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殿下严重了,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了,罪魁祸首早已经伏诛,我也就被无所求了。”秦冰月淡然说道。

    晋阳笑了笑,这人呐,还真是不实诚了,自己的话都已经说道这个份儿上来,难不成还要让自己再说的露骨一点不成。

    “秦姐姐,若本宫说有意与秦姐姐两女共事一夫,秦姐姐以为如何”晋阳将话明晃晃的说了出来。

    “殿下慎言。”秦冰月面色严肃了下来:“殿下乃是天潢贵胄,身份尊贵,且又是陛下与皇后娘娘嫡出的公主,深受陛下疼宠,又何必如此。”

    &nb




第一百八十八章:失败的父亲
    时日短些还好,日子长了呢璟哥哥会发现不了吗发现了又如何秦冰月若是不承认,璟哥哥岂不是要随意找个男子将秦冰月打发了虽说不会像说的这般随意,可是到最后伤害的人,还是秦冰月,还有璟哥哥,他的心里也不会好受吧连带着自己。

    毕竟是个痴情女子,重情重义,跟随在璟哥哥身边这么多年任劳任怨。

    人家本身是个名满关中的美娇娘,到最后的结局却是这般,任谁都得在背后戳玄世璟的脊梁骨,打骂他负心负情,不懂得怜香惜玉,即便是迫于形势,难不成一个侯爷,连偷摸儿的藏个外室都做不到谁信

    “如此,秦姐姐,这件事便由明达做主了。”晋阳朝着秦冰月眨了眨眼。

    东山侯与晋阳公主的婚期将至,等玄世璟成亲过后一两个月,便可玉成这桩好事,娶妾不至于那般张扬,但也不会委屈了秦冰月,至于玄家主母王氏那边,晋阳打算亲自去跟未来的婆婆说这事儿。

    玄世璟带着晋阳还有一干人等在外头游山玩水玩的不亦乐乎,可是长安这边,却是有人不好过了。

    而这些人,无非就是李治还有其下属。

    李治被禁足在晋王府,张行成这些属官全都被关进了大理寺之中,等待调查审问。

    李治连同晋王府中的人,由大理寺戴胄亲自主持审问,而牢房中的张行成等人,却是被戴胄转交给了神侯府。

    神侯府的审讯手段,戴胄是知道的,即便是死人,也能让他开了口,何况是一个张行成。

    将一拨人分到两边关押,审讯起来也便利,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一起串供之类的,要是一拨人审出两个结果,那可是大收获了。

    “陛下是在为了兕子出京的事儿烦心”立政殿中,长孙皇后见李二陛下坐在那里愁眉不展,完全没了往常的开朗。

    李二陛下闻言,叹息一声:“唉,女大不中留啊,朕的这个闺女,从小就被朕给惯坏了。”

    长孙皇后巧笑一声:“原来陛下也知道,兕子是您给惯坏的啊。”

    “朕的诸多儿女,唯有兕子,最是与你我肖像,在大事上,像朕,在儿女小事上,像观音婢,如此优秀的孩子,让朕如何不疼宠,不似别的孩子,一个个的让朕不省心。”李二陛下沉重的说道。

    “稚奴确实是让陛下失望了。”长孙皇后垂眸说道,连她也未曾想到,一向乖巧的儿子竟然会做出这等事情。

    “不仅仅是稚奴,还有岐州的那个,更是不让朕省心,昨日岐州官员联名上奏,弹劾蜀王李愔,变本加厉,时常无故殴打官员,不仅仅是上奏弹劾李愔如此简单,岐州官员,集体向朕请辞!”说道此处,李二陛下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桌子上的茶碗都被震的跳了起来,发出好大一声声响。

    “竟会这般......”长孙皇后闻言也不禁惊呼。

    这样,长孙皇后也不知要如何劝慰了,毕竟这番李愔惹出来的事儿,太大了。

    一州官员集体上奏请辞,古往今来,哪个朝代都没有的事儿,却出现在了这贞观朝,往后人们一说起贞观盛世,便会有人病垢,算是什么盛世,盛世之下,皇亲横行,逼得一州官员集体撂挑子

    贞观盛世有玄武门这三个字儿就已经是一块擦不去的灰了,再加上一个李愔逼迫岐州官员,现如今也仅仅是上奏到长安,若是真的连奏折都不上,直接撂挑子,那肯定是闹的沸沸扬扬,天下皆知了。

    &



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
    听闻消息之后,李恪便打算找机会进宫,却是被身边儿的客卿给拦了下来。

    “殿下这个时候去宫中,不妥。”

    “先生为何这般说”李恪问道。

    “蜀王乃是殿下胞弟,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陛下定然震怒,殿下以为,杨妃娘娘会不知这消息即便知道了,娘娘也不希望殿下去搀和到这当中来。”那客卿说道。

    “可是......”

