nbs




第二百零一章:打包进宫
    岐州事了,毕竟还拖家带口的,玄世璟也不能在这儿耽搁下去了,需要带着这些人立即返回长安。

    岐州与长安之间有一条渭水,岐州在上游,长安在下游,为了防止中途生变,玄世璟打算乘船前往长安。

    一百几十号人,需要包一条大船才是,因此玄世璟让常乐骑快马先去马头那边安排去了。

    玄世璟等人走了一天,才到岐州境渭水码头,常乐已经安排妥当,一条原本是用来运送商货的大船暂停了货物的运送,被常乐用高价包了下来,另外还要几条小船。

    李愔和那些被绑了的前朝旧臣都安置在大船之上,玄世璟和晋阳还有秦冰月也在大船上,还有十几名锦衣卫,剩下的便乘坐后面的小船,顺着渭水,一路行至长安。

    在内陆河流之上行船是十分安稳的,只是偶尔有些晃动罢了,不至于晕船。

    只是秦冰月和晋阳似乎有些受不了了。

    两个女孩子家,之前坐船都是在玄武湖啊,太液池之类的地方,水面上根本没有任何波动,不似江河之后,船体还是有些摇晃的。

    从岐州到长安,秦冰月和晋阳出船舱的时候屈指可数,在船上的房间之中憋了几日,加上船上的饭菜粗粝,两人的脸色更是不好了。

    经过这一次,估计往后也就适应了,到了长安的时候,两人的状态明显好多了。

    再次回到长安已经是十月底了,长安的气候也开始逐渐的冷了起来,一片深秋的景色,本就是外出归家,这景色更是为气氛凭添了几分悲凉。

    “兕子出来也不少时日了吧。”玄世璟笑道。

    “是啊,还从来没有离开长安这么久呢。”晋阳笑了笑:“还真是有些想念。‘

    “离开的这些日子,却都是跟着我四处奔波,苦了你了。”玄世璟有些歉意,原本想着出去游玩,应该会是件很轻松的事情来着,没想到李二陛下的一道圣旨,让玄世璟变成了疲于奔命。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与璟哥哥无关。”晋阳笑道。

    “走吧,带着这些人,进宫。”玄世璟回过头,看向身后的高峻常乐,还有另一侧的秦冰月:“都一起去!”

    “是!”众人拱手。

    在长安城外的码头下了船,要走上许久才能见到长安城的城墙,好在刚到码头的时候也才是半晌,约莫走上一个半时辰就能够进城。

    午饭是在路上草草用过的,反正在船上都坚持这么长时间了,不差这一顿两顿的,重要的是赶紧将这些人送到宫中,也能回家歇上一阵子。

    在岐州的这些日子,所有人的精神都是紧绷绷的,终于事情办完,只剩下这最后一哆嗦了,不可懈怠。

    这些锦衣卫回到神侯府,最先做的,应该也吃顿好的,然后蒙头睡上一觉吧。

    从明德门进了长安城,沿着笔直宽阔的朱雀大道直接由朱雀门进入皇城,交了令牌,带着一众看押犯人的锦衣卫从承天门进了宫城。

    锦衣卫浩浩荡荡的押送着李愔还有那些前隋旧臣朝着甘露殿走去,若非宫中的侍卫见到玄世璟身旁的晋阳公主,还以为这位东山侯是要逼宫呢。

    来到甘露殿门口,玄世璟让身后的人止步,自己上前,与甘露殿门口的小黄门说话。

    “还请这位相公禀报陛下,东山侯求见。”

    “侯爷且稍侯。”小黄门拱手应声,紧接着便进了甘露殿。

    不多时,小黄门出来了,拱手请玄世璟进甘露殿,这时,晋阳也走上前来,对着玄世璟笑道:“一起



第二百零二章:庄子的繁荣
    李愔心中还是怕的,李二陛下的威严其实早就烙在了他的心中,之前在岐州可以忽略李二陛下的斥责,那是因为没有这样面对面的站在他身前。

    如今父子两个相对,李愔怕了。

    “朕早就说过,你很让朕失望,但是朕虽然对你失望,却是没有放弃过你,毕竟你是朕的儿子,但是这一次,朕想知道,你还想对朕,解释什么”李二陛下说道。

    这次,牵扯进了前隋的旧臣,前隋是李家的敌人,作为李家的儿郎,却是与敌人走到一起,意图要对付他这个父亲,这样的行为,让李二陛下很是心寒。

    包括两年前的李佑也是,与阴弘智走到一起......

    虽说杨广是李恪和李愔的外公,可是李二陛下,却是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祖宗,姓李,不姓杨。

    “儿臣......”李愔的声音有些颤抖:“儿臣一时被蒙了心智。”

    事到如今,李愔却也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了,越是巧舌如簧,说不定自家父皇对自己越是痛恨。

    其实不然,父亲对于儿子,只有彻底的心寒和失望,却是恨不起来的。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那些被绑的严实的犯人:“这些人,全都送到大理寺去,着戴胄亲自审问,不得有误!”