    “殿下可是忘记了杨妃娘娘的出身,还有殿下身上的血脉”

    “这又有什么关系,本王之心,天地可鉴。”李恪面色严峻道。

    “天地有浩然正气,眼睛是亮的,可是朝中人的心,却是晦暗的,所以王爷,莫要冒险,若是王爷真的心系杨妃娘娘和蜀王,大可两日之后进宫。”客卿说道:“这个时候,可正是个敏感的时候呢,殿下不妨自己想一想,原本消停了两三年,为何岐州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呢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蹊跷”

    被自己身边儿的客卿这么一说,李恪也冷静了下来,的确这事儿被先生这么一说,着实有许多疑点。

    李恪身边儿的这客卿说来出身也是危险,因为他是隋人,当初一直跟在李恪身边儿保护李恪,名正言顺的成了李恪的客卿,眼见光复大隋已经没有丝毫希望,干脆老老实实的跟在李恪身边儿,勤勤恳恳的出力,不再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所以对于杨妃还有李恪兄弟的事儿,他是全都知道的,因此,岐州一夜之间闹腾起来,也让他起了疑心。

    三年前那些旧党在长安损兵折将,在李恪这边又碰了钉子,是否仍旧不死心

    人安稳的久了,就不想再去折腾了,有些话,提点到了就可以了,全部说出来,对不起昔日的那一腔热血和旧人,不说出来,对不起自己的主子。

    为人臣子,总有忠义两难全的时候。

    那客卿叹息一声,拱手与李恪道别,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方才突然感觉一阵累,却是想歇歇了。

    李恪送走了自己的这位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独自回了书房,的确,有些事情,他需要静下来好好想想。

    关乎他的亲弟弟,他这个当大哥的,虽说不能见死不救,但是极有可能,没有将人救出来,却将自己陷进去了,若是这般,他的母妃怎么办

    李恪现在在长安,表面上受尽帝宠风光无限,可是却也是在刀尖上起舞,他的位置十分敏感,母族本就惹人忌讳,加上一个不让人省心的蜀王,李恪也是心累。

    长安城,神侯府。

    玄世璟不在长安,房遗爱在神侯府中就算想找个人商量都找不到人,常乐高峻悉数被玄世璟带走,剩下的也仅仅是神侯府中的锦衣卫罢了,虽说府中没有什么大事儿,但是小事也是源源不断,不过对于房遗爱来说,也是难得的清闲。

    玄世璟是个能折腾的,他这个神侯府的当家的一折腾,他们也没好日子过,所以玄世璟这一离开,神侯府算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了。

    只是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呢,隔壁就给找了个大麻烦,还把这麻烦摊在了神侯府的头上。

    那日清晨一大早,大理寺的官员便带着几个手下,押送这一个文生打扮的人送到了神侯府,见到房遗爱,简单的交待了一番,就把人留在了神侯府。

    撇下人,大理寺的人便离开了。

    好歹也是个犯人,就这么扔在了神侯府,锦衣卫怕出差错再让人跑了,一拥而上抽出腰刀就架在了这人的脖子上。

    而这人,正是张行成。

    之前张



第一百九十章:关押张行成
    “说的不错,反正这案子,大头是大理寺的,咱们就不去抢大理寺的风头了,有什么消息,直接往大理寺那边递交就好。”房遗爱笑道。

    房玄龄是老狐狸,房遗爱现在学了个八成八,足以称作小狐狸了。

    比起长孙无忌,房遗爱的成长可是十分明显的。

    张行成的资料先是从密室之中被扒拉了出来,紧接着便是从商会那里要到了当初他们在岷州打听到的消息,随后便是散出锦衣卫,在长安城调查张行成的陈年往事。

    还真让锦衣卫给查出些端倪来。

    张行成表字德立,定州义丰人,曾在前隋担任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

    官职做到给事中,便被调派到晋王身边辅佐晋王治理岷州,在岷州期间,多次派遣人连通商队往老家定州义丰运送东西,至于运送的什么东西,恐怕除却他自己还有他的一些侍从,没有人会知道。

    三年之中,若是一次两次的遣人回老家也就罢了,可是这次数也太多了吧。

    无论是房遗爱还是赵元帅,都从这频繁的次数之中看出了不妥当。

    “元帅,你说这张行成藏在这商队之中运往老家的,会是什么东西”房遗爱问道。

    赵元帅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想要知道也不难,让锦衣卫去他老家走一趟不就知道了张行成原先在长安做到了给事中,想来在老家也不会是籍籍无名,咱们一查便知。”

    “说的也是。”房遗爱笑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让咱们的人去呢还是上报给大理寺让大理寺派人去呢”