    “是!”高峻应声道。

    大理寺就在神侯府旁边儿,出宫的时候直接送过去就是了。

    这些人一到大理寺的牢房之中,戴胄可就又有的忙了。

    不知李治的案子如何了。

    若是仅仅一个皇子做这种谋逆之事,李二陛下或许心中还会网开一面,这下好了,两个人凑一起了,李二陛下心中的不舒服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了。

    “兕子先回后宫,这么长时间,你母后也像你了,至于璟儿,暂且留下,朕还有事与你说。”

    “是。”两人拱手应声。

    玄世璟随着李二陛下进了甘露殿,高峻常乐等人带着锦衣卫押送着这些人去了大理寺。

    三人走进了甘露殿。

    “找地方坐下。”李二陛下说了一句,便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顺便吩咐德义让人送些茶水上来。

    李二陛下身侧的小案是晋阳的,而在台阶下的一侧,还有一方书案,玄世璟便坐在了那书案后面。

    “仔细跟朕说说岷州和岐州的事儿。”李二陛下说道。

    “是。”玄世璟拱手应声。

    虽说百骑司的人也进入两州境内打探消息,但是没有达到事无巨细的地步,也只是探听了一些主要的事情,至于李二陛下现在更想知道的是两州的民生。

    被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么折腾下来,老百姓是否过的安稳。

    “岷州自古贫瘠,四面都是山,没有良田可供百姓耕种,比起关中其它百姓,自然是清苦的,加之吐谷浑东西两部现在闹腾的厉害,往后的日子,虽说安稳,但是也少不了提心吊胆,正如之前臣送到长安的奏报,东部为我大唐的附属,但是西部却是投奔了吐蕃,西部派兵入侵大唐,若非臣直接派人送信联络,恐怕这屎盆子,可就真的让西部给扣到东部头上了。”

    “对于此事,朕已经遣派使臣前往吐蕃,就东吐谷浑之事与吐蕃联络,既然是吐蕃的附属,那就让吐蕃来管教吧



第二百零三章:佛
    现如今的东山县,只要不是懒汉,勤快些,出去帮工,赚钱,谁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庄子上倒是热闹起来了。”玄世璟感慨道。

    “恩,都是侯爷的功劳。”秦冰月在一侧说道:“越是热闹,对于东山县的百姓来说,日子就越好,对于咱们府上来说,赚的就越多。”

    “你看的倒透彻。”玄世璟笑了笑。

    “跟在侯爷身边儿,自然理解的透彻,若是吃力不讨好,侯爷也不会这么做这么多。”

    “吃力不讨好.......”玄世璟顿了顿:“也得看是什么事儿了......算了,走吧,先回家。”说罢,一扬马鞭,朝着侯府大宅去了。

    秦冰月赶忙跟上。

    回到宅子之中,玄世璟先去见了王氏。

    在东山县的府兵回到庄子上的时候,王氏就知道玄世璟在岷州与吐谷浑的人打仗没出什么差错,心也就放了下来,从岷州往长安走,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只是玄世璟回到庄子上,来到王氏面前的时候,王氏这才将心完全安了下来。

    到底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一点儿不假,虽说得知平安的消息,但是始终不及亲眼见到人的这份安心。

    玄世璟在王氏的院子之中,如今小欢嫁了出去,小吉也跟着石虎走了,王氏身边儿是两个新提拔上来的丫鬟,倒是年轻俏丽,能够在王氏身边儿多待上几年。

    王氏虽说是大家小姐出身,但是经过那个年代与玄明德在军中厮混,身上早就没了那些官家小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能用到丫鬟的地方也不多。

    “侯爷,您不在的时候,夫人可是整日礼佛,盼着侯爷能够平安呢。”王氏身边儿的小丫头说道。

    “娘亲什么时候也信佛了”对于这个,玄世璟倒是有些好奇了。

    “信与不信没有那么重要,只是求个心安,给自己心里找个托付的地儿罢了。”王氏笑道。

    说来也是有意思,王氏是不信佛的,但是却是偶尔喜欢礼佛给自己的心里找个安慰。

    出家的和尚整日里念着我佛慈悲,当年中原大地遍地狼烟的时候,可没见到佛祖能够庇佑的了他的信徒。

    所以,王氏是不信佛的。

    如同李二陛下一样,他也不信佛,但是遇到什么大事需要乞求平安健康的时候,这才会下令建造佛寺。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临时抱佛脚了吧。

    “说起来,下月初,玄奘法师就要回长安呢。”王氏说道:“听说玄奘法师这一去,便是十六年,等到玄奘法师回来,长安城想来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玄奘”玄世璟诧异,想想也是,贞观三年玄奘出长安往西走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不能出门的娃娃呢,这一去十六年,当中有没有什么消息,也难怪会被自己忽略掉。

    对于玄奘,玄世璟说来也熟悉,唐三藏的原形嘛,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和他仨徒弟。

    玄奘一回来,佛家在长安,气焰可就更高涨了......

    佛门不纳税,名下却又有着诸多的土地,说佛门是个清净的地方,却也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一点儿也没毛病。

    也罢,现在就让他们猖獗去吧,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玄世璟现在没这必要去跟长安城的百姓唱反调,冒天下之大不韪。

    “佛们一道,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找个心理安慰就是了,没必要太看重,有没有下辈子还两说呢,就算有,下辈子也不记得上辈子吃过什么苦,没什么意义,都是糊弄百姓的。”玄世
1...240241242243244...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