    “先让咱们的人去探探路子,祖传的商人直觉告诉我,这里边儿有事儿。”赵元帅抿嘴笑道。

    “好!”房遗爱笑着应下来。

    既然当中有好事儿,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张行成,可是他们大理寺眼巴巴的自己送过来的,这要是挖掘出了什么宝贝,那可就跟大理寺没啥关系了。

    得罪的是张行成,而不是晋王还有陛下皇后一家,而张行成,得罪了就得罪了,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不成

    墙倒众人推,虽然很无耻,但就是这么个世道,谁能比谁高雅了去。

    很快,一队锦衣卫骑着快马离开了神侯府,朝着朱雀门奔去。

    “这长安又要怎么了”看到锦衣卫骑着快马出城的百姓不禁在心里猜测。

    上次看到锦衣卫的时候还是长安城世家们闹腾的沸沸扬扬的呢。

    锦衣卫虽然是派出去了,但是牢房中的人,该审问的还是要审问的。

    房遗爱和赵元帅亲自来到了牢房之中见张行成。

    牢房之中的张行成见到两人,笑了笑:“张某人才入这神侯府的牢房,两位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过来了”

    张行成被关在这牢房之中才一天而已,他以为,房遗爱会先晾上些时日,让自己耐不住性子,再来审问的。

    却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这么快来,肯定是心中有疑问想要张大人解惑的。”房遗爱笑道。

    “哦说来听听。”张行成饶有兴致的看着房遗爱。

    张行成的年岁大了,五十八岁的高龄,大唐的两朝老臣,若是加上隋朝的那段经历,那可是三朝老臣了,今日落得这下场,也不禁令人唏嘘。

    当初在东宫的时



第一百九十一章:热闹的复杂
    张行成想到自己将近花甲之年被李二陛下一道旨意打发到晋王身边儿跟着晋王去岷州这等穷山恶水,心里越发的不忿,心里最直接的想法,坑上一笔,然后告老还乡。

    他这岁数,告老还乡,算是正常,至于被自己忽悠的找不到北的李治,反正事凤子龙孙,死不了。

    但若是真的事成了,那他可就飞黄腾达了。

    万一不成......就收拾东西回定州老家。

    “张大人果然老谋深算,如此看来,便是晋王殿下,也被张大人算计进去了。”房遗说道:“你如此做,对得起陛下,对得起晋王殿下吗”

    张行成摇摇头:“没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我本为隋臣,房长史觉得,老夫从降唐到至今,真的是被朝廷信任的吗”

    张行成提到了前隋,这就不是房遗爱能够多嘴评论的事情了,但他也知道张行成的意思,这是郁郁不得志了。

    无论是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还是后来到了东宫的给事中,都是些闲职,手中没有多大的职权,除非在东宫给事中的位子上坐些年头,等到新君上位,才有机会出头。

    可是张行成看不到机会,他已经五十八了,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李二陛下的一道旨意让他到了晋王李治的身边儿,他到老到死,估计也就只是个给事中了。

    后来到了晋王身边儿,去了岷州,在岷州三年,头一年之后,张行成便看出,这他娘的还不如老死在给事中的位子上呢。

    到了第三年,军饷也不发了,政事处理的也不照之前那般殷勤了,已然是想找借口撂挑子了。

    三年之间,从岷州运送往定州老家的东西已然积攒了不少,他随时可以抽身回去享福,只是终究没能快过李二陛下,终究将自己亲手推进了大理寺的牢房之中,接着,便来了这神侯府。

    李治自以为自己上任金州带走了岷州府衙中能够带走的所有东西,无论是钱财还是值钱的货品,都没给岷州留下,其实三年之中,被张行成暗度陈仓弄走的东西,就已经不少了,只是具体数量,现在还不得而知。

    “后生不得不佩服张大人的老谋深算,只是张大人算来算去,却是没有算到陛下对岷州是有多么的上心,毕竟,晋王殿下是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嫡子。”房遗爱感慨道:“如此,后生就不打搅张大人了,告辞。”

    说罢,房遗爱带着赵元帅离开了神侯府的牢房。

    “这张行成对于晋王殿下来说,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啊,弄不好,伤人伤己,到最后,这盆火,却是烧到了自己身上,刀也早已经出鞘了。”赵元帅说道。

    “定州被张行成私藏的那批财货,恐怕咱们一分也捞不着了。”房遗爱笑道:“这可是张行成的罪证啊,加之之前朝廷可是往岷州调拨了三个月的军饷,总得补回来。”

    “说的也是,不过,咱们也不必贪那点儿钱财,没那个必要。”赵元帅财大气粗的说道:“若是想给府里的兄弟们饭中加道肉,这个月我的薪水拿出来就是。”

    “不愧是豪商子弟,说话真是大气啊,加肉就不必了,倒是去定州办差的弟兄,回来好好赏赐一番就是了。”房遗爱笑道。

    ---------------------------
1...237238239240241...545
猜你喜欢